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席琪昌将毛笔往墨碟里一按、一提,眉头一挑,“好墨,浑厚内敛、深沉古拙。你师父有没有和你提及,此墨何名?”
“五百斤油。”
席琪昌握笔的手一颤,“当真?”
“自然。”
“可惜了。此名已经被注册了。”
钟岳点头道:“所以才让席老赐名。”他自然知道这个商标已经被人注册,不然也不会没有头绪。凭他手里的一张古方,要证明他手里的方子就是当年金农的五百斤油古方,那简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若是不用五百斤油,显然以钟岳的名气,很难开拓这张墨方的市场。
一旁的韩琦拿过另外一支笔,舔了舔墨水,在宣纸上写了几笔,“入纸不晕,舔笔不胶,墨色黑亮有神,钟岳,汝师大才也!”
“太神奇了!钟岳,你师父生前还有多少这样的墨,我都要了。”
“诶诶诶,你要不要脸呐,趁火打劫啊,当我们几个站一旁死的?给我称一斤!”
“先给我来三斤!”
几个老头想起钟岳的老师傅逝去了,这墨锭用一块少一块,如今要找到这样品质绝佳的墨锭,实在是太少了,纷纷跟菜场大妈抢白菜似的,你要一斤我要一斤,看得一旁的欧阳明已经怀疑人生了。
这……这些还是他前一天意识里的那些僵尸脸老古董吗?
怎么一个个都这么没节操了?
钟岳说道:“既然几位都认可此墨了,是不是该履行席老您之前说的话了?”
“完全没问题,钟岳,你先告诉我,你学到了你师父的几成手艺?”
“这个……七八成吧。”钟岳这会儿要说这墨就是他做的,估计这群老头会穷疯了似的上来哄抢吧。
席琪昌点头道:“好。老手艺如今传承不易,老朽也尽些绵薄之力吧。”
席琪昌大毫沾墨,朝宣纸上挥笔而书。
走的是于右任一派的碑学小草。
“一点如漆,万载存真。钟岳,你看叫‘一点漆’,如何?”
钟岳眉头一挑,“冬心先生监制五百斤油,正是为漆书而创,一点漆,好!多谢席老了。”
“诶呀,老席这文青病,正是交情。看我的!”
韩琦也来兴致了,重新拿过一张宣纸,挥笔而书。
“一点漆真好用。”
边上几个老书法家眼皮一挑,嫌人家文青,那你这也太实在了吧……
………………………………
第一六八章 欧阳开山的诚意
今天这次的晚宴,在钟岳的小算盘下,成了双赢的局面。几个沪上的书法家揣着墨锭,乐呵呵地走了,钟岳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些名气甚大的书家题词以及墨名。
有了这些,钟岳相信自己这墨锭,很快就能在沪上打下一片市场了,这比他整天跟个卖盗版碟片似的,东兜售一点,西兜售一点的要好太多了。
“欧阳先生,今天太谢谢你了。”
欧阳开山赞赏地看着钟岳,“不,是我要谢谢你。”
“啊?”钟岳收起了几位书法大家的作品,有些不解地看着欧阳开山。
“以前这几个老伙计是看在我太太的面子上,才勉强跟我打交道的,这次请他们过来,是为了在几天后拍卖会上,替我掌掌眼,不过今夜这么一番交流,我想和这几个文化人之间的感情也深厚了不少,和这些有文化的人交朋友,你明白的,有钱并不管用。”
钟岳说道:“但这仅仅是对某些有文化的人成立。”
“哈哈,我欧阳开山自认为看人还是挺准的。对了,阿明,茶凉了,去换两杯新的来。钟岳,你之前说的,有墨方,还有这个制墨手艺的事情,是真的吗?”
钟岳心头一凛,“欧阳先生对这墨方感兴趣吗?”
“你我也算是有缘,这次本来不用你的仿作,如果是其他人,可能我也就不会特地把他请来沪上了,但是我知道,因为当初的事情,你替欧阳国际顶下了多少大的压力,那方面,我是不方便出面的,如果你妥协了,我也只能放弃和你之前约定的合作了,你明白,有些商业场的事情,取舍远比利益更重要。”
钟岳明白欧阳开山指的是什么。为了顶住张邵林的施压,钟岳不但退了钱,之后一连串的针对,都是因此而引起的,这些他都没说,但是欧阳开山手眼通天,自然能明白,所以这次即便是钟岳的仿作没能派上用处,他也邀请钟岳来沪上,想要提携提携这个不错的年轻人。
“既然你问我对这墨方敢不敢兴趣,我就开门见山的告诉你,非常感兴趣,我对徽州的墨业、制笔也都很敢兴趣。”
钟岳暗暗一笑,可以,这很欧阳开山。
“谢谢您的诚恳,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既然您对徽州的墨业和制笔业都感兴趣,当初为什么要拒绝合作?”
“钟岳,你得明白一点,时代变了,如果依旧守着传统的方式,你觉得这些古法能够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吗?我很看到文化产业,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这可以成为欧阳国际进军文化产业的标杆,但是,要在质量得以保证的情况下,以工业化生产代替手工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就必须耗费太多的前期投入。
我找科研团队做过调查,你会制墨,就一定明白,用人工锤炼出来的墨团,和机器碾压出来的墨团,是有本质区别的。”
“没有错,Z县老墨厂至今保持着这样的古法。”
欧阳开山靠在椅子上,“但是生产效率呢,你应该明白,随着工厂效益的跟不上,熟悉流程的工人得不到生活保障,就会流失劳动力,你觉得这样的厂子,还能撑多久?我的科研团队花了很大心血才组建起来的,要完成复制出一套仿人工生产流水线,前期的投入资金可能是上千万,然而这样去人工化的流水线,势必不能增加Z县当地的就业岗位,甚至可能压垮这些中小型作坊工厂,你觉得欧阳国际入驻徽州,是一件好事吗?”
“谢谢您告诉我这些。”
“其实已经有人在这么做了。京北的得一阁,沪上的曹功素,除了化工墨汁外,都在研究仿人工技术在制墨、制笔行业的应用。”
钟岳问道:“如今用软笔的人越来越少,欧阳先生,这样的量产,有必要吗?”
“钟岳,你错了。其一,墨业和制笔业的潜在市场,正在慢慢复苏。书法、国画这些文化传承,正在被大力弘扬,以前大家注重物质生活,现在物质上不愁吃喝了,自然会回归到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上,这一点上,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国粹,不可能被丢掉,即便是已经不能当成普遍书写方式,作为一项艺术,也会被大力复兴,这块市场,欧阳国际很早就想要接触,一直苦于没有墨业的古方和传承人。”
欧阳开山看着钟岳,微笑道:“有时候,人真的得信缘分,钟岳,我觉得你是上天派给我的福将。你又让我看到了希望。”
钟岳没有被欧阳开山有些煽动的话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欧阳先生,您的意思就是想合作?”
欧阳开山笑道:“不然呢?你没有资金、没有团队,难道想要凭借这几个老伙计的墨宝,在沪上街头支个摊,然后靠纯手工,每天卖墨锭?我想你的志向不在此吧?”
欧阳开山的话戳中了钟岳的软肋。他确实不指望着靠卖墨锭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只是当成一个追求书画之道上的调味剂,赚点小钱,以钱养书画之道,顺便养个小魔女……
“你放心,这块墨业上,刨去生产成本,产生的利润,我可以以我的人格担保,我们欧阳国际一分钱不要,统统归你所有。你考虑一下。”
钟岳瞳孔一缩,“利润都归我?欧阳先生,那您图什么呢?”
“一张门票。”
“啊?”
“欧阳国际进军文化产业的门票,这是我要向你借用的东西。”
端着茶,站在一旁的欧阳明惊了个呆。
我的天,他听到了什么?
是他耳朵失灵耳鸣,还是产生幻听了?
借?
他从出生记事起,活到十八岁,他们欧阳家的人,何时对外人说过这个借字?
今天他算是开眼了。
“欧阳先生,您太客气了。合作的事情,我答应您。这张就是五百斤油的古方,您收下吧。”
欧阳开山既然亮出了诚意,钟岳也就直截了当。
自己不出钱,不出力,只要出一张方子,未来可能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利润,就算是个傻子,也不会不心动,而且钟岳也不担心欧阳开山会独吞这张方子,因为上千万对他来说可能是不小的数目,但是对于欧阳国际这样市值几百亿的大企业来说,不能说小意思吧,中等意思罢了……
只是那张无形的门票,才是欧阳开山看重的东西。
………………………………
第一六九章 泼墨来袭
“爷爷,茶。”
欧阳开山轻嗯了一声,“阿明,今天我和钟岳谈的事情,在还没有落实前,我不想要第四个人知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哦。。。。。。时间不早了,那我先走了。”
“嗯。去吧,路上小心点。”
欧阳明有些心慌慌地离去了。
“阿明有些心高气傲,但人还是成器的。”
钟岳点了点头,话题回来,“以欧阳国际的雄厚实力,您还需要所谓的门票?”
“钟岳,欧阳国际主要市场在房地产以及其他实业领域,在文化产业完全属于空白一片。你要明白,文化产业不同于实业,名片很重要。
没有自己的品牌,资金注入,也得被吃完。我想要做的,不是小打小闹,小产业并不感兴趣。
如今沪上的文化产业,被王氏和中鼎吃了一大部分,而新开拓的传统文化产业,王氏绝对是巨头。”
“王氏?小楷王?”
欧阳开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来你知道。”
“有所耳闻。”
“小楷王涉及的只是一部分,商业圈的事情我也不多说了,你也不感兴趣。这张墨方我不会白拿,将来一点漆产生的所有利润都归你,欧阳国际文化产业的子公司股份,我也会给你一部分,作为答谢。你看满意吗?”
“您太客气了。欧阳先生,只是三日后的拍卖会,可以带我过去吗?”
欧阳开山一愣,心说这人的脑回路怎么转的,难倒不是应该问问股份多少,一年能赚多少钱,怎么忽然提及拍卖会的事情了。
“这个没问题。”
钟岳站起来,说道:“那我就不打扰了,晚安。”
欧阳开山站起来,“等等,你难倒对股份多少一点都不感兴趣吗?”
钟岳微笑道:“我相信欧阳先生不会让我吃亏的,哦,对了,对于制笔,我也略懂一二。”
“额。。。。。。咳咳。”
欧阳先生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起来,这个来自山沟里的年轻人,身上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钟岳回到自己卧室内,洗了个澡之后,便准备进入系统。墨方的事情,其实钟岳并不介意,品牌产业发展,之前庞军就提到过,只是前期要投入的精力、财力,都不是钟岳现在实力所能达到的,与其这样,倒不如交给欧阳开山来做。
只不过原本以为,仿作的事情解决后,自己跟欧阳国际再无瓜葛,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