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地里的植物都是九姑娘在研究的?”潘道士瞧了瞧这房前地里,出了马铃薯与红薯还有别的一些木本、草本的物种。
江承紫摇头说:“那些不过是我喜欢是花,随便种植一些,你看那边角落里的,则是一些名贵的花草,是别人家种植,但快养不活,放到我这里来寻求救治。”
“九姑娘还会救治植物?”潘道士更是惊讶,但转念一想她师承得道仙人,会这点法术就不奇怪。
“可以。不过,我收费很贵的。”江承紫一边说,一边示意念卿奉茶。
潘道士一听,咳嗽两声说:“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是植物。”
“浮屠不是我道家所有。再者,就是神仙也得要香火,救治是需要耗费精气神的。”江承紫说得天经地义。
潘道士觉得她得似乎很有道理,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只是说:“这,这似乎不妥。”
“没什么不妥。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皆有因果。我若不收钱,让他们白白承受这果,得是为他们作孽。”江承紫歪理一堆。
这回,果然潘道士有若有所思,大约也是被说服了,只一个劲儿在咀嚼江承紫的话。
她也没打扰,只在溃檐下席地而坐,置一方案几,让念卿开始泡茶。蒲葵扇、小火炉、煮茶锅、白瓷杯等一整套的茶具皆一一摆放。
潘道士本来在思量江承紫的话,却瞧见念卿摆弄一整套的器具,在那边施施然地摇着蒲葵扇烧水。他顿时觉得新奇,仔细瞧那些器具,有些是道观里瞧见过的,煮茶所用,有些则是不曾见过。
“九姑娘这是在煮茶?”他瞧见念卿旁边的陶罐里有茶叶,只是那茶叶竟不是茶饼,而是一片一片的叶子,晾晒干的。
这是茶么?潘道士在道观里,道观里的道士每日都要吃茶,却从没见过这样的茶叶。而且以前清微观还有大片的茶园,采摘茶叶自己制作茶,这都是清微观每个道人都会的手艺。可他们也从没制作出这样的茶叶,他们制作出的都是茶饼。也有人制作出过散茶叶,很快就发霉腐烂,味道很难喝。
“不是煮茶。是泡茶。”江承紫回答。
“有何区别?”潘道士问。
江承紫笑着说:“潘道长看看便知。”
潘道长便也不说话,只全神贯注看泡茶。念卿先烧开水,舀出一小勺茶叶,待沸水收热片刻,再冲入茶叶中,拂去浮沫,将初杯拿来洗刷茶杯。然后再徐徐注入开水,轻轻摇匀。然后从茶壶口徐徐倒出茶水。
那茶汤清澈嫩绿,略略带着春日的鹅黄。念卿纤纤素手递到潘道士面前,说:“道长,请喝茶。”
潘道长一愣,接过那茶杯,白瓷的茶杯里,茶水摇曳得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先闻香,后品茶,这是明前采摘的茶尖儿做制作,称为明前雪芽,是我杨氏六房特制。”江承紫也端起一杯,闻香,细品。
潘道长见状,亦是这般品位一杯,只觉得唇齿干净清澈,香味在唇齿之间弥散,简直是人间极致的享受。大片的茶园,采摘茶叶自己制作茶,这都是清微观每个道人都会的手艺。可他们也从没制作出这样的茶叶,他们制作出的都是茶饼。也有人制作出过散茶叶,很快就发霉腐烂,味道很难喝。
“不是煮茶。是泡茶。”江承紫回答。
“有何区别?”潘道士问。
江承紫笑着说:“潘道长看看便知。”
潘道长便也不说话,只全神贯注看泡茶。念卿先烧开水,舀出一小勺茶叶,待沸水收热片刻,再冲入茶叶中,拂去浮沫,将初杯拿来洗刷茶杯。然后再徐徐注入开水,轻轻摇匀。然后从茶壶口徐徐倒出茶水。
那茶汤清澈嫩绿,略略带着春日的鹅黄。念卿纤纤素手递到潘道士面前,说:“道长,请喝茶。”
潘道长一愣,接过那茶杯,白瓷的茶杯里,茶水摇曳得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先闻香,后品茶,这是明前采摘的茶尖儿做制作,称为明前雪芽,是我杨氏六房特制。”江承紫也端起一杯,闻香,细品。
潘道长见状,亦是这般品位一杯,只觉得唇齿干净清澈,香味在唇齿之间弥散,简直是人间极致的享受。(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经营
在古代,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人家是一日两餐,期间吃一点小点心吊着命。最丰盛的饭餐应该是晚饭,因为要熬过漫漫长夜。但也有富贵人家,实行一日三餐,外加下午茶点,午夜饮宴宵夜,有的甚至通宵达旦。
唐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实在一点都不夸张。
杨氏六房虽然经济比较囧,但经过暮云山庄的赔礼道歉,一直到杨氏六房高调入益州、入晋原县,当地的乡绅豪强到底是要变着法子巴结。并且大家都是明白人,金钱自不会直接派送,但各种好处投资,明里暗里还是少不了。
杨舒越一概不管,杨王氏却万分精明,加上秀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两个从前势同水火的人,经过这入蜀一路上的颠簸,竟然搭成一种无言的默契。
哪家要巴结,哪家想要靠拢,杨王氏手持小本子记录一下,总是要扒拉一点下来的。若说大家族教会了人什么事。那就是大气,恩,大气,就算是算计人也算计得相当大气。
某日,江承紫忙完红薯与马铃薯,就看到杨王氏在溃檐下看本子。她凑过去瞧见,娘俩也不暗里说。杨王氏径直就说:“阿芝,你看这些人,到底谁能扯下几把毛来。”
江承紫看了看,笑嘻嘻地说:“我听周嬷嬷说,昔年,阿娘与你小姑姑设计的首饰可是各家争相要的呢。”
“那是你姑婆厉害,我只是打打下手。”杨王氏说。
江承紫掩面笑着伏在杨王氏的肩膀上说:“阿娘尽管设计一套。就说去定做,你再过几日看。”
杨王氏明了江承紫是喊她从这首饰铺子开刀。她便当下与秀红一并采样设计,因为秀红昔年在萧氏也是手巧之人。
两人设计一套送过去。说是定做。这前脚刚让周嬷嬷送过去,后脚首饰铺子的东家就亲自登门,说这首诗设计得巧夺天工,不知可否卖给他们首饰铺子做独家。
杨王氏一副受宠若惊的样,惊讶地说:“这,怎的是好?”
人家首饰铺子的东家巴结大家族很是专业,说从没见过这样好看的设计。想必定然会火遍大江南北。他这会儿卖下去却是占了大便宜,而且他们也会在售卖时署名这是出自弘农杨氏的最新款。
杨王氏推脱一番,最终秀红就在一旁劝说:“夫人。既然人陈老板这样诚心,我们不如就——”
杨王氏叹息一声,最终还是将首饰设计卖给这首饰铺子。首饰铺子的东家大约觉得晋原县好不容易来个大家族。平素里,蜀中最大望族是眉州张氏。但到底隔得远。而且张氏很少与外人往来,就算想要巴结一下也找不到门道。于是,这首饰设计的购买简直成了他巴结的天赐良机。
首饰铺子用天价购买这套设计,还赠送一套设计。杨王氏与秀红一开始还有点忐忑不安。江承紫就不乐意,说:“他们这么高调收购,又借用弘农杨氏的名号,这一套设计本身也很好。他们赚得多,依照我说。这给的钱还不够。”
她一席话,杨王氏与秀红都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打量自己,暗自觉得与江承紫比起来,他们还是不够狠。
“九姑娘说得在理。”周嬷嬷在一旁点头同意,说,“这弘农杨氏可是千年望族。从前,弘农杨氏的姑娘们的穿戴可都是长安城姑娘们的标准。杨氏公子哥的打扮是各家成衣铺争相制作。”
“这样说来,似乎是我们多虑了?”秀红怯生生地看了看杨王氏。
杨王氏严肃地点点头,然后将首饰铺子送来的买断费以及一整套的首饰收走了。那买断费也是三百两黄金,至于送的那套首饰,杨王氏则是送给杨如玉,说她是杨氏六房长姐,到底是要考虑选择良婿,平素首饰盒子里得有点存货。至于另外几个姐妹,因年纪还小,等过完这一年,再做打算。
因有了首饰铺子这一桩事,别的想要巴结杨氏地方豪强乡绅则是纷纷效仿。一时之间,晋原县乃至整个益州,不到半年时间,杨氏点翠、绣品、服饰、胭脂、点心、菜式便流行开来,成为人们争相购买之物。而杨氏六房的六夫人则成为首屈一指的设计师,成为许多人的偶像。
也因为这一招,让杨氏六房的口袋颇丰,日常开支不成问题。所以,杨王氏也不吝啬,一日三餐虽不至于铺张浪费,但也做得颇为丰盛。
这一次,便是请了潘道长在这边用午饭,因马铃薯与红薯丰收,厨房少不得有红薯粥、煮红薯,红薯鸡蛋羹,还有江承紫自己鼓捣的炸薯条,以及凉拌马铃薯叶。因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姚子秋又懂得植物萃取之法,所以,那调味倒不是问题,即便没有辣椒。江承紫也能用植物的汁液调配出辣味来。
菜式颇丰,素菜为主。马铃薯与红薯主题的午饭让潘道士觉得此乃人间美味,临别时,他再三重申翻云寨跟随杨氏六房的决心,并且表明以后只有杨氏六房,再无翻云寨。
杨清让命人将潘道士送到城门口,算作是十分重视。
送走潘道士后,江承紫就与念卿二人女扮男装一并出门找了几家打铁的铺子,打造一些小巧的铁器。两人拿了图纸过去,与工匠说好,约定了提取日期。
两人从铁匠铺子出来,一阵闲聊。念卿忽然说:“九姑娘,你先前说要铁器,其实可以让我们自己人做的。”
“我知晓这些年你家主人精心经营,有不少世间罕见之物。但你主人身份特殊,即便借助江姑娘的身份,别人要查到底还会顺藤摸瓜,对你主人到底不利。”江承紫扫了她一眼。
念卿一听,立马就垂首低头,道:“九姑娘教训得是,是婢子考虑不周。”
江承紫轻笑,说:“念卿的心思我能不知?你是想瞧瞧我是否担得起主子的未来。”
念卿听闻,咬着嘴唇垂首,低声说:“蜀王这些年经营,婢子不想他毁于一旦。”
“你最好莫擅作主张,安守本分。否则,亦不知是帮他还是害他。”江承紫冷冷地说。
念卿心中一凛,要说什么。江承紫已翻身上马,径直逛集市,了解风土人情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掀开
江承紫在晋原县的集市上转了几圈,只感叹一句这真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就连蔬菜的种类都少得可怜。不过,鱼倒是活蹦乱跳、色泽光润、种类繁多。
转了几圈,念卿才找到她,立马就垂首赔罪,道:“姑娘,婢子以后再不做逾矩之举,请姑娘责罚。”
“责罚便不必。但同为女子,你那点心思,你以为瞒得住我?你不喜欢我,我亦知晓。”江承紫开门见山。
念卿如坐针毡,也顾不得在街上,“噗通”一下跪地,说:“婢子该死。”
江承紫冷笑,道:“大街之上,你如此举动,却当真好得很啊。”
念卿听闻,只觉得眼前这女娃太过聪敏,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她。难道世上真有转世轮回一说么?她真的就是自家公子心心念念的那个仙子么?
“姑娘,婢子,婢子——”她假意委屈。
周遭的人指指点点,有素衣少年从马上下来,正义感爆棚,便朗声对江承紫说:“你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