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天姿-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唐朝,对于羊的做法基本上就是架上火烤,熟了就用刀割下,送到客人盘子里,案几上会有简单的调味品。
    总之,杨王氏忙碌了许久,一直到了深夜,各种菜肴、蒸饼、饭食做好,才命了杨清让提灯笼去请杨恭仁前来吃饭。
    杨恭仁也不推辞,杨清让只去片刻,他便来了。换了一袭浅灰色宽袍,头发束得一丝不苟。他站在厅堂里时,瞧着那摆在桌上的饭菜许久,眼神定定的,思绪似乎已飘远。
    杨王氏洗手羹汤后,进房间梳妆一番,换了曳地泥金罗裙,披帔在身,盛装而出,对杨恭仁盈盈一拜,喊了几声“请大老爷上坐”,杨恭仁才算回过神来,很是慌张地在上位落座。
    开始吃饭时,杨恭仁喝了那鱼汤一口,又瞧着生鱼片,叹息一声说:“这味道,还是许多年前,在太原尝过。”
    “这鱼汤却是我王家家传。”杨王氏说得云淡风轻。
    杨恭仁倒是不说话,只是埋头吃饭。因“食不言寝不语”的训诫,杨清让与江承紫作为晚辈自然不能插话,于是只认真品尝饭菜。两个小家伙都是正长身体时,一年难得能吃到点油水,这会儿更是无暇于别的事。
    待一餐饭吃完,杨王氏又邀请杨恭仁前往偏厅吃茶。茶叶是杨王氏的珍藏,平素里放在她衣柜下的陶罐里,密封得严严实实,绝对舍不得拿出一丁半点来喝。听云珠说,这茶叶是杨王氏的陪嫁,十几年了。
    江承紫一听这年份儿就不敢用茶,何况唐朝并非泡茶,而是煮好茶,放上油盐酱醋,调配好之后,一人舀上一小碗,跟喝芝麻糊似的喝下去。江承紫前世里喝茶就是个嘴刁的,劣等的,杀青、烘焙做得不太好的,她都喝不下。
    所以,她只说自己吃得饱,便只在一旁坐着看他们吃茶。心里在暗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有自己的茶园,自己训练人亲自处理茶叶,在大唐喝上真正的茶。
    她端坐在自己的坐席上,兀自思索。那边厢,自家老娘已打开话匣子,说她虽是闺阁女子,但也知道此去蜀州,路途遥远,且道路不平。这拖家带口一家子,女眷妇道人家,加上孩子父亲又痴傻,若是没个人照应,怕这路上有什么闪失。
    “你且放心,老夫人命了周氏夫妇跟随你们前去。周氏夫妇本就是六弟院里的管事,里里外外的事,最为妥帖。”杨恭仁回答。
    杨王氏略略低头,说:“我夫君自小就由周氏照看,她到底是妥帖之人。但周氏夫妇年岁大了,这一路劳顿,若是遇见个什么歹人,怕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这事,方才商议也没想到这一层。回头我便派人将此事报告老夫人,让她命了杨氏护卫护送你们前往蜀州。”杨恭仁慢吞吞地吃了一口茶,才给出这个建议。
    江承紫这会儿也不琢磨茶的事,心中只对这杨王氏更加佩服。她没想到杨王氏也预见有人可能对他们动杀心,这番亲自洗手羹汤,做了太原王氏特有滋味的宴席,却是为了寻一个庇护。
    “大伯父,最近淑妃省亲,祖宅那边必定忙得不可开交,老夫人年岁已高,又要操持大事。相比而言,我们这等小事,就没必要麻烦老夫人,大伯父为我们做主就是了啊。”江承紫脆生生地说,说完后,还眨着大眼睛瞧着他。
    杨恭仁到底多年走南闯北,眼前女童所言,以及方才杨王氏所求,他又怎么能觉察不到呢?但老夫人是自己的亲娘,又如何能违背呢?
    江承紫看他不语,对他的心里也是猜测拿捏一番,认为他定然是在斟酌此事,便决心给他加猛料。所以,她又说:“作为杨氏子孙,我们得以杨氏前途命运为重。如今正是杨氏艰难之时,杨氏上下更应团结一心。大伯父,你是一家之主,独具慧眼,能再度让杨氏走向辉煌之后辈到底是谁,你必定心如明镜。”
    杨恭仁听她这一番话,分明是说她和杨清让是能让杨氏再度辉煌的后辈,希望他这个家主务必用心护得他们一家安平到达晋原县。
    “不知天高地厚,威胁家主。”杨恭仁十分不悦,径直指出这一句。
    江承紫垂眸轻笑,轻声反问:“难道大伯父,不想看看我与大兄能为杨氏带来怎样的变化么?”   名门天姿
 。。。

第三十七章 铤而走险

    杨恭仁慢慢地踱步到窗边,伫立良久,才转身过来瞧着江承紫,说:“你亦知道我走南闯北,怎可相信一黄口小儿?”
    “你为一家之主,若要杨氏东山再起,方法多得是,何必铤而走险?”江承紫笑盈盈地说。
    杨恭仁听闻此语,大吃一惊,不由得再度仔细端详眼前女童。明明是十来岁的女童,面目稚嫩,形容尚小,眸光尚且明净,偏生那神情语气却似乎洞察了杨氏一切的秘密。
    诚然,从北周开始,天下的各大世家贵族手中的权力渐渐被削弱,各大世家都开始走下坡路。世家贵族子弟越发不成样子,加上世家内里腐朽与争斗,外在寒门士族当权者的打压排挤。这些曾风光无限、咳嗽一声皇权都要换三换的世家贵族,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且这些大家族的统领们更悲哀地发现这种衰落速度在不断加快,甚至有不可阻挡之势。
    可以说,从北周开始,累世公卿的世家,比如弘农杨氏、兰陵萧氏、琅琊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都在不可避免地急速衰落。
    这种急速的衰落,让本就有着联姻关系的各大旧贵族放下各种前嫌走到一起坐下来,以一种恐慌的姿态商量如何止住这种衰落,让各大世家重新辉煌,掌控天下。
    为了避免恐慌,世家豪门的私下结盟,只有世家豪门的高层贵族知晓。而彼此结盟之后,行动步调一致,才算延缓了世家贵族衰落的步伐。
    结盟之后的世家贵族,知晓寒门已觉醒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若要重树昔年之辉煌,必须要将从前世家贵族所唾弃的权力牢牢掌控在手中,成为这个世道规则的制定者。所以,他们做了第一件事:推举可以为他们带来好处的杨坚,支持他篡夺了北周宇文氏的天下,从而建立隋朝。
    杨坚只是一代权臣,寒门出身,弘农杨氏给予他贵族身份,又以贵族世家之首给予杨坚以莫大的支持,他才能在建立隋朝后,轻而易举地南渡灭掉陈等国,统一天下。
    贵族世家再度成为掌权者,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寒门士族的日子举步维艰。
    当所有的名门贵族才堪堪松一口气,他们以为能控制得住的杨广却陡生反骨,一心想要摆脱世家贵族们的掣肘。
    最终的结果是名门贵族们耗费九牛二虎之力灭掉杨广的势力,但同时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至于天下大乱之际、群雄并起豪强林立之时,这些世家大族却显得力不从心。
    等到乱世结束后,李唐执掌天下。这一群累世公卿的贵族们悲哀地发现:他们早就被以李世民为首的军事新贵们联手排除在皇权之外,有些家族甚至连权力都接触不了,更不要谈掌控天下。
    从前,这些人根本入不了他们这种累世公卿的世家之眼,但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名门贵族们发在世家大族进入了真正的寒冬。他们再次私下集结,认为若不想出积极应对之策,怕用不了多久,不用别人使坏,各大名门自身就会分崩离析。
    扭转乾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所以,这些世家大族最终的决定是:铤而走险,将希望放在下一代君王身上。
    这是名门高层们的最高秘密!若非名门望族绝对的决策者与掌权者,是绝对不会知晓的秘密。
    可眼前的女童,瞒也不瞒,就这样戳穿!
    她是歪打正着,还是真知晓其中缘由?
    杨恭仁来回踱步,想想这女孩前前后后的举动,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但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狐狸,所以,此时,他只是面露不悦地问:“你什么意思?”
    江承紫看他沉默许久,早就从他这份儿犹豫与沉思里瞧出自己当年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观点是正确的。
    当年,她读唐朝这一时期的历史,不知不觉就从寥寥数语中喜欢上那英武不凡的悲情王子李恪。所以对于他的事就多了解了一些,甚至还专门研究过他之死,随后又将课题定在唐初这时期的旧贵族与新贵族的朝堂之争上。她当时得出的观点就是旧贵族从不曾安分守己,私下里与新贵族斗得你死我活,甚至是插手未来君王的争斗。
    刚才,她丢出模棱两可的话,杨恭仁沉默了就是肯定她观点的最好证明。
    “就是大伯父理解的意思。”江承紫不疾不徐地回答,女童的声音奶声奶气。
    杨恭仁显然不满意这个回答,眉头蹙得更紧,来来回回踱步许久,才换了一种问:“什么叫铤而走险?”
    “急功近利,为达目的,不顾可能的风险,选择危险的捷径。”江承紫没有回答,杨清让却神情严肃地为自家大伯父将“铤而走险”这词语解释了一下。
    自家大哥可真欢乐!以他的智商怎么可能听不懂江承紫与杨恭仁之间的对话?但他却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来了这一神来之笔。
    杨恭仁听闻,眉头蹙起,不悦地说:“清让,我在问九丫头。”
    “阿芝虽师从潘道长,在海外仙山修炼,但她魂魄不稳,表面上说是修炼,实际上她只是在修养。平素里读书并不太多,有些词,她会用,却不一定解释得出。”杨清让一本正经地说。
    杨恭仁更是不悦,喝道:“那这也不该是你随意打断长辈问话的缘由。杨氏子弟不该如此放肆。”
    “谨遵大伯父教诲。”杨清让十分有礼貌,鞠躬后退时,目光朝江承紫扫过来,眸光甚是担心。
    江承紫知晓杨清让的意思是不要显露太多,以免激怒杨恭仁,最终引得他也对他们下杀手。但今时今日最熟悉老夫人手段的非杨恭仁莫属,只有他保护他们一家,才是最万全的。她江承紫而今还年幼,没有自己的势力,武力也不够厉害。守得住自己,未必守得住一家老小。
    所以,她以眼神示意自家大哥,自己有分寸。
    杨清让退到杨王氏身边时,虽然目不暇视,但那神情颇为无奈。
    江承紫却是轻笑,对杨恭仁说:“大兄向来爱护我这妹妹,怕我在大伯父面前丢脸,故而忘了礼数,还望大伯父莫要责怪我大兄。”
    “你莫废话,我且问你,你所言,何为铤而走险?”杨恭仁的语气咄咄逼人,神情已不耐烦。
    杨王氏见状,立刻上前,朗声说:“大老爷,阿芝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孩子,并且——”她顿了顿,又用一种落寞的语气,说,“不过是个女子。”
    她神情悲怆,语气落寞。江承紫听得其中定有文章,再看那杨恭仁,因了这话,神色一僵硬,神情语气才都缓和下来,对杨王氏说:“你莫恼,不过因阿芝太过聪颖,却又不通人情世故,锋芒太露,我此番教训她一下罢了。她这般作派,若是落入别人之手,你自知后果。”
    “如此,便是多谢,大老爷。”杨王氏轻轻一福身,便又叹息道,“大老爷也知晋原县是蜀中之地,与长安相去甚远,官员家属,非祖宅大事,抑或奉诏升迁,不得离开所在地。若是这长安无人打点,怕此生此世,我们一家人就得常住蜀州了。”
    杨恭仁不语,低了头,端了一杯茶吃了一口,才说:“你也知我赋闲在家。”
    “大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