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博饭家常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家骏没说话,脑袋里忽而就冒出来一个一起喝过几次酒的“朋友”的话,欺身压到银花身上。

    银花做了几年的暗娼,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其实大多数小姐是不愿意逃得,因为那种事大多数时候还是舒服的,自己享受了还有钱拿,那里又多是些没读过书、无什技艺的人,出去只能做苦工,久而久之……

    银花要不是有个读书梦撑着,大概也早就沦陷了罢。

    何家骏身子一软,又自己翻了回去。

    “娘——”

    如此折腾了一番,何传礼没了被子,嘴里嘟囔起来,伸着手往旁边摸。

    银花坐起来,把人又抱到中间。

    “明天我给乖宝再准备一床被子,快睡吧!”银花轻声说道。

    有没有真的动!欲,这一点还是好判断的!

    银花这意思就是很明显了,大宝单独盖一床被子,两人也不至于折腾一下就把大宝闹醒,何家骏忽而就觉得无地自容,心里堵了半夜都没睡着。

    他是没料到银花这态度,总觉得有什么别(念四声)了起来……

    屋檐下的冰棱都融尽了后,银花把封了一冬的窗户撑开,让新鲜空气涌到屋里。

    何家骏正蹲在炭盆前,小心的烧炭芯。

    明天银花计划开始往县城送东西。

    何家骏过冬前抄的半本书,尽管小心再小心,也已经磨得字迹都看不清了,就盼着能出门。

    何传礼穿着新棉袄,早晨跟何家骏学了几个字后,一放木框就跑了出去,跟几个小子在村头玩闹。

    冬日无事,跟何家骏学认字的小子增加到了七八个,冷的时候大家都围在炕上,现在就不大方便了。

    银花想了又想,打算在偏房旁边搭一个半敞开的草棚,把鸡窝挪过去;偏屋则收拾出来,把窗子扩大些,慢慢收集些旧桌子破凳子,正经把学堂办起来。

    “每天午时到未时教一个时辰,教常用的字和算学,也不定什么正经束脩,这样大宝也能坐得住。”

    何家骏应了,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也是教。

    银花做的腌菜或泡菜,总比别人滋味好些,卖相也正,相熟的酒家是一直要得。

    “掌柜,跟您打听个事儿,您家换下来的坏椅子、旧桌子还有么?”

    银花没有急着接铜子儿,趁着店里人不多,跟掌柜攀谈起来。

    “噢,那个,好一点儿的叫典当铺子收去了,坏的不能用的,早就劈了当柴火……”

    银花失望的暗叹了一口气。

    “多谢掌柜,您忙吧,祝您新年生意兴隆!”银花打起笑容说道。

    “好说,好说!哈哈!”掌柜和气的笑了起来。

    银花跟掌柜告辞后,推着独轮车往菜市走去,准备捡几根大筒骨回去熬汤喝。

    在屋里憋了一个月,即使准备再充分,也得算计着吃,那剔的干干净净的大骨头,也不费两个子儿,回去小火熬上一夜,只放一点点盐就够了,得一大锅乳白的汤水,不论是喝还是泡饭或者熬粥都是极好的。

    银花把事情都办好了才绕到书店叫何家骏。

    “花儿,掌柜说愿意雇我帮忙抄书,每本与我十文钱!”何家骏兴奋的说道。

    作为县城唯一一家正经书店,店铺并不小,但绝没有提供给人坐着蹭书看的地方,每次何家骏都是找一个角落,趴在墙上费力的抄书,来的次数多了,掌柜自然就记住了。

    县城里学子不少,书店人来人往,付钱买书的却没几个,若是有了何家骏拿草纸抄出来的这样“简书”,能出得起十几文钱的还是有的。

    银花关心的是具体怎么个操作。

    掌柜翻了好一会儿,拿了几本旧书出来,也是手抄本。

    “你压上十文钱,挑两本回去,十日后过来,能抄多少是多少,得装订齐整,字迹清楚,否则别说我耍赖!”

    何家骏欣喜若狂的把几本破旧泛黄的书捧在手里,好一会儿才挑了一本《增广贤文》,一本《论语》。

    银花却不好说话了,仔细的从布兜里数了十个铜板摆在柜台上。

    何家骏一路上嘴角都止不住往上扬,两本书非塞在怀里,时不时的摸上几下,仿佛确认书是不是还在那里。

    他是真的爱读书,难怪当初上进无门会沉迷于酒精。

    银花忽而就觉得松快起来,即使那将是一条异常难走的路……

    “刘大哥,刘嫂子,我来订几个条桌。”银花端着一大碗骨头汤在院子外喊道。

    “门没插!”

    里面刘嫂子高声应了一句。

    银花自己推开门走进去,“这是我们自家炖的骨头汤,给几个侄子尝尝。”

    自打上次一起去捞过鱼后,四家关系就好了起来。

    银花早就跟刘木匠提过想订几个长桌,正经教村里学生认字。

    “弟妹子要是不讲究,我拿边角料抽空给你钉两个!”

    刘木匠这样说,就是不准备收钱了。

    银花今儿就是来把这事说好。

    白生生的汤里沉着几块煮的透明的萝卜,揭开碗还冒着热气。

    刘木匠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银花妹子这手艺真是没的说,这光溜溜的骨头也能烧出花样来。”

    刘大嫂拿自家碗把汤腾出来,他家里最小的儿子就眼巴巴的在旁边看着。

    “就是做的细致些,哪有什么手艺。”

    银花跟两口子拉了会儿家常,又硬塞了两个铜板儿过去才走。

    何家骏盘腿坐在炕上,背挺得笔直,旧书摆在前面,正一笔一划的仔细往黄表纸上誊抄,旁边放着四只已经写秃的炭笔。

    “喝口水歇会子。”银花倒了半碗水过去。

    何家骏抬起头,冲银花笑了笑,正准备接碗,又把手缩了回去。

    两只手上都乌漆墨黑得。

    “我去洗手。”

    刚起身,又“哎哟”一声跌坐了下去——腿早就麻了。

    “等暖和些,弄一套桌椅坐着写。”

    何家骏好一会儿才起身,慢慢的活动针刺一般的肌肉。

    银花陪着他在院子里溜圈。

    “我瞧中了溪边那块泥地,李老三愿意拿自家两亩多地跟我们换山坡上的一亩。”

    “要那泥地做什么?”

    溪流是活水,在拐角处有一片淤泥地,因着能含水又肥沃,曾经是上好的良田,可惜随着不断耕种,泥土流失,田地变得越来越低矮,现在就是做水田也不成,一年四季里面就没个水干的时候。

    李老三媳妇儿前阵子硬闹着要分家,李家老两口心里不痛快,故意把两亩多不能种的地分给了三儿子,为此,李老三媳妇儿又大闹了一场,弄得几家都疙疙瘩瘩的。

    何家骏就是不善耕种,也晓得那块地根本种不了东西。

    “我想养莲藕,夏天卖荷花、莲子,冬季卖莲藕,比种地活多了。”银花小声说道。

    别的银花就不打算说了,比如买藕种就是个大难题,至少银花从没在县城看到过育好的藕种,而铺子里昂贵的莲子还不知道能不能发芽;比如要养莲藕,还要把那块地好好整一整,旁边打上田埂;比如不管是种还是挖,都是在天凉的时候,这里没有防水的雨裤,光着腿在泥水里泡着可不是好受的……但是,所谓“树挪死人挪活”,靠照部就搬的种地,何家骏估计一辈子就是抄书的命了……

    何家骏点了点头,“地里的事就由你做主!”

    “爹、娘那边……”

    这才是银花找何家俊商量的目的。

    “我去说。”何家骏迟疑了一下才接道。

    “你只管说书上看到的法子,保证能挣钱,叫爹娘保密,别传的村子里都晓得……”银花不放心的叮嘱起来。

    虽则是碎碎念,何家骏却发现自己再找不到比银花说的更好的法子了。

    银花是个说干就干的性子,当即盛了骨头汤出来,叫何家骏送过去好说事儿,自己则出门去找李老三商量这事儿。

    莲子在县城算是精贵东西,银花几乎掏空了家里所有的银钱。

    何家骏十天也不过将将抄了两本书,字算不得好看,但足够清晰,也舍得直,字里行间都留了足够的空隙,银花又仔细用针线订的整整齐齐。

    掌柜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硬是没挑出话来。

    到家后,何家骏把钱给银花。

    银花数了十个出来,“以后每次你拿一半,自己留着。”

    “不用,我拿着做啥!”

    “大男人自己手里怎么能没几个子儿,你收着,家里要不趁手时再问你要。”

    接下来,就是忙着收拾泥地,。

    这是个苦差事,就是每天只捡中午最热的时候下水,也冻得双※腿都麻木。

    早晚冷的下不了地的时候,银花就拿了剪刀小心的把黑硬的莲子尾端凹平一端用剪破,露出里面的种皮,这个活儿要力气,但又不能使蛮力,否则伤了里面的胚芽,就是白搭。

    每剪伤一个,银花心里都一哆嗦,莲子要十二文一斤,一斤就抵了十斤粗粮,这个价格,何老爹与何老娘是不知道,否则不管银花怎么说,怕都是不成的。

    等两亩多地都被田埂围起来后,银花手上打了好几个水泡,碰一碰就钻心的疼,却也顾不得了,莲子剪开就要育种。

    银花把炕收拾了一块出来,那大木盆装了浅浅的一个盆子底儿,将莲子都浸下去。

    剪破的一碗莲子,银花掺了一小把白米加燕麦煮了一大锅莲子羹,照例是给何老爹与何老娘送了一大碗过去。

    刘木匠恰好引着他家小儿子过来喊何家俊去搬桌子。

    “来,吱吱,尝尝婶婶煮的稀罕东西。”

    刘木匠家在大田村算是殷实人家了,不到农忙或待客,也都是一天两顿。

    吱吱当即欢呼了一声,蹬了松松垮垮的草鞋自己往炕上爬,露出的裤子屁※股上破了一个大洞,脚冻得紫红。

    这娃出生的时候,他娘在柴房里疼的哇哇叫,不晓得藏在哪儿的一只大老鼠也叫了大半夜,等他生下来,刘木匠媳妇儿满耳朵都还是老鼠的叫声,做完月子后,把这事儿拿出来打趣了几乎,娃就得了这样一个名字。

    大宝人小吃得慢,又刚开始学用筷子,两个大人一碗粥在就下了肚,他还在乱七八糟的夹掉在桌上的腌菜。

    左右桌子每日擦得干干净净,银花也懒得管。

    两个小家伙就挨在一起坐着,嘻嘻哈哈的吃东西。

    “快点儿啊,等下要学字了!”银花催促道。

    何家骏则跟着刘木匠去抬各种木头拼凑出来的长条桌子。

    银花已经跟些大媳妇儿小媳妇儿都说过了,也不收银钱,不拘什么东西拿一点子过来,每日中午教一个时辰。

    ……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花光

    ……

    刘木匠帮忙钉了四张条桌,每桌可以坐四人都没坐满,除了自家亲戚和与银花交好的几家,只有两家把娃儿送了过来。

    银花提心吊胆的五六天,大部分的莲子都露出了胚芽。

    “老三家的,还没忙完啊?”

    何老头扛着锄头路过溪边,远远的就看到银花还弯腰在地里忙活。

    “快了,今儿一准弄完。”银花直起腰应道。

    何家骏每十日往镇子上去一次,地里忙,镇上一来一回就得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