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归国,便是大事可成也!”
吴狄得此信心,方才大胆地做出了如此上神天降,王者归来之举。下了出兵函谷关收复失地的国策,得到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支持,君臣一体通宵达旦的制定战策。老国后早前起身时问了内侍,得知尚未散朝,便来至夫君秦献公地灵位奠堂虔心祭拜。
出兵函谷关收复失地可是一件大事,眼下魏军退败,河西之地再入秦手,如若攻下函谷关,将山东各国入秦地雄关险隘扼守住,秦国便可赚得休养生息的时间。河西之地富庶,仅是一地之产便可和秦东秦西总产持平,尤其是制备铜铁原料,仅河西之地便有大小二十余处矿山、矿场,所产原料半年便能超过秦西各地地全年总和。
因此,进军函谷关是大事,只能由着儿子渠梁和文武大臣们去细细商议。国后一个老婆子家,自然是不能去参合其中的。而然,就在辰时末刻,身在奠堂虔心祷告的老国后却是听到一阵扑天盖地的喧哗声浪呼啸而来。大奇之下,老国后忙遣了一名内侍去探探情况,没过多久内侍便屁滚尿流的跑回,将九天玄女用天舟把嬴无敌给送回来的噩耗转告。
听着如此噩耗,老国后当先的一个感觉便是天崩地裂、天旋地转、天翻地覆,双眼一黑作势便要晕厥,可转念一想,眼下儿子渠梁和众大臣尚且在议政殿和嬴无敌僵持不下,如果自己晕厥过去岂不是无法施为挽救,当即国后脑中念头连番闪过,急忙起身,便向国府前苑奔去!
“渠梁……我儿……”国后奔至前苑,恰好见着一众大臣将军跪满了一地,而那当中一头短发虬髯满面地男子,则正是老夫君收的义子嬴无敌。
见儿子渠梁此刻正傻不愣愣地面朝嬴无敌跪在地上,国后心中惶恐万分,害怕儿子早早便把国君大位让了出去,急忙扑到了嬴渠梁身前,一把抓着儿子呼道:“我儿,何故如此?列位大臣,这是为何?”旋即,国后一转眼,却是惊呼道:“啊!狄儿……是我儿么?我儿可归来了,快让为娘的看看……我儿可是吃大苦哩!”
国后浑身是戏,自然唱作俱佳,尤其是最后瞠目结舌犹如见着鬼一般看着吴狄,又做慈母一般要将吴狄抓入怀抱奶上几口的架势,还真是颇让吴狄有些感动。当下吴狄就势跪地转身,,哭叫道:“娘!”
这一声“娘”,叫地悲切。当即国后也是压制不住感情,热泪夺眶而出。便扑了过来,一把拉住吴狄,便自摸着吴狄一头短发道:“我儿受苦!”
吴狄剃发为凭,取信墨者出手救秦之事,此时自然是天下皆知地典故,因此吴狄特意保持的这头短发,反倒犹如一块牌坊似地昭示众人不可忘了他地功绩。一时间,这对母子假戏真做地哭了一回之后,却是省起眼下形势不宜太过煽情。国后算得时机。一抹眼泪,却是向吴狄、嬴虔、嬴渠梁三人道:“嬴虔、渠梁、狄儿……咱进殿说去!”
国后一通拉扯,吴狄自然起身。而嬴虔和嬴渠梁却是巍然不动。国后看了大急,忙道:“嬴虔、渠梁,你兄弟为何还不起身?”
嬴虔面色如铁,昂头回道:“娘!三弟乃是架乘上仙玄女天舟而归。玄女有命;乃奉天帝谕令。授以三弟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之印、九光玉节、十绝灵幡、命魔之剑。言道三弟受命于天,当平定天下,一统四野八荒、九州十地。”
先前内侍来报,国后还道是内侍胡说八道,虚言诓骗,眼下听的嬴虔转述,国后只觉目瞪口呆,脑中立时一片空白。
一时间,国后也呆住了。
国后呆得数息。也知大事所趋,不由突然长叹一声,竟是向吴狄拜下。以吴狄本性,自是断不能让老国后跪拜自己,只得急忙搀扶。口中忙道:“娘!使不得。孩儿怎敢受之。大哥、二哥,各位大臣。也请快快起来。玄女之事,我等入殿再议如何?”
国后听来,虽是愁容满面,但也知其中事故,便道:“也是……渠梁、嬴虔,先入殿。”
众臣见状自然也是齐齐起身附和,便是一早化妆半中风地老甘龙被杜挚扶起,不过老甘龙浑浊的老眼看向国后时却是闪过了一丝精芒。当下,国后这便牵着吴狄兄弟三人一同入殿,却是当仁不让的被三人推举坐了国君主位,而嬴虔、嬴渠梁、吴狄则长幼有序的安排在了右侧列席。不待众人开口,国后却是转了话题道:“渠梁,为娘听说昨日你和众位大臣们定下了进兵函谷关,收服失地之策。眼下老三脱险归来,恰逢其会,你还不快给老三说道说道。”
“娘……”嬴渠梁皱眉低呼一声,却是道:“眼下不谈此事,当务之急,乃是安抚国府之外的百姓……”
此刻,栎阳城中的喧哗依旧,百姓呼声虽然渐渐杂乱,却也是能够听清那隐隐约约的口号,国后作势侧耳倾听,也知此事做不得假,只能道:“渠梁,此事便由你安排吧!”
嬴渠梁点头,心中略有思谋后这便吩咐道:“长史、内史,你二人速拟国府令下发全国,公子狄归国,举国同庆。”
公孙贾和景监二人接令,这便开始拟写起关于公子狄归国之事地国府令,接着嬴渠梁又让上大夫甘龙措辞拟写相关的祭告文书、人事安排、庆典礼仪、祭祀章程,让掌管府库地中大夫杜挚调拨钱粮用物,轰轰然满殿的大臣们都自忙碌起来。
却见嬴虔和嬴渠梁在安排完了各项事宜之后同时起身,嬴渠梁道:“三弟,这便随二哥去拜祭公父吧!”
对于祭拜老公父,吴狄自是没有异议,随即三人便在大臣们的陪同下前往国府后苑地奠堂大礼祭拜老公父秦献公地灵位。堂前祭拜,礼仪也不繁琐,三拜九叩之后,只见嬴渠梁却是将头上玄玉国公黑冠上的发纽一取,这便摘下冠来往吴狄一递,跪地呈道:“三弟封谕天命,当执掌秦国!”
吴狄见状,面上顿做惊愕之状,喝道:“二哥!不可!”嬴渠梁却是冷面肃然道:“三弟,万不可推脱!此乃天命!”
“二哥!”吴狄表情真切,双手抓着黑玉冠便要退回,可嬴虔却是将手中地一把青铜宝剑双手呈上,以军礼跪地道:“左庶长嬴虔,参见君上!请君上执此穆公剑,号令全军!”
“大哥……二哥……”吴狄双眼含泪,便要恸哭。也在这时,聚集在奠堂内外地群臣也是齐齐拜倒,高声喝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有我无敌,西秦大兴!”
【第123章】 歃血盟誓
国器更迭,本就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
有多少帝王,为了夺取地位不惜杀父戮兄,手足相残?又有多少乱臣贼子,为了谋朝篡位,机关算尽?
吴狄看着近在眼前的代表了权利和权威的冠和剑,心中感叹自然非能由常人来理解,不过吴狄眼下不能不做出的选择,毕竟搞出怎么多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这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权利。让秦国的众臣感到诧异的是,吴狄并没有先接过嬴渠梁呈上的黑玉冠,而是伸手取过了嬴虔手中的穆公剑,接着便寻过一只陶碗,继上半碗酒后拔出宝剑在左掌的掌心一割,一股殷红热血便从剑身滑落,滴入碗中。吴狄一语不发,嬴虔和嬴渠梁二人也不发一语,群臣和老国后更是双眼含泪,噤若寒蝉,只听见那血珠滴落碗中的嘀嗒声响,犹如巨鼓重槌擂响一般。
“大哥!”吴狄滴了足有十数滴血后,却是将穆公剑交到了嬴虔手中,嬴虔自然知其含义,接过剑来也是依葫芦画瓢割掌歃血,之后嬴渠梁也是依样施为,歃血成礼。
吴狄取过汇有三人热血的血酒,径直带着嬴兄弟俩来到奠堂之外,跪拜苍天,嬴虔身为兄长自然居首,但眼下之事却是不可由他说出祷言,便拿眼瞧向吴狄,吴狄逐道:“今嬴虔、嬴渠梁、赢无敌兄弟三人,禀天为誓!既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家国,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兄弟三人和声将此祷言重复一遍之后,便由嬴虔当先举起血酒一口饮去小半,当即大笑道:“以血为酒。当一醉方休!”
嬴渠梁接过酒碗也是饮了大口,却是抹嘴笑道:“终脱得这副家国重担,大哥欲醉,渠梁奉陪!”
吴狄接过酒碗。昂首将碗内剩余的血酒一饮而尽。也是抹嘴笑道:“大哥、二哥,求醉何难,且来日方长,只不过这家国重担,二位哥哥怕是脱不得枷哩!”
吴狄言毕,三人注目而视,旋即朗声哈哈大笑起来。
这边结义礼成,一众秦国武将老臣自然识得大体上前参拜新君,吴狄也不做作。坦然受之。待伤医为三人包扎手上剑创之后,便有上大夫甘龙倡议,回议政殿讨论嬴渠梁禅让、嬴无敌继位之事。
如此事关国家礼仪的大事,吴狄自然插不得言,也就在一众大臣正在为秦国首次以禅让方式进行君权更迭举行何种规格地仪式。发布各种规格的国书而争论不休的时候。却听见国府外地呼喊口号又换了新词,一脸兴奋的景监不顾礼仪。高声呼道:“君上且听,百姓呼号:圣人继位,天命所归!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跪坐在国公之位的吴狄自然听见,立时满面倏然道:“赳赳老秦,复我河山!黎民百姓之呼声,人心所向哇!”当即手击长案道:“列位大臣,眼下急迫之事,并非继位典仪是否符合周礼。国人所望,乃是收复失地,复我大秦河山。大哥、二哥,出兵函谷关之事,眼下谋划如何?”
吴狄此语,嬴虔自然听的顺耳,当下便把之前制定好的作战计划和各方面地运作方略一一讲解。
眼下,秦国的主要战力为精锐飞鹰骑一万三、铁骑三万、轻骑二万、戎狄骑兵五万、车炮兵两万、强弩两万五、步卒八万。若欲收复函谷关,只能是骑兵出战,因此昨日谋划,出兵配置为精锐飞鹰骑一万、铁骑三万、轻骑一万、戎狄骑兵两万、车炮兵两万,步卒一万,合计十万人马。
听闻自己一手培养训练出来的精锐飞鹰骑兵和强弩手伤亡如此之大,吴狄也是一阵揪心,这些人马当中的骨干可都是他当年一手一脚带出来地。可当他听到“车炮兵”这个新兵种称谓时,却是不由对嬴渠梁和嬴虔两人地智慧感到高兴。所谓的车炮兵部队,实际上就是将吴狄组建的投石机炮兵部队整合为一个独有的战斗列队。
吴狄发明的独脚大将军炮在这此的栎阳围城战中可谓是功勋昭著,独领风骚。超强力的远程打击能力可是让魏军吃了不少苦头,因此在长达半年的围困当中,魏军是绝对不敢在距离城墙千步之内的地方和秦军接战,因为那破空飞来地巨大滚石很有可能轻轻松松在魏武卒的铁盾方阵当中犁出一道血肉沟壑出来。
古人虽然在开拓创新方面稍有不足,但继承发扬的能力却还是有的,在见到了吴狄的独角大将军炮有如此巨大地威力和战争潜质之后,嬴渠梁便下令大量仿制这种战具,期间为了原材料甚至不惜下令拆毁了栎阳城部分华屋和宫苑,只为取得圆木梁柱制造战具。眼下,栎阳城中地炮车计有三百五十余辆,以每车平均五十名炮手、御手、装填手来计,再加上负责修缮和运送弹药的辅兵和民夫,合计下来便是一只两万余人地队伍,自然是要独立成军的。
了解完秦军眼下的情势之后,吴狄却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件事上,便是他从陇西狄垣带来的十万戎狄骑兵为何眼下之余五万人马,并且目下如此重要的朝议,居然没有一个戎狄部族的首领出席。
提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