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秦-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白衣老人立身而起,放声长啸!
跟着取过身旁的奇木拐杖,杵地为节,便听他昂声唱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灰衣老人与黑衣老人对视苦笑,便听灰衣老人接着唱到:“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黑衣老人跟着接道:“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
唱到此处,三人对视一眼,和声高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一部 陇西烽烟 卷六 墨子攻略  
【第101章】 天之所欲 
《墨子?法仪》有云,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
春秋与战国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正源生成的特殊时代,也是凡有血气者,必然入世相争的大时代!
而在春秋之末衔接战国之初的年代里,有两个神妙莫测的“异人”叫天下人口耳相传、讳莫如深、扑朔迷离,这两人一个是魏国的鬼谷子,另一个就是无国无籍的墨子。
魏国的鬼谷子暂且先不去提,但说这被世人津津乐道的墨子,最为让感到扑朔迷离的便是其自诉的诡异身世。
依坊间的传闻,墨子早年时曾有一次与弟子们论道时感怀身世,自述来自遥远的极北之地。母亲本是孤女,独居山野,一日采樵途中晕倒,梦见有黑色大鸟入怀。后天人感应之下,未婚而孕。三年零六个月这才产下墨子。其后因母亲乃是感应大鸟而孕,便给墨子起名为“乌”,说他是黑鸟地之子。
据说,墨子出生之时便是一个谢顶的秃头,脚大茧厚,皮肤漆黑,面相苍老,就像一个怪物一般。据墨子自己回忆。幼时长得极是惊人,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便已经长到了五尺来高,身体壮硕,扑兔搏虎,于山野之中奔走如飞。然幼年之时。当墨子知道所居之地的南方正是华夏中原之后,便每每南望,潜意识中知道自己必须向南边去。
因此在其八岁时,一向健硕的母亲突然病逝之后,墨子便毅然踏上了南归之路。
在山林间草草将母亲埋葬,墨子便只身一人漫无目标和方向地向南方行去。这其中到底走了多少个春秋、多少个寒暑,墨子自己也不曾计算过。只知道大约在周贞定王一年(公元468)时,墨子终于来到了大河南岸的宋国,被一个小吏收留做家中的仆人。
在小吏家中的数年间,墨子学会了当时中原的语言和文字,并且在主人收拾房间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竹简上的象形文字似乎隐隐约约认得。等主人回来一问,却是发现这个叫做“乌”怪异仆人竟然念得大体全对,甚至一些连主人都认不完全的文字也都能认识。
小吏大惊,视其为天人。立即举荐给宋国君主,于是叫做“乌”仆人就做了宋国地太庙小吏。
然而“乌”却觉得自己的名叫着不好,便给自己取了一个“翟”字为姓。战国时,各国通用的文字正是周国的古篆书,而在古篆书当中原本是没有“翟”这个字的,因此“乌”便造出了一个“翟”字。
(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篆书字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