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贾政-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道:“又提她们做什么!”贾赦冷笑道:“你想来是不知的。不知这后宅中,任凭她面上什么贤良人,暗地里手段竟比咱们男人还多些,还狠些!明珠伺候我那么多年,竟死的那样不明不白,我可怜的琅儿,才那么丁点儿,就没了!可笑我还以为她是个再贤惠不过的!”也垂起泪来。
  贾政略一思忖,明珠是贾赦原来身边最得意之人,与大太太几乎同时有孕,论起来她生的还早些,贾赦的长子该是那个唤作“琅儿”的孩子。明珠自生产后便一直生病,贾琅也一直身子不好,后来两母子都病死了。那已是多年前的旧事,未知贾赦这时候翻出来是为何。想来是那母子俩的死有些蹊跷。
  贾赦又道:“这些个女人,一个个都是贪心极了的,做了通房,又想做姨娘,做了姨娘又要做太太,做了太太,又想要儿子也未可知!这些混账东西,还是一辈子做个丫鬟奴才的命!”
  贾政不明其中原委,竟不知说些什么方好,便道:“哥哥这话有些偏颇。别说是女人,便是男人,又有几个不贪心了呢!便如你我兄弟,生在这样人家,也算富贵,自小来衣食无忧,旁人看来,自是没什么不好了。然我也整日里钻营,欲升个官儿的,哥哥也想要贤妻美妾,后院安稳,难不成,就不是贪欲了不成?便说东府里的大哥哥,一心想做神仙,不也是贪心?”
  见贾赦尚在寻思,又说:“哥哥只说咱们这样儿人家,只管享乐便可,但却知道,这祖宗传下来的富贵,又能保的几时呢!说句不敬的,如今老太太还在,圣上也还看重,若一日老太太去了,咱们还好,可教琏儿他们怎么办呢!我不过个小小巡官,大哥这爵位,说句不好听的,在这京中,也算不得什么,琳儿尚可袭爵,可咱家也不止琳儿一个孩子!若咱们一个个丢开手,只顾着快活去了,叫孩子们也学坏了,哪里能得了什么好呢!便是为子孙计,哥哥也该振作些,况且老祖宗尚在,为了大哥的事,老太太私下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贾赦此后,果然收敛了些。然人向来学好难学坏易,他身边又常有小人撩拨,他又爱听些奉承话儿,到底比不得从前了。
  贾母便欲与他寻个填房,也好略劝阻些,好在贾赦荒唐名声还未传出去,肯结亲的人家也不少,也看中了几个好的。最终择出来两户人家,一个姓邢,是个精明强干人物,容貌也生的极美,想来可笼络住贾赦,略治一治他,只是家世差了些。另一位却是当日与贾母一同入宫做了皇帝奶嬷的唐氏她小叔子的庶女,唐氏的丈夫是长子,承了爵,那位姑娘的父亲是幼子,身上捐了个同知。他们家论起来也可比得贾府,那位虽是庶出,却也温柔娴静,比得差些人家的嫡女了。贾母一时难以抉择,便问王夫人,看哪个好,王夫人一眼相中了邢氏,却不肯说,只说夜里同老爷说道说道,也可请老爷探探大老爷的口风。
  回来与贾政一说,又话里话外的暗示邢氏的好,什么“必可替大老爷将后院料理的妥帖”,又说李氏“看着极温柔娴静的,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肯多说,极有大家闺秀风范,回个话都先看过他们家太太”云云,贾政也不理会,第二日去问过贾赦,贾赦却说:“姑娘家,像个破落户儿一般,哪里称得上什么好!就是生的天仙一样人儿,整日里只会算计些有的没的,谁又要喜欢!”贾政便知是看上李家小姐的了,他自己也觉得这李家的更好,只有王夫人这般的,才喜欢邢氏,不为别的,光身份就能压住那邢氏一头,怎么叫她不喜欢?她就是巴不得贾赦续娶的夫人身份越低越好、人越蠢越好呢!
  于是回了贾母,贾母便遣人去下定,操办婚事不提。
  这边王夫人收了消息,却生了好大一场闲气,虽说当日说话时旁人不知,然她的作态显见的都落在老太太眼里、那起刁奴眼里了!王夫人失了面子,又忧自己心中盘算落到了老太太眼里,又恼贾政不尊重她,又恨贾赦奸诈,一点子事颠来复去的想了一宿,近天光才睡。第二日起来便有些不好,头晕目眩,又吐了一回,请了大夫来看,竟诊出了喜脉!
  倒把王夫人唬了一跳,命丫鬟问道:“可诊真切了?”
  那大夫道:“极真切的,府上这位夫人,乃是有喜了!”
  王夫人一时喜不自胜,赏了大夫,忙打发人去贾政贾母处报喜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宝玉在肚子里了
我一直很着急
想快点到原著
快点到原著
如今,终于快到了

我觉得自己的兄弟谈心写的不好
但也不知道怎么改,先放着了,想好了再改一改。
=
贾赦若是荒唐的名声叫人知道了,好些的人家就是庶女也不肯嫁给她的。若是原版贾政,王夫人同他一说这些内宅的事,他必然叫王夫人做主就是了,甚至贾母也不去征询他跟贾赦的意见也有可能。

把迎春亲妈的名字改了,抄的琼瑶阿姨的创意,说起来琼瑶阿姨娶的名字都好适合给丫鬟啊!!!!


宝玉 

  王夫人诊出喜脉,最欢喜的却是贾母,她原见贾政少往后院来,王氏周氏也不见有孕,自然以为贾政不行,如今王夫人有孕,便说贾政必是好了,只是王夫人爱醋,一直不肯往屋里放人。于是在家生子中选出来两个容貌俏丽,身段婀娜,性情又活泼的,放到了贾政书房。
  因贾母未明说,只说照看他起居,贾政便受了。却看这两个丫鬟,都有十六七岁,一名红袖,一名红泪,红袖生的身材高挑,俊眉明目,神采风扬,唇角含笑,眼中含情,十分妩媚,红泪生的脸圆圆,眼圆圆,唇嘟嘟,可爱又风情,论起容貌,俱是上上之选。贾政方知是贾母精心选出来的通房。
  然贾政如今虽对男女之事不十分反感,事后也有舒爽之感,但床底之间也还要人主动的,故一直不肯碰这两位。然这二位在贾母给了贾政之前,都是调、教过的,贾母早命嬷嬷教过了男女之事,红袖又生性泼辣大胆,见贾政待她们虽和气,却一直不肯收用,她既是个一心想做姨娘的,又曾听她妈说过周姨娘之事,自少不得替自己筹划一番。故这一日晚膳时候,买通了厨下,与贾政做了些药膳补身,又在贾政泡澡时跑了去与他擦背,擦来擦去,果然擦到了床上,自此如愿。过了几个月,又怀上了胎,更是得意不提。
  
  却说这李氏入门时,因王夫人怀胎已有六月,贾母本欲命她料理家事,自己只略看着便罢,然她处事十分谨慎,事事都要请示过贾母方肯,故后来却是贾母料理家事,她只在旁搭把手儿罢了。
  
  因贾赦爵位高,贾琳便可得个荫监,入国子监去读书,先前因他年纪小,贾母舍不得,如今看他也有十三四岁,贾赦便打点了上下,送了他进学。又禀了老太太,请与贾琳选个好人家的姑娘。贾母便说:“也不知琳哥儿要个什么样儿的呢。你先与你媳妇商量商量罢。”
  贾赦笑道:“琳儿小孩子家家,不懂什么。李氏更是老太太说什么便是什么了,何必去问!老太太做主便好。”
  贾母听了,便道:“既是这样,那我便应下了。只是咱们家交好的人家,我素日里瞧着,并没什么合适的,还得好生寻摸。可惜亲家太太不在京中,不然也可助我一助。”
  贾赦知贾母所说是张廉的夫人,便笑说:“张老爷家常来往的,都是些与他一样的,姑娘都放在老家养,老太太要看他们那样人家的姑娘,却是没有呢。聘了来方知,是个什么品行!”
  贾母道:“他们这样人家,规矩大,要体面,姑娘们必不会错的。只是不知生的什么样儿罢了。我且相看两日,看准了再与你媳妇说。”
  却说贾母打定了主意要替贾琳选一个模样好、性情好、出身好的姑娘,方配的上他,然看了几月,一直没寻着合适的。
  可巧张廉相好的一位大臣,姓杜,名书,字令宜的,因先前一直放外任,调动频繁,把妻儿都留在了老家,如今在京中任职,估摸着短时难放出去,便把妻儿接了来京。他家只得一个独女,养到了十三四岁,正是说亲事的时候,偏来了京中,人生地不熟,这杜大人的夫人卢氏忧心说不定好亲事,言语间便颇多埋怨。杜大人不堪烦扰,逃了家去张廉处诉苦,张廉一听,心中一动:琳儿的年纪与这杜小姐正可堪配,若能结亲,岂不正好?只是不知这杜氏人品如何,若是生的如她爹一般模样,可就可惜了琳儿。于是面上不动声色,与杜令宜吃了几钟酒便罢。待送走了杜令宜,便写了信送去贾赦处,问问他的主意。
  贾赦将此事与贾母一说,贾母便有了主意:“杜大人学问好,咱们琳儿又要下场,可不是要请个好师傅指点一番!若拜在杜大人门下,还得治上一桌酒,请杜家太太坐个首席,方全了礼数!”
  贾赦抚掌,道:“大妙!”
  果然请张廉带了贾琳去杜府拜访,杜令宜瞧在张廉面上,又见贾琳是个可堪早就的,张廉一说拜师之事,便肯了。贾府便备下重礼送去,又下了帖子请杜太太杜小姐过府一叙。这日里贾母一看,这位杜小姐虽打扮上不如京中的小姐,行动间却磊落大方,言语爽利,不卑不亢,一点不见村气,就喜欢上了。且贾琳也上过杜家几回,卢夫人心里也有些想头,两下里一拍即合,相谈甚欢。
  于是第二日贾母便遣了人去说亲,杜家果然应了,贾母便遣人送去一对活雁,问了名,合了八字是上吉,又遣人送去一对玉雁,即定婚之意。再选了黄道吉日,抬了聘礼去,两方一同择了好日子,便只等成婚了。
  因贾琳是荣国府嫡长子,成婚时排场极大,贾母怕杜家清廉,做不起好嫁妆,给贾琳没脸,特特在聘礼中添了些礼单上没的,杜家果然领情,再添些古籍书画等一同陪嫁过来,众人看嫁妆时无不赞叹的。
  
  这杜小姐才嫁了来第二日,王夫人就胎动起来,贾政告了假在家中,十分紧张。贾母见他在屋内团团绕圈,便说他:“你这是做什么,快离了这里!谁家爷们有守着产房的?教新媳妇看你笑话!都该做叔爷的人了,还这样毛躁!”
  贾政不肯理会,只仍在外头守着,好在这胎产的顺利,不到一个时辰便落了下来,接生的婆子笑嘻嘻抱了孩子,向贾母报喜:“恭喜老太太!又添了一个金孙!”
  贾政便抢上前,道:“与我抱抱。”
  婆子将孩子放在贾政怀里,贾政侧挡着众人,婆子趁机飞快的往他手里一塞,贾政摸到一块硬玉,心下大定,笑眯眯把孩子抱到贾母跟前:“老太太看看,生的跟小猴子似的!有趣极了!”
  贾母笑骂:“快不许胡说!教孩子听了,大了不肯亲近你,有你哭的时候!”
  贾政把孩子递了去,道:“他才多大点,知道这许多!”
  见这群女人都围住孩子说笑,立觉尴尬,忙告退回了前院。
  
  当晚那四位接生的婆子就又来讨赏,贾政厚厚的打赏了,又命她们不许到外头胡说去,尤不许叫贾母知道,又说:“我也不过白嘱咐一句,便是你们与人说了,又有谁信呢!倒教我知道了,便是一句两句闲话,也揭了你们的皮!”
  婆子们自是诺诺,笑道:“婆子知道轻重,请老爷千万放心!”
  
  打发了她们走,又拟了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