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尊-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无葬身之地了。
好在苏氏的两个女儿这会儿都挺机灵,虽然明知道外祖父并没有生病,也更加没有需要每天吃二钱人参,可听见母亲说得如此伤心,也不约而同保持着沉默。
苏氏期期艾艾地说:“是我不叫他们说的。老爷那么忙,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做生意,天黑了才能回家里来,我哪里忍心用这些小事来打扰你?”
“这是小事吗?”徐掌柜不满地看着她,“这是人命关天啊!岳父都病得这样严重了,你居然还瞒着我,我都没有去看望他老人家,这太失礼了。”
苏氏忙说:“可是女子出嫁从夫,一切应以夫家为重,不能总是往娘家跑,再说了,我还有两个弟弟和弟媳妇儿呢,有他们在床前伺候,况且现在我爹现在已经好多了,老爷就不必为此忧心了。”
徐掌柜有一天:“那怎么行?岳父生病,又不在远的地方,作为女婿,我连看望都没有去看望一下,这太不应该了。要不这样吧,等会让我晚点儿去店里,先和你去看看岳父。心然——”
“爹,有什么吩咐?”徐心然平静地答应了一声。
“你先去店里照应着,我去看看苏掌柜。慧瑛慧玥,你们也别在这儿傻站着了,赶紧去换衣裳,随我一起去你们外祖家。”
徐慧瑛和徐慧玥面面相觑,然后同时看向了自己的母亲。因为外祖家的情况,她们再清楚不过,外祖父根本没有生病,反而是脸色红润腰板儿挺直,整天吃饱了没事儿做,就提着一个鸟笼子,在街上闲逛。好在苏家饼铺在京城最南边,而徐家和福盛祥的店铺都在城中偏北的地方,徐掌柜和苏掌柜都有着自己固定的活动范围和路线,所以没有碰面,否则,苏氏这番话早就穿帮了。
徐心然默默地转身走了,她知道,父亲和苏氏毕竟也有十几年的感情,不是仅凭一件两件事情就能够抹杀。其实,如果苏氏不是背地里损了夫家贴补娘家,不是苛待了她三年,不是在家中为难之际还只算计着她们母女三人的利益,徐心然也许不会提到祖母的遗物。可是,死过一次的她,不再糊涂,已经看出来这苏氏绝非善与之辈,说不定有一天徐家真的散了,她就是那第一个趁火打劫的人。
所以,徐心然不能放过她,也绝不能对她有一丝一毫的仁慈,否则,自己的下场,也许比上一世更加悲惨。
不过,要公开对付苏氏,现在还不是时候。
徐心然一边往外走,一边用眼角余光观察着父亲,发现父亲已经彻底原谅了苏氏背着他私自变卖祖母的遗物,注意力已经全部被“岳父大人”生病的消息给吸引了。
徐心然故意走得很慢,因为她很想知道,苏氏会用什么方法来阻止父亲不要去看望“岳父”。
果然。苏氏是有办法的:“老爷,我爹的病已经好多了,家里生意又这么忙,我看你就不用去了。而且因为我爹病着,家里头也没人张罗,乱七八糟的,免得叫你看了心烦。”
“你又说笑了。”徐掌柜自然认为苏氏是在客气,是在替自己着想,不让自己太劳累,要知道,从徐家到苏家,就是乘坐马车,也需要一个半时辰呢,而且还是单程,“你刚才说不是有你两个弟媳在家里照应着吗?虽说他们已经分了家各自单过,可家里老人生病,他们做晚辈的总不至于什么都不管吧。”
“可是……可是……”苏氏似乎是词穷了,脸上冷汗直流。忽然,看见了还站在门口磨磨蹭蹭没走的徐心然,仿佛好容易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忙说,“老爷,大小姐要去店铺,肯定需要一辆马车,那么剩下的那辆马车,也只能坐三个人,不如我带着慧瑛慧玥去就行了,您还是和大小姐去店铺吧。其实,我爹这一向已经好多了。”

 第二十九章 过紧日子
更新时间2013123 19:02:51  字数:3085
 徐掌柜忽而想到,这两天刚刚招来了几个针线活儿做得好的妇人,准备制作成衣,阿威的奶奶也答应眼疾一好就来店里指导那几个妇女开工,这几天还有很多东西要去购买,比如绣花的绷子、针线、剪刀、皮尺等等,还需要叫那几个妇女按照阿威的奶奶提供的范本描花样子,心然虽然机灵,可毕竟没什么经验,又年轻,恐怕店里的人她也支使不动,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自己还是守在店里比较好。
想到这一点,徐掌柜慢慢冷静下来,毕竟,在这个特殊的时候,福盛祥的生意要比岳父重要,再说了,岳父的病不是已经好多了吗,那么自己也不急在这一时去看望他老人家,等以后生意稳定一些,再去看望也不迟。
于是徐掌柜不再坚持:“也好,那你们快去快回吧,记得穿上大毛衣服,别冻着了。心然,咱们去店铺。”
苏氏不好再说让徐慧瑛也跟着去店铺的话,因为按理来说,应该外孙女去看望生病的外祖父更加重要。不过苏氏很快安慰自己,就这么一天,想必徐心然那丫头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
徐掌柜带着徐心然来到福盛祥,几个妇女已经等候多时了。这几个妇女不是寡妇就是家中实在贫困,不得已才出来找点儿事情做,好歹争些铜子儿贴补家用,若是家境稍好一些的,或者是家中有男丁能养家的,妇女绝不会出来抛头露面。
徐心然对这几个妇女说:“各位大嫂婶子,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福盛祥的一员了,和这里的伙计一样,要为福盛祥能够生存下去而付出你们的心血和汗水,当然,你们也会享受到福盛祥伙计应该享受的权利。这几天,你们先熟悉一下福盛祥的情况,将后面的制衣坊清扫清扫,等倪大娘眼疾痊愈,我们就会请她来指导和帮助各位制作成衣。各位的工钱,是按照数量和质量来计算的,谁做的成衣最多,而且质量最好,谁的工钱就最高。如果能别出心裁提出好的建议,工钱还可以往上升。”
几个妇女悄悄地交头接耳。
徐心然能看得出来,她们对于自己在这里发号施令十分不解,因为在大齐国,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内,除非家里实在没有男丁,才会允许女子出来主事。
“各位大嫂、婶子,有什么疑问,不妨现在就提出来,因为你们马上就要开始忙碌了,恐怕没有时间和我说出你们的想法。”
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穿着蓝布裤褂、看上去十分伶俐的妇人犹豫半晌,终于鼓足勇气提出了一个问题:“方才大小姐说的倪大娘,是不是原先在严记绣坊做事的倪郑氏?”
徐心然含笑答道:“林大嫂真是聪明,一猜就猜到是谁了。不错,我说的倪大娘,就是原先为严记绣坊带出了很多女红能手的倪郑氏。”
“可是我听说,她的眼睛不行了,还能做针线活儿吗?”另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妇女又提出了疑问。
“周婶子对倪大娘很熟悉啊。倪大娘今年是患了眼疾。”徐心然并不隐瞒,“不过只是普通的眼疾,不是什么疑难杂症,这几天,她正在按照医生的吩咐服药,三五天之后,就能大好,不会影响她来指导各位制作成衣。”
第一个提问的林大嫂忽然发现了什么:“大小姐大前天只和我们见了一次,居然将我们全都记住了?”
徐心然笑吟吟地说:“以后我还要依靠各位的鼎力相助才能够使福盛祥起死回生,自然是不敢怠慢了各位的。”
又交谈了一会儿,几个妇女都发现,徐家大小姐其实没有什么架子,很是平易近人,于是胆子渐渐大了起来,和她聊了一些针线刺绣方面的事情和目前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料子的花色和织法,以及流行的成衣款式等等。
这几个妇女虽然都不是出自大户人家,也没有穿过什么绫罗绸缎,可自古以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她们经常做针线活儿,很多丝绸布料都在她们手中经过,因此,她们对于当前成衣的流行款式、针线绣法的心得,其实比那些千金小姐和贵妇人还要了解得更加透彻。
然后,徐心然吩咐她们将三件房屋打扫了出来,作为制衣坊。
不知不觉,一天时间就过去了,暮色降临的时候,徐心然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和父亲一起回到了家中。
苏氏已经在饭桌上等候他们了。
白天的时候,苏氏领着两个女儿去了一趟外祖家,一方面是为了做给众下人看,她的确是去看望了生病的父亲,另一方面也是要尽快告诉父母和两个弟弟,万一遇见徐掌柜,应该怎么说话。
吃晚饭的时候,苏氏说:“老爷,前院的那三间客房已经清扫完毕,但不知姜公子何时过来?”
徐掌柜说:“今天雨晨托人带了口信过来,说明天就来。”
徐心然一错眼,忽然发现徐慧瑛的脸色有些不同寻常,带着三分娇羞、三分期盼、三分惶恐,还有一分紧张。
苏氏十分高兴,忙吩咐管家徐安明天一早就着人去采购。
徐掌柜摆手道:“都是自家亲戚,而且他又是个小辈儿,不用这么郑重其事的。再说了,如今福盛祥新开了制衣坊,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也不能太铺张了。雨晨来了之后,只是寻常饭菜即可,那孩子对吃穿用度不是十分讲究,你只找两个细心的小厮,每天将房间清扫干净就是。”
“可是,姜公子总归是贵客,好容易才到咱们家来小住几日,怎么可以如此不上心?若是被表姐和表姐夫知道,恐怕要多心了。”苏氏坚持要以招待贵客的规格来招待姜雨晨,一来是为了将这个前途无可限量的年轻人和自己的女儿撮合在一起,二来她确实也不知道,照她这样做法,这个家很快就要入不敷出了。这十几年来,苏氏都是习惯成自然地伸手向徐掌柜要钱,而每次都是有求必应,所以她从来都不曾想象过,终有一天,徐家会像那些穷门小户一样,紧紧巴巴地过日子。
徐掌柜说:“不是告诉你了吗,福盛祥新开了制衣坊,家里现有的银子,全都投进去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家里就要过紧日子了,不可能像以前那样,想要什么就有银子买什么,尤其是慧瑛慧玥,你们两个也要节俭一些,切不可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了。”
徐掌柜不擅长做生意,可也并不是个糊涂虫,他其实知道二女儿三女儿平素花钱没个节制,穿的用的都要最好的,可明知道这些,徐掌柜心里还是乐意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没有能力继续宠溺这两个女儿,所以,只能告诉她们,徐家最艰难的日子,已经开始了。
听见父亲居然叫她们节俭,徐慧瑛的脸色阴晴不定,而徐慧玥干脆就大声嚷了起来:“凭什么叫我们节俭啊?难道家里真的一两银子也没有了吗?既然没有银子,那还开什么制衣坊呢?”
“玥儿,不许胡说!”苏氏对女儿喝道。
徐慧玥闭上了嘴巴,不服气地看着徐掌柜。
苏氏说:“老爷,玥儿年纪小,不懂事,你别和她计较。不过这制衣坊的事情,我怎么总觉得有点儿悬呢?咱们福盛祥从来都只是做绸布生意,从未做过成衣,这一没经验二没人手,贸然地就开了起来,能行吗?”
徐掌柜不想和苏氏讨论为什么要开制衣坊,这并不是因为他不信任苏氏了,不疼爱苏氏了,而是因为苏氏从来也没关心过家里的生意,没有关心过银子怎么来,她只管花银子就是,所以,一时之间竟不知怎样说起,所以只是笼统地说:“这是心然提出来的一个办法。先前进来的那些布料丝绸,花色都已经过时了,不好卖,心然说,也许做成成衣,能够收回一些本钱。”
“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