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能让别动军突破我们的防线,立即组织敢死队,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要阻止他们……”显然,只要是个有些文化的日军军官,也知道朝鲜对于他们日本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待朝鲜,几乎是对待日本本土一般,寸土必争。
早已准备好的敢死队员,迅速的准备好,系好武运长久的头巾,每人拿着一个炸药包和几捆集束手榴弹,便准备出发了。
“杀给给……”在战壕中准备好的日军敢死队员,在长官的一声令下,迅速的跃出战壕,然后迈开腿子向着别动军的装甲部队扑来,短短的一百余米距离,只要他们跑得够快,运气够好,应该会是有所成果的。
可是,别动军会随便给他们机会吗?
“猪一样的日本鬼子,全都死去吧……”别动军的空中直升机群,可是有着一些时时监控战场动向的飞机,这些飞机算是现代预警机的趋形了,他们迅速的将战场上的变化反馈上去,并迅速的得到了回应。
一架架直升机脱离机群,向下压来。
“哒哒哒……”一架架武装直升机一连在盘旋着飞翔,一边向下倾泄着密集的子弹。有些直升机,甚至干脆定在空中不动,只是让机身三百六十度慢慢旋转,看到哪个地方人员密集,便向那个地方扫射,一个个虽然悍不畏死的日军,但老天爷没有丝毫同情他们,让他们被一粒粒大口径子弹,给打成了碎片。
“天皇万岁,天皇万岁……”战场上的气氛,有时候更能激发出人的血性和潜能,何况是日军这种脑子被洗干净的那种,见到同伴凄惨的死去,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跑得更快了,直到他们自己也中弹倒下。
整整一个联队的敢死队员,前赴后继的向冲前,却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就是冲不过那道死亡封锁,被空中密集的火舌给吞没。即使有少许人员侥幸躲过了空中的火力封锁,也被装甲部队本身的凶狠攻击力,给撕成了粉碎。别动军地面和空中,直接形成了交叉火力,想通过奔跑直接突破这种死亡封锁,简直是异想天开。
可以说,这三千余人的敢死队员怀中抱着的炸药包,能真正在别动军装甲面前爆炸的,真是少之又少。一个日军士兵也算是很聪明,他其实根本没有被射中,但他还是随着他的同伴一起倒下了,然后就在那里不动,侧卧着睁着眼睛看着别动军的坦克慢慢开过来。就在别动军的一辆麒麟重型坦克离他只有七八米之遥时,他猛然一拉炸药包引线,然后高喊着天皇万岁,便向别动军的坦克猛然冲去。
“天皇万岁……”这个日军士兵猛然向前一扑,直接落向别动军坦克正前方,然后在别动军坦克辗过他身子时还不忘喊一句,好似不喊这一句,就表明他们不忠于天皇似的。
“轰”的一声巨响,炸药包在车底爆炸。正常人都知道,坦克的正面装甲最厚,底部装甲反而很薄,所以,一般有可能的话,都愿意去炸坦克的底部,而且只要是炸中,成功率极高。
可是,这辆别动军的麒麟重型坦克,车身确实震了一下,然后速度也确实慢慢的慢了下来,然后甚至是停止不动了。
“万岁,万岁……”不少日军士兵看到终于见到一些成效,不禁大声呼喊着,似乎取得了多大胜利似的。
可是,这种高兴,来得太短暂了。“隆隆隆……”别动军的这辆坦克里面的乘员,似乎并没有受到致命伤,甚至还想继续将坦克开动起来,坦克车身在前后辗挪着,好似打不着火一般。突然,“隆”的一声,坦克车身猛然一震,显然是驾驶员加大了油门,车身一下子向前蹿了好几米,从那个大坑中脱离出来,然后若无其事的行进了起来,甚至还迅速的朝着一个方向开了一炮,将一个日军的火力点给炸翻。
看到这一幕,一个个刚才还非常高兴的日军士兵们,顿时说不出话了,气氛变得很沉闷,似乎充满着一股悲凉感。因为他们都想大声问老天爷,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为什么对他们大和民族这么不公,又对中国为什么那么好。
其实,日军的炸药包没炸毁别动军麒麟重型坦克,甚至没炸断履带,也不是多稀奇的事情,要知道,这是别动军的第二代重型坦克了,更是改进了不少上一代的一些缺点,在很多地方装上了凯夫拉与碳化硼的复合材料,比玻璃钢等还没有广泛使用的合金就要坚固不少,何况是与传统的合金材料相比,更是占据了不少的优势,要是随便就被一包劣质炸药包给炸毁了,那也太对不起别动军花费那么大代价和精力造出这先进的玩意儿了。
当然,别动军这第二代麒麟重型坦克,也不是无敌的,其实只要运气好,还是有可能炸断履带衔接部位的,让坦克暂时瘫痪下来。可不,又有几个零星的日军敢死队员找到机会往别动军坦克履带下面钻了,随着一声声的爆炸声响,这些个日军敢死队员用他们的生命拉响了炸药包,但成效怎么样,就看他们的运气和结果了。
被炸中的十一辆麒麟重型坦克,有六辆当场就开着跑了,三辆挣扎了一会儿,也较好的开动了起来,只有两辆动挣扎了许久,也没再动起来,履带被炸断了。虽然这回真正的看到了成效,但没有一个日军士兵能够高兴得起来,因为他们能够清楚的知道,坦克内部根本没遭到什么破坏,而他们也根本不可能去将这两辆坦克给俘虏,那么别动军甚至可以直接在战场上接上履带,就可以让这两辆坦克再跑起来,这种损失几乎是微乎其微,顶多是拖延了一些时间而已。
敢死队没用,别动军的一辆辆装甲战车,迅速的辗了过来,这些日军得到命令,即使全体玉碎,也不能后退半步。仿佛知道死亡即将来临,不知谁带的头,这支日军残余,居然唱起了他们故乡流行的歌谣,眼神中浮现着别动军装甲师和装甲步兵缓缓行驶而来的画面,整个情景,似乎充满一股悲凉感一般。这可能是鸟之将死,其声也悲吧,何况是一群鸟人呢……
第五百八十八章 战略改变,直指日本(七)
日军整整三个师团的第一梯队防御部队,是原关东军所属,后来中日停战,他们从中国东北撤出,为了不勾起中国人民的仇恨,关东军的名头也改了,被称着朝鲜守备军。现在,经过别动军先后几轮的打击,他们已经只剩下不到一万五千人的残兵败将了。而且,这些残兵败将,几乎没什么重型武器,几乎全部是纯步兵,而现在,他们要面对的,就是整编一个强大的别动军重型装甲战车师,一百多辆,绝对世界一流的重型坦克,如同一个个狰狞的战争巨兽一般,在疯狂的撕扯着日军的防线。
成梯次构建的日军防线,被别动军突破开了一个个口子,随即,大量的装甲步兵和步兵师的官兵,便冲入了日军阵地的腹地,配合装甲,联合剿杀着垂死挣扎的日军。
“杀给给……”不时的,有一支支日军小股部队从战壕中跃出来,然后向着别动军冲来,因为他们知道,等别动军的装甲车和步兵靠近后,他们更没有机会了,别动军的近程火力,完全可以把他们压制得死死的,根本不会给他们冲锋的机会。所以,他们必须在别动军的火力没有集中过来之前,发起攻击,虽然这种冲锋如同飞蛾扑火,但他们却别无选择,曾经的中国军队,也经常这样干过,现在轮到他们日本人了。
“哒哒哒……”
“嘭嘭嘭嘭……”
几乎是同时,别动军上空的直升机,下方车载重机枪,左右步兵的火力,顿时响彻了起来,对于这样的一支小部队,就发起了交叉火力的强大剿杀力。为何如此不惜弹药,因为,别动军现在也浪费得起,这也正是中国军力强大的一个象征,如果连弹药都要算着粒来用的话,这样的军队,能强到哪里去?中国现在完全摆脱了这种状态,不再提倡一粒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用一颗炸弹去消灭一个敌人,都可以去承受,总之一句话,中国,玩得起。
虽然中国军队现在装备提升起来了,也有足够的用量可以配备,但中国军队的士气和作战原则,却并没有因此而变化多少,该亡命的时候,一样可以像原来一样亡命,不会像西方国家的军队一般,那么惜命,这也正是中国军队战力可以极大保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在别动军这种作战特点下,日军即使再精锐,他们又能够怎么样?一个个日军如同一只死狗一般,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没有人会关注他们的死活,他们的死,惊不起一丝浪花。
“山田将军,我们已经无法守住阵地,但帝国勇士,从不缺乏牺牲的勇气,我第五十六师团上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必和别动军死战到底。”自知守不住的第五十六师团师团长,在指挥部内,给日军驻朝鲜最高司令部发出了决别电文,随即,在别动军士兵要冲进他的指挥部时,开枪自杀了。
随后,第117师团,第84师团,先后步了第56师团的命运,日军还是秉承着原来的武士道精神,投降的甚少,绝大部分都战死了,鸭绿江桥头靠近朝鲜的这边,几乎被日军的尸体铺满了,鲜血汇成小溪流进了冰冷的江中,让沿岸的两国人民,再也不敢吃这里的鱼了,因为有人传言,从鸭绿江中捕捞上来的鱼,连鱼鳞和眼睛,都是红色的,流都洗不掉。
日军驻朝鲜最高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收到来自最前沿的战报之后,整个人,都似乎憔悴了不少,他没想到,曾经凭借几千人就打得东北军四处溃散,从而占领整个东北三省的原关东军士兵,居然这么痛快的被从东三省出来的中国军队给撕成了稀巴烂,他们甚至比当初东北军还输得更惨,全军覆没呀……
“将军阁下,别动军已经控制鸭绿江沿岸,几十上百万大军,将会源源不断的从中国境内向朝鲜输入,我们得赶快请求帝国大本营援助。中国离朝鲜那么近,而且是陆路相连,他们的补充和支援比我们优越十倍不止。如果我们再要被落后,情况,将更加不妙呀……”参谋长笠原幸雄心急的对山田乙三道。因为身为日军朝鲜守备军(原关东军)的总参谋长,自然对朝鲜的情况十分了解。
曾经,关东军从中国东北撤到朝鲜时,加上朝鲜原有的日军部队,总共超过了一百万,兵力可谓非常雄大。可是,随着中日之间的合作加强,别动军的实力越来越强,以及日军慢慢的要借助别动军的力量,所以,别动军对日军在朝鲜保留那么大的兵力有不小意见了。为了不使中日关系提前产生裂痕,已经不敢小看别动军的大日本帝国,不得不将一个个师团,从朝鲜撤走,和别动军联合一起进攻其他广大的战场。也确实,有了同别动军的合作,大日本皇军占领的地域,比前世广阔多了,日本尝到了甜头,更加卖力的将朝鲜的日军给撤走。因为当时从中国流传出一句话:“你们日本人在朝鲜驻那么多军队,是防谁呢?防我中国吗?”
“中日友好,中日友好……”已经在战场上深切认识到别动军强大的日本当局,不得不派人赔着笑脸,保证会继续从朝鲜撤军。就这样,在朝鲜的日军部队,在中国的一再施压下,被一撤再撤,至少现在剩下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哪怕这近三十万的部队全部是大日本帝国的主力师团,面对装备精良,雄师百万的别动军大军,又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何况这些部队,真正的主力师团,只有第一师团和第十四师团,其他的最好的,也只是乙种师团,这也正是山田乙三本知鸭绿江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