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又指向院后小地旁边的大块田地:“这块地我也想卖,你帮我打听打听。”
徐三手指的这块地,就是那块南面靠着集市盖有公厕的田地,约摸三亩大,肥力中等,但位置不错,南面靠着集市,东面紧临小水河,能攒粪肥,引水又方便。
安平不住的点着头,仔细的观察着徐三家的地势。
徐三不可能骗他,即然靠山村房子这么难买,不如就要了徐三这个院子,即解决了自家问题,也解决了徐三的问题,正好。再看徐三的院子,虽然不临水,但也离不了多远,屋后与小水河之间只隔了那片小地,还有一户人家。而田地则就在门前,而且紧临小水河。
如果把那片小田地纳进院子里,整个都翻成院子的话,那么门前这三亩地就可以弄鱼池。引水么……可以从东南面挖水渠,经过自家的院子,拐个弯儿,再从西北头拐回小水河,这样从上游下来的水推动水流流进水渠,不用人工引水,可以每天都不断的流动,也算是方便。
安平又到院子西面看了看,西面没有人家,隔了约摸二十多米的地方才有一户小院儿,如果从这里挖渠排水,倒是很方便。
“怎么样?这院子,院后的小田,还有这三亩的大田,要是全要了,总共五十两银子就可以。”徐三压低了声音:“要是放在别人,顶少也要六十两。兄弟我就只是看你安平的面子。”
“美芽何时成亲?可要从这院子里走?”这才是个关键问题,如果美芽成亲要从这个院子里走的话,那这就得等到美芽成亲之后这院子才能拿得到手。
“那你放心,要是搬了,就从新院子里走,要是没搬,就从旧院走,我不讲究这些的。不会耽误你用地。”徐三拍着胸脯保证。
“行。”安平又前前后后看了看,点点头:“我看行,可总不能自己作主就定下来了。你叫我回去再跟孩子娘商量一下,明儿就给你信儿。”
“那成。”徐三热情的将安平送走。
徐三家的院子是土盖的,虽然是新盖不久,可到底不是砖瓦的,再者里面的结构也不符合自家人多的要求,要是搬过来,是要全部推倒了重盖的。那么,算计一下,这买院子再加重盖的钱,还有改建鱼池,这一系列下来差不多就要一百两银子。
现在自己手上约摸有一百五十两银子左右,是足够了。余下五十两正好放在手里做周转用。
回到家,安平便把这事儿跟蓝氏说了,正巧几个孩子也都在眼前,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徐三家的房子乐清见过,大体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构造,觉得安平的提议很不错,把田和院子都买下来,即方便引水,又方便管理水池,而且如果把屋后小田纳进院子里重盖院子的话,那么那院子盖好之后一点也不会比现在的小,到时候院子里的树和葡萄之类就可以移过去。而且有流动水从院子里淌过,以后家里用水也就相当方便了,不出院门,在家里就可以洗衣服。
如果搬去靠山村, 离世仁就远了。不过即然爹娘愿意,乐云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只要能有睡觉的地方,乐渊没有意见。
全票通过,安平当下便叫蓝氏数出五十两银子,准备明日去靠山村找徐三商量买院子的事情。
眼下正是盛夏的时候,这旱灾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家里的鱼池里,可还有半池鱼等着晒鱼干呢。靠山村那边水虽不多,可总算是有水,要是这事儿能早日办成,把张家村的鱼都放到靠山村来,也能大大减轻这一次旱灾的损失。
徐三见安平急着用院子,二话不说,当下便带他去里长那里转了地契,回来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搬去在美芽的婆家那附近买下的院子了。
办妥了院子和地的事情,安平当下又回张家村各家里跑了一趟,把能喊上的人都喊上,明天去靠山村挖鱼池去早日挖好鱼池,早日把鱼都放过来,能保住多少是多少。哪怕给他们每天三十文的短工钱都是合适的。
安平回到家时,已经傍晚了,跑了一天累的一屁股坐在木凳上,端起水来‘咕咚咕咚’就喝。
乐清拿过地契看了看,见没问题,转手交给蓝氏收好,又对安平提醒道:“爹,咱们引水虽然是从自家的地里过,可那终究也是人家的门前。多少要跟人家说一声儿,以后毕竟还是要做邻居的。”
“嗯,你说的也是。秋菊,你备点点心,再拿上些鸡蛋,明儿一早我先去跑一趟,然后再开挖鱼池也不晚。”
“爹,咱们这回开挖鱼池,养上鱼之后,再加上原来的,鱼比原来的多了很多,能卖得了吗?”乐清有些担忧的,产量多了是好事,可是销量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啊。
“那个再讲的。现在的鱼有些供不应求,到时候估计没什么问题。”安平歇了一会儿,掏出烟来点上,一边想着,一会儿还要去老院儿跟爹娘说一声,毕竟这么大的事儿, 不能不叫他们知道。
还有,现在的院子也要再改一改,等自己家搬走后,院子里的鸡舍猪圈和篱笆地就可以全部清空,腾了地方来再盖成菇屋,这样的话,靠山村那边就不用再盖菇屋,光开挖鱼池就可以了。
乐清见安平在想事情,悄悄的跑到院子里头喂鸡去了。心里一边想着,记得前世有什么薰鱼,干鱼,五香鱼干,什么五香鱼骨之类的,要是到时候家里的鱼真卖不了,制成这些可以长期保存的制品,托高掌柜带出去卖也是可以的。
唉,可惜这时代没有冰块这些东西呀,否则把鱼冻在冰里,运往外地卖也是可以的。
“吱吱”院门处传来一声鼠叫。
乐清正在想事情,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没好气的朝着黑暗中那张笑的有些无赖的脸:“干什么你,天都黑了还跑出来?”
“嘿嘿,你过来, 我给你个好东西。”万修林笑嘻嘻的扬扬手中一个物什。
乐清疑惑的走近了,见他手里拿着的仿佛是个小册子:“这是什么?”
“我缠着我哥整理的常用字。”修林笑着将小册子塞进乐清手里:“你以后就照着这个识字,有不认识的再来问我就行了。”
“你哪有这么好心?”乐清怀疑的:“我跟你说,上次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我不跟你计较。可是你也不要想的太多了。”
“是你想太多了吧?我其实是跟你开玩笑的。”黑暗中,看不清修林的表情。
乐清一怔,有些恨恨的:“有这样开玩笑的吗?有这样开玩笑的吗?” 一边说着,一边拿小册子敲打着修林的肩头。
“啊哟,好了好了,我这趟来还有个重要事情要跟你说哩。”修林的声音低了低,有些粗嘎的:“我大哥去县学之后,家里就剩我跟娘亲了。 我爹说,反正在家里也没什么事,不如搬到镇上去,让我也去镇上上学堂。我娘现在正在家里收拾东西呢。”
“啊?你们要搬家啊??我们也正要搬去靠山村呢”
“啊?你们也搬?”万修林的神色一垮再垮:“那我们岂不是离的很远?以后岂不是再不能在一块玩了?”
“唔……” 乐清长长的闷哼,修林要搬去镇上了,她好像有些不舍得的。
修林一时也无话,两人一个院外,一个院里的沉默下来。
夜空晴朗,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围在弯月周围,温和的银色月光洒在忙了一天的张家村,映着家家户户的灯火,温馨而静谧。
~~~~~~~~~~~~~
那个喊一下粉红~~
第一百六十六章灾年
第一百六十六章灾年
乐清八岁
万修林十岁
月色温柔的笼罩着两个小小的身影,轻风徐徐抚过,吹起几缕发丝。
向来嘻笑打闹的两人,头一回如此长时间的沉默。
“要不……我跟我娘说说,我们不去镇上了。毕竟张家村离靠山村还是挺近的。”沉默半晌,万修林喃喃开口:“再说,魏亦奇在这,我也不放心。”
“你家的生意在镇上,早晚也要搬过去。”乐清甩甩头,理了理这莫名的情绪,强作欢笑:“虽然远了,偶尔也可以回来寻我玩的麻。再说镇上学堂哪是咱们乡下的能比的?你去了,说不定明年就能考上秀才呢?是不是,秀才大老爷?”
“这玩笑可不好笑。”万修林也扬了扬眉,尽量的展出笑来:“我才不希罕什么秀才举人,我连想考都没想去考。我可没有大哥那份才情,我肚子里的,不是墨汁,是坏水儿。”说着,指指自己的肚子。
“咯咯”乐清叫万修林最后一句逗笑了:“你这一肚子的坏水儿,难道还想不出法子来跑回来寻我跟亦奇玩?”
“就是的,再说有我哥在,我娘也拿我没办法。”万修林强作欢笑的声音听着叫人心里难受。他转了转脸:“你们什么时候搬?”
“明儿就开始挖鱼池,先弄好鱼池,把鱼放过去。然后再翻院子,一切都弄妥之后才能搬。估计怎么也要上秋了。你们何时搬呢?”
“就这几日了”声音又低又沉,带着不甘不舍不愿:“我要走了,你不送我个礼物?”
“礼物?” 乐清怔了怔:“什么礼物?我又不会女红,要不写几个字给你?”
“随便什么都行。”
“那写什么?”
“随便什么都行。”
“那就‘随遇而安’”
“不如写随遇而乐?”万修林突然笑起来:“落款一个清字。”
“你呀”乐清眯眼笑起来, 正要说什么
屋里人影一动,乐云走出来:“乐清,你跟谁说话呢?”
“哎,我姐出来了。字我明儿给你,你快回吧”乐清赶紧将万修林打发走了,回身对走过来的乐云笑笑:“没什么啊”心里不知怎么,有种夜黑风高偷会情人被捉当场的感觉。
第二日,天还没完全亮,安平就提着秋菊备好的礼去靠山村 了。
徐三家屋后的那户人家也姓徐,老汉叫徐老皮,跟老婆子两个一起生活,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早已嫁人,儿子也都已成亲并另建了院落。
徐**安平去了一趟,安平客气的向他们说了来意,又留下礼,再有徐三在旁上说着,两个老人都没说什么意见,高兴安平搬过来。
出了徐老皮家门,安平从靠山村火速赶回来,匆匆扒了几口饭,便招呼着昨日拉起来的人往靠山村去挖鱼池了。
乐清跟乐云帮着秋菊伺候蓝氏吃了东西,又看着蓝氏喂了小乐臻,然后秋菊寻来针线一边做着一边跟蓝氏说话,姐妹两个便从里屋出来了。
乐云提起桶去喂鸡喂猪了,乐清则寻了纸和笔,跑到堂屋去写字。
本来想着, 张家村离靠山村并不远,几个小伙伴随时可以凑在一块玩耍。可是谁想到万修林要搬去镇上了,镇上离张家村可就远了,以后恐怕几人再凑到一起的机会也就少了。乐清提笔,心下不由黯然,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也快要结束了。
这种自由自在,纯天然无污染的日子……真想叫时间停下来啊。
自己今年已经八岁,按理,早就该学女红了,到十二岁,就要跟姐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将来说亲事而准备。然后, 十五六岁的时候,寻个人家把自己嫁掉,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