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娇 作者:赤紫琼琳(起点vip2012-09-04完结,种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蓝氏被张赵氏说得有些愤然,自己弟弟条件是不好,可也不是她说的那么不象啊他虽做的是白役,可家里的活儿顺手就能干了,哪能说要安英来养活这种话?她想开口反驳张赵氏,又有心想要成就这桩事,只好忍着气的:“要不,先看看安英的意思?”

    张赵氏刚要反驳,正巧安英从里屋出来了,望着二人神色自然:“娘,你们说啥呢?”

    “你二嫂提了她娘家的蓝三哥儿,非叫问问你的意思哩”张赵氏漫不经心,满以为安英会一口回绝,哪想到安英却面上一红,别过脸去:“娘的意思呢?”

    “我自然是不愿意的。这蓝三哥儿的条件实在是不好。”

    安英面色红润,轻轻咬着唇:“蓝三哥儿……人倒是不错……”

    张赵氏浑不在意的脸色霍的一变,眼神扫向安英,心里暗暗的寻思起安英的意思。

    安英见张赵氏不作应答,心下一横,又道:“听说白役也可以升正役,若是能做上正役,俸碌跟待遇叫人眼红不说,那也算是衙门里的人……”

    张赵氏心下顿时明了,骇然的望着自己的小女儿,不能置信的暗道,她何时…这死妮子何时……她竟然……

    安英红着脸立在一旁,张赵氏目光如炬的望着安英,蓝氏略带担忧的望着二人,三人一时都未说话,堂屋里的气氛凝结成了一块冰。

    “啊哟说啥呢?”正当三人沉默时,吴氏跑了进来:“娘,饭做好了。我在那屋就听见你们在这文陵文陵的,文陵咋了?你们说啥呢?”

    张赵氏闭了闭眼,她犹不能平复心中的怒火,懒得说话。蓝氏自然保持沉默,安英也一动不动的立在那里,面上依然红着。

    吴氏来回打量了几人,突的发现安英的面色出奇的红,脑子转几转顿时想到些什么,试探的:“乐云娘,你该不会是替你家文陵……”说到这儿,发现安英的脸腾的红了,心下顿时有了数,摇头道:“哎哟,还真是这事啊?乐云娘也不是我说你啊,你母亲家弟弟那破条件,你咋能来跟咱安英提呢?这婚姻大事最讲究的可是门当户对。”

    听吴氏这么说,张赵氏心里终于好受了点,也点点头:“乐荣娘说得对”

    安英瞪了吴氏一眼,心下大急,却知道自己不可以再逾越了,刚才的那几番话,已经是未嫁姑娘的大禁忌了。

    吴氏见安英瞪她,奇道:“你瞪我干啥,这都是为你好呀,莫不是你心里……”吴氏忽然有些恍然大悟的:“哦~~我说呢,乐云娘突然跑来提这事,这该不会是安英你的意思吧?啊啊,安英啊,你是个姑娘家呀,怎可…怎可这般不知羞耻呢……这这这……”

    这事蓝氏知道,张赵氏也早就猜出来了,两人都不挑明,就是为了给安英留面子,哪想到吴氏张嘴就说了出来,羞得安英转身进了里屋,传来一阵‘呜呜’的哭声。

    吴氏还想说什么,被张赵氏喝断:“行啦你少说几句吧你这性子得好好收敛收敛,总是有风就是雨的,胡乱猜想也就罢了,竟然还当着安英的面儿说出来,你呀你呀,你看看你都说了些什么”

    吴氏想要辩驳,又被张赵氏截断:“这事情不能乱猜,话儿不能乱说,今天你乱编排安英,当着自家人也就罢了。若是你把话儿传到外面去,我可不饶你快去摆饭吧”

    吴氏灰溜溜的出了堂屋,嘴里嘀嘀咕咕不知在说些什么。

    蓝氏垂眸,心下惋惜,看来这事情是成不了了。

    ~~~~~~~~~~

    二更到

 第四十二章 主意

    第四十二章 主意

    安英的事情本来有些希望,但被吴氏大嘴巴这么一说,肯定是成不了了。幸好这事情也没有几人知道,过了几日也就风平浪静了。

    蓝氏给文陵回了信儿,文陵虽早就料到这结果,心下也不由有些黯然。

    安英病了几日,将那三门亲事吓跑了之后才好起来,只是人变得总是有些恍惚,不如以前那般爽朗利索,而且不知怎的,一有人上门提亲,就会病倒。

    乐清并不知道安英跟文陵差一点就成了的婚事,她这几日正忙着拉着乐云到处去疯玩,立春之后,这天一里一里的暖和起来,眼看着就要惊蛰了,正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候,她得赶紧想点赚钱的法子。

    现在从大生媳妇那弄来的细粮早就吃没了,一家人都是每天半饱饭的熬着,娘跟姐姐还好些,可爹爹每天要进镇里打短工,等开春了,在田里做的也都是重活,天天的半饱饭哪撑得住?他瘦得眼眶都陷下去……

    还有,天气一天天暖起来,爹娘却还是那身破旧的薄袄,这一身在冬天穿着冷,在春天穿着做活儿却是嫌热了——他们根本就没有适合春天穿的衣裳,如果要换裳,就只能换那身夏裳,可这时候还冷着,哪敢换夏裳?若不是陈赵氏给的那两块布,她跟乐云恐怕也得穿着棉袄过春天。

    弄吃的需要钱,买布做衣服需要钱,就算以后分家,另建一个新家也需要钱,所以,当下赚钱是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张家未分家,一大家子人种地,养禽蓄和外出打短工的钱都是要交给张赵氏,全家人在一只锅里搅稀汤的,凭自己现在这小身子小力量,想要改变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况且她也并没有那样的烂好心,叫张赵氏和吴氏也跟着一起得好处。

    那么,要想改善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就只能从自家‘私产’上打主意了。

    乐清仔细的盘算了一下自家这点可怜的‘私产’,也就有二亩肥地,然后娘亲拼着熬夜多做出的几个绣品卖的六十几个铜板,除了这些,别无它物。

    铜板是要等开春后买小鸡崽儿的,乐清也觉得买鸡崽是个不错的主意,所以这钱她是打不了主意了。那么,就只剩下那二亩的肥地。

    那二亩地确实是肥沃,地段又好,临水又向阳,如果种点金贵的蔬菜瓜果之类的,也能赚不少钱。可惜那地里现在已经种上了麦子,不到麦收那地是腾不出来的,想种别的农作物的主意是不用打了。

    即然不能种别的,就只能在麦地的产量上打主意了。乐清揉揉脑袋,继续想,古代土地的产量她不知道,但按照那日安英跟二栓家要的粮量来看,应该差不多在一亩两百斤左右,而且还是就她家的这块肥地而论。

    唉,果然是落后许多啊。乐清不由哀叹,前世的麦子产量早就实现了亩产千斤,若是那般,自家这二亩地最少可收两千斤麦子,那到时候干什么都可以了。只可惜现在亩产却只有两百斤,若是能风调顺,麦苗顺顺利利的成熟,等麦收时能收上四百斤粮来,还了赵大山家的十来斤种子麦,剩下的这点粮食连补充自己一家人口粮的都不够——要知道,自己一家四口人,如果在大锅上吃个半饱,回屋后再吃一点粮食凑个半饱的话,每天至少要两斤粮食,一年需要七百多斤,那卖布的钱哪来?做小生意的本钱哪来?建新房的钱哪来?

    乐清思来想去,在古代想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只有从种子和肥料上下手,现在麦苗子都这么大了,种子方面就不用想了,那么肥料……

    乐清记得前世查过的资料讲,麦子的最佳施肥期有两次,一次是下种时,另一次是春分时。下种肥是保证麦苗的成活率和过冬率,春分肥则是用来提高麦地产量的,如果施的肥力足够,可以大大提高麦地的产量。

    这麦子下种时,赵大山一家已经施过肥了,那么就需要在春分前后再施一次,这一次施的肥要足够厚,麦收时麦子才打得多。也就是说,得说服爹娘,叫他们把最好的肥用在麦地里。

    当张乐清兴冲冲的去找蓝氏打着一个三岁小娃娃不懂事的晃子,以自己也想玩种地为由,想要缠着蓝氏多往地里施肥时,才得知一个叫人愕然的消息:自家根本就无肥可施,别说是厚厚的施肥了,哪怕是薄薄的一层都没有。

    张赵氏是把那二亩的肥地划给了安平,也允许安平跟蓝氏在不耽误大田活计的情况下可以去忙活他们的小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家里攒的那些粪肥也划给了安平。实际上,张家除了陈赵氏的这八亩肥田,以前佃来的十亩薄地也依然还种着,家里攒的那点粪肥连大田都不够用的,哪可能再划给安平?

    而如果买的话,立春时粪肥是最贵的时候,要三文一桶,一车五桶,自家那二亩地,至少要用四五车才够,哪舍得这么多钱?哪来的这么多钱?

    张乐清无计可施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农难为无肥之地呀,自家手里根本就没有肥料,谈何……如果春分这茬肥没有施上的话,无疑会大大影响麦地产量,本就不够吃的,这样一来,就更……

    不行,得想法弄点肥料。

    如果是在前世,缺肥的时候公共厕所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每年到春分时,各个地方的公共厕所都叫人掏得干干净净,可惜,现在哪有公共厕所……

    乐清脑中忽的灵光一闪,要不,自家出力盖一个公共厕所?想到这,她又立即想到,即然想要攒粪肥,那么肯定要寻一处人多的地方,镇上寸土寸金的肯定不行了,靠山村那边或许可以。靠山村每逢五,十便有集,人山人海的,那么多人,免不了有个内急的,如果在集市附近盖个公厕,哪愁没有粪肥?

    现在离春分还有一个来月的时间,如果这事顺利的话,兴许就能攒起足够的粪肥。

    ~~~~~~~~~~~

    一更到

 第四十三章 地头聚宝盆

    第四十三章 地头聚宝盆

    这几日乐清跟乐云到处跑着去疯玩,倒是跟靠山村的美芽见过几次面,美芽家就住在集市附近,徐三没有兄弟,美芽娘又死得早,家中只剩父女二人。

    美芽家田少,父女二人就靠卖红纸为生,年前那几个月是生意最好的时候,赚的钱足可以养活二人,过完年之后生意则进入淡季,只有一些家中有喜事的人来买红纸,父女二人就腾出空儿来捣腾一下自家的几亩薄田。

    乐清几乎第一时间就想到,如果要在靠山村弄个公厕,自家这外村人肯定是不行的,徐三或者可以帮帮忙。虽然公厕只需一小块地方,但也是块地皮,不要钱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花钱的话,那就只能……

    主意不错,不过她现在这小身子可不敢冒然乱说什么,只好先找到安宝,把这事跟他说了。反正安宝在靠山村上学堂,那边的情况他也熟悉,到时他给自家正为田肥发愁的二哥出出主意也是顺理成章。

    安宝自然乐意帮乐清的忙,虽然觉得侄女这么小,有些太过古灵精怪了些,但心中也没有多想,他乐得被乐清利用。这一日,他便寻了个空儿,进西厢跟安平和蓝氏说了此事。

    安平见弟弟还为他想着这事,心下感动,又觉得这法子不错:“这倒是个办法只是靠山村那边咱们没关系,就怕寻块地方还要拿钱,可就不合适了。”

    蓝氏是个保守的:“都知道粪肥是个好东西,谁家舍得在外用厕?我看这事不成。”

    安宝见安平乐意,忙道:“上次卖福字时候,认得的那个卖红纸的,他就是靠山村人。一块小地方而已,估计叫他开开口就能成。反正又不损失什么,要不咱试试?”

    安平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