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嫣然 作者:朱砂(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0-11完结)-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初一,平南侯府与顾家换了庚帖。三月初二,顾浩然回到了家。

    顾老太太和白姨娘少不得抱着他一番痛哭,又是叫人烧洗澡水,又是叫人端粥端点心,把接人回来的孟珩晾在了一边。孟珩神色淡淡,看看没自己什么事了,便告辞。

    顾浩然从白姨娘怀里挣出来道:“表哥代我谢过舅舅舅母,我先去看看姐姐,一会儿沐浴更衣,亲自去给舅舅舅母道谢请安。”

    孟珩淡淡一笑,点点头走了。白姨娘诧异道:“你去见大姑娘做什么?我的儿,这牢里又阴又冷,你可有受凉?肚子想必也饿坏了,这里有你最爱吃的鸡丝粥——”

    “我去见见姐姐。”顾浩然这一路上已经听了孟珩将来龙去脉讲明,此时神色间有了一丝与往日不同的成熟,仿佛一夕之间长大了许多,“都是为着我,姐姐才要许到周家去。”

    “怎是为了你?”白姨娘撇撇嘴,“我的儿,你是不是被你表哥骗了?你都是被大姑娘拖累了,才有这场牢狱之灾!”

    “姨娘别说了!表哥全都告诉我了,并没隐瞒我什么。”顾浩然打断她,拔腿跑了。白姨娘追不上,只得在后头跺脚:“这孩子,哪有被人害了还往上贴的?”

    “你说谁被人害了?”顾运则一掀帘子进来,盯着她,“你说谁害浩儿?”

    白姨娘噎了一下,低了头小声嘀咕:“明明是大姑娘——”

    “住口!”顾运则突然暴怒,“你若再胡说八道,就滚回家乡去给爹守墓!”

    “秀云也没说错什么。”顾老太太不悦地开口,“浩儿还不是被嫣丫头连累了。”

    “娘!”顾运则头一次跟母亲说话声音这样高,“嫣儿是我亲闺女,您亲孙女!不是外头捡来的!”

    “你这么大声音做什么?”顾老太太拿拐杖用力墩地,“我是你娘!你是我肚皮里爬出来的,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到头来为了丫头片子,竟然这样跟我说话!”

    顾运则闭了一下眼睛,不再想跟母亲争辩什么,只道:“此次浩儿惊马,全是因着他不认真读书,只想着玩耍之故。他今年也十二了,我想着也该让他下场试试。要考童生,须得回原籍去,正好同文馆里要测绘东南沿海一带的舆图,算来总得费上将近半年工夫。我打算趁此机会带着浩儿回乡,参加县试。”

    “这也好。”虽然不大满意顾运则说顾浩然不认真读书只顾玩耍,但事关大孙子前程,顾老太太自是同意,“叫秀云跟着你去。”

    “秀云就留在京城伺候您。”顾运则淡淡道,“素蓉在东城典了个宅子,娘也不好总住在孟家。不过京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宅子小,全家都过去不免拥挤。素蓉就先住在岳父这里,也好让娘住得宽敞些。”

    孟素蓉这次是冷心冷意,决不肯再跟顾老太太和白姨娘住在一处屋檐之下。顾运则想来想去,只得先这样敷衍着,过后再慢慢劝转。他如今在同文馆烧冷灶,总得要烧出点前程来才行,焦头烂额之中,只能想到这个办法了。

    顾老太太疑惑:“什么?老大媳妇还住在娘家?这成什么体统!”

    顾运则不想多说:“这是我的意思。嫣儿这次受了大委屈,岳父岳母和舅兄都极疼爱她,要留她多住些日子。”

    顾老太太还想多说几句,看儿子脸色黑得锅底一般,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想想儿媳不在,家中只有自己和白氏,日子也乐得自在,便闭了嘴。白姨娘倒是满心想着跟儿子同去,并不想留下来伺候顾老太太,但又怕顾运则当真将她留在家乡守墓,只得也闭了嘴。

    顾运则见两人都不说话了,怕顾浩然跑去见顾嫣然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便起身去女儿院里。远远便见丹青站在门边上红着眼圈,走到近前,便听屋里顾浩然在说话:“姐姐,都是我不好,我不该想着出去玩。我不出去玩,就不会撞死人,他们就没办法害你了——”

    顾嫣然看着弟弟束手束脚地站在眼前,一脸的悔恨,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兄弟与姊妹不同,本来年纪略长就要分开,相处时间便短些。加上顾老太太严重地重男轻女,又有白姨娘在,顾嫣然与这个庶弟实在是无甚感情,答应与平南侯府的亲事,更多的不过是为了母亲和蔚哥儿。但看顾浩然一脸悔恨的模样,到底是血脉之中流着一半相同的血,眼眶也有些酸胀:“也不怪你——”说到底,顾浩然也是遭了无妄之灾。

    “在牢里,有没有被吓着?”

    “没有。”顾浩然捏紧拳头,“姐姐,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我要好好读书,要考举人考进士,要当官,要当大官!等我当了大官,他们就再也不敢欺负你了!”

    顾嫣然擦着眼泪道:“好,好,你有这个志向就好。好好读书。”

    “我——”顾浩然扭着衣角,到底还是说了出来,“我以后也会好好孝顺太太……”孟珩这一路上把什么话都给他讲明了,倘若太太执意不肯把姐姐许给周家,他就得去挨板子、流放。

    顾运则站在门外听着,心里百味杂陈,忽然眼角余光瞥见一个人影,忙转头去看,却是孟素蓉从后窗边上匆匆离开,边走边举手拭泪,忙追了上去:“素蓉——”

    孟素蓉快步回了自己屋里,将门砰一声在顾运则脸前面甩上,扑到床上放声大哭。顾运则站在外头,听着妻子的哭声,良久,狠狠一拳捶在门上。

    顾孟两家愁云惨雾,平南侯夫人却是满面春风地坐在厅堂之上。

    平南侯府的厅堂极宽敞,虽然林林总总坐了二三十人,却也丝毫不嫌拥挤。平南侯夫人高居主位,含笑往下看了一圈儿:“有些年头不见了,虽说都是一家亲戚,我年轻,不大识得,可别见怪。”

    下头坐了有四五家的女眷,无论年长年幼,衣着都十分寒酸。或有只穿布衣的,或有虽穿着绸缎,颜色却褪得厉害,显然是在箱子里放了几年的旧衣。不过这些人有一共同之处,便是人人都带着个年幼的男孩子,大约在三岁到五岁不等。

    平南侯夫人却正相反。她素日不爱大红大绿的颜色,今日却偏穿了件正红色绣银色玉兰花的袄子,下头是珍珠色织锦凤尾裙,其上镶嵌的金线在射进厅堂的阳光照耀下光华灿烂,夺人眼目。头上梳了高髻,戴着赤金镶红蓝宝石的回鸾钗,旁边是大朵的镶珠花钿,耳朵上垂挂一对镶红宝石的蝴蝶形坠子,连手腕上的白玉镯子也换了镶宝石的金镯,只看得一众妇人们眼睛都直了。有几个年轻没见过世面的更是惊为天人,连眼睛都不敢抬起来与她直视,只敢偷偷地看几眼罢了。

    “励哥儿媳妇——”还是一个老妇开了口,她年纪已有六十出头,脸上一层层的皱纹,看着越发的老了。不过才张口,平南侯夫人已经咳嗽一声,随手拨了拨腕上的镯子,眉头都不抬一下地道:“冷妈妈,这是哪位?”

    冷妈妈伺候她多,闻声知义,马上道:“夫人,这位老太太仿佛是老侯爷伯父的庶弟那一房的,隔得远,奴婢一时实在也理不清。”

    老妇一张黑瘦的脸顿时变了猪肝色。冷妈妈这分明是说,什么庶出的八竿子的亲戚,也跑到平南侯府来管侯夫人叫励哥儿媳妇?今日厅堂之中,以这老妇年纪最长,她的小孙子今年五岁,正是聪明伶俐的时候,本想着拉拉近乎好让自己孙子过继,没想到才开口就碰了个大钉子。

    旁边一个中年妇人不屑地笑了一下,转头便对着平南侯夫人堆起一脸笑容:“给侯夫人见礼了。我是七房周勇家的,我公公是老侯爷的堂弟,这么多年没来见见亲戚,实在是乡下生活艰难,不好走动,夫人千万担待我们。”

    这个就会说话多了。旁边几家自忖没有她口舌伶俐,顿时都对她侧目以视,同仇敌忾起来。

    王大太太今日也来了,眼看这几房人自己便要内讧起来的模样,连忙重重咳嗽了一声,抬头向平南侯夫人道:“我说表弟媳,说来说去这立嗣的事儿也说了好几个月了,今儿我瞧这些孩子都不错,想来族老们都是上了心的。表弟媳瞧着哪个好,今儿就把这事定下来便是了。”

    她中气十足,一席话震得屋里嗡嗡作响,满厅堂的人顿时都精神起来,个个眼巴巴地盯着平南侯夫人。周勇家的抢先就道:“我这小儿子,自小生得结实,三岁上花儿就出过了,长到而今五岁,连伤风都没有几回。这过继嗣子是为了承香火的,若是身子不好,可不是要白折腾么。”

    她这一开口,其余人顿时也炸了锅。有说自己儿子聪明伶俐,今年四岁就能背《三字经》,将来能替长房撑起门楣了的;有说自己儿子有孝心,定会将嗣父当成亲生父亲一样的,乱纷纷乌泱泱,简直闹成了一团。

    平南侯夫人只管坐着不动,含笑仿佛看戏一般俯视着下头。直到众人说得嘴都干了,屋子里终于安静下来,她才笑微微地道:“既是族里的孩子,想必个个都是好的。只有一条儿,年纪都太小了。”

    众人顿时哗然。这过继都是愿意过继小的,若是过继了大的,已经认得了自己亲生父母,将来还如何与嗣父母亲热?

    平南侯夫人笑吟吟地道:“若是放在别家,自是这个道理,可是我们长房,却是人都过世了的,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让谁来教导呢?”

    便有人忍不住道:“我们也可来照顾——”跟着儿子住进侯府,锦衣玉食的,多美啊嗣父母不在,儿子还是亲自己的亲爹娘,那将来分得的家产……

    “呵呵。”平南侯夫人掩口笑了一声,“没这个道理。若是过继了,断没有叔叔婶婶也跟着来的。”过继了,爹娘就不是爹娘了,没听说过有个远房叔叔跟着侄儿住的。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找不到话说。平南侯夫人掸掸没有一点儿褶皱的衣裙:“长房无人能负起教养之责,我们做叔叔婶婶的,也不愿被人说掣肘侄儿,是以还是该过继个能立事的,一过来就能将这份家业接过去才好。”

    王大太太马上道:“那就让族里再寻个年纪大些的。”她是很不情愿找个年纪大的,不过终究无论寻了哪家,都得借着王家这事儿才能得这份家业,只要少不了他们这一份就行了。

    “不必了。”平南侯夫人优雅地端了茶,“说起来,这过继还是要至亲骨肉最好。我们侯爷一直也惦记着兄长的香火,只是不与舅舅家告知一声总是不妥。既然表弟妹今日在这儿,那我也就将我们侯爷的主意说一说——侯爷的意思,将我这一房的鸿哥儿过继给长房,这是亲侄子,再也没有更亲的了。”

 66第四十二章

    “什么?顾家把人许给了平南侯府?”齐王府里;寿王火冒三丈;“几时的事儿?皇嫂,你怎么现在才说!”

    齐王妃顶着眼下的两块青黑,心情也有些烦躁。自打太后病倒;宫中嫔妃们不必说是要轮流侍疾的;她们这些孙媳妇,更要表表孝心才是。太后不怎么喜欢德妃;那她这个齐王妃;少不得要替婆母多尽尽孝心;抓紧机会在太后面前做些表示不是?

    细细算起来;太后总共病了将近四个月;晋王妃在宫里侍疾至少六七十天;齐王妃跟她摽着劲儿,索性去了将近八十天,宫人们说起来,谁不赞她一声孝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