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王宝钏-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刘义将军遇到了芸娘。或是芸娘身边的人,才会发现他们还活着,才会去探访涉及这段往事的‘香济寺’。”宝钏越想越觉得可能性极大:“对,刘义将军一定是遇见了芸娘,才会扔下朝中的事务秘密地前往寻找!”

前段时间,刘义的确遇见了芸娘,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考虑,刘义和她决定前往江南去认回孩子。

在成事之前,刘义当然不敢告知任何人。

只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孩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竟是李云贵。

造化弄人,真可惜。

李云贵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立刻对宣宗道:“我要立刻赶回寺里接回娘亲,不然他们会很危险!”

母子连心,他几乎立刻就感应到了不对劲。

“等等!”宣宗拦住了他:“云贵,我要把另一半兵符交给你,你跟我来!”举国上下,最可相信的便是眼前人,宣宗再也不想错过了。

除了将兵符交给他,还要把天下交给他。

宝钏跟着他们进入卧室,宣宗跟他们上床,然后按动床头的机关。

顿时床板抽动,三人都滑入下面的暗室。

“小心。”暗室十分阴暗,宣宗提醒着他们注意前方的道路。李云贵拉紧宝钏的手,紧随其后来到这神秘的所在。

暗室里的陈列十分简单,仅有一个一人高,四尺宽的栗色大橱,大橱被分隔成横四纵五的格子,排列成行,每格都有着形状奇怪的空洞。

宣宗取下腰间的坠玉,将它嵌入第二行第五格上。

顿时,这一格便弹开了,里面有一个红色的宝盒,打开它赫然便是兵符。

宣宗将它取出握在手里,转身郑重地交到李云贵的手上:“拿去吧,现在两道兵符已合二为一,大唐的江山交给你了。”

“是,父皇,儿臣谨遵旨意。”李云贵跪接了,爱惜地捧着它。

宝钏旁观着突然灵机一动,对宣宗道:“陛下,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你还叫朕陛下。”宣宗有点不满:“宝钏,你是云贵的妻子,自然也是朕的儿媳,还不改口?”

“是,父皇。”宝钏忙改口道:“儿臣以为,雍王一心所念便是兵权,如今兵符在我们手上,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伺机偷夺,不如我变出假的来迷惑他,到时候他若真有逆心,三军阵前,一定原形毕露。”

让贱人自寻死路,多么美好。

宣宗听得也很痛快,笑道:“好极了,这个孽子早就不当朕是父皇,朕也不必再顾念亲情。至于宝钏你说三军阵前,所为何事,难道大唐将有异变?”

先下手为强,宝钏知道盯紧此处的雍王很快就会来,于是对宣宗道:“父皇,西凉和大唐一战在即,因为雍王和国师勾结成奸,挑动两国的战乱。雍王想要亲自挂帅以立军威,父皇千万不要上当。”

“为什么,国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宣宗尚存质疑。

“因为他们是甥舅关系。”宝钏一举揭穿:“为了权力,他们根本不管两国人民的死活。”

“什么,许重生是李渼的舅舅?”宣宗全然没有想到,呆住了。

“正是,他们早有串谋,从一开始就想蒙蔽陛下,图谋江山。”云贵也附言道:“父皇,许重生在西凉挑动战乱,二人从中取利,雍王想以此立军威,称霸天下。”

到时候若让他一战成名,宣宗就再也没有理由拒绝册封他为太子。甚至更可能的是,李渼会乘机杀掉宣宗,抢夺皇位。

如果让李渼挂帅成功,他就会得到这一切,到时候,宣宗只会欲哭无泪。

想着这些,宣宗的心痛不可言。

“朕明白。元帅一职必须由云贵来担当。朕会授意令狐宰相和魏丞相,他们会力保云贵挂帅,苏龙和天行军也务必要听命于云贵,朕绝不会让孽子得逞!他想立军威收买人心,绝不可能!元帅之位必须是云贵的!”

“到时雍王必定眼红,若他偷取兵符和帅印,我们便在三军阵前揭露其罪行,将他一举拿下。”云贵及时地想到,提醒宣宗。

宣宗见到爱儿如此有勇有谋,欣慰无比地许下了誓言:“到时朕便禅位于你,云贵你就是新的大唐天子。你可以在征战中便自立为帝,待到得胜还朝时便登基。”

 61身世尊贵

一切自当这样安排;天下必须是李云贵的。

雍王之流用两国百姓的性命开路;这种无耻的小人;怎有资格坐拥天下;成为万民之主?

见宣宗如此承诺,李云贵顿时受到惊吓,忙道:“儿臣并非贪图皇位;请父皇不要这样说。”

“不,朕已经老了;大唐江山理当交到你的手上。朕经历了这些年风风雨雨;已经看透了红尘,待你登基之日便是朕归隐之时。朕愿禅位于你。云贵,在你挂帅之前;朕要让令狐宰相和魏丞相作为见证;证明你的身份,朕重新再写一道手谕,以证明你的身份和对李渼之流的处置。到时二人随军作为人证,三军阵前,你便可自立为名正言顺的新帝,再也没有人敢置喙。”

“在外自立形同谋逆,儿臣不敢。”宣宗还活着,怎么可以在外自立,李云贵谨慎至极,仍旧谦辞。

“那么朕在手谕中写明将你立为太子,号令三军,莫敢不从。”宣宗见他很知进退,非常欣慰。

这才是大唐急需的英明之主,李渼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说到这里,宣宗又想到了刘义,盼道:“希望刘义已经找到芸娘的下落,我们便可以一家团圆,共叙天伦。”

“父皇,既然刘义将军极有可能去了香济寺,我愿带相公去往江南一探,确保他们的安全。”宝钏说着牵紧了李云贵,握了握他的手指。

夫妻同心,何惧万难。

宣宗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连声唤道:“宝钏,云贵娶你为妻是大唐之福,你既有如此神通,朕便安心等待你的好消息。”

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宝钏侧耳倾听暗室上方的动静,对宣宗道:“父皇,雍王已经忍耐不住带人来了,我们快上去。”

当他们安然无恙地回到殿中,雍王正好闯了进来。他令人盯梢,却不知道那些人被宝钏所制屏蔽了视听,因此一直未曾回复。所以才急躁地亲自来了。

“四妹?你怎么在这儿。”李渼看到宝钏假扮的李盈,无赖地问。

“父皇身体不适,所以小妹前来探望,小妹亦想父皇为我未出世的孩子赐名。”宝钏说着轻抚肚子:“小妹已向父皇禀明,父皇已准许我和母妃去慈云寺为他祈福。”

“一个未出世的孩子,也值得祈什么福。”李渼不高兴地翻了翻眼睛。

“这是什么话,盈儿可是你的妹妹。她的孩子就是你的外甥。”宣宗摆起严肃的面孔,很痛心。

“可是,万一出什么事怎么办。”李渼很想翻脸。

“有你的神策军保护,出了事,就是你的责任。”宣宗没好气地呛了回去,心中很明白,李渼这是害怕李盈和吴惠妃会趁机逃跑。

到时候,她们真的会逃跑,在宝钏的接应下,这些全部会变成李渼的责任。

“父皇!”李渼被激怒了,但想到大业未成,只能忍耐。

“就这样吧,盈儿,你快回宫,小心孩子。”宣宗不想再对李渼假装下去,挥袖道:“朕身体不适,需要休息,渼儿你也回去吧。”

“父皇,你没有别的事吗。”李渼警惕地扫视着,很担心兵符已经交到了李云贵的手上,试探他。

“能有什么事。”宣宗不高兴地回道:“国事已令朕烦心,你就不要疑神疑鬼了,快回去吧。”

“父皇,儿臣接到探子来报,西凉有所异动要对我大唐不利,还请父皇赐下兵符,让儿臣挂帅出征,一举剿灭西凉。”见宣宗不识时务,李渼干脆直接抢。

“放肆,西凉已经签下同盟书,怎么会这样做。”见到孽子这样嚣张,宣宗寒心不已地试探。

“那只是表面现象。据国师探得,西凉已蠢蠢欲动,他们背信弃义,要对大唐动兵。”李渼本来和许将军议定明天早朝上再奏明此事,在群臣间引起轰动,迫使宣宗下旨授予他元帅之位,但现在心浮气躁的他已经忍不住了。

可笑的是,这些话恰恰使他暴露。

宣宗压住怒气反问:“你说国师探得,国师现在何处?既然是如此重要的军情,为什么不向朕禀报,而是向你禀报,你们之间莫非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李渼羞耻极了,脱口而出地强辩:“这是谁在胡说,父皇不要听信小人谗言!”一言一行都在证明他和许重生的确是甥舅关系。

宣宗心如死灰地敷衍:“好吧,就当朕‘错怪’了你,你先下去,以后再议。”

“不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李渼不肯离开。

宣宗警告地瞪了他一眼:“先回去吧,明天早朝再议。”

李渼不甘地走了,狠狠地瞪了一眼李云贵出气。

李云贵和宝钏当然没有跟他计较。随后,宣宗秘密召来令狐宰相和魏丞相,讲明事情的经过,请他作为见证,当面写下了立储手谕。

两位忠臣狂喜地承担了任务,并对宣宗道:“事不宜迟,臣等愿立刻赶往香济寺,迎回刘将军和新娘娘!”

要迎回他们,非宝钏不可。

虽然江南路途遥远,但利用飞行术不过是片刻之间的事。

宝钏先回到李盈那儿解除了法术,再以真身和李云贵出了宫。李云贵想得更周详,动身前先和宝钏去寒窑那儿召回苏龙还有那些探听的士兵。

这些人都是忠勇之士,无可不言。李云贵将因果告知,苏龙和士兵们见过手谕大喜地跪倒:“拜见太子殿下!”

“小点声,这还是秘密。在解决雍王和许家之前,大家一切照旧。”李云贵笑道。

其后,宝钏带着所有人飞到江南,在云贵的指点下,于某道山路深处找到了香济寺。

方丈和寺众见到云贵高兴极了,并且告诉他刘义还没到。

想必路途遥远所以耽误,李云贵庆幸早来了。

不过,人海茫茫,要找到刘义和芸娘该何容易。宝钏想了想,对方丈道:“我们既然能够找到这里,只怕雍王的人也一样,我这儿有一道隐身符,只要盖住香济寺的寺门上使它隐藏,可保平安。”

“那么,若是刘将军和我娘来了,找不到怎么办。”李云贵担心着。

宝钏已提前想到了:“我在山道上设关,只把入寺的切口告诉我军,念对切口者可以开关见寺,外人就进不来。”

苏龙也分忧道:“太子殿下,微臣所带的这些士兵可以留在这里微服找寻师父和娘娘的下落,一定不会让雍王得逞。”

“大姐夫,你太客气了。我说过一切照旧。”苏龙突然改了称呼,李云贵很不习惯。

“殿下请直呼臣名。”苏龙谨守臣节。

“苏龙,那便多谢你了,我们快走吧。”李云贵想要立刻去找亲娘。

但是找到天黑仍不见下落。宝钏想到以大局为重,便道:“相公,这样不是办法,不如让士兵们留在这里继续找,我们先回宫吧。”

苏龙也道:“大局为重,战事在即,殿下务必以国事为重,娘娘必定会体谅殿下。士兵们都是心腹,殿下可以全数信任。一旦发现我师父或者葛大葛青那些乞丐兵的下落,自当会合。为免雍王贼心不死,殿下宜早回宫,夺下元帅之位,平定西凉。”

“所言甚是。”李云贵答应了,和宝钏飞回朝中。

李渼果然贼心不死,到了第二天早朝的大殿上,群臣唇枪舌剑,皆是争夺主帅之位,十有五六都是提议雍王。

“不必再议,朕意已决,着李云贵为常胜大元帅,即日操兵,一旦玉门关来报异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