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薄嘴唇脸儿很俏的女孩绝顶鬼气,我们过于知己知彼,因而那件事我是瞒不了她的。她洞察一切,又缄口不提,于是我对她的好感又衰退了一步。万林强养伤期间,恰逢食堂大师傅回老家奔丧,她便提出由我暂时当她的搭档。她说话时目光闪烁,带着某种自鸣得意。她说:〃每天下午我至少可以放你三小时假。〃
〃是个美差。〃我说。
〃那最合适你。〃她说,〃想想,别错过了。〃
〃我领情了。〃我补充道,〃不过我可以提前把属于我的活干完。〃
自那以后,每天午后我都悄悄去连部,哦们单独在一起就成了习惯。他的心境不怎么好,有时就哼忧郁的曲调;茫然得就像一匹跛了腿的战马,在忆旧中看到了过去的屡屡战绩。我简直无从下手,因为任何慰藉都不及他的创伤深切。
〃想想快乐的事。〃我摇着他的肩。
他忧心冲忡地说他羡慕我的单纯。随后他又诅咒乱糟糟的环境。他说他跟朱庆涛势不两立,指导员原是采用平衡政策,削强扶弱,那是惯常的作法;但他万林强来这里并非为了与人平分秋色,特别是同这个无能之辈争高低会有损他的政治品质。
我说。〃指导员还比较公正。〃
〃那是权术,他想稳坐交椅就得如此。我在一天,他就得维护我一天,哪怕朱庆涛攻他糖衣炮弹。〃他发泄似的冷笑一声,〃喔,我为什么要跟这小女孩说这些,瞧你的脸色苍白如纸,怎么,感觉冷吗?〃
〃别管我。〃我躲开去,〃这样看待人际关系对吗?人跟人之间就那么邪气?〃
他耸耸肩,十分冷淡,仿佛对我的质问隐隐生恨。半晌,烦躁过去,他转过脸来说:〃不怪你,因为没人教会你权术;你也不需要它,做你的快乐女孩罢!〃
他继续哼他那些忧伤的曲调,我觉得他在渴求什么,没有它他便悲伤便虚弱便成了个一无所有的穷人。然而,那强烈的希冀与爱情无关,远比爱情浓郁、野性。我束手无策,因为不愿同时也不能用爱情去捆绑他,只能由他沉浸在希冀中,越离越远。
我为他整理办公桌,那儿灰尘遍布,证实主人的心灰意懒。无意中,我发现了一厚叠来信,信封清一色,黄锈色的劣质牛皮纸,字迹粗拉拉的,笔划重得有几处勾破了表皮的那层纸,仿佛是个粗枝大叶的男人的杰作。不知怎么,在我初次注视它们时,内心就划过一种神奇的悸动,总觉得那笔划刺痛了我。
〃他是你朋友?〃我举着信问。
〃是的。〃他说。
〃在内地三线厂。〃我看着落款,自言自语道,〃万载,是不是江西省。〃
〃没错。〃他缓缓地站起,走来立在我身后,〃是个离这里遥远的南方世界。想读读这些信吗?如果想读就拿去好了。〃
〃非读不可?〃我睁大眼睛看他,忽然感到这目光像是在辨认久别重逢的人,〃朋友间的问话,第三者还是不读的好。〃
他定定地走到办公桌对面,那些麦浪色的信就堆在我们中间。他舒了口气,又说:〃你不妨读一读,那里有我许多秘密。〃
〃不!〃我坚定地说,然后就跑出连部。有关他的秘密我一无所知,也愿意永不涉及,它该永久为他拥有,让一个男子吐露隐情这太残酷了。没有它,他在我心目中依旧完整,完全配得上当我的保护神。
然而,从第二日起,他竟瘸着条肿胀的伤腿上山干活,脸色灰黄,颧骨那儿泛出血丝般的潮红色;我觉得他对自己有股子怒气,苦行僧并非他的本意,他只是借故在惩罚自己。
我闯进连部去劝他;他四处环视,小声说:〃以后别独自来找我。〃
〃为什么?〃
〃为你考虑。〃他吞吞吐吐地说。
〃我什么也不怕。〃
他忧伤地瞧着我,在他祈求般的目光下,我万分惭愧,仿佛我已累及了他,逼迫了所爱的人。我惶恐,低低地垂下头,惧怕正视他。他的目光催人泪下。
尔后的一些天,我们形同路人。我感觉到失手弄坏了什么,却怎么也记不起失之于何处。那是件悲惨绝伦的事:她想剖析淌血的心,将它敞开在他面前,然而他却退缩了,退得如落潮那般荒凉、急遽。
有关他的秘密我肯定是晚于钱小曼获悉的。确切地说,那个女孩成了我俩间似有似无的纽带。他把那松扑扑的一包包中药带来交与她,她从不推辞,当着我的面将药汁熬酽厚。我总觉得跟朱庆涛的恋爱造就了她,她在万林强面前变成个落落大方、独具魅力的女孩。她恰到好处的关怀,玲珑的应酬,总令我觉得她更像个称职的朱太太;是她的爱人生活中的润滑剂。她倒药渣时动作刚劲利落,像抛弃什么,我忽然发觉很为万林强伤感世上少去一个热切爱他的少女;她寻觅到替代他的人,于是他实际上已比过去冷落和萧条了。
那个消息是钱小曼告诉我的,她说万林强已办好了调令,即将去江西万载,是作为那儿一个女职工的未婚夫去的。记得当时她的嗓音像在向我倾诉衷肠,不时让悲情阻隔得断了句。我很怪诞,居然在那瞬间只感觉到一片不可抑制的感动,那个女孩,她头一回向我流露自己。
他确实要走,据说他的未婚妻从念初中起就矢志不渝地追求他;她有个叔叔,是万载县内的实权派,那儿物品富足,气候宜人。还有人说,他去万载是暂时落落脚,不久就会调往省城大展鸿图。
没有什么苦楚能比这更震撼我、摧残那个十七岁单薄而又孤傲的女孩!然而她始终不愿有任何狭隘的诅咒;他大爱前途了,对一个男人来说没错至少在她尽善尽美的爱中,不会有一句指责。她觉得是她错,是她傻,她的全部过错就是把另一个女子的幸福当成是自己的。
他的行期一日日迫近,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憔悴,仿佛时时在生那种最伤肺和脾的闷气,我觉得他疏远我只是因为无能。我换下那件镶乌绒边的外套,从此再未翻动过它。
万林强临行的那天晚上,我忽然急于想见他,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分别,哪怕再凄苦,也应有个结尾。
我对钱小曼说:〃陪我去见他。〃
她疑疑惑惑地瞧过来,满眼带着受惊的神色:〃你不是让我去约他出来吧?此刻连部有许多人在向他道别呢!〃
〃那样更好,人多势壮。〃我说,〃最后一次了,我不想违背他的意愿。〃
我们去时,连部乱糟糟地堆放着待捆的行李,凌乱而又悲怆。那些背带绳长长地拖曳在地,带着人走茶凉的气氛,他衔着支烟,正弓着背整理着行李,边上坐着些来道别的男生,其中也有谈笑风生的朱庆涛。
他猛然回过头来,那种敏捷本是他的天性,当我们目光相碰时,他修长的手指索索发颤,仿佛是触及灵魂的痛苦。
钱小曼不失时机地说,我们特意来帮忙整理行装的。她是在场唯一清醒的旁观者,她洞悉一切,却像守着自己埋葬的初恋那样,这件事她守口如瓶。
万林强脸很灰地摇着头,还摆手,但在众目睽睽下他仍是个天才演员。他抽出两本笔记本,像对待战友那么在上面签上龙飞凤舞的留言。他不动声色地递了一本给钱小曼;然而,他却把另一本托在手上,那只手忽高忽低,仿佛成了大海中飘荡凋零的一叶小舟。
〃送我的吗?〃我问道,声音隔得很远,像幽灵一般飘忽着。
〃喔!〃他像把绷直的弓,紧张又激情,〃还会见面的,那时你也许就不认识我了。〃
我接过那个本子,笑了笑,像梦中那般不合常规。在笑声中,他的脸色一片苍白,那是他初次显出某种虚弱。
那个本子的题字已镌刻心间:真诚为你祝福。在焦灼的夜色中,我抚摸着它,往事历历在目。我孤寂,我迷失,因为无论将来走哪条路,条条路上都没有他;我们是注定走不到一起了,纵然再饱经风霜。一别便是永诀!
原来,我留恋人生与留恋他挨得那么紧!
那大清晨,我跑出窒息人的小屋,肉眼瞧不见的清新空气正在徘徊流淌。我漫无目的地向前走了几步,突然,斜刺里站出个人,伫立着,困倦而又迷茫。他轻声说:〃你终于来了,我等了你一夜。〃
我们痛苦地走到一起,倚着他,感觉到他肩那儿湿漉漉的,遗留着夜间的寒气,它带着苦涩的芬芳,直沁人心。我觉得没有爱惜人,没有,世上不会有更赤诚的爱。在我生涯中,它将集一生的美建立一座爱的纪念碑。为他祝福是因为它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毁坏它,亦如毁坏自己。
他哺哺地说:〃你会长成个了不起的女性。可我,永远不会再有青春和欢乐。〃
〃不,但愿不。〃我听到自己在鸣咽。
他伸出手整理我的头发,体贴入微,仿佛一位弥留之际的父亲絮语连篇:〃这么黑的发,美丽的心……一个丑女孩……我的错,今生今世就错失了……〃
许多年后,鬼差神使,命运安排我们再次相见。我总觉得这意味着这场爱情的归宿,从它的发源地流经过多的曲折,终于抵达终结处,一晃数年。
他信步向我走来,无需经过犹疑的辨认,我们一向熟识得如同亲人。
〃小女孩,你好!〃他热情地说,〃你果然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女性。〃
他锐气未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家有贤惠的妻子,儿女成双。我觉得这也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结局,否则我将寝食不安,就如见到美丽高贵的东西毁于一旦。
我内心怀着对他永久的感恩,那是久久难以忘却的根蒂。假如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是个平平淡淡的女孩,笑声动人,脚步轻盈,目光清澈如水,远离倍受煎熬的心绪;与之相比,我更爱如今的那个我,那个饱经风霜又勇气十足的女人。
他离开知青连的那个上午,天空阴霾,朔风横行。我独自爬上一座山,举目望去,眼前一片荒芜,仿佛是个壮烈殉情的场所。我想到死,又厌恶死,因为死这种形式已变得狰狞又轻浮。
我找了块薄薄的利石,挖掘一个浅坑,将那笔记本掩埋了。埋得太好,以至于不留任何痕迹,即使再返身去找,也难觅它的踪迹。
那是个强人所难的埋葬,葬入了内心的爱,我才发觉我对生活竟是那般生疏。
上一页 目 录下一页
版权所有:秦文君
C:UsersAdministrator。lilei…PCDesktop新建文件夹16岁少女…秦文君16。txt
序八
我的女伴美妹在她养父病亡后,找到了生母。她是个三流演员,终生未婚,美妹是她年轻时的弃婴。她独自居住在一间黑洞洞的厢房里,终年关着百叶窗,仿佛里面滞留着大半生的坎坷。
那是个老去的美人,眼风暮气沉沉,她喝酒、抽烟,手头窘迫,生活潦倒。我总觉得在灰色中,她的青春也在闪烁那是年代十分深久的事了。
从烂醉如泥中醒来后,她红着眼,总说一句口头语:人生快若一瞬。她说此话时,神情中带着宗教式的虔诚。
我至今不理解那句虔诚的口头语,也许当人一劳永逸地对人生做透彻的回顾时,才能有如此之感受。对于一个正在奔走的人,生活缓慢舒畅,生机中显露层层险象,简直无边无际,日久天长。
上一页 目 录下一页
版权所有:秦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