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内呼吸
内呼吸是指血液与各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也叫组织换气。这一换气过程是在身体各部的毛细血管和各器官组织细胞之间完成的。
呼吸的全过程内呼吸过程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进入各器官组织细胞,另一方面是各器官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中的血液。
不论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还是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其基本原理都是气体从浓度高的一方向浓度低的一方渗透。不同的气体浓度产生不同的压力,浓度高的一方所产生的压力大于浓度低的一方,由于压力不等,气体会从压力高的一方向低的一方扩散。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而氧气浓度低,毛细血管里的情形则恰恰相反,氧气浓度高而二氧化碳浓度低。于是,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进入毛细血管。由此可见,组织换气中的气体交换过程实际上是符合物理学原理的物质运动过程的。
了解了呼吸的全过程,您是不是对吸进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科学常识有了更为深刻和准确的认识?其实,各种呼吸锻炼的方法都是建立在正常呼吸过程基础上的,因此,了解了正常呼吸的全过程,对于您学习本书中的呼吸锻炼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呼吸可以由自己来控制
在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操作就是指对身心活动的调控。在操作的性质上,人的身心活动可以分为主动操作和被动操作两类。所谓主动操作,即有意识的、自主的活动,如赛跑、打字等;所谓被动操作,则是指下意识的、非自主的活动,如心跳、血液的流动等。
有一种分类方法将人的全部身心活动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肢体活动,也就是身体姿势和动作的变化;一类是心理活动,即思维、情感和意志过程的展开;再一类就是呼吸运动,包括呼气与吸气的实施过程。在这三类活动中,绝大部分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都只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进行。例如,做体操、跳舞是有意识的,思考问题、做出决断也是有意识的。当然,生活中也有一些下意识的肢体活动,例如打哈欠;还会出现一些不受主观控制的心理活动,例如漫无目的的遐思等,但这些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不是主流。
与通常的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相比,呼吸活动的操作性质比较特殊,它是一项既可以主动调节也可以不必去管的活动。换句话说,就是呼吸既可以主动操作,也可以被动操作。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呼吸都是下意识进行的,用不着主动调节。只有为满足特定的需要时,人们才主动地调节呼吸。例如,母亲为了不惊醒熟睡的孩子而蹑手蹑脚走路时,会有意识地放缓、放慢呼吸,甚至屏住呼吸。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主动操作的身心活动和被动操作的身心活动分别由不同的神经系统进行控制,呼吸操作活动的这种“两栖”特征,恰恰说明了它可以连接、沟通两种不同神经系统的活动,是两类不同神经系统活动的桥梁,从而有可能通过主动操作的活动影响到非主动操作的深层次生理、心理功能。各种呼吸锻炼方法正是抓住了呼吸活动的这一特点,运用其可以主动调控的性质,依据不同的需要,有意识地对呼吸过程做出相应的变革,以期从正面影响更深层次的非主动调控的身心功能。这正是呼吸锻炼能够增进健康的操作性机理之所在。
联系到上面谈到的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这一操作性机理可从三个环节的相互联系上得到一些说明。纵观呼吸的全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能够主动操作的呼吸活动只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即第一个环节的一半,也就是外呼吸中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除此之外,外呼吸中肺泡与肺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过程人们无法感知,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和内呼吸的过程人们也无法感知,而无法感知也就无法进行主动调控。因此,各种呼吸锻炼的方法只能立足和作用于呼吸过程中可感知的那一部分外呼吸,即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因此,其作用范围也就显得非常局限。
但是前面已经说过,呼吸全过程的三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而并非彼此无关。因此,尽管各种呼吸锻炼的方法只作用于外呼吸的一部分,但其影响却会遍及整个呼吸过程。例如,如果适当地加快呼吸的频率,就可能增加吸入肺的氧气量,肺内的氧气量增加了,进入肺毛细血管的氧气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动脉血的血氧含量上升,并被血液运输到全身各部,继而在进行组织换气时,进入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氧气也就增加了。氧气是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进入各组织器官的氧气多了,必然对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适当地进行呼吸锻炼,不但会影响呼吸的全过程,而且会影响全身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对呼吸的认识
在了解了现代科学对于呼吸的基本认识之后,再了解一些中医学对于呼吸的认识,会更有益于学习呼吸锻炼的各种方法,因为本书所介绍的呼吸锻炼方法有不少起源于古代,而古人对于呼吸的认识大都体现在中医学之中。
中医学认为肺司呼吸,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很有相似之处。所谓肺司呼吸,是说肺主呼吸之气,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司”就是主持的意思,例如“司仪”就是主持仪式。通过肺的呼吸,人们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这里所说的“清气”、“浊气”,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大概可以理解为氧气含量高的空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气吧。另外,按照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吸气属阳,呼气属阴,因此,呼吸的过程也是阴阳交接变化的过程。
在中医学里,肺不但主呼吸之气,而且主一身之气,也就是肺对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全身气机的出入即体内外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呼吸来完成,即肺的呼吸功能,而气机的升降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所谓宣发肃降,是指肺有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物质散发到全身的作用,使之上通下达,沟通内外,向上输布即宣发,向下输布即肃降。这里的“津液”是指多种体液,包括血液,也包括汗液,而“水谷精微”则是体液中营养物质的总称,包括氧气、蛋白质等。与现代医学知识相比较,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多少有点像氧气在血液中向全身运输的过程。
但我们应该知道,中医学知识并不能完全与现代医学知识等同。如上所述,肺所输布的是津液和水谷精微物质,这其中可能包括血液和氧气,但又不仅仅是血液和氧气。此外,五脏六腑在中医学里不是一个简单的解剖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生理、病理功能意义上的概念。中医的脏腑不是指器官的物质结构,而是指它的功能活动系统。例如,中医学里的肺,主要是指司呼吸、主一身之气等功能之综合,而不仅指肺这个脏器。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医脏腑学说在本质上是功能体系的概括分类,而不是结构体系的直观表达。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前一章介绍的关于呼吸的基本知识,是现代医学与中医学对于呼吸的基本认识,也就是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在医学界取得了基本共识的知识。接下来,我们还要介绍一些关于呼吸研究的新进展。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呼吸的认识已经更为丰富。为了与时俱进,为学习各种呼吸锻炼方法做好更为充分的知识准备,我想我们很有必要对呼吸的现代研究做一些展开性的介绍。
由于我们的目的是学习呼吸锻炼的方法,所以这里对于呼吸认识的展开性介绍将侧重于介绍呼吸方法所引起的生理、心理效应,这会加深我们对呼吸锻炼方法的理解,有利于我们对呼吸锻炼方法的学习。
来自根瘤菌的启示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人们对呼吸的认识还远远不够。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一些科学家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结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他们通过测算,发现当地的土著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很低,只是实际消耗量的一半,但那些土著居民看上去却很健康,并没有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营养不良症状或其他病症。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为什大豆根瘤菌么入少出多还不产生消极影响呢?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找到了答案。原来,在那些土著居民的胃里,有一种类似大豆根瘤菌的细菌。大豆根瘤菌有种特殊的本领,它们能够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就与此有关。而那些土著居民胃里的细菌,也有相同的作用,它们能够利用吸进的氮在胃里促进蛋白质合成。换句话说,当那些土著居民吸进空气的时候,也就同时提供了蛋白质的来源,借助于特殊细菌的帮助,他们的呼吸就等于吃饭,而且这种“饭食”来源很丰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众所周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很高,大约占78%,远远高于氧气的含量,氧气的含量只占大约21%。
这个发现足以使人们对呼吸刮目相看,它说明在特定的情况下,呼吸发挥的生理作用可以超出人们的想象,并不局限于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常理。然而,这个例子虽然与呼吸关系密切,但其呼吸并没有受到主动的调控。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居民并不知道他们的胃里有什么细菌,也不会感知到胃里发生了什么,更不会知道呼吸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他们不可能主动操作和调控其呼吸的过程,只是自然呼吸而已。其实,从探索呼吸锻炼方法的角度考虑,这些土著居民如果适当地调控他们的呼吸过程,或许可以更多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吃”得更饱一些。当然,这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论证。
如果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居民并没有意识到呼吸与其“饭食”的关系,那么,许多体育运动员对于呼吸与其运动项目的关系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一位举重教练曾经谈过举重与呼吸操作的关系。当被问及举重运动员是不是可以不系腰带时,他回答说可以,并解释说,那宽而厚的腰带主要对运动员的腰起保护作用,并不影响举重的成绩,如果运动员的技术过硬,自我保护的意识强,不系腰带也是可以的。当然,系上腰带会更有安全感,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也会减轻。但当被问及在举杠铃之前那一刹那,运动员不憋一口气行不行时,他则肯定地回答说:“那当然不行!”他解释说,如果不憋一口气,杠铃根本举不起来。只有憋住一口气,才能增大肌肉的爆发力。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那一瞬间,必然在憋气的同时快速发力,憋气为发力提供了内在的作用基础。由此可见,憋气的呼吸操作对于举重的实施和举重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憋气并不是简单地屏住呼吸,憋气与屏息不一样。屏息是指呼气或吸气之后作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或长或短,由人为控制。憋气则是指吸气之后,立即紧闭声门,然后做用力向外的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