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塔木德智慧全书-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里特兄弟在创办铁矿公司之前知道严守秘密,恐有人捷足先登。这一步走得对。然而,当铁矿公司办起来之后,他们却放松了警惕,铁矿依旧为许多人艳羡的。
  在困境中,谁都希望有个人能拉自己一把,而步入商场,人人为利而来。久不来往的牧师突然来了,且如此慷慨大方地提出予以帮助,在这个时候,梅里特兄弟已经为资金的短缺而弄得焦头烂额,有人相帮的惊喜冲昏了他们的头脑,失去了作商人应有的警惕,这一点是十分可悲的。
  当提出贷款之后,那利息是如此之低仍旧未能引起兄弟俩的怀疑,这不能不说是可悲的。且借据中也未写明借款期限,兄弟就在这种不应粗心的地方粗心,终于拱手出让了自己苦心经营的铁矿公司。这个教训是惨痛的。
  犹太人认为,要信守诚实之道,不可用欺骗的手段获利,同时要防止别人欺骗你。
  


只有美德永存


  七、《塔木德》的处世智慧——人的心胸应该比红海更广阔高尚的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塔木德》说:“人不因地位提升名誉,而是地位名誉因人提升。”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每一种真正的美德,如勤劳、正直、自律、诚实,都自然而然地得到人类的崇敬。具备这些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信任和效仿,这也是自然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弘扬了正气,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更可爱。
  天才总是受人崇拜,但品格更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前者是超群智力的硕果,而后者是高尚灵魂的结晶。从长远来看,是灵魂主宰着人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赢得社会地位,而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获得声誉。前者受人崇拜,而后者被人视为楷模,加以效仿。
  伟人往往是一些特殊人物,但伟大本身只不过是相比较而言的。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圈子非常狭小,他们很少有机会出人头地,成为伟人。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正直诚实、光明磊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他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切不可滥用误用。他应该充分体现人生的价值。哪怕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也可以做到真诚、公正、正直和忠厚。总而言之,他可以在上帝给他安排的岗位上做到尽心尽职。
  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尽心尽责的时候,他最高尚的品格也就在这种持久的尽心尽责中表现出来了。他们或许没有金钱,没有财产,没有学问,没有权势,但是,他们依然拥有高尚的灵魂,拥有精神财富——诚实、正直、尽职尽责。无论是谁,只要他忠于职守,他就是在履行被创造出来的义务,也就是在锻造自己果敢的品格。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尽管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品格的荣耀同加冕的国王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
  只有美德永存
  古代以色列经常遭受战乱,以色列人民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有一个以色列人临死前把两个孪生儿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我快死了,我有一大笔遗产要留给你们,我希望你们能好好地生活,并为以色列留下能够永恒的东西。”说完,他就与世长辞了。
  两兄弟得到父亲留下的遗产,成为富有的人,哥哥叶胡扎不忍眼看着本民族的同胞在水深火热中生活,便尽其所得的遗产接济穷人、灾民和无家可归的孤儿。没过多久,他就一贫如洗,也无家可归了。弟弟从不向任何人提供帮助,他觉得要得到父亲所说的“永恒”,那就造一座坚固而又豪华的花园楼房。
  花园楼房造好了,弟弟想:“我老了,把房子传给我的儿子,儿子可以再传给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样就有了‘永恒’。”
  正巧,成了贫民的哥哥,从弟弟的门前走过,弟弟非但不帮助哥哥,反而讥讽道:“你的钱呢?你的金银财宝呢?你帮助别人可自己却成叫化子,你什么都没有留下,怎么得到‘永恒’,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父亲……而我虽然吝啬,但现在应有尽有,你看看我这座花园,看看我的楼房!我有了享用不尽的财富,一辈子快乐得像个小皇帝……”
  哥哥说:“我把钱财奉献给受苦受难的同胞,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日子虽然过得苦一些,互相帮助,共同去战胜贫穷,建立起一座友爱的‘花园’,难道不比你的花园更美好吗?”
  “你的花园再好,只能是祖国河山的沧海一粟,你的财富再多,也只能是高山大川的一小颗石子或是一滴水,而总有一天,连我们的躯体也都化为乌有,到了那时,你还拥有什么?”
  几年后,一场狂风暴雨席卷了他们的家乡,顷刻之间,弟弟的花园楼房被摧毁了,洪水又冲走了他所有的财产,弟弟成了流浪汉。
  过了几年,花园楼房的废墟隐没在荒草之中,又过了好多年,连当地人都不知道那里曾有过一座豪华的花园楼房,当然,也不知道那里住过一个想要得到“永恒”的富翁。
  但是,在《塔木德》中却记载着一个人的美德,以色列人民会永远传诵并记住他的名字:叶胡扎。


对恶要严加防范


  对恶要严加防范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青年深深爱上了一个女子。后来青年病倒了,医生诊断之后,对他说:“你是因为思念太深不能实现,才患了这种病。只要和你思念的人同房,病一定会好。”
  这个青年便来找拉比,把医生的话告诉拉比,请他表达个意见。拉比坚决表示,绝对不能与这个女人发生肉体关系。
  于是,青年又表示,如果让这个女人一丝不挂地站在他面前,也能使他内心郁结消除而病愈的话,可不可以这么做?拉比还是认为不行。
  既然如此,那么是否可以让他和她隔着墙作面对面的谈话呢?拉比仍然不同意。
  在《塔木德》中,没有明白交代这个女性是否已经结婚。在别人问他何以如此强硬地反对这件事时,拉比回答说:“人类应该有贞节,假若一个人以思念很深为理由就可以立刻获得同房的话,社会的规范就得不到遵守了。”
  对这则寓言,也不要理解为犹太人热衷于把人的恶念防范得严严实实,让人因为不得发泄而死去活来。拉比知道这个青年一时死不了,说不定纯属装病。因为本来只要他履行合法手续结婚就可以了,何必急着同房呢?当然要是对方不爱他或者已经是有夫之妇,那青年即使真的病得要死,也没有办法。
  奉行诚实的原则
  《塔木德》说:“对于撒谎者最大的惩罚,就是当他说真话时也没人相信。”
  犹太人认为,奉行诚实的原则是你踏上成功之途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为自己的言语行为找借口而说谎的人,往往只是担心自己的名誉受到损伤,所以才编造谎言;这种人会因为自己的谎言感到不安,结果反而伤害到自己的名誉,使自己感到可耻。如果因此而遭到四周的人鄙夷的眼光,这也是毫无办法的事情。
  犹太人承认,“人难免要犯错误”。如果不幸犯下过失,与其以说谎的方法来隐瞒事实,倒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来得好些,这是要求改过的唯一机会,也是请求原谅的唯一方法。
  将过错或者不顺利的情形隐瞒下来,并不是一种好的行为表现,而且,担心事实真相被揭发的心情,也会很自然地传递到别人眼中。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成功的机会一定很小,而且你最终不会成功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不想使自己的良心或名誉受到伤害,想在社会上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你就不应该说谎,这件事情你一定要牢记在脑海里。而且这么做是你的义务,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绝大多数人一生下来就被告知:任何交易都要绝对诚实。如果你想达到成功的顶峰,绝不可欺骗和说谎。谎言,即使是善意的小谎言,也曾使得许多人由好不容易攀上的顶峰摔落,或是使得他们追求成功半途而废。这个跟斗能摔得多重?想想某位美国总统就因为对全美人民撒谎,而黯然下台的例子。
  在现今社会,我们看到小孩对父母说谎、父母对小孩说谎、夫妻间相互欺骗、官员也欺骗对他们依赖有加的民众,这是可悲而又无可争议的事实。是的,撒谎已是一件平常的事,但你不会让它成为你日常言行的一部分,绝对不可以。
  有许多关于诚实与不诚实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好多年,其中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只是传说。譬如,几乎每个美国的小学生都曾经听过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当乔治的父亲站在他面前,问他是谁砍了那棵树时,小乔治手握他的小斧头说道:“我不能撒谎,是我砍的……”不管这故事的真实性如何,它都不失为一个好故事。
  此外,每个美国的小学生也都学到另一个关于亚伯拉罕·林肯的故事。年轻的林肯受到母亲的差遣,到好几里外的商店为她买些东西。在回来的路上,林肯发现商店老板多找了钱。于是他又拖着疲累的脚步折返那家商店,把多找给他的那一两分钱还给人家,这故事讲的就这些。在这故事里,钱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林肯所显示的诚实,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为诚实而受益的例子。
  国际函授学校丹弗分校经销商的办公室里,戴尔正在应征销售员工作。
  经理约翰·艾兰奇先生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忍不住先摇了摇头。从外表看,这个年轻人显示不出特别的销售魅力。他在问了姓名和学历后,又问道:
  “干过推销吗?”
  “没有!”戴尔答道。
  “那么,现在请回答几个有关销售的问题。”约翰·艾兰奇先生开始提问:
  “推销员的目的是什么?”
  “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心甘情愿地购买。”戴尔不假思索地答道。
  艾兰奇先生点点头,接着问:
  “你打算对推销对象怎样开始谈话?”
  “‘今天天气真好’或者‘你的生意真不错。’”
  艾兰奇先生还是只点点头。
  “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
  戴尔稍稍思索一番,不紧不慢地回答:“抱歉,先生,我没办法把这种产品推销给农场主。”
  “为什么?”
  “因为农场主根本就不需要打字机。”
  艾兰奇高兴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戴尔的肩膀,兴奋地说:“年轻人,很好,你通过了,我想你会出类拔萃!”
  艾兰奇心中已认定戴尔将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测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只有戴尔的答案令他满意,以前的应征者总是胡乱编造一些办法,但实际上绝对行不通,因为谁愿意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
  戴尔认识到了这一点,据实回答,所以被雇用了。
  许多求职的人在参加面试的时候,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保持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地坦诚,而给招聘者一些他以为“正确”的回答。可是这个做法一点用也没有。因为没有人愿意要伪君子,正如从来没有人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