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稻叶四
郎轻敌妄断,几乎使今村支队弹尽粮绝,濒于绝境。
今村支队的第一天比较顺利,一气推进17
公里,超过铁石墩一线,傍晚
进抵松山口地区。这一带的丘陵高地标高在300
米左右,是李延年部第
9
师
的前进阵地,该师第26
旅扼守在这里。由此开始,今村支队进入了血战。
15
日当晚,今村胜治不顾部队疲劳,企图夜袭,一举突破松山口前进阵
地。守军第52
团为不使日军过早接近主阵地,在前沿即与日军反复争夺,激
战一夜,日军寸土未得。第
2
天拂晓,今村胜治集中全部几十门火炮猛轰守
军阵地,天亮之后,日军航空兵飞机数架亦赶来助战。太阳升起又落下,阵
地仍在中国守军手中。17
日,继续攻防战。鉴于日军飞机威胁甚大,第
9
师
郑作民师长命令各部队,组织对空射击,迫使日军飞机不敢低飞,减杀其轰
炸精度。有趣的是迫击炮竟然也能打下飞机,一架日军飞机在俯冲上拉时,
正巧碰上下落的迫击炮弹,当即坠毁。中国守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又经
过一天一夜战斗,第26
旅伤亡营长以下军官60
余人,士兵800
余人。至17
日下午,今村旅团逐渐攻占了松山口前进阵地,平均每日进展不过数百米。
攻击难产,天公又开始作对。当天夜晚,天空飘起细雨,绵绵不绝,进
而变成18
日的倾盆大雨。今村少将坐在临时搭成的棚屋内,心情犹如外面的
淫雨一样阴沉。据侦察,前方敌人主阵地有两道铁丝网,关键部位筑有钢骨
水泥地堡,还有数道坚固的阵地。即使晴天攻击,其困难也会超过目前的几
倍,更何况在这种鬼天气里。棚屋顶上漏雨越来越大,已经成了一道道小瀑
布,脚下泥泞一片,雨水像小河一样四处流淌。
“明日攻击,炮兵配合和弹药输送都会困难重重,航空兵的支援也无法
指望了。”今村少将有心等待天气转晴,可拿不准要等几天。师团长临别说
过:“今村君,拜托了,一周后听你的捷音。”当时师团长脸上的信任神色,
今村仍历历在目,但内心却有了一种套上紧箍咒的感觉。今村下意识地掐着
手指:“15
日出发,今天已是第三天了,不管天气好坏,总攻不能推迟。”
“旅团长,后方部队遭到敌人从右侧背的攻击,呈现防御战状况!”一
个参谋急慌慌地报告。
今村一怔,师团长答应过,要我放手进攻,无须顾虑后方,现在这是怎
么回事?看来广济方面的敌情仍很严重。往回退?今村少将从来不吃回头
草。今村狠狠地摇摇头,竭力使混乱的头脑清醒过来,“命令第
3
大队退出
攻击,驰援第
2
线,占领松山口南侧高地,掩护旅团侧背,主力继续攻击正
面敌军。”
18
日至21
日,大雨滂沱,今村支队冒雨日夜不停地猛攻松山口南面的
第
9
师主阵地。21
日晚,虽占领了阵地一角,但全线仍在僵持。正面未突破,
后路却被彻底切断,今村支队陷入三面被围之中,仅有东面黄泥湖沼泽地带
仍然开放着,但却无法通行。
从侧后包围今村支队的是第26、第48、第86
三个军,其中第86
军上至
军长何知重中将,下至普通士兵,几乎清一色贵州人,第103
师师长何绍周
少将还是何应钦的侄子。
第103
师在南京保卫战中,打得仅余500
余官兵,1938
年
1
月撤到湖南
平江重新整补,兵员主要来自贵州。1938
年
6
月,该师在麻城全部换发捷克
式步枪、轻机枪及重机枪。重机枪性能优良,能平射高射两用,使用钢心弹
时,可射穿轻型坦克的装甲。全师官兵从未见过这样的锐利武器,因此斗志
非常高涨。广济失陷后,伤愈回到前方的第
5
战区司令长宫李宗仁(白崇禧
返回军委会)命令第86
军转向田家镇方面,击敌侧背。第86
军当即由广济
西面的栗木桥向广济一田家镇之间猛插,冒雨急行军几十公里,进抵松山口
一带,发现南面第
9
师阵地方向战斗极为激烈,何绍周帅长当即命令部队发
起攻击。第103
师副师长万式炯少将日后回忆:
“从18
日晚起,我师向敌侧背攻击,非常活跃。19
日,我蕲春方面又
增加第121
师两个团,使敌陷入苦斗之中。20
日,我军第121
师又向敌之后
侧发起攻击,田家镇要塞也对敌炮击,使敌遭受三面围攻,伤亡很重。”
万式炯的回忆虽然时隔几十年,但仍与日军的战史记载惊人的吻合。日
本方面记载:
“从18
日晚,敌向支队侧背攻击非常积极,除第
3
大队继续苦斗,支队
长又用后方部队编成步枪部队,参加防御。20
日,后侧之敌又有增加,我军
不断伤亡,形势危险。支队长从主力部队中抽出步兵中队增援后方方面,并
命令山炮中队支援。由于激烈战斗,支队的弹药、医疗物品极感不足。”从
这个记载中不难看出,今村支队已经无力攻击田家镇,转而采取守势以求自
保了。
15
日到21
日,最初规定的一周时限已经用完,后略被切断,弹药、粮
食、药品告竭的报告接连不断地涌向今村少将的本部,今村除了将危机情况
频繁电台广济的师团长外,只能命令部队作困兽斗。
最能表明今村支队困境的是随军的第
1
野战医院。几天来,前后战线送
来一批批伤员,由于作战人员短缺,凡是勉强能行走的伤员一概自己去野战
医院。这些伤员在雨水、泥泞中翻滚爬行,等到了医院,已是气息奄奄,有
的干脆因失血过多,倒毙路途。本应优先供给的医院没有一粒粮食,连伤员
电要用薯类、野菜充饥。至于药品,《熊本兵团战史》中记载:
“连日连夜的激战,大批伤员和痢疾患者进入医院,全力救治伤员的医
院用尽了所有药品,任求氏溶液一支也没有了。军医们束手无策,只能仰天
长叹,难道经过连续激战,逃脱死亡线的勇士们,真要死于无药少医的野战
医院吗?院长中野军医少佐眉宇间现出一丝异常的决断,用山间的清泉煮沸
携带的固体食盐,制成应急食盐水,用来擦洗消炎,或者直接注射。现在看
来,这几乎是一种无谋无识的举动,可在当时却是唯一残存的手段,真是不
得已啊!”
9
月20
日午,九江日本海军第
2
联合航空队司令部。司令官塚原二四三
少将正在接电话,电话是第11
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自打来的。塚原少将听得
出来,尽管对方力图以平静的语调说话,但仍能感受到一种不安和焦急。由
于对方音量太大,塚原只好把话筒挪得离耳朵远一点,正在桌旁采访的几名
记者也听到了冈村的声音:
“塚原司令官,江北第
6
师团在田家镇北面被敌包围,处境危急,请阁
下力排万难,派海军飞机前往支援,并空投弹药物资。”
塚原对田家镇战斗非常关注,但没想到会如此糟糕。几天来的恶劣天气,
迫使第
2
联合航空队的近200
架各类飞机动不了窝,因此,只能从陆军的简
单通报中了解一般战况。而陆海军素有隔隙,双方尽吹自己如何过五关斩六
将,对走麦城一向讳莫如深。塚原由此推断,不到万不得已,冈村宁次不会
这样火烧眉毛,亲自请求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塚原毫无旁观之意,可是,
天气。。塚原手举话筒,眼睛转向窗外,数米以外,雨雾腾腾,能见度太差,
飞机根本无法起飞,就是起飞了也找不到轰炸和空投的目标。这一点,冈村
中将不是不懂,显然是急懵了。
“司令官,天气太糟,我的飞机已连续几天无法升空,贵部的处境我非
常理解。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备齐弹药物资和人员,一俟天气转晴,哪怕
只有一二个小时,我都将立即出动,全力解救第
6
师团。”塚原少将想让冈
村理解自己,又提醒了一句:
“能不能利用小型舟艇,通过湖沼地带输送物资?”
“我已与海军舰艇部队联系过了,看来只好先这么干了。我现在即派宫
崎大佐到你处侍命,准备随飞机前往战场观察,请多关照。”
冈村放下电话,转身下达电令,要稻叶四郎中将从广济方面抽调部队,
火速南下田家镇,务必打破中国军队的包围,解救今村支队。
冈村的急电尚未到达广济,稻叶四郎师团长已经采取了紧急救援措施。9
月20
日,第36
旅团长牛岛满少将在师团长的严令下,不顾广济地区中国军
队连续反击的压力,硬挤出第45
联队的第
2
大队,在山本少佐率领下,于当
日情晨掉头南下,但在四望山附近与中国军队遭遇,南下被阻。次日夜晚,
稻叶四郎再次抽调第23
联队的
4
个步兵中队、
2
个山炮中队、
1
个辎重兵中
队及部分工兵,由他田少佐指挥,组成混合部队驰援。稻叶四郎能抽调的部
队都抽了出来,再抽调,广济地区就保不住了。
然而直到25
日,救援日军始终无法突破中国军队的阻击,被挡在松山口
以北的铁石墩一线。被包围的今村旅团顾不得南下,抽出
3
个步兵中队和1
个速射炮中队从松山口向北竭力攻击,企图在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与铁
石墩方面的师团增援部队会合。
广济至田家镇之间数十公里的地段,硝烟弥漫,包围、反包围,战况异
常混乱。今村旅团被围于松山口及其以南地区,而从北面切断今村旅团后路
的中国军队又承受着南北日军的两面夹攻。如果老天继续帮助中国军队,如
果日军海军没有优势,今村旅团必被歼无疑。
9
月21
日午后,连阴降雨数日的天空开始转晴,地面和天空中的湿气升
腾而上,形成大片大片的云层。在九江机场待机的宫崎大佐立即登机,赶赴
战场上空侦察。透过云层缝隙,地面上隐隐约约地现出一些白色斑点。
“降低高度,尽量接近地面!”飞行员按照宫崎的命令穿过云层,从山
头上方掠过。看清楚了斑斑白点是一些日军士兵,他们不顾暴露目标,身穿
显眼的白色衬衣,在开阔地上摆出一个巨大的“药”字。宫崎大佐急忙写了
一张纸条装入通讯筒,掷向下方日本阵地。上写:“今村旅团长,我奉军司
令官命令,观察你部奋战情况,我皇军官兵虽身陷重围、弹尽粮绝,仍能以
武士道精神,浴血奋战。望继续坚持。军司令部宫崎周一大佐。”
九江机场上,塚原二四三少将亲自督促,一架架战斗机、轰炸机满载而
起,鱼贯升空。九江对岸的二套口机场是陆军航空兵第
4
飞行团的前线机场,
藤田少将身着飞行服,登上一架重型轰炸机,亲自率大机群飞赴田家镇方面。
几天来免遭日军飞机轰炸的中国军队阵地上,火光闪闪,炸点密集,包
围圈内的日军则欢腾雀跃,拥向一个个自天而降的降落伞。与此同时,第11
军派出工兵部队,在海军的大力支援下,以小型舟艇满载弹药、粮秣,从武
穴镇经过雨水上涨的湖沼地带,建立了今村旅团东面黄泥湖的补给线,并利
用舟艇返回,把大批失去战斗力的伤病人员送往后方。
24
日夜至26
日,经两昼夜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