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争飞行员-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随人流的去向。士兵信仰了和平,因为他们找不到战争。

    因为战争的肌肉组织是看不见的。因为你一拳击出,打中的是孩子;因为赶
去战前会合的路上,你碰到了临盆的妇女;因为试图传递情报或接受命令都是徒
劳,就像要和天狼星展开讨论一样无谓。军队不见了,有的只是人。

    他们信奉了和平。他们被迫当起了机械师、医生、牧羊人、担架员。他们帮
着修汽车,帮这些对破铜烂铁一无所知的小人物。士兵们不知道他们付出了这些
体力,应该算是英雄呢,还是应该上军事法庭。被授予勋章,他们不会感到惊讶
;靠墙并排站着,头上挨十二颗子弹也不惊讶;解甲归田也不惊讶。什么也不能
让他们惊讶。他们早就越过惊讶的门槛了。

    这是一大摊浑水,凭你什么命令、行动、消息、电波,都传不出三公里去。
村子一座接一座地坍倒在水沟里,军用卡车受和平的召唤,一辆接一辆地信奉了
和平。这一波一波的士兵准备好了接受死亡,可压根儿没碰上生死存亡的事,只
好接受遇到的任务,修理这辆老爷车的车辕,三位修女往车里塞了十二个奄奄一
息的孩子,为了上帝才知道的什么朝圣,前往上帝才知道的什么神仙洞府。

    我不责难这些退却的士兵,他们的行为类似阿里亚把手枪收回口袋。什么风
能让他们振作?哪儿来的波能触动他们?能让他们团结一致的那张面孔又在哪里?
他们对世界的剩余部分一无所知,除了那些乱糟糟的谣言,谣言在三到四公里长
的路上散播,起初只是些荒诞离奇的假设,在浑水中传播上三公里,就成了确实
可信的消息:

    “美国参战了。教皇自杀。俄国飞机炸毁了柏林城。三天前签订了停战协议。
希特勒在英国登陆了。”

    妇女儿童没有牧羊人,而男人也没有牧羊人。将军传达他的命令。部长给传
达员下命令。或许,凭他的口才,还能让他变了脸色。阿里亚给他的机组下命令,
他能让他们献出生命。军用卡车上的中士下命令给他的十二个手下,他们听他的。
可是除此以外,他和其他任何事都没关系了。假设有一个天才的长官,对局势一
目了然,构思出一个能救我们的方案,这位长官有的也只是一根二十米的电话线
以施展抱负。传达员就是他用以取胜的所有兵力,如果线那头还有一个传达员的
话。

    当这些零零落落的士兵跟着支离破碎的大队人马随遇而安的时候,他们不过
是战争的失业者,脸上毫无爱国的战败者应有的失望。他们倒是隐隐约约地希冀
和平。可他们眼中的和平仅仅意味着这场难以名状的混乱的终结,以及身份的回
复,哪怕是最卑微的身份。像个老鞋匠回忆他敲钉子的年代,敲着钉子,他就创
造了世界。

    要是他们笔直往前走,那是因为整体的不协调将他们分隔开来,不是因为他
们怕死。他们什么也不怕:他们是空的。

    /* 21 */第四部分我明白了什么是和平第21节失败者不会就地转化为胜利者

    有一则基本规律:失败者不会就地转化为胜利者。如果有人说,一支部队先
是退缩了,后来又抵抗,那只是语言上的简略,因为退缩的和现在参与战斗的,
根本不是同一支队伍。退缩的军队已不再是军队。并非他们不配胜利,只是退却
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联和精神关联。把这样的士兵筛选出来撤往后方,换
上新鲜的有组织性的后备军,阻挡敌兵要靠他们。至于退下来的,把他们集结起
来重新塑造成军队。要是没有后备军补上,一旦撤退便一泻千里。

    惟有胜利可以使人团结。失败不仅将个人从团体中分裂出来,而且分裂人本
身。退却的人不为法国的溃败哭泣,因为他们是胜利者。因为法国不是在他们周
围溃败的,而是在他们心底。能为法国哭泣已经算胜利者了。

    几乎对所有人——还在抵抗的或已经放弃抵抗的人——来说,战败的法国的
面貌都只是后来才显现出来的,在沉寂的时候。今天,每个人都心力交瘁,为了
暴露的或隐藏的细节,抛锚的卡车,拥堵的道路,卡住的气门杆,荒诞的任务。
崩溃的标志就在于任务变得荒诞,在于抵制崩溃的行动本身变得荒诞,因为一切
都自我分离了。人们不会为世界性的灾难流泪,却会为自己负责的事物哭泣,因
为那是他们惟一能触及的东西,可就连它们也在瓦解。正在崩溃的法国不过是碎
片汇集而成的洪流,一切都丧失了面孔:这次任务,这辆卡车,这条公路,这根
该死的气门杆。

    是的,覆灭的场景令人伤感。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做法,强盗有强盗的表现。
部门机构支离破碎,垂头丧气、筋疲力尽的军队在荒诞中面目全非。这种种结果
都包含在一场失败之中,就像鼠疫包含了淋巴结炎。但是如果你爱的人被卡车压
了,你会嫌弃她的丑陋吗?

    失败的不公正之处在于,它让受害者看上去倒像凶手。失败如何展示牺牲、
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决定战争命运的上帝所忽视的警惕心?失败如何展示爱情?
失败展示出的是无能的将领、散漫的士兵、消极被动的群众。这往往是因为确实
无能,可这无能本身意味着什么呢?一条俄国转变态度或美国参战的传闻就足以
让人们变了脸色。共同的希望可以团结他们。诸如此类的传言,每回都像海面上
的一阵风,把一切涤荡一新。不应该用失败的结果来评判法国,应该通过法国的
敢于牺牲来评判它。法国违背逻辑学家的真理接受了战争。逻辑学家告诉我们:
“德国人有八千万,我们无法在年内造出短缺的四千万法国人。我们无法将麦田
变为煤矿,我们不能寄望于美国的参战。德国人索要但泽自由市,为什么他们不
让我们去救但泽(虽然也救不了),却逼我们自杀以避免耻辱呢?一个国家产的
麦子比机器多,人口只有别人的一半,有何耻辱可言呢?为什么要我们来背负耻
辱,而不是全世界?”他们说得对。战争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灾难。但是法国为
了避免失败就应该拒绝战争吗?我不这么认为。法国本能地也这么认为,诸如此
类的警告没有让它转变对战争的态度。在我们国家,精神战胜了智慧。

    生活总是打破常规。失败尽管丑陋,仍然算是通往复兴的惟一途径。我知道
要种植一棵树,人们把种子埋在土中让它腐烂。抵抗的第一次行动如果启动得太
晚,往往要失败,但它是抵抗的觉醒。像树木从种子里长出那样,觉醒也可能结
出胜利的果实。

    法国履行了它的职责。职责一是提议自己被打垮,既然世界是既不合作也不
战斗地在仲裁;职责二是眼睁睁看自己被沉默掩埋一段时间。要冲锋,自然需要
有人冲在前头。这些人几乎必死无疑,但是为了冲锋的存在,他们的死是必要的。

    这是个高于一切的职责,既然我们不存幻想,愿意让士兵们以一敌三,愿意
让农民对抗工人!我拒绝别人拿失败的丑态来评判我!一个人接受在飞行中被烧
伤,人们会拿他的浮肿来评判他吗?虽则他也是要变丑的。

    /* 22 */第四部分我明白了什么是和平第22节我们会受到责备的

    撇开使战争成为必然的精神意义不谈,这场战争在进行的过程中实在显得可
笑。这个词从不使我难堪。我们刚宣布完战争,由于没本事进攻,就开始等待别
人来把我们消灭!

    他们做到了。

    我们准备了麦捆去战胜坦克。麦捆毫无用处。今天消灭实现了。再没有军队,
没有储备,没有联系,没有物资。

    然而我仍旧一丝不苟地继续飞行。以八百公里的时速和每分钟三千五百零三
十转的转速向德军俯冲。

    为什么?嗨!为了吓唬他们呗!为了让他们撤离我们的领土!既然我们想获
取的情报是没用的,这次任务就没有别的目的。

    可笑的战争。

    我的做法可能有些夸张。我下降了很多。操纵杆和手柄化冻了。我恢复了正
常速度,水平飞行。以五百三十公里的时速和每分钟二千二百转的转速冲向德军。
真可惜,他们受的惊吓要小许多了。

    把这场战争称做可笑的战争,我们会受到责备的!

    称它作“可笑的战争”的是我们。我们确实觉得它可笑。我们有权利随心所
欲地取笑它,因为我们愿意承担所有的牺牲。我有权拿自己的死开玩笑,只要这
玩笑让我高兴。杜特尔特也是。我有权品味反常现象。为什么那些村子还在燃烧?
为什么这些人被散乱地遗弃在路上?为什么,我们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冲向自动
屠宰场?

    我拥有一切权利,因为此时此刻,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接受死亡。我
接受的不是风险,不是战斗,而是死。我学到一个伟大的真理:战争,不是接受
风险,不是接受战斗,某些时刻,对战士而言,就是接受纯粹而简单的死。

    这些天来,当国外舆论评论我们的牺牲不够时,我看着机组出发和坠落,问
自己:“我们为了谁献身,还有谁会奖励我们的付出呢?”

    因为我们正在死去。因为十五天来十五万法国人已经死了。这些死去的人或
许并没有做出非凡的抵抗,我毫不赞赏非凡的抵抗。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几队步
兵在一个无法设防的农场被屠杀,空军机组像蜡投入火中似的销熔。

    尽管如此,2/33大队的我们,为什么还愿意去死呢?为了世人的评价?可是
评价得有法官。我们中间有谁会同意将评判的权利随便交给什么人?我们认为有
一个共同的事业,我们就是以它的名义在斗争。这不仅关系到法国的自由,而且
关系到全世界的自由:我们太小看裁判的位子了。评判裁判的是我们,由我们2/33
大队的人来评判裁判。但愿人们别来告诉我们——我们这些一言不发就起飞的人,
即使任务简单也只有三分之一的生还机会;也别告诉其他机组;也别告诉那个被
弹片毁了容的朋友,他这一生都不可能讨得女人欢心了,被剥夺了一项如此基本
的权利,像待在监狱高墙后的囚犯,他躲在丑陋筑起的围墙后边的阴影里,用道
德武装自己——别告诉我们观众在评判我们!斗牛士为观众而活,我们却不是斗
牛士。要是有人向奥士德宣布:“你该走了,因为观众看着你”,奥士德会应道
:“错了。是我,奥士德看着观众……”

    因为,说到底,我们为什么还在战斗呢?为民主吗?如果我们为民主而死,
我们就与民主国家同属一个阵营。那么让它们和我们一起战斗吧!可是那个最强
大的、惟一能够拯救我们的民主国家,昨天却推卸责任,今天还在推卸责任。好,
这是它的权利。但是它的做法意味着,我们只为自己的利益战斗。然而,我们知
道一切利益都丧失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死呢?

    出于绝望吗?可是没有绝望啊!如果你希望在失败中找到绝望,你就对失败
一无所知。

    有一种高于聪明言谈的真理。是某种穿过我们、控制我们的东西,我能感觉
到却抓不住它。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