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鸿儒
摆在我们面前这本书,《泥鸽靶》——英文原名《F。I。A。S。C。O。》在国外是一本畅销书,也是一本有争议的书。这本书自发表伊始,就在国外的金融界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作者在书中以亲历记的形式,公开了他的雇主公司所从事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损害客户利益的交易内幕,而他的雇主公司坚称绝无此事,称书中内容纯属哗众取宠。
由于是局外人,我既无法也无意评判书中每件事的是非曲直,但书中所涉及的两个问题,即金融服务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和金融衍生产品问题,我倒认为应该给以充分的关注。
中国资本市场自建立以来,一直面临着要正确处理推动发展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创新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动力,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尤其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监管就失去了意义。而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监管的主线。在这个意义上,《泥鸽靶》的内容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金融服务行业(特别是证券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并不局限于哪一个国家、地区、公司的从业人员。事实上,在中国的证券行业中,违反职业道德、损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虽然这些问题都是个案性质,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不大,但其危害性不可忽视。要解决这个问题,除行业自律外,加强监管是最重要的。而且监管内容、方法、手段还要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增加,不断地发展和深化。为此,我们的监管部门不但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还要不断的借鉴国外同行的做法,从国外监管成功的和不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监管水平不断提高,达到维护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广大投资者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的目的。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原理上,它首先应该是规避风险的工具,但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而且越是设计得精妙复杂的产品,其破坏力往往越大。是产品本身固有的问题?还是使用不当的问题?国际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由市场发展程度所决定,目前中国尚未出现书中所谈到的那些金融衍生产品,但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新的需求会不断涌现,金融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出现,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毕竟金融创新是必然的趋势。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金融衍产生品?如何有效进行监管?怎样才能做到既能利用它的杠杆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金融资源,同时又能有效控制风险,以避免墨西哥、拉丁美洲、亚洲金融风暴那样的危机在中国重演?这些都是下一步我们可能面临的问题。
为了解答好这些问题,为今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作出准备,我们应该不断开阔视野,及时跟踪和了解国外金融创新的最新发展。作为第一部深入浅出介绍金融衍生产品的书籍,《泥鸽靶》至少是从一个侧面使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即使仅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本书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刘鸿儒(签名)
译跋
邵琰
做文字工作是我多年的愿望,最后决定把《FIASCO》译成中文,起因却纯属偶然。去年夏天读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赵毅恒先生所著《对岸的诱惑》一书,赵先生的书与金融市场全然无关,写的是20世纪上半叶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观点却是我国金融市场近年发展的写照:表面有来有往,实际是两个单向 中国人到西方当学生,西方人到中国当老师,一学一教,学的教的都是近代西方特产。诚然,金融市场本就起源于西方,在中国的历史尤其短暂,学习是顺理成章的;更何况有人教总比没人教好,有机会扬长避短。只要不作一边倒的好学生,不必句句当真理就是了。
所以有了中文版的《泥鸽靶》。据我所知,《泥鸽靶》是第一本专门描写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书。金融衍生产品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危险,也是最暴利的发明。自80年代末期问世之后,这种金融工具直接导致了无数震惊世界的重大金融事件,受害者遍布各地。本书以金融衍生产品为主线,内容几乎涵盖了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全部重要事件:墨西哥比索贬值、拉美金融危机、美国衍生产品丑闻、霸菱银行破产、日本金融改革和亚洲金融风暴,以及国际金融服务业的若干重大收购兼并案。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曾经是国际顶级投资银行的衍生产品经纪,他以一个内部人的身份揭露了这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及其玩家的种种鲜为人知的真相。
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并没有原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尔顿。米勒认为金融衍生产品的发明是过去20年中商业界最伟大的发明。金融衍生产品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扩展了通过套期保值来控制过去难以规避的风险的机会。同样,投机也不是令人发指的行为。投机活动使得市场的价格发现体系更加有效和精确。然而,米勒也多次指出金融创新经常被用于逃避监管,《泥鸽靶》中的故事证实了他的观点。帕特诺伊在摩根士丹利期间目睹了金融界的〃火箭科学家〃 通过衍生产品一方面协助客户逃避监管、规避税收,另一方面向无知的客户巧取豪夺,榨取高额佣金和利润。
这不是一本主流的书,它更像是一本“黑幕”类的书,目标直指世界顶级的投资银行,文笔也是举重若轻的漫画式写法。但这绝对是一本具有现实意义的书。书中涉及的两个主要方面,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都是我国金融市场目前面对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金融开放的大门业已打开。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都可以借鉴本书的内容。
投资银行可以借鉴国际顶级公司从客户/市场需要出发的业务方法的和创新精神,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通过衍生产品解决我国金融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监管机构可以了解海外金融机构规避监管的手段,借鉴监管与被监管者对弈的得失,从而避免前车之鉴,使政策更加行之有效。至于投资者,可以了解〃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避免在和海外精英投资银行的交易中因为处于信息劣势而遭受损失。实际上,国际投资银行向我国具有海外投资权的企业销售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而且近期社保基金也将开始进行海外投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政策亦即将出台。正如罗马人所言,〃买家要多加防范〃。
《泥鸽靶》1997年出版后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内容的真实性是争论的焦点。考虑到近年来美国和欧洲金融市场丑闻络绎不绝,各大机构在本土及海外的违规行为比比皆是的情况,无论真相如何,我们都能得出不能只看到成熟市场及其参与机构的光环的结论。与赵毅衡先生书中的文人学者不同,海外机构和个人到中国金融市场做老师,并非为的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学习的过程也是选择的过程。
作为长期在海外金融业求学的“学生”,数年来为稻粮谋,做的都是人生非做不可的事。但是这一本书是我想翻译的,所以一字一句的译了出来。本书作者帕特诺伊在《泥鸽靶》出版后已经成为美国衍生产品投资者的维权志士,在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破产后曾作为专家证人在国会就衍生产品问题作证。作为译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我国读者对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注,所谓抛砖引玉也。
《泥鸽靶》是第一本关于金融衍生产品的书,深入浅出,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作者汇集了他在金融和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用充满幽默感和洞察力的笔触对华尔街弱肉强食的高等金融活动进行了生动描写和尖锐抨击。所有投资者都应先睹为快。就像《操盘手回忆》(The Reminiscence of a Stock Operator)代表了2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骗术扑克》(Liar's Poker)代表了80年代的美国金融市场,《泥鸽靶》是9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的代表;并且也将像前两本书一样成为经典之作。
“欧洲的每一个银行家都会想看这本书,摩根士丹利应该听从我们早些时候的建议,买下所有的书,举行一场大规模焰火晚会,甚至可以邀请帕特诺伊本人在上面热热身。”
“相信我们,《泥鸽靶》绝对会引起轰动……帕特诺伊下笔毫不留情……”
——《欧洲周刊》
“《泥鸽靶》让你亲身体验当今华尔街最危险、最重要的游戏。衍生产品交易是一场血腥的游戏,猎物就是毫无防备的投资者。读读这本书吧,否则……”
——迈克尔·刘易斯 《骗术扑克》作者
枪炮,酒精,嗜血成性——高等金融的全部真相
——《星期日泰晤士报》
无畏的揭露
——霍华德·戴维斯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主席
近日,一本名为《泥鸽靶》的新书在金融界内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据称这是在世界范围内被股票经纪人和基金经理围追堵截的一本书,因为他们不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他们的客户看到这本书。该书是一个“内部人”的成长记录,是一本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弱肉强食的高等金融活动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教科书,它记录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摩根士丹利经纪人从满怀热情学习游戏规则到惊心动魄于其本质的嗜血并最终脱离的全过程。
为了磨炼杀手的本能,弗兰克。帕特诺伊在摩根士丹利的同事组织一年一度的射击比赛固定收益部年度泥鸽靶射击赛。1994年,第一笔巨额衍生产品亏损爆发的同时,帕特诺伊参加了摩根士丹利的固定收益部年度泥鸽靶射击赛。那次集会上的呐喊会令所有的投资者心悸:〃我闻到了血腥味,让我们去杀吧!〃本书讲述的就是他们的行动。在这些久经训练的衍生产品经纪面前,买家全身而退的机会并不比泥鸽靶高。
这本书自发表伊始,就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相当大的震动。书的作者弗兰克。帕特诺伊,耶鲁大学法学士,曾从事过投资银行、衍生产品经纪、公司和证券律师等多种职业。他以亲历记的形式,点名道姓地公开了他的雇主著名的金融公司所从事的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损害客户利益的交易内幕,是一次关于金融投资业秘密的大起底,《泰晤士日报》对该书的评价简短得令人心悸〃枪炮、酒精、嗜血成性,华尔街高等金融游戏的全部真相〃。
而《泥鸽靶》在中国上市后,同样也在本土金融领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此书揭示的是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内幕,说的也主要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事,但金融衍生产品大批涌入中国是迟早的事,所以,译者邵琰女士翻译此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用译者的话说,对于投资银行,可以借鉴国际顶级公司从客户或市场需要出发的业务方法和创新精神,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通过衍生产品解决我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