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赢信息化战争-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实践是最好的信息化战争教材,应认真研究这些案例,从中思考规律性特征。
按照战争形态发展规律,未来20年,将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战争频度增大、武
器发展加速、编制体制调整不断、军事理论创新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动态跟
踪研究,从信息化战争的不断实践中摸索规律,分析特点,选择性借鉴。和平时期
的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创新,缺乏实战验证,所以必须强调以敌为师,以实践为师。
以敌为师,是在搞清敌人的同时,学习敌人之长,摸清敌人之短,以最终战胜敌人。
以实践为师,是要提倡借鉴,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借鉴成功的经验,接受失败的教
训,以免重蹈别人的覆辙。战争是不能重复的,战争也是不能随便进行实践的,因
而以实践为师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和借鉴的目的不是模仿,更重要的在于瞄准强敌,
以他山之石攻他山之玉。瞄准强敌,必须要注意战略和策略的把握。美国是世界超
级大国,年度军费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世界军费总额的一半。
    美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军队新军事变革已经推进了近30年,不仅拥有信
息化军队建设的经验,而且在信息化战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经验。美国所做的这一
切,都是为了抢占制高点,把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自己的身后,绝不允许出现一个
强有力的竞争者。美国经常在军队建设、战争实践、武器装备发展和技术突破等方
面进行战略欺骗,散发战争迷雾,企图把别国引向歧途,达到击败对手、发展自己
的目的。为此,我们一定要头脑冷静,做到:瞄准重点搞跨越。要重点赶超不能全
面赶超,瞄准强手不是瞄准强国,而是瞄准强敌在台海战争中可能对我形成威胁的
那一部分作战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一定要牢牢抓住“中国特色”
这个核心不动摇,不能跟风、不能尾随,不能用人有我有的“比宝”的办法求发展,
不能跟在美国、美军后面搞大而化之的全面赶超,而是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只有
这样,才能缩短战线、突出重点,使力量能够聚焦,效能得以集中。要瞄准强点抓
建设。瞄准强敌,可以提高军队建设和作战训练的瞄准。不管未来战争对象是否是
美军,但在建设和训练上要以其为对手,一开始就把坐标参照系定得高高的,只有
这样发展才会起点高、潜力大、后劲足。要瞄准弱点谋打赢。瞄准强敌,不是光瞄
准其强、优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瞄准其弱、劣的一面,这样才能增强针对性,达
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目的,使军事斗争准备产生威慑和实战双重效应。创新中
国特色的军事理论有人说,美国军队是技术型的军队。过于重视科学技术和武器装
备的作用,尤其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
    结果,这些“唯武器论者”在最近十几年的所有战争中连战连捷。有人说,苏
俄军队是力量型的军队。无论是军队员额还是武器装备都要比美国多出一大堆,即
便是武器装备的发展也是如此,傻大黑粗、外形笨拙、性能落后,总是企图用数量
来弥补质量,结果总是失败。有人说,中国军队是谋略型的军队。从孙子讲兵法开
始,到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再到毛泽东以劣胜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以小胜大的辩证唯物思想,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型特征。智慧、谋略和知识都
是信息时代制胜的关键要素,如果说传统战争中两军交战勇者胜的话,那么在信息
化战争中两军交战则是智者胜。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游击队的“泥腿子”扛着土枪
闹革命,居然获得了胜利;后来与拥有美式先进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作战,“小米加
步枪”的“土包子”照样打败了用“飞机加大炮”武装到牙齿的王牌军队。六七十
年代,国际形势相当险恶,美国和西方世界对我全面封锁,苏联在北方边境陈兵百
万,毛泽东把当时的世界划分为三个层次,通过区分这三个层次确定了三个世界的
理论和外交政策的方针,这是大战略。按照这个战略构想,毛泽东针对超级大国提
出要搞一点原子弹,建造几艘核潜艇。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极端困难的,但是很
快就搞出来了。
mpanel(1);
    现在回想起来,在美国、苏联等国拥有大量核武器的情况下,毛泽东为什么提
出要“搞一点核武器”而不是“搞一批”或者“搞一堆”核武器呢?这就是战略,
这就是谋略,花了很少的钱,搞了那么一点点,就把美国和苏联给吓回去了,战略
威慑发挥了奇特的效果。反观苏联,按照“你有我也有,你强我比你还强”的竞争
模式发展,搞了那么多的核武器、核潜艇、核导弹、核轰炸机,把国家经济拖垮了,
最终还得请美国人花钱,让美国的专家帮着来拆解。信息化战争准备,我们需要做
很多事情,比如要买飞机、买舰艇、买武器。未来战争对手是谁,战争将在何时爆
发,战争将可能持续多长时间?我们知道吗,没有人知道!那么,我们究竟要花多
少钱、买多少武器装备才能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呢?如果我们花了很多钱,买了
很多武器装备,这些东西放到哪里,如何维护保养,怎样组织训练,谁来管理保障?
这又牵涉到一个战场建设、教育训练和装备保障方面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能事无巨细,逐一点到,只能从战略层面思考信息化战争准备的
问题,因为战略是对全局进行宏观指导的。在中国军队加速推进新军事变革的过程
中,美国的专家学者曾经预言:“不怕中国现代化,就怕中国毛泽东化。”他们认
为,中国只要是沿着美国推进军事变革的路子发展,将永远是因循守旧,永远不可
能超越美国,这样的现代化除去花费大量金钱购买武器装备之外,对于提高战斗力
和打赢未来战争几乎起不到多大作用,因为用美国人的方法和武器来战胜美国是没
有用的,美国对付中国这一套早已是轻车熟路。
    如果中国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军事谋略的奇特魅力,创新信息化作
战理论和军队建设理论,则会变幻无穷,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弱胜强,可能会
像当年的游击战、运动战那样难以对付。所以,在推进军事变革过程中,不能眼睛
光盯着美国进行赶超,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不用说赶不上美国,即便是赶上了又
有什么用?中美两国两军作战思想、作战指导、作战目标和军事战略不同,漫无目
的地赶超有何价值?中国要想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必须创新出适合中国特色的
军事理论。
    中国古典军事思想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深深地影响着
中国的军事实践,如果把这些传统的经典军事思想与当代先进的军队建设思想相结
合,就会像精神原子弹那样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和震慑力。在推进军事变革过程中,
不能眼睛光盯着美国,不能把金钱都花在硬件上,也要特别关注理论创新问题。我
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军事理论,结合中国的军事斗争实际和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创新出新的军事理论,指导军队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应重
点研究美国新军事变革的脉络和趋势,认真分析四场战争的规律和特点,结合中国
军队的实际,创新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理论和新战法,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
发展。
                            紧紧把握战略机遇
    当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社会变革出现重大动荡,战争频度和广度就会不断
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谁抓住战略机遇期谁就能有所发展,否则就跌入痛苦的深渊。
中国历史上痛失两次战略机遇期,都发生在战争出现大转型的重要时期:一次是冷
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转型时期,一次是热兵器时代向机械化时代转型时期。历史
不是简单的重复,但回溯历史总会找到一些规律性特征。中国历史上两次痛失战略
机遇,都发生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军事领域产生重大变革的转型时期,这种
时期是一个产生突变的时期,是一个爬坡和上升的时期,抓住机遇冲上去就有到达
巅峰的希望,如果跌落下去就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纵观历史经验教训,强国之
所以从弱到强,关键是较好地把握了三个问题:一是抓住战略机遇,加速发展自己。
    机遇对任何国家都是平等的,机遇从出现到消失是一个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
如果不敏感、抓不住,就会痛失机遇期。机遇期一旦失去,将会逐渐产生裂痕甚至
鸿沟,日后再想积蓄力量赶超已不可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敏锐地提出,一个
新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出现,信息化时代正在到来,美国必须放弃核大战和机械化战
争的传统思路,在用信息化改造机械化的同时,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信
息化军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21世纪抢占世界制高点,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
    实践证明,美国的战略预见是明智的,决策是正确的。二是科技立国、科技强
军。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由弱变强的规律,几乎都是走了一条科技立国、科技
强军的道路。西方国家重视原创性发明,重视原理性概念性探索,重视一大批高技
术群的牵引作用,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结合,所以武器装备发展起点高,带
动性强。三是不断调整军事战略,不断创新作战理论。中国痛失战略机遇期的最大
教训,就是不能与时俱进,过于封建保守、传统落后。晚清时期,北洋水师一度十
分红火,作战能力在亚洲属第一、世界排第九位,但理论指导和作战样式传统落后,
从而导致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全军覆没。西方强国总能根据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
的变化,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创新作战理论、调整编制体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
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英国利用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的时机走出欧洲,冲向世界,大
力拓展海外殖民地,显然是战略调整的结果。美国利用从热兵器向机械化转变的时
机,适时把大陆战略调整为海权战略,从而打赢战争、挤垮对手、称霸世界,也是
战略调整的结果。反观日本,明治维新改革的成功,一度使日本成为世界大国。一
个强大起来的日本,1941年开始大搞侵略扩张。
    天皇在决定对美作战之前,山本五十六曾上书天皇表达过反对意见,根据他长
期对美国国家战略能力实地考察和专项调研的分析,坚定地认为,如果日本坚持对
美作战,日本必败无疑。天皇不仅拒绝了山本的建议,反而让山本担任联合舰队司
令官,指挥偷袭珍珠港的对美首次战役。二战后期日本战败的结局最终证明了山本
早期战略判断的正确性,但为时已晚。
                            加速推进军事变革
    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战争发展的这次战略机遇期,从时段上看仍将有20年的过渡
时间。如果抓住这个重要机遇期,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就能在较短的历
史时期内实现建设信息
    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宏伟目标。根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