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一问,解不等式的时候,杨硕更是用了向量的知识,几个简单的式子就解出了最后的答案,和数学老师讲的传统解法根本不一样,却精妙了很多。
“我解的对吗?”杨硕写完了最后一步,停笔问杜晓鹏。
杜晓鹏“啊”了一声,然后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一刻,绝对是杜晓鹏有生以来最尴尬的时刻。
“杨硕,你解的完全正确,而且最后一步不等式的解法,比老师讲的都还要巧妙。”杜晓鹏不说话,简楚月却开口了。
“是吗?这么说我的成绩是我考出来的,不是抄出来的喽?”杨硕还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说话的时候看看杜晓鹏又看看简楚月。
“杨硕,我收回我之前说的话,并真心向你道歉。”简楚月脸上一红,不过很快又镇定了下来,认真的冲着杨硕说道。
“道歉倒不用了,还是刚才那句话,都是一个班里的同学,以后学习生活上有什么事情,尽管吭声。”既然简楚月都要道歉了,杨硕虽然不和她再计较,但也是当仁不让就接受了,而且顺便把刚才给全班同学说的那句话,又专门冲简楚月说了一遍。
“谢谢。”这一次的简楚月,心里却再没有觉得杨硕有多张狂。
017章 专家论证()
通过打脸杜晓鹏,杨硕算是基本摆平了高三9班,前有班主任牛浩源的权威解释,后有杨硕自己的强势证明,不管别人有多少想法,但杨硕成为高三9班的学霸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不过杨硕在月考中异军突起所带来的轰动,远远不止高三9班这一家。
牛浩源又一次叫杨硕到办公室,还是问他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绩提高如此之快,杨硕的回答也丝毫没有新意,请家教补习了。
校长季学成,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肖国年也都召见了这位新晋的学霸,不过比起牛浩源来,他们更为实际,没有问杨硕那么多为什么,只是勉励杨硕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高考中证明自己。
在这个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时代,高考升学率就是硬道理,平时的考试考的再好,也比不上高考来的实在。
季学成和肖国年明白这个道理,杨硕也明白这道理,而且杨硕相信牛浩源也一定会明白这个道理。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杨硕以后做好多事情就方便多了。所以当季学成问他有什么事情需要学校解决的时候,杨硕毫不犹豫的就提出自己不再参加学校的早自习和晚自习。至于这么做的理由,杨硕也摆的很充分,家教要利用这些时间给自己辅导功课。
杨硕的要求有点出乎季学成的意料,同时也让季学成有点生气。不上学习的自习,去找家教老师补习,明摆着就是说外面家教的水平比学校老师的高吗?
不过转念一想季学成又释然了,杨硕在梧城一中读了三年书,学习成绩糟糕的一塌糊涂,人家找了个家教补习了一个假期就能考到年级第六,如此大的差距面前,又拿什么和人家比水平?
而且杨硕找家教总归是一件好事,成绩提高了最后长脸的不还是他们梧城一中吗,所以季学成略一思忖就答应了杨硕的要求,不过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杨硕要保证每次月考都能考到年级前十,一旦跌出这个成绩就要乖乖的回来上自习。
这样的条件杨硕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有超级搜索引擎傍身,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值和贡献值,高中的这些知识他能全部都吃到脑子里,到时候别说年级前十了,考个全省状元都还不是纯粹看自己心情。
想到这里杨硕一阵肉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自己现在最缺的不就是财富值和贡献值吗?仅仅是一次月考,杨硕就花掉了1。6个财富值,要把高中的这些知识全部吃到脑子里,这得要多少财富值啊?
想想都觉得头疼,还是抓紧赚钱吧。问季学成争取到了这个不上自习的待遇,不就是为了自己有时间赚钱吗?
不过好在杨硕现在已经有了赚钱的初步计划。接下来的几天,他在周杨栋那里一阵忽悠,恩威并施之下,周杨栋居然答应了用自己的身份证替杨硕收款。
收的款当然就是杨硕要给他舅的卷烟厂转让技术的转让费了,不过至于这笔钱究竟收多少合适,杨硕的心里也没有底。
现在毕竟只是九十年代,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远没有后世之高,小平同志虽然早就提出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但实际过程当中却没人这么认为。
要是放到杨硕穿越过来之前的2016年,这样可以救活一个大厂的技术,说什么也能要个几百万的转让费,甚至狮子大开口要了上千万也不一定不答应。
可现在是1992年,到底要多少杨硕的心里实在没底,索性就把皮球踢给了卷烟厂那边。
杨硕花了0。2的财富值下载了那篇香烟滤棒香料线定位技术的改造的论文,然后又花了半晚上的时间将论文改了一遍,其中关键的技术点只是说明了设想,所有的技术流程一概不提,尤其是关键的数据,全部都含含糊糊一带而过,然后拿着这篇改过的论文就交给了彭明仁。
拿到论文的彭明仁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技术部牵头,厂里的技术专家对这篇论文的可行性进行研讨。
这些技术专家早就被合格率的问题折磨的不轻了,合格率上不去的原因也早就找到了,就是香料线和丝束喷嘴入口的汇合成型问题。可明明知道问题出在这里,却偏偏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感觉实在不好受。
现在看到彭明仁拿来的这篇论文,仅仅是题目中“香料线定位”这几个字,就让这些郁闷了好些天的技术专家们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就像是饿了好长时间的人看到了一桌大餐一样,迫不及待的拿着论文研究了起来。
长期在一线工作,这些技术专家当然清楚,论文中点出的改进香料线定位技术,正是解决香烟香料线和丝束喷嘴入口的汇合成型问题的最好途径,如果沿着这个思路一直研究下去,真的能完美的解决香料线和丝束喷嘴入口的汇合成型问题。
可越看下去就越发现,这篇文章虽然听起来是要解释技术改造的问题,但其实关键的技术一点都没有透漏。不透漏技术也倒罢了,却把自己的思路和设想说的清清楚楚,结论也很明确,但就是没有中间的过程。
这让那些专家们更难受了,已经饿了好长时间了,丰盛美味的大餐也都看到了,甚至香气都闻到了,但却就是吃不到,那感觉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好几个专家对此长吁短叹,吁的是这篇论文的观点真的很有实用价值,叹的是仅仅是观点有实用价值,具体的过程却一概不知。
还有不死心的,接连几天都泡在这篇论文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扣,总想着要从字里行间找出些蛛丝马迹来。
可科研毕竟是科研,能够写出这篇文章的人,肯定是在大量实践和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多项数据才得出的结论,仅仅靠这样的抠字眼就想还原所有的试验过程,得到具体的试验数据,无疑是痴人说梦。
018章 经济帐()
彭明仁也没有着急,一周后才将这些专家们再次召集到一起,听取他们对这论文的论证结果。
在彭明仁看来,虽然杨硕给的这篇论文看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但科研和实践毕竟是两回事,真的能不能解决卷烟厂现在面临的难题还是两说的事儿。
不过要是这篇论文真的有实用价值,那可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按照论文的内容进行技术改造,一举解决了困扰卷烟厂已久的合格率问题,自己的这个副厂长也就坐的稳稳当当了。
至于转让费的事情也好办,毕竟是通过自己外甥得到的论文,该意思的还是要意思,到时候给个两三千块钱这件事情也就圆满解决了。
两三千块钱已经不少了,要知道卷烟厂是市里效益很好的单位了,一线职工的月工资也不过两百多块,这两三千块钱已经相当于卷烟厂职工一年的工资收入了。
一篇文章赚到一年的工资收入,彭明仁想对方怎么也该满意了。
可当听完技术部门的讨论汇报之后,彭明仁却感觉自己浑身都透着凉气,像是大热天被井水浇透的感觉。
论文,确实有实用价值,顺着这个思路进行技术改造,不仅能够一举解决现在的技术难题,还不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更换,既经济又实惠,是解决眼前问题最好的办法。
可还是这论文,只有观点和结论,关键的技改过程和相关数据,却一项都没有。
也就是说,拿到了这篇论文,只是知道了要做什么,但具体该怎么做却没有方向。
彭明仁心里已经隐约有点明白,这篇论文的作者所图的,可能远远不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那么简答。
彭明仁有点生气,对论文作者如此只顾自己私利的做法有点生气,但更多的却是焦虑。
这种焦虑,比这些技术人员看到肉却吃不着肉的情况更焦虑。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技术难题解决不了,只不过是面子上下不去的事情,厂里该发的工资还是要一分不少的发给他们,该有的福利也一点不能少,因为他们是在国企,国企的规矩就是这样的。
而彭明仁不一样,头上的那位已经给自己下过最后通牒了,卯足了劲的要拿合格率的这事情做文章,要是在限定时间内提高不了合格率,彭明仁一点也不怀疑他会把自己的这个副厂长一撸到底。
他到底想要多少价钱?用这么大的价钱,换一篇文章,到底值不值?就是值,凭什么他写两个字就能赚这么多钱?
彭明仁心里盘算着,其实他倒不是心疼钱的问题,就是要买技术,花的也是公家的钱,而且卷烟厂本来就不缺钱。他心里不爽的是一大笔钱就这样轻飘飘的买来了几张纸,对方这钱也赚的太容易了,这让他心里怎么都拧不过这个弯。
可要说不同意,这可就白白的丧失了一次机会,而且他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目前除了这篇论文又没有再好的办法,技改完成不了,出厂合格率上不去,最后吃亏的却是他自己。
“得让老刘他们再合计合计。”彭明仁没有立刻做决定,现场宣布了散会,但却把技术部的刘部长和黄副部长留了下来。
“老刘,这篇文章里说的那个技术,真的能解决了咱们厂现在的技术难题?合格率就能提升了?”彭明仁拿出一盒印着商标的软精品梧城烟,给刘、黄二人一人递了一支。
“我们已经仔细的论证过了,如果他真的有文章里说的技术,解决这麻烦不成问题。”刘部长拿出打火机来,给彭明仁先点着了,然后点上自己的烟,最后把打火机递给了黄部长。
“那就好,那就好。”彭明仁思考着,然后又说:“如果按照论文里的那些观点和结论,我们自己进行试验,相关的技术多长时间能掌握?”
“要自己进行试验?”刘部长停下话头,和黄部长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才说道:“要进行逆向研究也可以,国际上也有过这样的先例。不过目前我们就拿到了这篇文章,试验相关的数据都不知道,需要不停的进行摸索,运气好了还可以,运气不好,拿到一个数据就要搞几十次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