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是省钱,你这菜能卖上好价钱。”杜恺裕自然知道这些蔬菜的价值,放到他的小店里太亏了一些。
“种出来就是打算给你的小饭馆用的,出去卖多浪费时间。”杜凯丰虽然没什么钱,可是也不至于跟自己的哥哥来算计这些,这可是他的亲人。
这一天一中的学生一出大门,就闻到一股香气,不是很浓,但总往人鼻子里钻。大家顺着香味走过去,发现是一家很普通的小饭馆,平时来这里吃饭的人也不少,这种香味还是第一次闻到。
“老板你手艺怎么又进步了?这番茄炒蛋真好吃。”
“老板你家面条真好吃,再来一碗。”
这样的喊声此起彼伏,一直没有停过。
杜恺裕的小饭馆,平时生意不错,可是今天生意特别的好,卖到后来连自家吃的饭菜都没有,还要去隔壁买来。
“怪不得小丰要回家种田,他种的小葱怎么那么好吃?”饶敏过来的晚,没有见到杜凯丰,听杜恺裕说了杜凯丰送小葱过来的事情。
“小丰从小就厉害。”杜恺裕嘿嘿一笑,没想太多。倒是饶敏想的多了些,如果小葱能一直供应下去,那小饭馆的生意,肯定会很好。
这就需要提前打算,等会给杜凯丰打个电话,让他再补种一批小葱。另外也不能白拿他的东西,杜凯丰每天送过来东西都记上账,到时候给他算钱。
“还是你想的远。”杜恺裕连连点头,他都没想到这些。
“那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然时间久了肯定会闹矛盾。”
往后几天,杜恺裕每天早晨都会拔几斤新鲜的小葱送到县里,同时也加种了几批小葱。他的成熟度,不知不觉的,涨到了六十五。杜凯丰换了两包肥料,用掉了四十点成熟度,这些小葱,给他增加了五点成熟度。
这么几分地,用不了多少肥料,杜凯丰的目光,放到了附近的大土坡上。村里的这片山坡,不算高,但是很大,坡度缓,土层也厚,很适合种植。
在杜凯丰的记忆里,以前也有人家在山上种过果树。但是这里是水果之乡,水果泛滥,很难卖出好价钱,再加上果树的维护管理和租地的费用不少,入不敷出,这个很适合水果种植的大山坡渐渐的荒废了。
杜凯丰找到村长询问包山的事情,由于山地常年荒废,村长自己都不记得费用是多少,说要打电话问问。
这片山坡很大,总共有三千多亩,杜凯丰如果要包山,就要全部包下,而且年限不得少于十年,一亩地算十块钱。
村长杜才这段时间在村里经常遇见杜凯丰,跟杜凯丰也熟悉,这会正劝他别包山。这片山坡经他手包出去两次,没见过一次赚的。
“才叔没事,我就试试。”如果没有肥料,杜凯丰可能要犹豫几天,现在肥料的功效证实,他完全不担心赚钱的问题。
“唉,那我去帮你问问,能不能一年一包,这也是一大笔钱呢,年轻人就是不稳重。”杜才叹着气走出去。
县里的领导估计也没想到这片山坡还能有人想着承包,再加上杜才从中周转,给了杜凯丰不少优惠。
总共三千二百三十八亩的山地,零头被抹掉。原本十块钱一亩的荒地,也降到八块钱一亩,承包山地的费用也由原来的十年一付,改成了五年一付。山上以前的果树,也全部由他处理,砍掉或者继续管理,全看他的意思。
这些折扣,都是冲着杜凯丰承包的年限来的,他提出的年限是六十年。
五年一付的山地费用也要十几万,杜凯丰卡里原本没有那么多钱。他工作几年,只存下五六万,但是他离开公司以后,有个人往他卡里转了三十万,留言只有三个字,补偿。
如果是杜恺丰本人,他可能不会收这笔钱。可是换了个灵魂的杜凯丰完全不在意,游戏里有句很流行的话,人傻钱多速来,说的就是董博言这种人。白白送来的钱,他收着也不亏心,这可是杜恺丰用命换来的。
在提出包山之前,杜凯丰就经常往山上跑,把山上的情况给摸透了。山上现在还有不少果树,因为疏于管理,结的果子不是很多,味道也不好,他打算把这些果树都砍掉,换一种经济价值更高的果树。
他们这个地方是水果之乡,很多的水果都适合种植,他想种的是不那么泛滥的水果。金丝小枣,不仅好看好吃,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价格一直不低,而且卖不掉了,还可以晒干卖干枣,绝对能赚钱。
但是金丝小枣种植有难度,对土壤要求较高,打理起来也费功夫,需要精细管理。虽然江口县的气候很适合种植金丝小枣,但是这里没有一户人家种植这种枣树,因为这里种出的金丝小枣,不甜。
杜凯丰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他有肥料。
4。种果树()
浏览过网上诸多资料,杜凯丰看上了一处金丝小枣种植基地。om这处种植基地有几株千年树龄的枣树,是国内老牌的金丝小枣种植基地,可惜价格有点贵。
基地里的技术人员知道杜凯丰是从江口县来的,也劝了他几句,让他不要冲动。由于土壤的原因,那里种植的金丝小枣,根本卖不出去。
杜凯丰执意要买,基地也不会把送上门的生意推出去,毕竟他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钱。但是杜凯丰要的枣树太多,他们不肯给,只肯卖给他五千株五年生的树苗。
基地的枣树比市场上卖的树苗好,树苗壮实,品种也好,所以价钱上也挺高,一颗枣树三十五,几乎把杜凯丰的存款全部掏空。
杜凯丰眼看着钱还有剩,又在这里买了一千颗山楂树苗。这里的山楂是歪把红的品种,这种山楂长的比一般山楂大,口感也还好。三年生的实生山楂树苗,一颗十五。
秉着口袋里钱不能剩的原则,杜凯丰又买了一些杂七杂八的果苗,付过款,看着物流运走才放心回家。
此时杜凯丰身上的钱,只剩下不到一万,要不是手里有肥料,他绝对不敢下这么大的本钱,买这么多的树苗。
杜凯丰离家两天,再次回家受到了大毛和二毛十分热情的招待。这两只最近一直都寄养在杜凯丰邻居家里,每天不能出来疯玩,可闷坏了。
“都瘦了。”杜凯丰一手拎一个,试了一下手感,跟他走之前差不多,这两只最近肯定没有好好吃饭。
“你回来啦。”杜恺裕是下午过来的,杜凯丰送了不少吃的过来,还有大毛二毛喜欢吃的零食。
“树都买好了吗?买的什么?”
杜凯丰把单子递给杜恺裕,杜恺裕第一眼看到的,是单子上的总价,二十万。这价钱看的杜恺裕有些心慌,他存了这么些年,也就才存了这么点钱,杜凯丰倒好,一次就把这些钱给解决了。
“你买树之前,好歹也跟我们商量商量,咱们合计合计你再买啊。这一次买这么多,万一亏了”
“没事,亏了就亏了。”杜凯丰又百分之百的把握肯定不会亏钱,但是这种话他肯定不能说出来。om
杜恺裕在旁边却是愁容满面,觉得弟弟太过轻率,做事情之前也不考虑清楚。这么一大笔钱就这么砸下去,而且还是砸在这种没有前途的项目上,要不是杜凯丰现在年纪不小,杜恺裕都想揍他一顿。
“哥,你明天自己来摘菜吧,我看黄瓜茄子什么的,都长出来不少,这是头茬菜,你们摘回家自己吃。”杜凯丰倒是一点也不发愁,给大毛二毛一只分了一个罐头,转身跟杜恺裕交代。
他定的树苗,三天之后就到。他之前已经整理好山坡,也找好种树的地方。他目前需要忙活的就是挖坑,还有浇水的问题。
大土坡以前被人承包过,村长说上面有两眼井,装上抽水设施就能用。杜凯丰要挖坑没空出门,想让杜恺裕帮忙去买水带抽水机之类的。
“嗯,我回头帮你看看哪家便宜。”杜恺裕点点头,事情都成这样了,他除了帮忙也不能干别的。
杜恺裕甚至还在考虑,回去跟老婆商量商量,能动用家里多少存款,他就这么一个兄弟,能帮就多帮一把。
杜恺裕心里装着事,吃过饭就要离开,杜凯丰拿了一万块钱给他,让杜恺裕尽快把抽水机买回来。
“行了。”杜恺裕板着脸,把钱给杜凯丰塞回去:“你身上还有多少钱,还跟我装大方。”
“哦,好吧。”杜凯丰收回钱,等他以后赚钱了,杜恺裕肯定就愿意收他的钱。
第二天杜凯丰上山挖坑,村里人知道了,不少人都提着工具过来帮忙。
这段时间,杜凯丰每天在村里转悠,熟人很多。而且他脾气好,人也大方,平时谁家要忙活,他也经常过去帮忙,田里的菜,更是没少往外送。
虽说这些东西都不值什么钱,可这都是心意。村子里的人大多淳朴,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挖坑也不是什么大事,随手帮帮忙,费不了多少时间。
村子里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孩子。虽说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但都是干惯农活的人,挖坑的速度甚至比杜凯丰还要快。
村里的孩子整天在外面疯玩,手脚灵活。帮忙捡一些石子什么的,顺手的很,他们甚至还分了几个小组,看谁捡的石子多。
他们来帮忙杜凯丰也不拦着,中午就到小饭馆里定了一些饭菜送过来,大家一起吃。还让杜恺裕帮忙买了不少零食之类的,分给来帮忙的孩子。
有了村民的帮忙,杜凯丰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把树坑挖好,还顺便把山坡下面比较平整的地方也整理出来,这里可以种一些粮食,红薯棉花什么的。
这期间杜恺裕也带着人过来把抽水机帮他装好。
饶敏是个能算计的,她说自家用的东西,卖相不用多好,好用就成。所以给杜凯丰买的是二手的抽水机,被人买回去也没用几次,跟全新的也差不了多少,但是价钱打了七折。
这些事情处理好,种树就容易很多。正好赶到星期天,杜恺裕一家人过来帮忙,村子里也来了不少人,两天就把所有的果树种好。
枣树种下,杜凯丰有些发愁,他手里的肥料不够。系统赠送的一百点成熟度,被他用掉了四十点。他这段时间赚的成熟度不算多,只有二十点,只能换四包肥料,这对几千株枣树来说远远不够。
而且他也不能把这些肥料全部放到枣树这边,那边蔬菜也要留一些肥料。
饶敏过来帮忙种树的时候,就跟杜凯丰商量了。他种的蔬菜不管是外形口感还有味道,都很好,她想以后专门用杜凯丰这里的蔬菜,对外打出绿色的招牌。
江口县虽然是个小地方,但是有钱人不少,原原意往孩子身上花钱的人就更多。他们小店里的饭菜不仅好吃,还健康,就算价格再往上提一些,也不愁销路,唯一遗憾的就是杜凯丰现在能供应的蔬菜不够。
杜凯丰倒是没问题。他主要就是想种田,种什么倒是不重要。家里的田不够多,没关系,山坡也有很多地方能开垦出来种粮食,关键还在于肥料,太少了!
“这合适吗?”回去的路上杜恺裕就跟饶敏商量了,虽然杜凯丰很爽快的同意,但是读杜恺裕还是觉得,让弟弟这么做有些吃亏。就算两人是亲兄弟,但是也不能这么指使弟弟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