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麦香-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的份上才这般罢了。

    偷眼瞄去,老爹杨长生除去一脸的局促之色后,那眼角眉梢的丝丝神采,倒也不是作假,怪道世人所言,再老实木讷之人,也免不了世俗的虚荣……

    忙不迭的回到家,将兜兜里的所有东西悉数倒了个干净,杨长生夫妇俩又拎了几色茶点果子,急忙忙领着儿女们,去杨氏一族的族长家里拜年。

    族长杨天保,是位已过花甲之年的干瘦老头,一脸的世故圆滑模样,脸颊两边深深凹进的颊骨,更是给其添了几分刻薄和苍老垂暮之感,周身腐朽气息浓烈。

    见到杨长生一家子,起头就是一副装腔拿调的姿态,“身为杨氏一族的子孙,要时时以一族荣耀为主,平日间多关心关心族里的大小事务……”

    洋洋洒洒一大通说下来,杨麦香在一旁默默听着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那么一个意思,告诫杨长生有了钱财,最好是先别顾着自个儿享受,贡献给族里才是最重要的大事。

    又一个虚伪的老头子,杨麦香联想起先前登过自家门的那位三太爷,一样的老态龙钟满身的作古腐朽之气,一样的喜欢摆谱拿腔……

    难不成杨氏一族的族人,尽是这番作态?

    直到出了族长家的院门,杨麦香才迫不及待的深吐出一气,总算释放了自个儿胸口那股子久久憋闷压抑的感觉,观之旁人面色,似乎皆是同样如此。

    拜年最后一站,是去村长杨富家里,作为一村之长,总管村里的大小事务,因此,常常会在村里各家各处露个面啥的,所以,对于此人,杨麦香并不特别陌生。

    但也对他并无多少深刻的印象,好像听说此人在村里颇有威望,为人处事比较公正公道,向来说话还是多有人听的。

    再就是,村里人都知道,杨富有个小儿子,在县衙里头当着捕快,日日都能见着青天老爷,在朴实无知的庄户人眼里,那便是极其威武的事儿了,也因此,大家伙都不敢与其作对。

    当然,今儿个新年正月初一,作为村长家的门庭,自是少不了村人们接二连三的登门拜会了。

    杨麦香一家子到了的时候,村长杨富家的堂屋,已经里外挤满了人,颇有些水泄不通的架势,杨长生好不容易挤进去,却是连话都没赶上说半句就出了来。

    “有没有到村长面前说上两句拜年的吉祥话啊?”王氏领着儿女等在院里,深知自个儿男人的闷头性子,眼瞅着这热闹的景象,猜测估计是没说上话,便拉了刚挤出来的杨长生问道。

    “村长面前人忒多,我压根就凑不上去,咋说啊?屋里又闷又吵的,我实在待不住,把那几色茶点果子搁到村长身边的桌上就出来了——”

    王氏深觉无语,“咋样也得插个缝过去说上两句啊?不然,哪个晓得你进去了,别回头人村长还以为咱家没来拜年哩?”

    杨长生顿时苦了脸,又觉着媳妇说的话有理,转身便想再挤进去一回。

    杨麦香瞅着这情形,将他拽了住,“爹,你别进去了,咱那茶点礼包上,不都有写了姓名的红封吗?到时候,村长收拾礼包的时候,自然就晓得了——”

    于是,一家子人便打算转身回家去,将要走出院门的时候,杨富的大儿媳妇却追了来,硬是塞了些果子花生的,到杨麦香兄妹三个手里,“长生兄弟,大妹子,这大过年的,真是对不住了啊,着实是屋里人太多,下回得空再请你们过来坐坐啊——”

    语气里透着的亲切熟络和礼貌客气,一下子就让人扫去了大半先前的郁闷,王氏也不禁感叹了道,村长家这儿媳就是娶得好啊。

    东西奔走的完成了拜年的任务,这一上午的辰光也去了大半,王氏瞅着天色加快了步伐,又要急忙赶着回去整治一家子的午饭了。

    半路上,却是冤家路窄,狭路相逢,碰上了上回祠堂外草棚里的那一双极品的妯娌。

    杨麦香暗道一声晦气,仿佛自打那回三太爷登门落败而走之后,两家人就此结下了梁子,又因着上回杨麦香嘴斗的胜利,更是来了个彻底的得罪。

    没成想,这大过年的,竟是又倒霉的碰上了,妯娌两个一如既往的臃肿,各自一身半新不旧的厚袄子,裤子上却是打着几个补丁,手挽着手走道,吊眉梢鼻冲天的一副横样。

    王氏显然也不愿搭理,只一手拽着丈夫的胳膊,一手牵着儿女们往前走路。

    “哼——,嘚瑟个啥子玩意儿?不过是整了个破烂摊子,挣了那点子三瓜两枣的破钱,还真把自个儿充得跟个大爷似的了?有本事,去整座金山银山的过来,叫旁人瞅瞅,再显摆了不迟——”

    两拨人将将错开了路擦身而过,杨麦香的耳边便传来了一阵透着浓浓酸气的尖刻话语,她听得出来,这是那毛利家的声音。

    转头去瞧王氏和杨长生的脸色,夫妻两皆没啥表情,一个依旧木讷憨愣,一个纯属面色不变,似乎压根就没听见,杨麦香见此,便也没有说什么。

    背影渐远,殊不知后头又被人啐了一口。

    “呸——,啥狗充人样的玩意儿!”那毛利家的扬声说了一番尖刻之言,却还犹自觉得并不解气,尤其是瞅着那一家子大大小小,身上从头到脚的崭新,怎么看都觉着眼热的不行,面容狰狞着咬牙切齿的,恨不得冲上去将其扒下来,方才解恨……

第六十五章 俩个姑(上)() 
正月初二,历来就是嫁出门的闺女们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王氏却不得回去,因为今儿个杨麦香的两个姑姑要回来。

    闺女出嫁之后,再回到娘家便是娇客,娘家的父母亲人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多多了解了解女儿在夫家的情况,但杨老爷子和郑氏却似乎并不是这般想法。

    每每伸着脖子面无表情的,拎走两个闺女带回来的年礼外,旁的皆没有啥子表示,犹记得早年间的时候,每回两个小姑子回来娘家,郑氏还会特特嘱咐了儿子媳妇,将家里的好吃食端起来莫显露在外面,就生怕了被占上一点便宜的。

    今年自也不会例外,老两口从昨儿个到现在,都没提过半句,让好好准备,招待招待难得归家的女儿的,更别提亲自动手忙活了。

    早饭的碗筷刚刚撂下,杨老爷子就背着手又出门去溜达了,而郑氏则窝在自个儿屋里,悠闲恣意的嚼起了零嘴,丝毫瞧不出两个老的,有一星半点的盼女情结。

    王氏作为长嫂,却也真不能像老两口那样当个甩手掌柜,一大早的张罗完了一家子的早饭之后,便开始忙不停的又着手忙活了起来,准备起两个小姑子归家的待客饭食。

    且,王氏与两个小姑子之间向来有些情分,尤其是小姑子杨春妮,王氏嫁进来的时候,她才十岁出头的年纪,姑嫂两个很是好好相处了一段时日。

    郑氏从来都是重男轻女的主儿,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女儿家就是个赔钱货,生来就是下贱,所以,打小就对自个儿亲生的两个闺女,没有尽过教养的本分,更别说是日常的关心了,只偶尔闺女干活不够卖力勤快的时候,会甩个大巴掌过去。

    因此,杨春妮头一次经历初潮,成长蜕变的时候,还是王氏这个当嫂子的,在一旁帮着料理拾掇,并细心教导的,是以小姑子杨春妮一直以来,都对自个儿嫂子十分的依赖。

    而王氏在娘家的时候,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打小就是被兄姐疼爱着长大的,没有过小弟小妹,又见杨春妮性子懦弱老实,对自个儿多有依恋,倒也真就生出了一股子堪当大姐的自觉,着实将杨春妮当个亲妹子般带过疼过。

    却没成想,那年杨春妮才刚满十四岁的时候,婆婆郑氏趁着她回娘家帮忙的几天时间里,便迅速独断的将小姑子的亲事给定了下来。

    三两天内,两边就走完了大小茶礼的程序,商议定了一月之后成亲的日子,待王氏听着信匆匆赶回来的时候,已是一切成了定局。

    百般不放心之余,只能细细的打听了那边的情况,祈祷着这是一桩良好姻缘,小姑子嫁去了也能过上好日子,可偏偏现实却……

    男方是个泥瓦匠,名叫钱生,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乍一听去倒也还好,至少有个吃饭的手艺,将来也不愁没有生计,偏家里头有个年轻就守寡的老母卞氏,却是出了名的刁恶刻薄又凶横,听说村里无人敢惹。

    且,那后生打小跟着寡母长大,自小就被亲娘训得十分听话,从小到大,就没敢违逆过自个儿彪悍老母半个字的话,向来大事小事都是唯母命是从。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男方才一路拖到了那般年岁,都没有娶亲,话说,只要稍微把闺女当个人的人家,又怎会舍得将女儿推入火坑呢。

    直到后来,那卞氏见儿子的亲事总也没个着落,连媒人都不愿登门,这才急了起来,一发狠咬牙许了十两银子的聘礼,势要给儿子快速的聘到个媳妇进门。

    也不知郑氏是打哪儿得来的风声,贪上了那十两银子的聘金,几下一合计,便自请了媒人去男方家里说亲,雷厉风行的定下了小闺女的亲事。

    每每想起这,王氏都忍不住叹息,小姑子实在是命运不济,投到了这么个无情的娘肚里,也该是她一辈子命苦。

    原想着郑氏收了这么大一笔彩礼,总归要给闺女陪送点嫁妆才是吧,却没想到,临到杨春妮出门那日,郑氏只塞了个小包袱过来。

    里头装了几件小姑子平日里穿戴的破旧衣裳,便匆匆打发了女儿上了男家过来接亲的牛车,连半句交代嘱咐的话语都没稀得给。

    如此卖女儿一般的嫁女,杨春妮到了婆家,又能指望有啥好日子过上?

    王氏着急心疼之余,却也只能束手无策,先前不是没有想过法子退了这门亲事,反正小姑子年岁不大,即便退亲名声不甚好听,左不过多留上几年,待到风声淡了,再寻个老实本分的人家就是了。

    可任她嘴皮子说破了天去,丈夫倒是有心帮忙,偏公婆却是半分都打动不了,咋说都不听的。

    王氏虽是长嫂,却也不能越过了公婆,去做了小姑子的主……

    如此含泪送走了出嫁的小姑子,王氏终究还是惦念不下,疾步追了上去,往杨春妮手里塞了根银簪子,那还是她自个儿嫁进杨家的时候,娘家陪送的嫁妆里仅剩的一点贵重首饰了,“妮儿,你婆婆听说是个强势的,别跟她硬碰硬啊,该做的本分都尽力做了,但也不能忒过迁就了。千万记住把你男人笼络住了,你那日子就好过了。要是有了啥子难处,或是受了欺负,一定记着回来找哥嫂给你做主……”

    殷殷嘱托,来来去去的说了好些遍,眼睁睁瞅着年岁不大的杨春妮一步步渐行远去,只盼着老天爷眷顾,这可怜的小姑子今后日子能好过一些。

    可期望总是最美好的,偏命运总是喜欢按着它自己的意思去走,全不顾旁人的意愿和期盼。

    杨春妮刚嫁过去没几日,就被婆婆卞氏当了牛马使唤,家里头重活轻活一概包揽在身,还动辄就挨打挨骂,又成日里拘着她不让出去,更不让回娘家。

    丈夫钱生,倒不是个暴躁脾气,却又乖觉的过了头,时刻只听从老母的话,而杨春妮性子又懦弱没有主张,人生的也不是花容月貌,即便想拢住了丈夫,却也没有那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