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电子风云-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宴,并没别的宴席规定你非到不可。

    中午的招待午宴上,除了省教育厅和科技厅的两位代表,胡一亭还见到了之前采访过自己的绵强。

    胡一亭并不觉得自己利用过绵强,毕竟记者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密探,更何况省委宣传部下直属的记者,他们本身就应该是为民排忧的大内密探。自己只是与他合作,配合他的工作罢了。

    绵强一脸轻松,热情地和胡一亭握手:“胡一亭,我可是特地来参加这次颁奖大会的,明天你穿的精神点,我给你好好照几张像。”

    “嗯。”

    午宴过后,驻京办安排了专车,由张竹轩带队,领着胡一亭、邱小青、绵强游北都。

    在天安门城楼前,胡一亭望着毛主席的照片久久凝视,恭敬地鞠了个躬,心中想起主席的话:“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离开天安门广场,张竹轩又带大家去了颐和园。他脖子上挂着相机,一路上给大家拍了许多照片。

    “上面有任务,这一卷照片必须拍完。”

    “辛苦您了。”胡一亭礼貌地道。

    “哪儿的话,小胡同学为咱徽省争了光,一卷照片那还不是应该的吗!”

    绵强也带着相机,但见张竹轩有任务,也就很少拍照。

    游颐和园时,邱小青看上去比上午精神多了,似乎魂又回来了,像个没事人一样和胡一亭、绵强两人频频留影,还不时的问张竹轩一些关于旅游景点的问题。

    看见邱小青又焕发了那种麻利爽快的精神头,胡一亭心里暗暗高兴。

    相遇了,便要珍惜,一生短暂,且只有一次,这辈子相遇了,便要这辈子珍惜,生命中没有一个人是随便遇到的,每一次擦肩而过都是上天的安排,更何况是千年修得共枕眠呢!既然天意如此,就该善待那份缘。

    次日一早,邱小青敲门把胡一亭从床上叫醒,两人去餐厅吃过早餐,来到楼下大堂里和绵强等人一起等候。

    不多会功夫张竹轩就到了,带着两辆小车,把参加颁奖大会的一行人送到了教育部礼堂。

    走进这座宽敞气派的建筑后,邱小青有些微微愣神,这里是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总部,可千千万万人中却少有几个能有荣幸来到这里。

    “一会儿别紧张,要是让你发言,你就按照事先打好的腹稿讲,最后别忘了感谢一下老师和学校的培养,记住了吗?”邱小青满脸紧张地嘱咐胡一亭,态度好像在教自己孩子用筷子。

    “我一点都不紧张,不就是和一帮小屁孩一起领个奖吗?看把你给激动得。”

    “小老头!看把你能的。”邱小青忍住笑轻声道。

    偌大的礼堂里已经来了不少人,绵强带着胡一亭在前面第一排找到了贴着胡一亭名字的座位。

    第一排的沙发椅上,每隔一个椅子就贴着一张名条,旁边位置空着没有名条,是给辅导老师准备的,自己没有辅导老师,自然是留给邱小青坐。

    安排胡一亭和邱小青坐下后,绵强就回到后面和省里的领导坐在了一起。

    随着一批专家和领导出现在主席台上,这时场内出现了扛着中央电视台标识摄像机的摄像师,还有拿着同样标识话筒的采访记者。

    看见场内的人越来越多,邱小青也越来越紧张。

    “人家带的都是辅导老师,我算什么呀。”她悄悄对胡一亭道。

    “那没办法,谁叫我们学校谢老师,还有师大的孙博老师都不愿意冒名顶替呢。”

    “合着我是冒名顶替呀!”邱小青咬起了嘴唇,用胳膊肘在胡一亭腰里使劲捣了一下。

    “啊哟!我没这么说呀!你别急嘛,你是我的老师,含辛茹苦带了我三年,坐在这里是应该的。”

    “这还差不多。”邱小青终于满意了,抬头向主席台上望去。

    时间到了九点钟,礼堂里人已经到齐,来自全国各个学校的获奖师生终于齐聚一堂。

    胡一亭一眼望去,见有的师生表情激动,有的兴奋异常,有的紧张不安,有的则笑得合不拢嘴。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淡然,或许是因为自己见过花开花落,见过生老病死,也见过黑云压城吧。

    随着教育部熊副部长亲自宣布颁奖大会正式开始,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胡一亭一边鼓着掌,一边注意到主席台上,一位老太太在身边人的指点下往自己这边张望。

    胡一亭激动地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夏老!是夏老!他老人家也来了!”

    “你不是说你不激动吗?”邱小青窃笑着揶揄道。

    “你不懂,夏老来了!”

    “夏老是谁?”

    胡一亭没理邱小青这个“业外人士”,只顾望着夏老的方向频频点头傻笑。

    夏老见到胡一亭向自己笑着频频点头,也马上笑了起来,转头对身边的秘书说:“嘿,这个学生有意思啊!他就是胡一亭吧?你看他好像还认识我,对我点头呢。”

    秘书望着一脸傻笑的胡一亭,也乐了:“真是的哎!哈哈,这孩子挺有趣的。不过咱们搞计算机这块的,有谁不知道您啊,我估计这学生恐怕在哪儿见过您,肯定特崇拜您。”

    夏老闻言转过头来,对台下的胡一亭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看到他了。

    底下有认识夏老的领导,看见夏老的这个举动,立刻把目光投向了胡一亭的背影。

    “那孩子是什么人,我看见夏老对他笑来着。”

    “不清楚,第一排应该是获奖的学生和老师,大概是熟人吧。”

    “嗯。”

    随着颁奖的进行,当最后读到胡一亭时,全场都屏住了呼吸!人人都想知道,这次史无前例颁发的特等奖,究竟给了何方神圣!

    能参加这次颁奖的起码是一等奖,所以当教育部熊副部长读到胡一亭这里时,也是一怔,脱口而出道:

    “特等奖!胡一亭。获奖作品《关于在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增设多媒体指令集暨浮点寄存器与相应功能元器件以增强cpu多媒体处理能力的方法》。”

    一口气读完论文名称,熊副部长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抱怨这超长的鬼名字,又继续念到:“选送单位,徽省湖山市第五中学,辅导教师,无!?”

    这时只听台下响起一片热烈地掌声,场面比刚才颁发一等奖时还要热烈了许多,就连主席台上的专家、评委和领导们也全都在鼓掌。

    胡一亭起身,迎着礼堂主席台天花板上的大型射灯、记者的闪光灯,迈着平淡执着的步伐向主席台上走去。灯光在胡一亭漆黑的头发上划出璀璨的弧线,仿佛预示着这位年轻人从此走向了科技的圣殿。

    胡一亭的脚步越迈越轻快,面对主席台的台阶一跃而上,今天他的生命重新拾起年少轻狂,带着梦想面对这悲壮的时代,义无返顾的撞了上去,不论将来要面对落寞消逝的惨淡,还是成就中国芯的辉煌和传说,他都会记住今天,自己曾经如此飞扬跳脱!

    “我们有请中科院计算所夏培树院士为获奖者颁奖。”熊副部长说罢,台下的掌声再次热烈的响起。

    ————————————————————————————————

    荒唐衷心感谢“辽一火线大叔”,“书友151206222804902”,“sunjiyinna”,“Thiee”,“在外漂泊的大叔”打赏!大感谢!!

    荒唐衷心感谢“我就是个狗不理”;“逍遥兮云中君”;“暴0打0奥0巴0马”;“左登峰丶”;“maplecsu”;“海风050810”;感谢大家打赏,谢谢,谢谢,谢谢!!!

    荒唐衷心感谢:“daodao-007”;“Nicolaas”;“南村先生”;“书友141024234036072”;“一米SL”;“书友120311133731204”;感谢大家打赏,谢谢,谢谢,谢谢!!!

第64章 演讲事件() 
这是夏老在今天的大会上第一次作为颁奖嘉宾出场,胡一亭心里明白这其中分量有多重。

    当他怀着崇敬的心情,躬身从夏老手中接过奖状和一个金光闪闪的小奖杯时,忍不住仔细打量这位老人。

    只见夏老满头银发很整齐地梳在脑后,对于一个72岁高龄的老人来说,她脸上的皱纹实在不算多,今天新换的白衬衫挺括如雪,灰色腈纶长裤没有一丝皱褶,脚下穿着双不太亮的平底黑皮鞋。

    “胡一亭,祝贺你。”夏老微微含笑,语气中带着岁月的沧桑。

    胡一亭再次微微一鞠躬,目送夏老回到主席台就坐,随后他便举起奖杯,尽情接受记者们闪光灯的洗礼。

    接下来的仪式是领导讲话,胡一亭坐回邱小青身边,仔细看奖杯奖状。

    奖状是一个红色绒布面的A4大硬壳本,上面印着烫金的大字,展开后里面是一张如地图般硕大的奖状。

    奖杯虽然金灿灿的,但分量并不重,红色木质底座上面,一个抽象的无性或中性青年的身躯向前上方伸展,双手高举着一个同样写意的太阳系行星轨道。

    这个金色小雕塑这般得轻,胡一亭可以肯定这是塑料制品,他四顾周围,悲催的发现自己这个特等奖和别人的一等奖用的都是一样的奖杯,除了底座上刻的字不同,其他地方根本没区别。

    邱小青打心眼里为胡一亭感到高兴,满脸幸福的笑容

    “给我看看。”

    胡一亭递给邱小青道:“要敢摔坏了,我跑你家吃住三年抵债。”

    “德行!”邱小青白了一眼,迫不及待地接过奖杯奖状,一时间童心大盛,仔细把玩起来。

    胡一亭靠在椅背上打盹,依稀听见台上领导说,暑期要在北都举办科技夏令营,这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加起来七名同学,再加上今天没有来到现场的十八名获得二等奖的同学,一共25人都将参加这次科技夏令营。

    届时同学们将有机会参观中科院各个院所和实验室,还能在中科院专家和研究生的带领下,亲自体验各种前沿科技的尖端实验。

    按照大会流程,接下来便是获奖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科技创新,并介绍自己在科技创新中的心得体会。

    前两个上台的一等奖获奖同学,年纪轻轻就像老学究似的,手里拿着讲话稿照本宣科,还时不时地煽情一把,好像正在参加《艺术人生》。

    胡一亭本以为自己最后出场,没想到第三顺位就叫到自己。

    虽然刚刚窃笑过别人迂腐,可胡一亭上台时还是从自己那条崭新的黑色西裤口袋里掏出了三张演讲稿,这证明一切用来讽刺的东西都是可以拿来自嘲的。

    站在台上那个比教师的讲台还要窄的小讲坛后,胡一亭对着麦克风轻咳了一声:“我的论文题目是……”

    突然,胡一亭脑子里一片空灵寂静,发现自己根本不想再讲下去了!即便是只要照本宣科的读完就好,他也做不到。

    他觉得心里有太多更想说的话,而不是眼前这三张经过学校领导和语文教研组放学后集体讨论、精心修改了两天,然后送交市教育局最终审定后发回的毫无修辞错误的骈四俪六。

    “我今天站在这里,本应按照要求介绍一下我的论文,可我实在开不了口,因为我知道在座99%的人都听不懂。”

    此言一出,台上台下先是报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