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什么方式最赚钱,余峥可以毫无思考地回答‘股票’。
能让人一夜暴富的,是叫股票的东西,能让人一夜变成穷光蛋的也是它。
上辈子余峥在股市里投了不少钱,只不过没遇见所谓的大牛市基本上都是小亏。熟悉股票行情的股民都很清楚,05年到07年,是股市涨幅最为猛烈的一次牛市。
但现在的时间是04年中旬,距离这次牛市还有半年之久。而此时的股票行情,简直是熊的不能继续熊下去的熊市。
如果余峥是一个新股民,肯定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进入股市。
恰恰相反,余峥就算知道现在是熊市,他有信心在股票市场里面赚的衣钵满盆。
无他。
任何一个股民都知道在已经过去的每次一牛市或者熊市,那支股票超出常人理解的方式在疯狂涨幅,然后开始分析当下股票市场是不是有这样的一支股票存在大幅上涨的趋势。
这是每一个玩股票的人,每天都在学习的经验。
而余峥的记忆并没有失忆,曾经看过一篇名叫股票历年牛熊市分析报道,如果他记得没错,04年的时候有那几支股票,在熊市中也能成为这一年为数不多的牛股一路高涨。
第二十八章股民见股民()
余峥去了证券公司开完户,并在银行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回来后,第一时间在自己的电脑上下载炒股软件,并登陆自己的账户。
余峥往自己的账户里面存入了一百五十万。他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一次性投入股市博弈。
也只有像他这种先知先觉的重生者,才敢这样大胆的玩票。
然后他打开股票交易客户端输入买入股票的代码‘600519’贵州茅台。
这支股票现在的买入价格是27。91。已经属于一个非常高的价格,而且连续上涨,许多人都认为它马上就要跌下去。
余峥之所以买这支股票,那是因为他上辈子他看过的那篇股票历年牛熊市报道介绍的非常清楚,贵州茅台的股票2001年发行价格是31。39元。2001年8份上市收盘价格36。86元。到了2003年9月跌至最低点20。71元,从那以后便一路走高,哪怕是在04年熊市,依旧保持势头不回跌。以至于到了十年以后,贵州茅台的股票价格,几乎翻了二十倍,国人都喝不起了。
这支股票一定要涨是必须的。余峥直接买了五万三千股,一点都不犹豫。
然后余峥不需要像其他整天守在电脑面前看大盘走向的股民那样一直盯着。
他关掉了股票客户端,只等着那天需要用钱的时候,把股票卖了套现就成。
一周后,余峥随意点开了股票交易端。
不出意外的自己赚了接近十万。
余峥也不急着出售,继续把股票留着。
一天余峥在上一个老教授的市场营销学,课间听到这个姓李的教授和隔壁班上课的老师在过道上聊股票的事。
巨亏!
两人都没啥好心情,无非就是在讨论到底买那支,才能把亏进去的钱套出来。
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应该是折进去不少钱,有可能教书一辈子的积蓄,都砸进去大半。
他们的谈话类容,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不懂,或者没有接触过股票,只能投过去好奇的目光。
两个同病相怜的股民,遇到熊市,除了叹息,就别无他法了。
很快,上课铃响了,老教授走进教室,随便讲了几个知识点就让大家自学,然后他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在上面记下先前和隔壁班老师讨论有期望涨的几支股票,就跟后世买彩票算数据的人一样,估计也要认真分析那只股有可能涨才敢下决定买。
自习的时候,余峥的手机响了。
在银行工作的徐慧,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过来。
“这周,你亏了多少?”
徐慧知道余峥在炒股,那天余峥去银行办理手续的时候,徐慧就问他是打算进入股市了吗?徐慧自己在炒短期,上周亏了2千,数目不小了,徐慧为此还郁闷了两天,然后她想到了余峥也在炒股,就趁休息的时候发条短信问一下对方。
炒股的人都想获得第一手的惊天消息,她一直认为余峥不简单,才会想到在余峥这儿取经。
对于徐慧,余峥一直把她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朋友、打过两次电话,逢年过节发了几条短信,没有经济上的往来,只存在客户关系,大家算是彼此熟悉。
“没亏,小赚了点。”余峥回复对方道。还算比较诚恳,没有藏着掩着,自己赚钱了就准备吃独食。
“天呀。整个大盘都跌到姥姥家了,你还能赚钱。你买的是那支股票啊,告诉我,我也去看看。”
短信中看到余峥说他赚了,徐慧就想知道他买的是那几支股票,这也太神了吧,就连她认识的一些老股民都是亏了的,余峥一个才进入股票的菜鸟,直接就赚了,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余峥毫无保留的回复:“我就买了一支贵州茅台。”
“这支股啊,难怪!还是你有魄力,都连续涨了好久了,大家都觉得它要开始跌了。风险太大啊,一股就要接近三十块,我那点小钱,还不够买一千股。对了,你买了多少股?”
“5万股!”
“什么?”
徐慧只能发过来一个惊叹语。
余峥买了5万股,那么他上个周直接就赚了十万?
还有,对方单单是用来炒股的钱,就是百来万?
04年的时候,一个百万富翁,就是有钱人的代表。徐慧都有点不相信,一个年级轻轻的男人,出手就是上百万投入股市。
这魄力,想不让女人心动都难。
“你太厉害了。”满满的都是佩服。
教室正前方讲台上那个姓李的老教授,还在研究他的股票,余峥坐在下面回复徐慧:“茅台股太贵,你也可以试着张裕A或者万科股份,这两只股,我觉得也有可能涨。”
“好,信你一回。要是赚钱了,请你吃饭。”
徐慧愉快的回答。
下课铃响了,因为是最后一节课。许多人开始走出来教室回宿舍,教专业课的教授,还在演算股票的走向,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场。
走过讲台的时候,看着对方在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下许多支可以买的股票。余峥很想告诉他,你这些股票,买多少亏多少。
恰好老教授抬起头望着他,见余峥若有所思样子,问道:“你懂?”
余峥点了点头:“我也买了点。”
老教授就像见到同是天涯沦落人:“那亏了不少吧。”
“我上周才开的户,只买了一只股,给自己赚了点生活费,我觉得大盘动荡的时候,最要不要入场,容易失去判断,买多只股,还不如守着一只。”
“呵,运气真好。”老教授羡慕的笑着。他都亏了二十来万了,家底都快没了。听到别人说赚了,就有点羡慕的意思。
“你买的那一支?”
在老教授眼中,余峥已经不是他的学生,而是和他一样都是股民。
股民见股民,天生都有亲近感。尤其在亏钱的熊市,大家就只差抱头痛哭了。
“我买的贵州茅台,我觉得,这周,它应该还会上涨。”
老教授如有所思,这支股连续几个月都保持上涨状态,按照股市涨跌规律,应该是涨不了多久就要跌了。
”这样你也敢买啊?“老教授不得不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冲着余峥笑了笑:”早点收回来,现在看着是赚,指不定下周就亏了。“
老教授淳淳教诲,说的有模有样。
第二十九章我想坐主席台!()
不管国内股票市场如何低迷,余峥购买的贵州茅台股份,一直都没有抛掉。
近来,徐慧隔三差五就会打电话来问余峥买那支股票容易涨,一副把余峥当成股神的崇拜语气。
她在电话中除了聊股票,也有聊工作、天气、家常等等,还问余峥读大学累不累,当初她们读书的时候可轻松了。并约定轮到她休假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个饭,权当是拜谢余峥指点才让她没在股市中亏的血本无归,甚至上周还小赚了一笔,把亏进去的钱都套出来了。
徐慧是跑短线的,她没有余峥先知先觉的能力,她买的任何一支股票最多涨停两天,第三天就会被徐慧卖出去,新股民大多都是如此,余峥在电话里还笑徐慧太经不起风浪了。
徐慧算是一个保持联系的股民,而那个教余峥市场营销的李教授,余峥在和他交流了几次股票购买心得后,现在只要是的他课,李教授都会特意趁下课时间,到余峥前面座位上待一会儿和他聊聊最近股票的行情。
前两周他也买了点贵州茅台的股票一直没抛,这周刚刚开盘就赚了两万,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而且李教授觉得,自己这个学生的眼光很毒,上周他告诉自己特别要留意新能源方面的股票和地产股,结果这周果然这两类股票在一片绿的股市中,保持着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涨势,可惜他没买,拿出闲钱选了比较传统的国有企业股票,基本都是亏。
李教授在学校里面是出了名的难相处,一来二去,两人以股票认识,居然成了忘年交。
就在余峥在股票市场上大获丰收的时候,学校举办五四文化月活动,团支书谭梦雨打电话来问余峥,要不要入党。
余峥考虑了很久,终于回答对方:“好久交入党申请书。”
团支书大概说了个具体的时间。不过离她所谓交申请书的最后截止时间,只剩下短短两天不到。
团支书逼|近这个时间才通知余峥,显然是有意为之。
余峥其实是不愿理会这种小孩子气的手腕。
大概是弄明白了,在大学里面不管你如何低调,一旦和别人有利益冲突,就会被穿小鞋。不就是评三好的时候,自己以第一名的成绩,挤掉了在班上比较活络的团支书,所以对方就采用这样下三滥的手段待他。
好在余峥写东西的底子不错,他花了一个通宵的时间,写下了一篇长达两万字的入党申请书,而且还特意给教市场营销的李教授打电话,让对方当自己的入党推荐人,后来这份入党申请书直接摆在了信息系院长的办公桌前,连院长都琢磨不透他的恩师李重山,居然肯给一个新生当入党推荐人,他都决定要亲自去看看这位叫余峥的人了。
交了入党申请书没多久,党校培训开始了。
全校有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每晚七点到八点半,要在学术厅二楼听课。
党校培训的第一天是开班仪式。
院学生会和院团委各部门的学生干部、干事,挂着工作牌很神气的站在学术厅入口前,检查着每一个入场学生的院系、姓名,是否在名单上才能放人进去。
陈月拿着相机在拍照写宣传报道,一副冰冷的模样,让许多想和她套近乎的男生,都不敢主动出击。
在进行党校培训的地方,陈月把相机对准入口处签到处,准备拍一张特写照片,作为东科大党校开班报道的图片。
按下快门,照片定格。
就在陈月翻看照片效果好不好的时候,才发现照片中开照前埋头签到的男生,照出了他抬起头来的样子,脸上深邃的笑容,简直完美到不可挑剔,正是她之前有过心动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