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宗义继续点头:“还有什么疑问。”

    “当然有疑问了,你们想买单支连就买好了,为啥还要往上炒价格,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上个月刚刚开始的时候,才40一公斤,我听说当时市场价都炒到了55,这不是找麻烦吗?”

    “你了解还真不少。”唐宗义奇怪地看着屈广全:“那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这样玩呢?”

    屈广全摸着下巴,望着王赞。“唐伯伯,我还有个疑问,问完了,我才能够接近答案。”

    “问吧。”

    “你们那个五吨不是真有货吧?接电话的应该还另有人吧。”

    “肯定是没有的,我们手里现在只有500公斤,还是上个月买的。有专门接电话的,不仅一个,跟这屋里人数差不多。”

    “那一定是买的货量比较大,单支连比鸡爪连金贵,市场上的货比较少,你们担心货还没有买全呢,价格就炒上来了。”

    还真是通任堂的局!

    通任堂药店按方抓药都是用单支连,而且还有一款经典成药黄连上清丸,因为老师傅留下的方子必须要用单支连,每年都要大量采购。

    去年川东药材公司计划内的不够用,通任堂来祁州拿货,收的不到一半,单支连价格就大涨起来,后期干脆没敢再买了。

    算算情形到1988年的八月就要吃光存货,加上川东药材公司收购不到计划内的单支连了。今年最少得买15吨货。

    这要是上个月一口气在祁州抓15吨,按照目前药材市场点火就着的情况,价钱都可能涨翻番。”

    屈广全边听边点头:1988年做中药材生意挣大钱的,几乎都是靠投机!

    唐宗义指着屈广全:“这小子是一点就透!不过,也给大家提个醒,别以为我们做的滴水不漏了,明眼人还是能够揣摩出来的。”

    屈广全摇摇头:“主要是巧合了,我正好碰见王赞,要不,我真分析不出来。”

    唐宗义摆摆手:“做中药材,你也是才刚刚开始踏入这一行,卖黄连你更是外行,经验如此不足,就能够看出来。如果是那些老江湖呢?那不就是小菜一碟吗?”

    “唐经理,屈广全爷爷的招,他肯定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我觉得我就够老江湖了,如果我不知道真相,照样会带进去!”马莉笑着说:“你别再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了,我觉得够完美了!”

    “马姐说得对!祁州市场的单支连,我觉得量现在已经不少了,不出意外,早已经超过咱们想要的15吨了。”

    “我看向落价也难。人家买回来都是超过40的货,现在还要加上运费,仓储,低于42一公斤估计全都得赔。赔钱人家就卖了吗?这可不是一个钱两个钱,一哆嗦就是五六万的货。我看我们最少还得再玩半个月,才能够拿的了货。”

    唐宗义皱着眉头,“王赞,你回来的时候,贴告示的那些地方围观的人多吗?”

    “不少,我贴了四个地方,回来的时候又看了一遍,每个告示前面都有人。”

    “你俩在邮电局门口看见到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边走边说,声音不算小,我看感兴趣的人不少,还有一个家伙追着我们问半天呢!”

    这俩真是好演员,屈广全还以为是真的呢!

    效果应该不错!

    屈广全听的第一感觉就是单支连不降价就卖不出去。”

第一四九章 最后一根稻草() 
房间桌子上有一沓告示,屈广全拿起来一看,王赞刚刚贴在药市的一样的内容,只不过电话号码不一样。

    看样子还要再往外贴出去。

    估计俞敏洪当年新西方起家满世界贴小广告,就是打唐伯伯这里学的!

    “唐伯伯,没有想到你们通任堂家大业大,居然算计起来小药商了,就今年这药价涨的,你们还不发大财!”

    唐宗义耸耸肩膀,深深呼出一口气:“你是不了解情况,今年药材涨价,我们非但没有挣到钱,利润反而骤减。我就给你举一个例子吧。板蓝根你知道涨价幅度吧!”

    “当然知道,八倍还多!我好像听说你们的板蓝根冲剂供不应求,很多地方卖断货。你们药厂还不赚疯!”

    “赔钱!!”

    “怎么可能呢?供不应求的东西会赔本,说给谁谁都不会相信!”

    实际情况。史上最大范围的甲肝流行,板蓝根冲天一怒,从两块多钱涨到了二十元还多,通任堂生产的供不应求的板蓝根冲剂,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赔了一大笔。

    原因是板蓝根原材料涨价,而通任堂的销售价一分不涨。

    沪上医药局一宣布板蓝根可以防治甲肝,几天时间,名牌中成药,通任堂公司的板蓝根冲剂被抢购后,脱销。

    通任堂老总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拼劲全力生产后,又贴补运费排了八辆大货车,从燕京直上沪上。

    唐宗义比划道:“沪上甲肝没流行的时候,我们板蓝根冲剂是八毛,现在甲肝基本上没有踪迹了,板蓝根原药材涨到了二十元一公斤还要多,我们的冲剂还是八毛。”

    房间里面,十余名通任堂职工明显有些情绪。

    板蓝根只是最典型的案例,因为原材料涨价,销售价暂时提不上来的多了去了。

    ——那个年代,国有企业的牌价,必须要经过计委立案批准的。短时间内想涨价,不可能的。

    唐宗义站起身来,走到窗户边:“板蓝根冲剂里面最赔钱还不是板蓝根,是蔗糖,你知道蔗糖现在什么情况吗?”

    屈广全一笑,自己和张倩买糖的情形历历在目:“在桥州买上几十斤红糖,是公安局局长找到二轻局局长才买到的。”

    “知道为什么吗?”唐宗义问。

    “应该是生活条件好了,人民消费量增加了,产量没有跟上。”

    唐宗义拿出一个文件,让屈广全看:

    1980年全国蔗糖销售为380万吨,1986年达650万吨,每年平均递增13。4%。每年产销差额达200万吨。

    1987/88年榨季,广西原计划产糖120万吨,实际产糖97万吨,仅完成计划的80。83%。

    也就是说,1988年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蔗糖,又减产了!

    这可是天天喊着要改革物价的1988,屈广全估计,应该不止桥州一处会出现红糖抢购,应该是全国范围的,不过,也应该是小规模的。

    不然,不会不引起高层注意,在八月份依旧出台物价改革方案。

    “那您这一说,你们购买蔗糖应该也有计划内的指标的啊。”

    唐宗义指着马莉:“你问问她,她主管蔗糖采购这一摊的。”

    马莉抱怨道:“甲肝爆发前,生产板蓝根冲剂所必需的白糖就已用完了,根本采购不到平价白糖,我们只能够用高价糖作为原料,成本价这个时候就已经就超过了售价。”

    这其实是个悖论,如果从社会责任上来说,制药企业在疾病爆发的时候,应该压缩利润空间,甚至零利润销售。

    但是从销售上来讲,制药企业疾病爆发之时,应该想方设法大幅度提高利润,增加营业额。

    选择社会责任就意味着亏损,选择企业效益,就意味着发展。

    世界上绝大多数药企选择的都是后者,巴不得全球范围的疾病流行!

    只有微乎其微的药企才会选择前者。

    1988年的通任堂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药企之列。

    门外又响起三声咳嗽,负责接电话的小组送来电话记录,告示贴出去两个小时以后,总共接到将近三十次电话。

    小组把这三十次通话人的基本情况按照时间,购货目的,出价等等做了个表。

    从表上进一步分析,这里面绝大多数是属于探听消息,打电话的目的不是买货,而是卖货。

    唐宗义反复核实了半天,然后拍拍手:“他们组现在得出初步结论,祁州的单支连应该不下于25吨,我们可以采取下一步方案。”

    王赞:“那我现在就把余下的告示全部贴出去了啊。我这就应该是压倒他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棵稻草。”

    马莉一笑:“你不能够算是。”

    唐宗义一指屈广全:“这才是我准备的压垮他们最后一根稻草。”

    “我——”屈广全一愣。

    “你觉着为什么打电话让你来祁州?”唐宗义拿出一个电话记录本,递给屈广全:“这是上一次他们来撒网的时候,专门跑行的人的名单。”

    “跑行的就是知道外地客户到祁州他们帮忙联系买卖的,他们熟悉市场,知道谁那儿有货,也知道哪些人要货,他们从中间提成。”马莉介绍。

    “唐伯伯的意思,是让我以祁州客商的身份来卖货对不对?”

    “是,就说你有五吨货,现在急于出手,36一公斤也卖!”

    “人家要看货呢?”

    “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他们那个小组专门租了两个仓库,上次买的那500公斤单支连分开放到了这两仓库。”唐宗义一笑:“这250公斤都在堆头,其余的都是上次买好的鸡爪连,万一有人拽出来一包,就说拉的黄连多,混了一包也能解释过去。”

    。。。。。。

    屈广全换了一身衣服,当年难得一见的丝绸T恤,一副当年叫做蛤蟆镜的大墨镜,带上唐宗义专门准备的一副纯金的粗链子。

    据说当年有钱的土鳖最经典的打扮。

    不过就这样粗俗的打扮,换到帅小伙身上,照样让人感到不粗俗。

    有白皙的脸颊,有健壮的肌肉,更有一股让人很说不出味道的凌人气质!

    不管粗俗不粗俗了。反正屈广全再一次走到邮局去打电话,路上回头率高达百分之一百五,原因是女人们最少要看两眼!

    看了一眼唐宗义化疗加重号的名字,屈广全深呼了一口气:“魏经理吗,我是桥州中药材市场的,我有五吨单支连想请你帮忙卖一下。额,38一公斤,要是能要完,36一公斤也卖!要看货啊,在药王庙后面,那回头在药王庙见,我有18岁左右。”

    一会儿一个高个子在药王庙前门与屈广全见面。

    高个子握着屈广全的手,明显是握到了大团结一样兴奋!

    有钱的阔少爷啊!

    屈广全推了推蛤蟆镜:“。。。。。。使了五分的高利贷从桥州拉过来五吨货,原来想着我38一公斤买的,怎么着一吨也得赚上一万块,没想到拉过来一个月连个人问都没有。这不是有人给了你的电话,希望你帮帮忙给卖了。够本就行,要是能一把卖完赔一点就赔一点。”

    魏经理看了屈广全一眼:“38一公斤卖,你还能赚一万多块钱?”

    “是,既然请你帮忙了,我就给你透个实底儿,我们药材公司存的货多,有几十吨呢。你也知道去年什么价。当然,你要是想买肯定买不来的,药材公司的经理我姨夫!”

    ——屈颖的姨夫!那也得叫姨夫不是?

    “行啊,你们药材公司要是有其他便宜货,介绍一下,我也可以帮你卖!”

    “太谢谢了,麻烦您了。我这高利贷利滚利,实在耗不起!”

    仓库打开,满满一屋子,幸好门口放了几包,拆开一看,上好的单支连!

    。。。。。。

    半个小时后,屈广全又和一个胖子石经理见面。

    又过去了一个小时,屈广全又见了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