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药业巨子-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是决定了的话,我支持你。不过,你得让你爸你妈有个适应的过程,先别说王红以前的那一段,听见了吗?”

    农村人,很忌讳的!

    黄新东头点的和捣蒜一样。

    “注意安全了吗?”屈广全想起个大问题。

    “那还有啥安全不安全的,我们就是在王红供销社的屋子里!”这家伙以为人身安全。

    “你小子,我说的安全哪是那个意思!避孕,这回听明白了吗?”

    “应该没事吧,王红好像事后都洗了!”黄新东琢磨着,这样应该就“安全”了。

    “好了,没事上街上买本新婚方面的书看看!最好别出意外。。。。。。”

    这就是个傻瓜蛋子,屈广全只能够寄希望于他会把这个意思透漏给王红了。

    但愿是安全的!

    还有一个一旦男女之间越界以后,想控制住那是不可能的。堵不如疏。

    “你们俩要是有那个方面的想法,得控制,最好出去租套房子。咱站前路院子,你千万不能够给我出乱子。”

    自然堂都是年轻人,如果这两个在王红的小屋里颠鸾倒凤,影响太恶劣了!

    张晓芬和苏凯悦那也就是只差了一小步!

    黄新东脸一红,这个东西真是有瘾的!“我明白,我抽空就去找个小院子!”

    要当好一个企业的老总真不容易,千头万绪,哪个环节不注意,都有可能出纰漏。

    下午,黄新东没有回仓库,一个胡同一个胡同的转悠,终于,在离原来站前路院子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找了个两间房子的小院。

    晚上王红借口要买点东西,悄悄跑过去看了,还算满意。

    拉开灯,两个人满头大汗地收拾着。

    “王红姐!”黄新东打了一下自己:“又叫错了,红红,那啥。。。。。。”

    “东子,想说啥啊,说就是了,这屋里今天太脏了,不能够在这儿啊!”

    “屈广全,额,那个红红,屈广全问我,有没有注意避孕。。。。。。”黄新东饶舌了半天。

    王红那手指头一点黄新东的额头:“都傻干了那么长时间。你还知道关心这个?放心吧,我那个,上个星期才净,安全期。不过以后你最好带上套子!”

    “我小时候玩过,那玩意一股子气味!”

    曾几何时计划生育刚刚推行的时候,安全套无限制的发,大多数成了农村孩子的玩具,吹大了当气球!

    小卖部也卖,大多数都是孩子买去了。

    这事真有瘾,不能够想,更不能够让前凸后翘的新媳妇说,黄新东搭起帐篷了:“红红,我又有点忍不住了!”

    。。。。。。。

    这次拉回来的杜仲货多,质量也不错,挑选以后,津村的12吨货完全够了。

    机械厂改造以前的直板切药机也很容易。毕竟当年的几批优质大学生都还留在机械厂呢,技术人员充足,屈广全资金到位及时,再加上一个厂长同学坐镇。

    开工的第五天,达到屈广全要求的特殊规格的切药机,就送到了大仓。

    黄新东干货确实是把好手,技术人员讲了几个参数以后,黄新东就明白了应该怎么样操作。

    经过几天晾晒的杜仲,在润药池里湿润了以后,滋滋滋地吸着水,冒着气,放到了传送带上,然后一块块按照标准尺度切出来的杜仲,又从另一端的传送带传送到烘干设备。

    一时间机械轰鸣。

第一八零章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切杜仲的工作很简单,成型,烘干,包装,还不要杀菌灭虫。

    只是本来说好的,月底到津门的,一切妥停已经是八月二号了。

    小型饮片厂,也初具雏形了,除了那个滚筒式切药机,因为电机没有达到屈广全的要求,其他的设备,陆陆续续都进了联合仓库的院子。

    再办完一个事,就可以拉着货去津门了。

    ——这个事就是刘云凤分配,马市长和计委打了招呼,计委领导同意是同意,但是毕竟是已经把派遣证转到了淮上县,要从淮上县重新要过来,必须要请分管的市委领导签字。

    分管科教文卫的市委领导是陈德创。

    又要想办法去找陈瑶。

    张倩的工作好做,一说明利害,张倩主动承担了联系李桂芳的任务。

    为了增加保险系数,屈广全又找到了王梅家的电话打了过去。

    。。。。。。

    高二的暑假眼见着一半都要过去了,出了参加奥赛集训,其他时间陈瑶一直闷在家里。

    往年还能够和家人出去旅游一次,去年陈平原同志升任刑警队副队长,年底又升任爸爸,彻底拴住了这个家的手脚。

    该死的屈广全,又在学期结束砸在陈瑶心口窝一重锤。

    已经是隔三差五的李桂芳来,能和陈瑶转上两圈,其他时间不是窝在书房写作业,就是趴在床上看电视。

    倒是前天王梅打电话说要去自然堂看电脑,尽管很想去看看,但是陈瑶下意识地拒绝了。

    内心里有种抗拒,就是不想见屈广全,尤其是屈广全的那个小对象张倩。

    可是,就像命中注定躲也躲不掉一样,1号夜间了一夜的大雨,2号一早忽然放晴,凉风来袭,

    李桂芳领着王梅、张倩、屈广全突然出现在陈瑶的家中。

    不能给冷脸子的,人家张倩买了很多水果,进门嘴甜的像抹了蜜,像个妹妹似的。

    李桂芳和王梅居然受了屈家的恩惠一样,跟着张倩打屁。

    最可恨的屈广全,居然开了一辆车,制药厂的小金杯面包车,后面放了钓竿和鱼食——这不是让陈瑶想说拒绝都说不出来吗!

    一定是李桂芳个傻妮子泄密,屈广全抓住了自己的软肋。

    不过不提点意见,陈瑶感觉得太涨某些人的面子了。

    “屈广全开车,你们也敢坐?”

    王梅赞叹:“恩恩,屈广全开车技术真好!俺家那门口路赖得很,屈广全开起来一点都不颠。”

    李桂芳也点头:“我们家的巷口你知道吧,多窄一点儿,屈广全居然是倒着出去的。俺院里的老司机都夸呢!”

    陈瑶一指李桂芳:“王梅家的地址是你出卖的吧,这是又准备出卖我吧!”

    李桂芳一脸委屈:“那不是看你天天在家憋得慌吗!”

    那不去也得去了,更何况陈瑶也确实给闷坏了。

    不过,屈广全开车确实是技术很高,二十公里的颍西湖一路都是乡村公路,车却开得四平八稳。

    湖水经过一夜暴雨的洗礼,平展展满边满延,屈广全租了条小船,在船上撑起了一把大伞。

    坐在伞下四望,天水相接,带了一顶太阳帽的陈瑶刚把钓竿甩出去,没想到耳边突然咔嚓一声响,转眼一看,屈广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弄了个相机。

    王梅这妮子说话一惊一乍的:“哇塞,这一张照出来,陈瑶绝对美极了!”

    张倩踩着船舷,一摇一晃:“景色真美啊!屈广全,我要和陈瑶姐姐合个影。”

    李桂芳:“陈瑶,别动,我也得和你合个影!今天你太美了!”

    在这美景之中,闻着一圈屁香,陈瑶感觉到很有点放浪江湖气味。

    鱼竿都要顺水漂流了,才因为屈广全第一卷胶卷用完,被大家注意到。

    雨过初晴,鱼儿们咬钩甚欢。

    “陈瑶姐,快点收竿,你的鱼竿肯定是钓到了一条大的!”张倩提醒。

    陈瑶甩钩一回身,马上也催促道:“倩倩,你也是,快点快点!”

    陈瑶和张倩提竿,两条鲫鱼欢蹦着落在了甲板上。

    岸边,柳荫下,屈广全支起了一个铁架,下面铺了一层木炭,然后,又提溜出五六个瓶子:盐、孜然、十三香、小茴香、香叶、味精,一个个摆开。

    屈广全再一次钻进车厢,不一会儿变戏法一样,又变出一兜用冰块包着切好的牛腩肉。

    有备而来啊,绝对是有情况,太大动干戈了!

    陈瑶用眼的余光看着,越看越有点阴谋的味道。这小两口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不过好像这俩对陈瑶的警惕浑然不觉。

    岸边。木炭燃起,烤肉的味道越来越浓。

    香味飘来,王梅第一个忍不住了。钓竿一扔,光着脚丫子就跑下船,站在屈广全屁股后头,挑着脚尖看。

    然后李桂芳,然后张倩,本来陈瑶还想在忍一忍呢,只是这三个妮子夸张的叫声,太吸引人了!

    这个年代烧烤在桥州还是新鲜玩意,原材料一切都有,就是没有人这样弄过。

    。。。。。。

    上午玩得尽兴,屈广全居然没有露出狐狸尾巴。

    下午,又把这几个带到了中药材交易中心的楼上,看电脑。

    车子在自然堂门口停下,陈瑶还是吃了一惊,屈广全的公司规模超过了陈瑶的想象,往里走,明显生意不错。

    楼上屈广全的办公室,居然别有洞天。越看越觉得牛。

    陈瑶还是第一次触摸电脑,居然和自己听到的完全不一样。一边听屈广全讲解,一边用手指敲着键盘,渐渐感觉到又进入了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半个小时后,陈瑶才注意到,屋里面极净。

    陈坤不知道什么时间走了,王梅和李桂芳也出去了,居然连张倩也不在了。

    这是要图穷匕见了。

    陈瑶坐直了身子:“说吧,虚头巴脑的来了那么多招,你想让我帮你干什么吧!”

    “刚刚你做的那个表,就是统计我们人参销售的那个表,你觉得怎么样?”屈广全指了指屏幕。

    “应该说很不错,挺细致的,怎么了?”

    “我们公司的一个实习生做的,省财校的优秀毕业生。”

    “别绕,上午就看出来了,你绝对有企图,实话实说。”

第一七一章 无偿献血() 
听了屈广全的叙述,陈瑶耸肩,“你觉得我爸爸会因为我的一个同学,而且是个男同学,去改变已经木已成舟的分配吗?”

    屈广全一笑:“当然不会。我没敢幻想。我想的是以陈瑶的智慧,可以给我指点迷津,怎么样打动陈部长,让他来签这个字?”

    “我爸爸不爱财!”陈瑶转脸对着电脑屏幕。

    “如果做出特殊贡献呢?”屈广全微笑着。

    “那要看什么样的特殊贡献了?”

    “桥州市无偿献血的倡导者之一!”

    “什么,什么叫个无偿献血?”八十年代末这个词非常新鲜。

    屈广全之所以想起这个词,是和刘涛有关。

    有着后三十年的经历,刘涛吸毒让屈广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后世一个可怕的疾病:艾滋病。

    艾滋病传播最大感染人群就是吸毒,主要途径是血液传染。

    作为过来人,屈广全更不能忘记的是,九十年代以后在包括桥州在内的中部地区农村艾滋病大爆发,因为卖血而诞生的一个个骇人听闻的艾滋病村。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血浆经济。

    80年代末之前,中国医院所使用的白蛋白等血浆制品基本从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

    但是80年代中期艾滋病这个不治之症,开始在西方国家肆虐,有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血液传播,而且产生了大面积的输血感染。

    “鉴于资本主义国家中同性恋和静脉注射毒品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