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自然堂头顶的是人家制药厂的金字招牌,刘云凤留在自然堂也得先把关系留在制药厂,而且这是制药厂厂长接触宣传部长的好机会。
制药厂厂长办公室,屈广全话音一落,屈厂长皱起了眉头:“小全,要把刘凤云说成计算机高科技人才,关键是我们制药厂根本就没有计算机,人家一问不就露馅了。”
“那你们制药厂就应该买一台,确实是很有必要。”
厂长摇头:“我听几个去你那边见过电脑的人说,没有啥用,还贵的要命!买回来当摆设,人家得戳我的脊梁骨。”
计算机未来是制药厂自动化的灵魂中枢,怎么可能没有用!就是现在,制药厂也有很多方面可以用到计算机!
额,关键是没有去用。
“爸,这样吧,我先给你几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来计算机有多大的用途了。”
按照儿子要求屈长隆叫来仓库库管,报来厚厚登记本。
“李主任,请问咱们这个月注射液辅料亚硫酸钠还有多少?”屈广全问库管。
这有点太生猛了,李主任根本没有思想准备,赶紧去翻,一页页翻过去,终于三分钟以后抬头:“还有。。。。。。”
“那成品药藿香正气水发出去多少?”屈广全又问。
哒哒哒,又是一通查找:“哎呦,咋发出去这么少!屈厂长,这个藿香正气水这月生产的太多了,销售不好啊!”
问的越多,屈长隆越发现问题越大,庞大的工厂千丝万缕牵涉面太广,库管查一项就得费很大的功夫,而且,这里面还有个登记出入问题,就是登记的和实际上有可能不符。
屈长隆好气地问:“你说,计算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屈广全点点头有摇摇头:“计算机可以使得这些数据一目了然,但是,解决问题还得靠人。李主任手中的登记本,可以完全录入计算机,在计算机上查找这些数据,只要轻轻一点。刚刚我问李主任这些问题,计算机也就是几分钟就可以解决。”
“你给我们试试——”厂长来了兴趣。
交易中心的楼上。陈坤让出位置,厂长坐在了屈广全的旁边,库管则挤在了厂长的身后。
“那我想看看,你们这个月截止到昨天卖了多少红参!”厂长发布命令。
屈广全噼里啪啦敲了几下键盘:“到昨天为止卖了547公斤,其中红参个300公斤,片247公斤,还有个里面具体规格的销售。。。。。。”
“那我想知道,你们平均价买多少钱一公斤?”屈长隆以为这个绝对是个难题,这是将所有的两个月的总销售要加在一起平均。
没想到这次更快,屈广全三下两下就出来了:“平均每公斤101。25元。”
库管也问了几个问题,比如进货和出货,都是他认为的难题,但是却是屈广全不需要多次敲击键盘的容易问题,几乎都是一分钟搞定。
“李主任,爸,这些还都是简单问题,我们还可以计算出销往各地的实时统计,比如我们这个月的白参主要销到了。。。。。。”
屈广全又演示了一遍。
哎呀,这东西太神奇了!
制药厂应该搞一台,不,未来像屈广全说的要便宜了,屈厂长感觉到最少要买八台,最起码一个每个部门得一台
第一八三章 螳臂当车能挡住历史车轮吗()
桥州市的血站是正在筹建之中。
桥州市四县一区,将近七百多万人口,虽然经济落后,但是有眼光的领导却从血浆经济中看出来这里面有大大的商机。
随着国外血液制品的停止进口,有眼光的领导都或多或少地听到了“卖血”是个好生意。哪怕这七百万人有百分之一二愿意卖血,哪怕每年只卖一两次,也能创造上千万的价值。
与此同时,可以带动大批采血人员就业——于国、于民、于商都是只赚不赔的好事。
8月3日,血站筹委会主任李经续,接到市委办公室通知,8月4日也就是明天,桥州籍贯中专生刘云凤要带领自己的同学到血站无偿献血。桥州一中奥赛班部分师生将陪同其举行一个“我的成人礼”的仪式。
分管科教文卫的宣传部长陈德创,将亲自参加,桥州市的主要媒体都会安排记者前来报道。
这无疑也是血站一次难得的宣传机会。
李经续先召集全体人员开会,布置现场,带领工作人员顶着酷暑加班。
4号八点,血站的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常。节奏铿锵的进行曲经久不息。
未完工的主楼横亘着一条醒目标语:献血光荣,救死扶伤。
主楼的下面简易的主席台上,放着连夜印刷出来的宣传资料,以及对献血者馈赠的印着血站标识的毛巾肥皂。
台下是自然堂来献血的职工,刘云凤的同学,奥赛班的师生。
台上是卫生局、血站的领导,刘云凤和陈瑶。
大家都在等待,等待着陈德创为首的市委领导的到来。
刘云凤时不时就要低头看一下屈广全给自己写的发言稿,已经熟稔于心了,但还是害怕自己万一紧张。
这是要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屈广全的要求是要说的发自内心。
倒是陈瑶往那一坐,大大方方,盯着台下的屈广全略略有点走神,这家伙居然搞了个《人民日报》征文比赛的评委,太匪夷所思了。
昨天晚上,有几个记者去陈部长家,找陈瑶了解今天举行仪式的事情,陈瑶顺便咨询了一下,几个记者表示,从没有听说过哪里有叫“屈广全”的这号人!
结合种种,陈瑶相信这个“屈广全”绝对就是台下的“屈广全。”仪式结束后,陈瑶准备再问个水落石出。
记者们纷纷到了,在李经续的引领下,楼上楼下的一顿猛拍,李经续关于献血光荣的豪言壮语在嘈杂声中时有耳闻。
屈广全手心里都是汗水。
采血经济是一条经济巨轮,自己的小身板甚至连只螳螂也不能够算上,但是,作为曾经的历史亲历者,他很希望借自己的螳臂当车,能引起人们的警醒。
毕竟,那是人间悲剧。
八点二十,楼前的草坪上,几辆小车鱼贯而入。记者们纷纷拿起长枪短炮,扛起摄像机。
陈德创望着女儿轻轻一笑,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向主席台。
音乐停止,全场肃静,大喇叭里传来李经续的声音:“尊敬的陈部长,各位领导,各位同学,我谨代表桥州血站筹备组全体成员,感谢你们的到来。”
“自1978年开始我们国家实行的义务献血制度,是改变我国输血工作的落后面貌,解决医疗和战备用血的一项根本出路。十年的实践说明,这项制度是正确的,伟大的。今天刘云凤同学能够带领她的伙伴们来血站献血,更是对这一制度的良好诠释。”
要不是已经给刘云凤写好了稿子,屈广全真想站起来打断:无偿献血和义务献血不一样,哥们!
李经续的讲话还在继续:“。。。。。。去旧血,换新血,有利于新陈代谢。对身体有益无害。你不去献血,说明你身体不健康,有病。”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血站将会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采血设备,其中一个设备叫离心机,这台机械的神奇之处,就是可以将献血者的血抽出离心净化之后,只留血浆,将下层的400cc红细胞回输给献血者,这种方法的一个妙处是由于负责运输氧气和养料的红细胞并不减少,所以献血者即使抽掉400CC,也不会觉得明显的虚弱和精神不振。”
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充满向往。
只有屈广全心惊胆战,这个设备才是真正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艾滋病得以蔓延的温床。好在,目前还没有出现。
“下面,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德创给大家做重要指示。”
高大的陈德创站起来,先和刘云凤握了握手:“感谢刘云凤同学,你的成人礼是时代进步的缩影,我谨代表市委。。。。。。”
终于轮到了刘云凤发言:“。。。。。。血是无价的,献血是人类对爱的奉献,是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无论是从献血的本质和献血的实践来看,无偿献血都是我们国家血液事业发展的唯一途径。”
刘云凤越说越激动,慷慨激昂,终于把屈广全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这是我,一个刚刚成人的青年的一声呼唤:中国的血液事业的根本方向就是无偿献血!让我们身体力行吧!”
李经续几次想打断刘云凤的发言,血站要发展光靠无偿献血怎么能行!
但是,能说人家说的不对吗?绝对的政治正确!
而且人家还身体力行。
只是今天的宣传力图有点太大,记者们也被这个傻丫头感动了,估计明天将会是连篇累牍的报道。
发言结束,主席台前铺展了一道绢布,陈德创第一个在上面书写自己的签名,然后领导,同学,甚至几个围观的被感动群众。。。。。。
主席台的桌子被撤下,换上了血站准备好的采血台,护士门端过来已经消毒完毕的采血器械,准备展开作业。
屈广全一挥手,自然堂的职工抬着一个大包放到了采血台上,打开,是一包包一次性的采血器械。
突如其来的变化,最感到新奇的还是记者。
这次屈广全赤膊上阵了:“这是一次性采血器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叉感染。献血是光荣的,保护献血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们自然堂药业为这次活动,无偿提供器械,就是要通过这次活动告诉大家,要切实防范在采血过程中会出现的血液感染!”
“额,还有血液感染,同志能详细说说嘛?”一个记者的话筒递过来。
“有的。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而且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能为力,我们必须严加防范!”
“同志,能不能说一下,都是哪些疾病会通过血液传播?”
“对,还有你说的那些现在不能够根治的传染病,都是什么病?”
所有的镜头一下子都对准了屈广全。
“能够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很多,我只举几个典型的吧,肺结核,乙肝,丙肝。。。。。。还有一个目前国内暂时还不是很常见,但是在国外已经造成人心惶惶的艾滋病!”
“艾滋病!”记者们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下,出来这个词,跟进更欢了。
第一八四章 你就只有这些想法?()
“艾滋病我们中国也有吗?”
“得了艾滋病是不是就是无药可救了?”
“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远离艾滋病?”
。。。。。。
这个时代也只有记者才会这样毫无顾忌地问出心中的困惑,“艾滋病”当时的概念和“胡搞”几乎是同义词,大庭广众之下是羞于在公共场合咨询这些问题的。
屈广全尽量回答的言简意赅。
所有仪式,基本上中规中矩,没想到结尾屈广全突然出招。
陈德创冷眼旁观,虽然摸不透屈广全企图,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这是刻意而为,有备而来,特别是那些一次性采血器械,明明都是未拆封进口器械。
陈德创给女儿使了个征询的眼色,陈瑶耸肩,也是不知底情。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