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这样说,中日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就是板垣征四郎这样的日本军人一手造成的。
寺内寿一也不遑多让,早在1937年的8月,他就被任命为日军侵华的第一个方面军,“北支那方面军”的司令官,统率8个师团进攻中国,并且主导了打通津浦线的徐州会战,寺内这个人,老蒋非常愤恨他一点,就是寺内寿一坚决支持打垮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用傀儡政权取而代之。
这两个日本的高级将领,一死一贬,怪不得蒋介石很兴奋。
接下来,老蒋问起了各个参战将领的表现,尤其是第5军各个高级军官的表现,老蒋在南宁已有一个星期,和白崇禧、徐庭瑶、杜聿明都有谈话,但这次和许鸣的谈话是最为深入和的,像许鸣对参战将领的评价,将极大地影响这个将领的前途。
其他部队的将领许鸣不打算说,他并不想动用这种权力,他说起了第5军的几个高级军官。
“校长,这次第5军的表现,我个人认为相当突出,其表现最优者,学生认为首推戴安澜,他的装甲部队作为决战力量,多次扭转局面;另外,杜副军长在高峰隘及南宁一线的战斗中,我认为其思虑精纯,指挥得当,极大地拖住了日军在南宁的兵力,为昆仑关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方先觉方子珊,为人稳重,品德坚忍不拔,善于防守,在邕宾路五塘、六塘到八塘、九塘的一系列防御作战中,沉着应战,给敌军以巨大消耗,其表现可谓突出。
郑洞国郑师长,他部队在那横一线的阻击不力,一个方面是后勤和补给无法保证,另外和我的安排有关,郑师长的表现并无失当之处。在邕钦路一线的战斗中,其荣一师官兵忠勇善战,不怕牺牲,和戴安澜的装甲兵团密切配合,在旧州、百济、大塘一线的战斗中均表现优良,学生认为,这和指挥官郑洞国的正确指挥是离不开的。”
其实郑洞国的荣一师在第5军五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的表现中算相对较差的,但许鸣这个时候是不可能说郑洞国坏话的,对于他手下的将领,许鸣总是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甚至替他们承担责任,有了功劳,也尽量为其宣扬,对此,老蒋笑而不语。
接下来,许鸣一一将参谋长刘嘉树、第201师师长黄百韬、新编第22师师长邱清泉的表现一一说明,当然,都是一大堆好话。
第5军在邕宁会战中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力量,老蒋对几个高级指挥官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听了许鸣对下属的表扬,蒋介石不断地点头。
看老蒋很高兴,许鸣决心再推荐两位。
“委员长,我们的将领已经在抗战的烽火中完全成长了起来,其中我发现了2个人才,都有不世出的能力!”
“是谁啊?”蒋介石见许鸣这么说,有点期待,许鸣举荐了不少人才,像胡琏、方先觉、黄百韬,这些人都证明了他们是优秀的将领,这次不知道许鸣又要推举谁。
“委员长,我说的,一个是新编第22师副师长廖耀湘,廖副师长是个非常优秀的将领,他的练兵能力尤为突出,他还有很强的战术素养,对战局的把控也有极高水准…段澐,不亚于常山赵子龙,他指挥作战迅猛果断,善于寻找战机,且有相当强的防守能力,在七塘附近的战斗中,段澐的第603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2人在后世就很出名,尤其是廖耀湘,有个非常突出的优点,就是他是一个极其纯粹的军人,廖耀湘除了军事训练和打仗外,不化任何时间在别的事情上,一个人只有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事业中,那几乎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除此之外,廖耀湘还善于练兵,这在**系统里面也是非常难得的。
至于段澐,是黄埔5期毕业,许鸣当初知道他是穿越前玩了一款军事策略内游戏了解的,历史上他的表现更多在国共内战中,许鸣现在想把他早早挖掘出来,自然是想在抗战中发挥作用。
其实杜聿明、邱清泉,这些人早就得到了蒋介石的认可,哪怕是方先觉和黄百韬,他们在整个会战期间表现的能力也得到**高层的一致赞赏,但廖耀湘和段澐不一样,廖耀湘只是个副师长,**里面的副职是十分不容易出彩的,段澐还只是一个团长,这两个人的职务,打好了仗是上级的,出了差错自己跑不掉,如果许鸣这个时候不推荐,他们最多也只能稍做提升。
老蒋点点头,“许鸣,你提交一份这两个军官的报告,再通知他们来南宁见我。”
“谢谢委员长!”许鸣高兴得一个立正,能来这里见老蒋,这是他们有了人生飞跃的机会。
“许鸣,关于你自己,你有什么安排?”说完了别人,老蒋说起了许鸣他自己。
“我自己,我想回家一趟,回武汉…”
说到这里,老蒋忍住不笑了,蒋介石想了一个很好笑的事情,许鸣在离开妻子林浅予的时候,曾经承诺每3天写封信,每封信不少于500字,这个事情被人知道了,从此引为笑谈,据说有不少强势的妻子对他们的丈夫提出了同样标准。
“等过几天,南宁这里事情结束你和我一同回去,我问的不是这个,许鸣,你是想到中央任职,还是到战区担任职务?”
“军政部次长?还是战区副司令长官?”老蒋看许鸣一脸懵胧,直接挑明了。
从个人的发展来说,军政部的次长明显优于战区副司令长官,但许鸣没有丝毫犹豫。
“报告委员长,我希望带兵打仗!”
第348章 东京检讨会议()
今年的东京,似乎比往年的东京更冷一些,在这个寒冷的冬季里,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召开了检讨会议,针对中日战争爆发以来日军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武汉会战和邕宁会战中,日军在军纪、战术、意志上面的巨大问题。
因为中**队的冬季攻势尚在进行,侵华日军的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均没有代表参加,参谋本部总务部的教育课,第1部作站课、编制动员课,第1部支那课、谋略课,第3部通信课,第4部战史课、战略战术课,还有陆军大学校的部分教官参加了会议;陆军省方面,有军务局和兵器局的相关人员,除了这些之外,各个部室和课室还有相当人员旁听。
会议的一开始,主持会议的参谋次长泽田茂就用沉重的腔调宣读了纽约时报特约记者海明威写的《中**队正逐渐转入反攻》。
“…‘南支那方面军’的覆灭,表明中**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野战能力,能正面将日本军队击溃甚至歼灭。
这次会战,中**队表现出来了一往无前的攻击精神和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已经全面压倒以作战顽强著称的日本帝**队,在防御和阻击时,中**队的士兵往往用生命坚守阵地,用白刃战将日军击退,有的中国士兵,身上抱着炸药包,同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而在进攻中,中**队更是显示出无论如何要将阵地占领的决心,他们前赴后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而反观他们的对手日本帝国的部队,出现了很多投降和自杀的现象,这表明日本帝国的军队已经出现了战斗意志的崩溃…
事实表明,中**队在相同数量的情况下,战斗力完全压倒了对方,从去年武汉和九江的坚守,到现在南宁的成功收复,可以想象,在明年,中**队一定转入反攻,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做了,这次的冬季攻势,中**队投入了超过60个军,150个师,总兵力接近200万的庞大兵力,从中国最北方的绥远省,到中国最南方的广西,在交错着数千英里的中国战场上,中**队正在逐渐转入反攻…”
泽田茂刚一说完,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就用愤怒的腔调吼了开来,“这份报道不是支那人写出来的,是米国人写的,现在大日本帝国的威严,正在消失!
这次会战的失利,是绝不可以用兵力不足这个理由能够解释的!在昆仑关的攻势战斗中,第5军一度处于极其良好的战略态势,可部分高级将领偏偏违背东京的命令,将宝贵的兵力和好不容易出来的机会用在无所谓重要的龙津方向上,结果遭到了支那装甲部队的突然袭击,联队旗也遗失在战场上,战局的败坏,从这里开始!
昆仑关,帝国两个野战师团,面对组建不到一年的支那一个新编师,却是屡攻不克,使得敌人主力可以从容的集结。在南宁附近相持的战斗中,有的将领的作战意志出现了摇摆,帝**队从日露战争以来,不怕尸山血海也要追求胜利的作战决心消失了,兵力不足?药品不足?没有航空部队的掩护?这些难道是理由吗!”
闲院宫越说越气,板垣征四郎在南宁的战斗中,多次指责东京的部门兵力和补给不足,还一直要求日军保持空中优势,使得东京的参谋本部和陆军省承受了巨大压力,甚至陆相西尾寿造哭着求天皇为陆军倾泻资源,但就这样,邕宁之战还是输了个一干二净。
西尾寿造接过闲院宫的话:“闲院宫殿下说的对!支那人的补给难道充足吗?他们有飞机吗?支那人凭借的,乃是皇军正在消失的斗志和顽强,他们的空军,甚至用撞击我**舰的方式来压倒我军,这种斗志,从35年前的旅顺口就已经从帝**队身上消失了!什么时候,当帝国的军人不在寻找各种借口,这种斗志才会真正回来!”
这次会议是由参谋本部主办的,不过主持人陆军大臣西尾寿造,西尾某种意义上和被杀的阿南惟几一样,是个纯粹的军人,性格非常严肃和认真,侵华战争伊始,他被任命为日本陆军第2军司令官,不到一年后回国任教育总监,旋接替板垣征四郎的陆军大臣位置,他是一步一步地看到日军是如何从一支精锐部队逐渐沦落的。
西尾痛心地道:“当年的帝**队,纪律何等严明,可支那事变以来,军纪废弛,品格沦丧,在南京,发生了严重的事件(1),在苏州和安庆也发生了外国记者报道的暴烈行为,这些杀害敌方战俘和平民的事件,不仅仅大大损害了帝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也被支那广为宣传,增强了敌人的抵抗意志;部队在行军期间,任意征用支那人的牲畜和财产,甚至出现了强奸的现象,现在支那的民众对帝**队是望风而逃!”
日军在中国对待民众和战俘非常残酷,主要原因是报复心理和日本的传统文化,西尾是极少重视这个问题的日军高级将领,他接着说起了日军存在的第2个问题。
“骄狂和忽视对手!皇军在2年前的事变期间,就有了这个苗头,我担任第2军司令官的时候曾竭力制止这一现象,要求各个参谋和下属部队长重视支那军队,但遗憾的是,自昭和13年我回国以后,派遣军普遍忽视了这一点,作战前,对敌人的侦查工作进行不足,没有对敌军、尤其是敌军的高级将领有足够的研究,反而按照一贯的套路拟定作战计划,有的部队长,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往往独自率领少数部队深入敌人后方,参谋本部和陆军省还有人为之叫好,美其名曰为闪电攻势,事实上,这种战法对意志薄弱的支那地方部队也许能收到效果,但对已经成长起来的支那精锐部队有深深的隐患,一旦被敌军察觉作战企图,或者遭遇支那主力部队,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