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有信明白这一点,所以干脆不开口说话了,现在的情况下,无论自己说什么,也不会有几个人表示同意的,还不如安静的站在这里比较好。
但是李凡依却不想放过李有信:“信儿,你为什么不说话,这是我们川地的大事,你这个守卫边疆的重臣怎么能不说话呢?说说你的意见吧!”
重臣?李有信无语,我算哪门子的重臣,但是李凡依问他,他又不可能不说话,只得随意说了几句:“大王怎么说,下面的臣子就怎么做好了,根本无需争吵嘛!”
李凡依听到这句话,很是高兴,刚才大儿子和二儿子说话都有那么多文武官员捧场,让李凡依很不高兴,好像川王的位置已经给了两个儿子似的。
“好了,都别争了,这次梁王的求援先放在这里,先看局势的变化,如果梁王能撑得住,我们再出兵救援,如果梁王要凉,我们就不做任何动作,就这样了,散了吧!”
李凡依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带着一些火气了,下面人大概也猜到了怎么回事,暗暗叫苦,看来自己刚刚的表态惹恼了大王,还是五公子冷静啊,怎么能这么早表态呢,真是失策啊!
李有德和李有正也是脸色一变,苍天在上,他们真的没什么想法的,不是您老人家这么问了,我们才回答的么?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第二天李凡依再次让众人到王廷议事,虽然现在决定先观望,但是战争准备还是要做的,毕竟战事一起,以后会怎么发展,就不好说了,现在多做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次议事足足花了两个时辰,从王廷出来的时候,众人皆是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李有信去了修容夫人那里,吃点东西,顺便休息一下。
吃饭的时候,修容夫人问道:“信儿,又要打仗了吗?这次会很危险吗?”
“没事,这次是梁地打仗,父王让我们过去只是商量要不要支援梁王,川地还是很安全的,您尽管放心就是。”李有信安慰道。
“那就好,怎么隔段时间就要打仗啊,消停一下不好么,这些人也真是的。”修容夫人絮絮叨叨的说道。
李有信耸耸肩道:“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地方就会有争斗,这是无法避免的。”
修容夫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就算在王宫,斗争也是无处不在的,刚才那么说只是有感而发。
“如果大王要支援梁王,信儿,你会不会去啊?”修容夫人还是很关心自己这个儿子的。
“可能吧,但是这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突厥人不是都被我打的大败么?您就放心吧!”李有信没有说什么自己不会被派出去的话,修容夫人是不会相信的,只能用这种办法来安慰一下了。
“可是哪有人能一直打胜仗啊,这还是太危险了。”修容夫人可不会被李有信轻易给糊弄了。
李有信无奈的一摊手:“可是父王让我去,我能不去么?”
修容夫人无言以对,要是李凡依决定让李有信带兵去,那么李有信是没有办法拒绝的,她去求情也是没有用的。
母子俩又聊了一会,刘有信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李有信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一名文官来到了李有信的住处,这人穿着一身深绿色的官袍,看样子级别不是很高,李有信很奇怪,他在彭城并没有任何熟人啊,这人找自己做什么?
不过李有信还是让阿福把人带了进来,李有信也想知道这个文官找自己做什么。
来人是个微胖的老头,白须白发,本应是仙风道骨的样子,但是他脸上的表情把他的形象都给破坏完了,这人现在十分的惊慌,脸上都是汗珠子,看样子是被吓的。
李有信觉得奇怪,这人怎么会害怕成这个样子,这里可是川王廷所在的彭城啊,难道还能有人威胁他的生命不成?
见到李有信,老头开口道:“下……下官张平,拜见……见五公子……”
看到这个叫张平的老头连话都说不利索,李有信眉头皱起,这人是怎么当上五品官的(深绿色官服是五品官穿的)?
第24章 人才()
“你是什么什么职位?来找本将有什么事情吗?”李有信虽然疑惑这人是怎么当上五品官的,但是这跟他无关,就没有多纠缠这个问题,问起了他想知道的事情。
“下……下官是灵州刺史,因……因为大公子要在灵……灵州城修行宫,下官得……得罪了大公子,希望五……五公子能够帮下官一把。”张平说话的时候结结巴巴,让李有信十分的无语,不过好歹是表达清楚了。
“你是一个结巴?”李有信终于忍不住了。
张平闻言大囧,定了定神,说道:“五公子,下官不是结巴。”
“那你就好好说话,你那么说话不累,本将听的都累了。说说看,你是怎么得罪大公子的?”李有信发现张平还是能正常说话的嘛,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
“大公子要在灵州城修建行宫,但是只拨给了下官三万贯钱,这些钱根本不够,下官就只修建了码头,采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行宫只修了一个壳子,就没钱了,大公子知道后,非常震怒,下官没有办法,只能向五公子求救了。”张平详细说了一下具体情况。
“大公子不知道这些钱不够?”李有信奇道,这不可能吧?
“知道,这是大公子故意少给的。”张平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十分的可怜。
李有信:“大公子只在灵州城修行宫了吗?”
张平:“别的州也有。”
李有信:“只有你这里经费不足么?”
张平:“这个倒不是,有些州只得到了两万多贯的钱。”
李有信感到奇怪了:“那他们是怎么修建完成的?”
“他们是挪用了其他方面的钱,这些钱本来是用来修河道、购买武器、粮草的。也有官员是私自加了赋税。”张平解释道。
“哦?他们都这么做了,你为什么不这么做?”李有信感到愈发惊奇了,这人看起来很胆小,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嘛,居然敢得罪李有德了。
“这……这……”张平“这”了半天,却没给个合理的解释。
其实李有信也看明白了,张平是不想和那些人同流合污,损害百姓的利益去满足李有德的一己之私。
这样看来,张平算一个清官了,但是李有信对庇护张平兴趣也不是很大,封建社会的清官和贪官相比,其实只是谁更烂一点的问题,总体来说区别不是很大。
这个主要是那些文官就学四书五经了,这样的官员对于做事能有多少帮助?
关于文官的问题,李有信更倾向于自己培养,用现代化的方法,让这些人学会国计民生有关的东西,这样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只是现在战争连连,让李有信的计划迟迟不能展开,这个张平倒还算个想做点实事的人,李有信打算让他和生化兵一起来执行培训现代读书人的计划。
李有信摇摇头随口说道:“那要是给你两万贯钱,你是不是连码头都不修了?到时候你怕是没命到我这里求救了吧!我那大哥估计会直接撕了你。”
李有信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张平听到这句话,竟然认真的回答道:“五公子,要是只有两万贯钱,下官还是要修建码头的,只是会减少生活用品的采购,修建码头能增加船运行业的发展,对本地的经济,还是很有好处的。”
“减少生活用品的采购,大公子平时的吃穿用度可是奢侈惯了的,你减少生活用品的采购,到时候你不是还得遭殃?”
李有信虽然觉得张平好像没那么不堪,但是这个计划的漏洞是不是大了点?减少生活用品的采购费用,李有德一吃饭不就发现了?结果好像没什么区别,这是瞎折腾?
张平:“五公子,要是减少了生活用品的采购费用,下官会建议大公子到灵州城最著名的一家寺庙去住,大公子信仰佛教,这个计划应该有五成的成功率。
大公子住进寺庙之后,吃穿的费用就会大幅度降低,而且住在寺庙,也不会到城里高消费,在寺庙里赏赏花,舞文弄墨一番,也不会觉得受到了轻视,这样一来,两万贯钱也是够用的。”
李有信听得目瞪口呆,这个计划的成功率还是不低的,如果李有德真住进了寺庙,那么张平躲过这一劫那是非常有可能的。
“那你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听到这里,李有信更加疑惑了,如张平所言,这个计划的成功率高达五成,那他为何没有这么做,反而是花钱去修了一下行宫壳子?
“下官原本的计划花点钱把行宫外面修好就行,这样就在外面看起来就没问题了,大公子来的时候带他去本地一家富豪的家,这样也能达到省钱的目的。
这样做的成功率高达七成,而且本地采购多了,也能让百姓多得到一些实惠,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所以下官采用了这个方案,没想到造化弄人啊……”
说道这里,张平猛的住口,他发现他说的太多了,把糊弄李有德的心思全都摆在了台面上,对于一个糊弄过上官的官员,五公子会不会有什么想法呢?
张平这时候脸上又开始流汗,偷偷看了一下李有信的表情,却惊奇的发现五公子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反而还有些……笑意?这是怎么个情况?
李有信听完张平的叙述之后,暗道自己这是捡了一个人才啊!原本以为这个张平单单是不贪钱,其他的和普通腐儒并没有区别,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张平在行宫这件事中表现出的能力,比起二十一世纪的优秀管理人才,也是毫不逊色了,能够根据手中的资源的多少,将利益发展到极致。
而且张平还懂得经济学,虽然比较粗浅,但是在封建社会,绝对是非常难得的,李有信现在坚定了要庇护这个张平的决心,哪怕和那个便宜大哥翻脸,也是在所不惜了。
没办法,这样的人才要是错过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遇到,而自己培训的,再快也得十年才能指望啊!
第25章 诱导()
而且这个张平有底线,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去侵犯百姓的利益,这一点也是非常难得的,虽然他很胆小,对争权夺利也不怎么在行,但是这一切在李有信眼里,都不算什么。
而且这样的人其实很好控制,意味着李有信只要不让他去侵犯百姓的利益,他就会好好办事。
想通了这一点,李有信马上拍板道:“张刺史,我确认你就是我需要的人才,我在川地其他地方也没什么人能说的上话,你要投靠我,就只能去新州城当刺史了,你愿意吗?”
张平大喜:“愿意,五公子,我愿意!”
“很好,一会本将派些人马把你的家人都接到新州城区,这样张刺史也不用受相思之苦了。”李有信说道。
“下官多谢五公子的关怀!”张平连忙感谢道,李有信为他考虑的这么周到,张平就算反应再迟钝,也感觉到了,这句道谢也是真心实意,而不是客套话。
李有信摆摆手道:“你是我的人了,我自然要为你考虑,用不着感谢。”
答应了张平,李有信先让人把张平及其家人送往新州城,才去找了李凡依,希望调动一名刺史到新州城帮他,李凡依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