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果可不是师叔想得那么简单的。”
方吾才却是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甚至贼贼地笑了起来。
“你还是不懂啊,师叔只信一句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还能令磨推鬼。这件事,你别再多说废话了,立即准备吧,糜益的死讯,很快就要送到曲阜了,老夫也得赶紧修书,先让人在曲阜上下打点,第一笔银子要及早送去,万万不可耽搁,不给这些狗屁公侯们见一见真金白银,他们未必肯出力的。”
说着,方吾才便捋着须,一脸认真地盘算起来。
“大陈有机会接替糜益成为学侯的人,老夫掐指算了算,也不过七八个人,在这些人里,又属长安万年的李氏机会最大,不过万年李氏,在曲阜的影响不小,不但他的女儿嫁给了文正公的儿子,而且家族之中已有一个学侯,两个学子了,正因为如此,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衍圣公府对于李氏多有偏颇。这就是师叔的机会,只要搞定了文正公,许多事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他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似乎早就谋划很久了。
他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盯着陈凯之,继续说道:“你放心吧,老夫的朋友,能耐不小的,甚至可以影响到衍圣公,你真以为老夫和衍圣公秉烛夜谈乃是吹嘘?呵……老夫不但和他秉烛夜谈,想当年……”
他说到这里,却见陈凯之一副不信的样子,不禁恼怒起来。
于是他捋须着,一脸不悦地皱起来眉头,数落起陈凯之来:“你这是什么表情,罢了,不说了,说了你也不信,凯之啊,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别总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你就等着看吧,这个学候肯定就是你师叔我的。”
面对一副胸有成竹之态的方吾才,陈凯之竟是无言以对,师叔这真是太能牛掰了。
终于,牛肉端了上来,方吾才也不客气,顿时狼吞虎咽起来,吃完之后,他随即舒服地摸了摸肚子,喝了口茶,心情似乎很好,不禁感叹道:“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万万不可错过,师叔上半辈子,书没读多少,可是呢……”
说到这里,他抬眸看了陈凯之一眼,接着道:“可是朋友却还是结交了一些的,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现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凯之啊,师叔现在没钱了,能不能借师叔几百两银子花花?哎呀,怎么又给师叔摆脸色?不要这样小气嘛,你我叔侄一场,也是缘分,这是前世修来的,这样的情分,还比不得几百两银子?师叔也不是没钱,不是正要办大事吗,师叔好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手里没有几百两银子,心里啊,很不踏实啊。”
陈凯之瞪大了眼睛,他似乎早就预料到师叔特么的一定会借钱的,顿时又好气又好笑。
不过如今他也已经有了经济能力,再说这师叔倒也是帮过他的,也不好拒绝,只是神色淡淡地回答道:“几百两倒还有,我命人取来。”
“先说好,是九百九十九两。”吾才师叔一面剔牙,一面悠然自得地说出口。
陈凯之陡然有种想抽他的冲动,你妹呀,还得寸进尺了,自己那么多金银财宝不用,倒是来勒索我来了?
不过陈凯之也只是心里这么骂骂,他还真不敢动手抽师叔,最后还是很不甘愿地点了点头。
“记住了,是借你的。”
陈凯之不由再次提醒师叔,方吾才却是一脸不耐地催促起来。
“哎,师叔迟早会还你的,看你小气巴拉的,真是讨厌。”
额……
陈凯之也是无语了,倒不是他不愿意借,而是师叔比自己富有呀。
…………
一匹匹自洛阳的快马,火速赶到了曲阜,同时,也带去了一个个令人震撼的消息。
勇士营中了两百多个童生,这消息已在曲阜的各个学馆里传开,许多读书人,可能并不在乎小小的童生,可关乎于勇士营的传说,却也是知道一些的。
众人不禁也为之惊叹,那洛阳的学子陈凯之,竟有如此之能,能让一群丘八读书写字,还考中了童生,这实在让人想不到。
而最轰动的,就莫过于糜益之死了。
各大公府,现在已是热闹起来。
衍圣公府的学爵乃是固定的,这一次糜益之死,已是令人震撼,而最重要的是,在大陈,却有一个学爵空缺了出来,这学爵是最炙手可热的东西,不知多少大儒早就眼红耳热了,子爵就已是所有人求之不得的东西了,不少世家,都疯狂地在争取,何况还是侯爵?
各大公府,几乎是门庭若市,喧闹无比。
无论是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人,便是举着再堂而皇之的招牌,终究逃不过利字,在这巨大的利益面前,谁会漠视?
今日一早,在这冬日里,寒风阵阵,诸公们都来到了衍圣公府的杏林。
衍圣公已是连续六日不曾参与祭祀了,他的身子已越发的不好,不断的咳嗽,整个人仿佛油尽灯枯一般,可今日,因为关系到了学侯之死,而且还牵涉到了诸子余孽,圣公却在人的搀扶之下,巍巍颤颤而来。
七大学公与诸大儒都心中一凛,各自怀着心事。
等圣公到了,众人纷纷行礼。
圣公的脸上尽显倦容,不断地掩面打着哈欠,一旁的童子,小心翼翼地给他擦拭了鼻水,圣公一脸困顿的样子,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的:“查实了没有?”
文定公忙起身作揖道:“已经核实了,洛阳的京兆府已传书来,种种迹象来看,确实极可能是诸子余孽所为,大陈的赵王也特意修书来,对此万分抱歉。”
圣公阖目,他勉强地打着精神,突的冷笑:“这些贼子,已是愈发的猖獗了,不过还是谨慎起见,要派人亲自去一趟,查明到底谁才是凶徒,衍圣公府,断然不可将此事全部托给陈国的朝廷去处置,张忠……”
七大公之下,一人起身,朝圣公作揖道:“在。”
“你去一趟洛阳。”
“是。”这张忠,乃是衍圣公府的家臣,为人谨慎,衍圣公对他最是信重。
那文定公格外郑重地道:“糜益固然已死,只是接下来,学侯的人选,圣公可有明断吗?”
衍圣公一脸不耐烦的样子,每一次,只要学爵出缺,便总有无数的麻烦事,七大公各有自己的主见,经常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这让他非常的头痛,衍圣公皱了皱眉宇,才道:“你们说说罢。”
文定公便急不可耐地道:“长安万年李氏,有一大儒叫李响,此人早年便中了进士,却辞官回乡,一直在乡中教化子弟,极有声望,关中之地,士林无不对他倾慕,此人乃是大贤,学下以为,让他来接替最好。”
文忠公等人都不禁皱眉,似乎对此并不认可,文忠公咳嗽一声,断然否定地说道:“圣公,学下以为,李氏一门,已有学侯了,若是再敕封一个,不免引发议论,学下也有一个人选,也是大陈人,出自颍川荀氏,名荀谦,此人至孝,其母十年前卧病在床,他立即辞了自己的官职,侍奉其母,已有十余年矣,扇枕温被、冻浦鱼惊,十余年来,无不尽心竭力,颍川的高门子弟,无不对他敬仰。”
那文真公也沉吟着道:“学下也有一个人选,也是颍川人氏,却是大陈宗室之后,乃大陈的靖王陈义兴,此人乃是高士,博览群书,为人刚正不阿,而今已入天人阁,为天人阁学士……”
衍圣公默不作声。
这些人选,似乎每一个都有被推荐的理由,可要从中做出决断,却是不易。
这时,文正公却是淡淡道:“学下有一人,实乃旷古未有之奇人。”
众人一听,便纷纷朝文正公看去。
旷古未有四字,显然过于夸张,所以许多人都不以为然。
衍圣公也是皱眉,显得有些不悦,他不喜太过浮夸,所以不免皱眉,却还是道:“噢,说来听听吧。”
第四百二十六章:大事已定(4更求月票)()
文正公没有在意众人那不以为然的目光,则是一脸认真的地道:“此人乃是隐士,历来不睦名利,正因为如此,所以声名并不显赫,可即便如此,大陈的东山郡王和北海郡王都请他出山,对他奉若神明……此人,叫方吾才。”
“……”
方吾才……没听说啊。
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
不过,既然是文正公特意在此推荐的,那么自然这个人,就绝不是无名之辈。
或许,当真是个大隐的奇士吧。
衍圣公则是皱眉道:“只因为如此?”
文正公便又道:“据闻此人曾去北燕国,北燕国天子对他亦是礼遇有加,最可贵的是,此人从不在乎功名,只考了一个秀才,便不再考了,只隐起来读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儒学,更有极深的造诣。”
这个……听着,倒似乎是很厉害的样子。
不过……显然也不算特别的出彩啊。
至少和其他诸公举荐的人相比,并没有太多的胜算。
显然,这些并不能引起了衍圣公太多的在意,衍圣公只淡淡地道:“此人来历不明,还是谨慎为好。”
文正公便默不作声了。
紧接着,诸公们又举荐了三人,衍圣公一时也拿捏不定主意,心里很是烦躁,索性决定将此事先放一放,便徐徐道:“今日就议到此吧,人选之事,吾自会斟酌。”
众人便只好点头,纷纷道:“是。”
接着众人都起身,朝衍圣公行了礼,便告辞而去。
唯有文正公却是留了下来。
衍圣公此刻已是哈欠连连,不但鼻水抑制不住,便连眼泪都流了出来,他见文正公留下,却不愿意继续在这里耽搁,便淡淡然的挥挥手道:“吾要歇一歇了。”
文正公却是道:“圣公,学下有一件事,需要禀告。”
文正公边说,边左右看了看。
衍圣公看文正公这举动,心里倒是觉得奇怪了,自己让这文正公退下,他还如此坚持,这样看来,莫非此事当真非同小可吗?
他略略沉默,随即朝身边的童子使了个眼色,童子们便连忙退了下去。
一时四周只有他们俩人,文正公这才恭恭敬敬地到了衍圣公的身侧,道:“那位方先生,实乃高人,他而今已是名震洛阳,圣公该好好考虑此人才是。”
衍圣公顿时露出了厌恶之色,他觉得文正公有些逾礼过份了,不禁道:“吾自有考量。”
文正公却依旧不甘心,而是慢悠悠地继续道:“学下还有一件事禀告。那位方先生,听说衍圣公府许多建筑需要修葺,尤其听闻圣公的身子不好,该修个园子,好好的休养,所以……愿意捐纳一些钱财,为圣公分忧,圣公,此人视银钱如粪土,此等情CAO,实是罕见。”
衍圣公的眼中却是闪过不屑之色,嘲弄地道:“供奉公府的,何止他一人,他这是想要买学爵吗?吾自幼学习礼乐,继承先祖的家业,若是将学爵视作买卖,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文正公也不急,而是徐徐道:“此人愿意捐纳纹银二十万两。”
衍圣公的面色顿时一呆。
二十万两?
这绝不是小数目啊,即便是衍圣公,也不由动容。
衍圣公府一直都在扩建,一座座园林拔地而起,只是这些,却都是要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