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赫连大汗也已慌了,拗口的说着求饶。
只可惜,陈凯之对他们的话充耳不闻,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对他们的所谓求饶,也不过是一笑而过而已。
次日一早,各营集结,数万具尸骨,在辅兵们一夜的忙碌之下,俱都下葬,他们所葬之处,实在简陋,现在天气渐渐炎热,也不可能将这数万尸骨送回关内,因此,翰林官宣读了陈凯之的圣旨,将在此修建驰道,建立陵园以及寺庙,此处为定西陵,规格与皇陵同等,不日将派遣大量匠人在此营造。
待所有尸骨俱都排列下葬之后,便有数百人被拉了出来,这些人,多是赫连大汗的亲族,有王子数十,其大小妻子和其兄弟叔伯等人,俱都列为一排。
在其身后,他们哀嚎哭喊,这凄惨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随后一列列的新兵在其身后,一齐射击。
随着枪响,一道硝烟自新军士兵的头顶卷起,最终消失不见。
一个个被反绑的人,再没有了声息,直接栽倒在地。
这些人,在胡人之中,俱曾高贵无比,可今日,却不过是一群阶下囚,行刑之后,武官们提着短铳,穿行在他们的尸骨之间,进行补枪,偶尔,会有零星的枪声,随之,地上的尸首飚出血,抽搐痉挛。
赫连大汗和何秀二人,绑在了远处,他们看着这一幕,竟没有呼喊,此时,万念俱灰,他们似乎已经明白,这成了注定的结局。
二人被提上来,亦是被乱枪打死,辅兵们上前,将他们吊起,这里,早已排列了数百根木桩子,一具具尸首便被悬在木桩上,陈凯之再留下了一营人马,接着,下令回师。
无数的胡人俘虏,也被押解着,朝着东方前行,他们途径了那如临一般的木桩前时,看到那一个个悬挂起来的尸首,心里最后一点尊严,也已被击的粉碎。
胡人行军打仗,不但要带上自己的牲口,一般会带上自己的妻儿,正因如此,胡人的皇族,俱都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干脆且利落,便是一些部族的首领,也大多挂在了这木桩子上,从前那些贵不可言的人,现如今却如挂在屠宰场里的死猪,而剩余的胡人,此时却温顺如绵羊一般,他们的手脚,俱都被绳索串起来,垂头丧气,早已没有了野性。
与此同时,自关内的快马终于来了,陈凯之接到的乃是急报,而这份急报,却因为胡军的拦截,关内虽发了数十封,却没有一封,送到陈凯之的手里。
可现在,当看到了急报时,陈凯之竟没有一丝的意外。
楚国起兵,袭击了江陵,在侵吞了江陵之后,他们马不停蹄,一路北上,跨越了襄水,兵锋直指关中,跃跃欲试着,甚至妄图攻略关东之地。
而蜀国亦是与之起兵,不过进展并不神速。
越军亦开始北上,竟是悍然的撕毁了此前的盟约。
唯独是燕国,没有多少的反应,不过显然……燕国国内,也出现了请战的声音,似乎认为,眼下陈军既已败亡,此时此刻,理应立即南下,拿下山东、关东之地,这大陈空虚,不会有抵抗,唯有如此,方可防止被楚人和越人抢先,蚕食掉大陈的疆土。
自胡人放出了陈军败亡的消息,关内已经哗然,而这个时代,交通本就不便,再加上陈军被胡人困住,消息不得出入,各国顿时开始滋生起了野心,他们固然知道,一旦出兵,会遭致天下人的离心离德,可在如此诱惑之下,他们怎么甘心就此罢休呢,更何况,自己不出兵,若是其他人先出了兵,岂不是好处都便宜了别人。
这大陈,就像一块肥肉,陈军既已败亡,各州府除了有限的一些府兵之外,根本无兵可守,何况,陈军主力已经覆灭,陈凯之生死未卜,此时正是落井下石的最好时机。
于是,当楚军最先有所动作之后,几乎各国,便都争先恐后起来。
第一千零六章:皇帝万岁()
陈凯之看过了急报,面色显得很平淡。
他出乎意料的,反而不是各国的反应,因为在他看来,这本就是一场心理上的博弈,各国的君臣,各有自己的盘算,胡人放出了消息之后,一旦他们认为此事有极大可能,怎么可能抵得住巨大的诱惑呢。
反而是北燕人,居然按兵不动,超出了陈凯之的意料之外。
而陈凯之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下令军马向东疾行,迅速回到关内。
…………
数十万西凉军马,已走了一半。
这支浩浩荡荡,却又士气低落的队伍,各营之间,齐头并进,毕竟这儿是一览无余的原野,而为首的先锋营指挥朱寿,却冲在最前。
很快,他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迹象,譬如,明明距离与胡人会和的地点也来越近,可在这里,却几乎看不到多少胡人,按理来说,胡人应该大量的派出斥候才是。
不只如此,他还看到了大量散落的牛马群,这些牛马,分明是胡人们驯养的,胡人对自己的财产,看得尤其重要,牛马和羊群,是他们的命根子,即便男人去打仗,也多少会让孩子和女人们看着自己的财富,像这样弃置在原野的,实是太不寻常了。
朱寿所率领的先锋营有七千多人,乃是西凉军的精锐,而朱寿,更是一员经验丰富的骁将,从种种的蛛丝马迹来看,似乎……前方百里之处,肯定发生了什么,可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眼下竟连个胡人的斥候都不见踪影,这就更令朱寿怀疑了。
正因为可疑,他决心暂时让先锋营驻扎起来,而后让人前去给中军的国师传送消息,告诉他这里的异常情况,请国师定夺。
可很快,后方十几里的中军便送来了消息,国师大人的手令里,带着斥责,大意是胡人与西凉结盟,天子更向胡人大汗称臣,此时胡人召集西凉军会和,与汉军决战,此时此刻,更不可贻误战机,命先锋营立即拔营前进,不得有误。
朱寿无奈,他不敢违拗这位西凉国师,自是清楚,一旦得罪了国师,自己的命可就不保了,何况,自己的家人俱都在武威城,以国师此前对人的心狠手辣,到时,只怕要家破人亡不可。
他忙是召集了官兵,下令继续前进。
虽然是精锐的先锋营,可朱寿能明显的感觉到西凉的士气低落,几乎所有人都是垂头丧气,不少官兵低声咬着耳朵,他们对于国师的怨气,已日渐加深了。
朱寿对于这样的人,往往假装不闻不问,并不会制止,因为他很清楚,营中这样的人实在太多太多,真要问罪,可能引发众怒。
这样的军队,竟也可以打仗?
他心里冷笑。
可随即一想,与陈军决战的,终究还是胡人罢了,西凉军马,至多也只是滥竽充数而已。
他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可在这时,一队人马却已到了。
他们是东边来的人,却并非是胡人,而是打着大汗旌旗的使者。
为首之人,乃是大陈的翰林,叫刘涛,他带着数十人,飞马而来,他们所持的旌旗,猎猎作响。
西凉军顿时哗然。
汉军来了。
他们竟派出了使者,他们的使者是怎么派出来的,围困他们的胡人呢?
这无数的疑问,盘桓在他们的脑海。
而刘涛迎面而来的时候,便口里大吼:“吾奉大汉天子之命而来,胡军覆没,尔等汉儿接旨!”
身后的数十个护卫纷纷高喊:“吾奉大汉天子之命而来,胡军覆没,尔等汉儿接旨。”
一下子,西凉军便愈发的哗然起来。
大多数人,都显得不可置信。
他们比谁都清楚,此次胡人出动的乃是倾国之力,足足数十万的铁骑,遮天蔽日,而区区十万的陈军,即便是没有战败,那也至多是旗鼓相当,怎么可能……会胡军覆灭呢。
可他们见到,迎面飞马而来的使者却持节驰骋而来,没有丝毫的畏惧。
不只如此……有人低声道:“若是胡军没有覆灭,他们怎么可能来此?胡人的斥候,会允许他们通行吗?”
“莫非当真覆灭了。”有人目瞪口呆。
若是胡军当真覆灭,那么……这就太可怕了,就在几日之前,胡人还催促着西凉大军会和,与汉军决战,这此几天的时间,数十万胡军便覆灭,那么,这汉军的实力,有多么的可怖,胡军尚且如此,那么西凉这些老弱病残呢?
“不会错。胡军覆灭了!否则,为何我们的斥候,放出去至今没有消息,若是他们当真遭遇了胡人,胡人和我们乃是盟友,难道还会扣押他们不成,一定是我们的斥候被汉军截住了。而这些使者,又怎么可能平平安安来到这里,大汉胜了!”
“大汉胜了!大汉胜了!”
原以为,全营都会一片哀嚎,毕竟,胡人才是他们的盟友,只有击败了汉军,西凉才可免遭汉军的攻击。
可许多人高喊大汉胜了的时候,竟是带着惊喜的腔调。
“大汉胜了!”像是炸了营一般,在这方圆数里之内,每一个人都此起彼伏的高吼着这消息,竟有许多人,显得极为激动。
他们……也是汉人啊。
虽是在关外生活,却和大陈一样,说着同样的语言,写着同样的文字,保持着一样的习俗。
而现在……大汉胜了。
有人喜极而泣,不断的用护手擦拭眼泪。
随后,有人大吼:“大汉万岁!”
这是犯了极大忌讳的话。
至少在西凉军中,显然这是通贼的口号,轻则流放,重则杀头。
可这一句大汉万岁一出,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突然,这漫山遍野的军马,无数人回应起来:“大汉万岁!”
“万岁!”
“皇帝万岁!”有人大喊着。
这个皇帝,自然不会是大凉的皇帝,大凉已没有皇帝了,在这西域之国,所有人都只知道有国师,而不知有天子,因此,这里的皇帝到底是谁,自然也就不言自明。
顷刻之间,欢呼声已是冲破云霄。
第一千零七章:收复河西()
朱寿听罢,已是急了。
他哪里想到,只来了一个汉使,局面顿时失控。
他下意识的,想要控制住局面,虽然此时,他心情复杂无比,十万汉军,击溃数十万胡军,而且……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消息,理应是没错的。
最令他毛骨悚然的,却是只短短数日的功夫,便是一场天大的胜利,那么……汉军的实力,到底恐怖到了何等的地步?
这岂不是到了天下无人可敌的地步了?
他眼眸轻轻一眯,看着远处冲破云霄的欢呼,却已明白,局势失控了,就算是弹压了眼下的哗变,那么,接下来,他这个先锋营,就可能和汉军交战。
如今的局面,他能赢吗?
大势已去。
朱寿顿时,心底掠过了深深的无奈之感,更有一种疲惫也是侵袭上了心头。
身边的亲兵和武官们,有人迟疑,有人也跟着欢呼,还有人脸色苍白,国师在西凉当政十数年,心腹遍地,这先锋营之中,自然有他许多腹心之人,用以监督。
可现在,这些人却是一声不吭,哪里还敢出头。
转眼之间,便见那汉使刘涛在无数官兵的拥簇之下迎面而来。
许多西凉兵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