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子良问道:“明远,玉佩的主人年纪多大,长相如何?”
贾明远想了想说道:“看上去好像只要四十余岁,不错从眼神上、神态、声音和眼角纹来看应该有五十多了吧,此人长相丰润,给末将的感觉是威严,对,就是威严,非常的威严,末将被他看一眼就感觉双腿发软,忍不住要跪下······”
听了这番话,赵子良哪里还不知道被抓起来就是皇帝李隆基,赵子良也是醉了,这都深更半夜了,李隆基还怎么在大街上闲逛,而且是在丽春院这种青楼一条街被抓的,如果这个消息曝出去,只怕皇帝瞬间就会成为全国百姓议论的焦点,皇帝和皇家的脸面从此丢尽。
这事头疼啊,赵子良用手揉了揉太阳穴,深吸一口气,对贾明远道:“不管这人是谁,既然他违反宵禁令,被抓住了就不能不做惩处就放走,某已经知道这玉佩的主人已经是谁了,这事你扛不住,你在这里等一会,某去内宅打声招呼就出来!”
贾明远急忙起身拱手道:“诺!”
赵子良返回内宅与陈清莹打了一个招呼,说府衙内紧急公务要处理,并让王芷韵留下来陪她睡一晚。
穿戴好披挂,腰间挂上腰刀之后,赵子良来到前堂对贾明远道:“走吧!”
“将军请!”
赵子良带着几个扈从和贾明远很快就赶到了左金吾卫右卫将军府。
刚走进府衙大门,赵子良就问:“人在哪儿?”
“关在拘押所里,将军请跟我来”。
赵子良一边走一边问道:“拘押所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犯人吗?”
贾明远听得一愣,答道:“有,还有八个!”
赵子良停下脚步,想了想吩咐道:“你先派人把这些人全部押送至监狱关起来,拘押所只留下他们几个!”
贾明远好像明白了赵子良的意思,立即答应:“诺!”
李隆基和高力士被单独关在一间房内,与他们同时被抓来的还有十二个便衣禁军带刀侍卫,这些人被一起关在一间大牢房中。赵子良来到门口,通过门上的方孔看见李隆基和高力士两人正在不停的拍蚊子。
赵子良看得忍不住暗中笑了起来,咳嗽两声后对看守的兵士道:“打开,你们全部退下,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否则格杀勿论”。
“是,将军!”
“哐当”一声。牢门被打开,赵子良和贾明远两人走了进去,高力士一看,立即跳了起来叫道:“赵子良,你可算是来了,快放我们出去!”
赵子良瞥了高力士一眼。握着刀柄单膝对李隆基下拜:“臣赵子良护驾来迟,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站在赵子良身后侧的贾明远听见,顿时吓得亡魂大冒,双腿一软,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上。
李隆基松了一口气,起身抬手道:“赵爱卿,平身吧!你这地方蚊子实在太多了,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朕身上就被咬了十几次,朕乏了,摆驾回宫吧!”
赵子良没有起身,依旧一只手撑在地上,一只手握着刀柄,沉声道:“陛下,请恕微臣不能奉诏!”
高力士一听,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咪一声尖叫:“好胆。赵子良,你胆子太大了。你敢把陛下关在这里过夜?你想干什么?还不快准备一番送陛下回宫?”
赵子良没有说话,也没有起身。
李隆基此时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没想到赵子良连他这个皇帝都敢关起来,这已经超出了他容忍范围,如果他亲自在这里都不能免刑,那岂不是说他说的话。赵子良也可以不听?
不过李隆基转念一下,赵子良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且先听听他这么说,于是抬手道:“赵爱卿,你先起来。你说说为何不奉诏?”
赵子良这才起身,又拱手说道:“陛下,宵禁令从高祖太宗时期就一直执行下来的,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说执行法令就等于是执行陛下的圣旨,这没有什么区别······”。
还不等赵子良说完,高力士立即叫道:”放肆,这如何没有区别?执行法令也不能执行到陛下身上,赵子良,你到底是何居心?”
赵子良继续道:“陛下,您同意执行的法令,自己却不遵守,朝中大臣、皇亲国戚、勋贵功臣们当然也会想他们是权贵,也可以不遵守,如此法令还有效力可言吗?只对普通老百姓有作用的法令还是真正的法令吗?这会让百姓心里不平衡,时间长了会出大乱子的!陛下,严格执行朝廷颁布的法令是维护陛下统治的最重要的手段,法令失去效力,陛下统治的根基就会动摇,陛下的圣旨也会逐渐失去作用,奉诏的人会越来越少,微臣这么做完全是为陛下着想啊,还请陛下明鉴!”
李隆基听了这些话良久不语,高力士这个时候也不敢乱叫了。过了好几分钟,李隆基才开口说道:“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如果按照法令执行,朕会被如何处置?”
赵子良犹豫了一下,说道:“按照宵禁令规定,在无战争期间,宵禁开始之后,还在大街上夜行之人,除非有紧急公务者,一律重打二十大板、监禁三日,罚款铜钱三贯!”
李隆基叹道:“难道你真的要打朕二十大板,监禁三日?”
赵子良在来之前早就想好了对策,立即对高力士发飙:“高力士,你好大的胆子,明知道长安城内要实行宵禁,明知道宵禁时间被抓住了要受到重罚,你为何不劝告陛下早早回宫?今日之责任,理应由你全部承担!来人!”
几个看守的兵士跑了进来答应:“将军有何吩咐?”
赵子良指着高力士:“此人违反宵禁令,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监禁三日,罚款铜钱三贯,如果他没钱,明日派人通知他的家人拿钱过来,还要对他的家人进行严厉的训斥,防止他再次违反宵禁令!”
“诺!”两个看守兵士拖着高力士就往外面走去。
高力士吓得哇哇大叫,兵士们才不管他是谁,叫还不是不叫,只管拖着他往行刑室而去。
“啊,赵子良,你好狠心,我·····我饶不了你······”
李隆基看得面面相觑,赵子良这才对李隆基行礼道:“陛下,今夜您只怕回不了宫了,就算微臣送您出去,只怕没走几步,您又得被巡街的巡逻队抓回来,府衙内的宅子虽然一直空着,但一直都有人打扫,凉席被褥一应俱全,如果陛下不嫌弃,微臣让人弄几个小菜,陪您一起喝两杯?喝完了直接到头就睡,醒来就是明日早上了,那时微臣再送陛下回宫”。
李隆基回过神来,听见从刑房传来高力士惨叫的声音,忍不住笑了笑,点头道:“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啊!高力士挨打总好过朕挨打!行,带路吧!”
“陛下请!”(。)
第256章 又遭弹劾()
右卫将军府内有一套宅院是专门配给他和家眷居住的,不过这是公家的宅院,如果卸任、调任或被革职,宅院就得腾出来还给公家,赵子良只是一般中午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平时都是回家过夜,也只有有重大事件陛下在府衙坐镇的时候,他才在这里过夜。∽↗,
赵子良引着李隆基来到内宅的前堂坐下,又吩咐人去准备酒菜和房间,一个家丁送上来开水、茶具和茶叶。又点上熏香,熏香点燃后,蚊子很快就被熏蒸走了。
泡茶在这个唐朝这个时期还没有出现,唐朝这时喝茶还是煮茶、煎茶、喝茶汤,茶圣陆羽如今才七岁呢!
赵子良用开水泡茶的一系列工序和步骤让李隆基看得目瞪口呆,十分惊讶。泡好两杯茶之后,赵子良端了一杯送到李隆基面前:“陛下,尝尝,这是微臣新创的泡茶法,先闻其香,再小浅尝一小口留于唇齿之间,然后再入喉咽下”。
李隆基按照赵子良说的步骤端起茶杯凑在鼻孔下闻了闻,只感觉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整个人都沉浸在这种香气之中,令人陶醉不已。
再浅尝一小口留于唇齿之间,毫无半点涩味,只有满嘴芳香,沁人心脾,一口茶咽下,整个人精神大振,思维从未有过的清晰之感。
李隆基整个人都呆住了,“这这······”。
赵子良笑道:“陛下,感觉如何?”
“妙,妙不可言!”李隆基已经完全沉醉在茶香的余韵当中了。
酒菜上来后,茶水撤下去,几碟小菜、两个小酒盅和两双筷子,小菜很可口。李隆基吃得赞不绝口,与赵子良两人就像多年老友一样时不时的碰碰杯。
次日清晨,赵子良将李隆基和他十二个带刀护卫护送到皇城门口,看着他们走进朱雀门才松了一口气,只是可怜的高力士却被打了二十大板,还得在临时拘押所关上三天才能被放出来。这次可是把这个老太监得罪狠了,不过能完美的解决此事,就算得罪高力士也是值得的,难不成还真的把李隆基打二十大板?只能把责任都推到高力士身上。
十月初一,大明宫紫宸殿,小朝会。
“有事启奏好,无事退朝!”刚从左金吾卫右卫将军府的临时拘押所放出来的高力士忍着背部和臀部伤痛坚持陪着玄宗上朝。
礼部尚书崔烈崇出班道:“陛下,臣礼部尚书崔烈崇有事启奏!”
玄宗吐出两个字:“准奏!”
崔烈崇道:“陛下,荆州府上奏。前宰辅、现任荆州大都督张九龄已经于五月初病逝!”
“啊——”丹陛下众臣闻言个个大惊,不少人出声叹息不止,而李林甫等人却是内心高兴得不得了。
李林甫虽然恨得不跳起来庆祝一番,但此时早朝堂上却是不敢乱来,他心里激动得大喊:“哈哈哈······这老东西终于死了!”
张九龄可谓是李林甫在政治上的最大对手,想当初张九龄为宰相时就看出李林甫此人乃奸佞之人,因此处处将其压制,不让其获取高位。李林甫却通过收买玄宗身边的太监宫女能时刻得知玄宗的动向和想法,了解其心思。因此每每行事和言词都很得玄宗赞赏,玄宗几次对张九龄说想提拔李林甫,张九龄都进行阻拦,如此这般次数多了,玄宗就认为张九龄妒贤嫉能,因此很不高兴。终于又一次实在忍不住撤了他的宰相之职,把他贬到荆州做都督,张九龄经过此事身心大受打击,身体也大不如前,四月底五月初的时候。赵子良回去时候拜访他,他不久就回老家探亲,就在老家病倒了,再也没有起来,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
玄宗听了礼部尚书崔烈崇的禀报,久久不语,他是深知张九龄的才能的,当初把张九龄贬去荆州做都督,也是一时气愤,事过之后他又有些后悔,不过他身为一代帝王,自然不能承认自己做错了,时间长了,他也差点忘了张九龄,要不是今日崔烈崇禀报,他还真没想起来。
想起张九龄昔日的功劳,玄宗很是惋惜,对丹陛下群臣道:“张九龄官至宰辅,居功甚伟,诸位爱卿,想想给他一个什么谥号才能体现出他的功绩,待下次大朝会之时再详细议一议!还有其他事情吗?”
这时又一个声音响起,这声音很是年轻:“陛下,臣侍中御史颜真卿有事启奏!”
玄宗看了看走到大殿中间的颜真卿,点头抬手道:“颜卿,有事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