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过了三个月,赵子良自从在左神武军上任之后,军务上很快步入正轨。天宝元年正月,边关传来八百里加急信使,皇帝看过边关战报之后气得雷霆大怒,砸烂了许多东西,并立即下旨召集文武百官在紫宸殿议事,赵子良左神武将军也必须进宫参加朝议。

    朝议开始后,皇帝当即把八百里加急的内容说了出来,原来由于盖嘉运出任河西节度使之后只顾着贪图享乐,忽视了军备防御,以至于让吐蕃得到了机会,出兵一举夺取了石堡城这处战略要地,并且以此为基地全面向河西发动了进攻,盖嘉运不能抵挡,只得接连后退,丢失了大片土地,河西走廊的南北宽度也大大缩短。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303章 调任河西() 
“饭桶、废物,真是废物!盖嘉运这个混账,好好的战略要地石堡城竟然在他手里被吐蕃人夺走了,现在好了,吐蕃人以石堡城为前进据点,发动了全面进攻,夺走了我河西大片土地,这个盖嘉运真是该死,该死啊······”。

    玄宗在丹陛之上背着手来回走去,怒气冲冲的样子让朝臣们吓得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唯恐皇帝把怒火迁怒到他们身上,要知道匹夫一怒最多是血溅五步,而天子一怒,则是伏尸百万啊!

    只见朝臣当中有人动了动身体想要站出来说话,这时却听见有人咳嗽两声,正想站出来说话的人扭头一看,看见咳嗽的人竟然是太子李亨,于是明白了李亨的意思,没有再站出来。

    别人不敢出声,一个个都战战兢兢的,但是李林甫却不能不站出来,因为盖嘉运是他的人,盖嘉运出了这等事,他这个宰相必须得站出来替盖嘉运说话,否则手下人会怎么看他?而且此事也只有他李林甫能够站出来说话,其他人或不敢或不愿,甚至还有人落井下石,刚才太子一系的朝臣就是想落井下石的人。

    李林甫走到丹陛之下向玄宗行礼说道:“陛下息怒,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再生气也是于事无补,气坏了陛下的身子就得不偿失了。盖嘉运丢了石堡城确实该死,老臣倒不是想替他开罪,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处置盖嘉运,而是想想如何处置河西的烂摊子,如今吐蕃大军占据了河西大片土地,如果朝廷不及时作出部署,只怕连河西走廊都会被吐蕃人截断,届时安西就会与朝廷失去联系,这才是最严重的事情!”

    李林甫的话音落下后,很快便有其他朝臣站出来附合李林甫。户部侍郎王鋐站出来道:“陛下,李宰辅所言不错,河西之事关系重大,涉及全局,一定要尽快拿出一个处置的办法出来才是!”

    在王鋐之后,又陆续有其他一些大臣站出来力挺李林甫。

    玄宗听了这些大臣的话,稍稍消了一些气,停下来指着李林甫怒道:“你说,你有什么办法?”

    李林甫虽然还算镇定,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陛下,老臣无能,暂时还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

    七十八岁的信安王李袆站出来道:“陛下,老臣以为如今盖嘉运已然丧失斗志,胆气已失,不能再让他坐在河西节度使的位置上了,否则局面只会更糟,当务之急是要重新任命一个有才干而且熟悉河西事务、清楚目前局势之人接替盖嘉运主持河西大局,并命令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全面配合。一定要打击吐蕃人的嚣张气焰,将他们从河西赶出去,最好是能夺回石堡城,就算一时之间无法夺回石堡城。也要把防线推进到石堡城一线!”

    玄宗听得连连点头,“老王爷说得不错,果然是老成持重!那以老王爷之见,何人可以当此重任?”

    李袆行礼道:“既然陛下信任。老臣就举荐一人,河西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肃州都督王倕待在河西多年,熟悉河西事务。与吐蕃人多次交战,应该担此大任!”

    节度使、节度副使、甚至是都知兵马使,这些职务的权利虽然很大,但都只是临时性职务,并不入官制品级,王倕真正入品的是肃州都督这个官职,而盖嘉运虽然是河西节度使,但他的入品官职却是凉州刺史,盖嘉运之前在安西时的本身官职安西副都护。

    李林甫虽然心急河西节度使一职被夺,但盖嘉运是他的人,盖嘉运犯此大错,他李林甫也是有一些责任的,就算心急丢了河西节度使这个位置,但此时他也不敢站出来说话,只能闭口不言,至于太子一系,李亨此时也不想得罪李袆这个老王爷,因此也没有妄动。

    就见皇帝当即下旨道:“很好,那就马上拟旨,任命王倕接任河西节度使、凉州刺史!至于盖嘉运······”

    这时李林甫立即站出来道:“陛下,盖嘉运此次虽然犯下大错,丢了石堡城和大片河西之地,但盖嘉运此人在安西和北庭多年,戍边有功啊,还请陛下看在他过去功劳的份上,免去他的罪过,让他卸甲归田吧!”

    太子一系的人虽然很想落井下石,打击李林甫一系,不过没有太子的示意,且李林甫自己也站出来让盖嘉运解甲归田,如此处理盖嘉运虽然轻了一些,但也算是拿掉了李林甫一条重要的臂膀,因此他们也没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玄宗见状当即下旨:“传旨将盖嘉运押解回京,至于如何处置,朕自有决断!”

    众臣纷纷道:“陛下英明!”

    李袆又道:“陛下,虽然任命王倕为河西节度使、凉州刺史,但王倕本身乃是文人出身,身边缺乏悍将和精通军略之人,麾下的将校又都是庸碌之辈,这次河西大斗军使****战死,大斗军缺乏猛将坐镇,老臣举荐左神武军将军赵子良出任大斗军使一职辅佐王倕,另外,去年武举会试上榜和殿试中进士者还有不少没有实缺,这次河西各军、守捉、城、镇等将校折损严重,不如从这些还滞留在京的武举上榜者和进士们挑选一些优异者一并前往河西赴任,交由赵子良一起带走,至于如何安排他们,等他们到了河西再由王倕安排!”

    玄宗听了李袆的话,不由看了看赵子良,见他闭目养神之外,脸色没有任何变化,沉吟片刻说道:“赵卿才接手左神武军三个多月,现在就掉走他,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些?”

    李袆道:“陛下,如今一切以河西大局为重,且赵将军是难得的将才,与其把他留在京城浪费青春年华,还不如让他前往边疆为陛下开疆拓土!”

    玄宗本身很舍不得把赵子良派出去京城去,似这等猛将留在身边才能让他感觉自己的皇位安稳一些,就算出什么事情,有赵子良这等猛将在身边可保无虞,不过听了李袆的话之后他又有些心动,毕竟开疆拓土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可以说是最高成就了,如果真能开疆拓土,把赵子良派出去也未尝不可。

    思索一会后,玄宗有些举棋不定,看向众臣问道:“诸位卿家以为信安王之建议如何?”

    赵子良在很多朝臣、勋贵子弟和皇亲国戚眼中就是一个搅屎棍,是一个十足的祸害,以赵子良在京城的所作所为,动了他显得自己小家子气,而不动他又会处处被他找麻烦,很多朝臣对赵子良是没有到生死敌人的地步,却又恨得他直牙痒痒。

    听李袆说要把赵子良调到河西去跟吐蕃人打仗,这当然好了,最好是赵子良在于吐蕃人的战斗中战死,许多朝臣当即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就连李林甫此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此前,李林甫想要整死赵子良,却因为赵子良格尽职守,又严于律己,让他抓不到把柄,他又三番五次想要把赵子良排挤出京城,都被皇帝舍不得而回绝了,现在出了河西这件事情,又有老王爷李袆力荐,赵子良被调到河西很可能被皇帝同意。

    信安王李袆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是唐朝宗室,是现在硕果仅存的唐朝宗室老一辈人物,李袆是神武军的创建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曾孙,吴王李恪之孙,张掖郡王李琨之子。他一般不说话,但说法的份量很重,玄宗皇帝对他甚是倚重,现在他说话了,玄宗就不能等闲视之。

    大多数朝臣们赞同之后,玄宗经过深思熟虑,询问赵子良道:“赵卿,信安王举荐让你出任大斗军使一职,你以为如何?”

    赵子良站出来行礼道:“陛下需要微臣去哪里,朝廷需要微臣去哪里,微臣就去哪里!”

    玄宗点点头道:“好,赵子良听旨,命赵子良为河西大斗军使,迁为宣威将军,协助节度使王倕经略河西,十日之内必须起程前往河西赴任!”

    说道这里,玄宗又问:“去年武举进士还有多少人没有实缺?”

    李林甫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还有九人未安排实缺”。

    玄宗当即摆手道:“让赵卿把他们全部带去河西,具体如何安排他们,由王倕决定!”

    赵子良和李林甫一起下拜:“臣等遵旨!”

    散朝之后,朝臣们纷纷向赵子良拱手表示祝贺,祝贺他外放河西,从此就可以大展拳脚。

    赵子良笑脸与这些朝臣们虚与委蛇,心中大骂,你们这些混蛋只怕早就巴不得把老子挤出京城吧?甚至巴不得老子死在河西吧?

    赵子良本身是明威将军,不过明威将军是禁军将领军阶,如今外放,迁为宣威将军,军阶是一样的,没有升,也没有降。

    回到家中后,赵子良把自己即将外调河西之事与陈清莹等人一说,陈清莹很是平静,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是派人替赵子良打点行装,又亲自与聂三娘谈起她与赵子良的婚事,聂三娘最终还是羞答答的答应嫁与赵子良做二夫人,赵子良趁着还有时间,就在家中随便摆了几桌宴席,请了一些相熟的人过来做见证人,聂三娘就这样嫁给了赵子良。

    赵子良又去军器监去了一趟,让他们为他量身打造一副厚实的盔甲,盔甲的厚实程度和防御力要超远其他盔甲,因他力量超出了人类极限,所穿盔甲完全可以加厚加重,如此防御力将大大增加,只要不影响行动就行。(。)

第304章 盔甲战神()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翻过年来,赵子良已经足足二十一岁,身体完全长成,经过来长安这两年多时间的勤练不缀和打磨,赵子良的最大力量已经达到了三千五百斤,稳定力量维持在两千八百多斤,身高长到了两米,除了黑人努尔之外,在长安城内还没有一个人在身量上能超过他,两米的身高再配上一身发达的肌肉,身材称得上是极为魁梧,但又没有丝毫的臃肿状态,就连哥舒翰、仆固怀恩、白孝德、南霁云和雷万春等这些猛人在身量上都差了他一大截。

    启程的前两天,勃勒罕带着几个扈从赶着马车把军器监专门为赵子良打造的巨型钢铁盔甲拉了回来。

    勃勒罕向赵子良报告:“将军,属下和几个扈从已经把盔甲用马车拉了回来,您要不要现在就试试?”

    赵子良闻言高兴道:“当然要试一下,去练武场!”

    “诺!”

    来到练武场,勃勒罕等人已经把盔甲、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