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就这样在查吾拉山口下遭遇了,相距一里路对峙着,赵子良很快想到了这两千吐蕃军是从大非川南部撤下来的吐蕃残兵败将,应该是被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打成这样的!”

    识破这支残兵败将的身份后,赵子良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挥兵动了攻击,尽管高强度行军一昼夜,但天亮时还是休息了两个时辰,将士们体力和精神都恢复了一些,此时面对这些残兵败将有什么可担心的?

    进攻完全是碾压式的,吐蕃将领根本控制不住手下这些已经被打得丧失了斗志和失去了胆气的溃兵们,赵子良率部一个冲锋就如荣撞破一块豆腐一样,瞬间把这支两千人的吐蕃溃兵再次冲散。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追杀,追杀了一个时辰,有几百人逃入了唐古拉山中,其他大部分被斩杀,少部分投降,但赵子良可没打算带着俘虏逃命,下令把几百俘虏全杀了,兵一鼓作气杀到了查吾拉山口上。

    攻占了查吾拉山口,赵子良感觉心里轻松多了,他绝对不相信玉树地区的吐蕃人会知道在他们的身后有一支唐军,只要他率领这支军队从玉树地区的吐蕃人的背后一路杀过去,前面的吐蕃人必定会一败涂地,因为他们正面还有陇右道的唐军大规模进攻,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任何一支军队都会撑不住而溃败。(。)8

第373章 功亏一篑() 
后面的事情果然如赵子良所预料的一样,玉树地区的吐蕃军根本就没有料到有一支唐军会从他们的背后杀过来,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在遭到攻击后,玉树地区各地的吐蕃军都被杀得大败,四散逃逸。网

    此后几天,赵子良带着这支军马一路从查吾拉山口沿着原来的唐蕃古道杀回大非川,沿途经过了通天河、以最快的度攻占巴颜喀拉山口,这个山口被占领之后,前线正与陇右军正面作战的吐蕃军顿时别切断了后路,而西侧又有唐军驻扎的西吐谷浑和西海郡唐军主力,想要从西部突围而去,却又担心昆仑山口被截断,毕竟唐军能出现在身后,只能走昆仑山口一带才能穿插到后面。

    赵子良带着这支一千多人的唐军骑兵在巴颜喀拉山口牢牢驻守,得知后路被切断的吐蕃军为了活命,不管伤亡地猛攻巴颜喀拉山口,但损失惨重,而正面又有唐军西海郡大军和陇右大军联合攻击。

    很快,被堵在巴颜喀拉山以北和积石山(阿尼玛卿山)一带的吐蕃军在伤亡惨重和突围无望的之下,不得不选择了投降。

    唐军迅收编俘虏,占据巴颜喀拉上以北地区,并向南大举进攻,早就被从背后击溃的玉树地区的吐蕃军已经溃不成军,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如今唐军再度从北部杀回来,各地吐蕃军又再次逃逸。

    短短几天时间,唐军先锋就推进到查吾拉山口,并与从吐蕃腹地调来的一万吐蕃军在查吾拉山口一带展开了惨烈无比的争夺战,此后几日,双方在这山口附近各投入了数万大军,山口控制权一度数次反复易主。

    四月初十,查吾拉山口控制权再度落入吐蕃军手中,吐蕃军毕竟是本土作战,兵马调动容易得多,而唐军激战一月有余,又长途跋涉深入吐蕃腹地,而且高原反应让陇右唐军战力下降太过厉害,最终没能夺取查吾拉山口。

    战事稍缓,皇甫惟明和赵子良分别派八百里加急给朝廷送去战报,并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和建议,如果吐蕃人要求何谈也可以,就按照现在的实际占领区划分边界,否则一直打到一方投降或妥协为止,关于疆界的划分,赵子良和皇甫惟明也提出了建议,查吾拉山口可以不要,毕竟它还是掌握在吐蕃军手中,但是昆仑山口、唐古拉山口和巴颜喀拉山口绝对不能让出来!”

    其实战争打到现在,唐军也时分疲惫了,战略物资消耗极为严重不说,唐军战斗力也削弱得厉害,主要是还没有适应高原反应,赵子良的西海军倒好一些,特别是皇甫惟明的陇右军以前没有经受过抗高原反应的训练,也没有配置相关的药物,如今就算再想打下去只怕也很难了。

    赵子良这边的西海军倒是可以挺住,但弱点是兵力太少,加上大斗军总共才一万七八千人,这点兵力相比吐蕃军太少,吐蕃可以把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这一带,而大唐却不行。

    到了五月初,也不知吐蕃使团是如何运作的,和朝廷终于就和谈事宜达成了一致,八百里加急快马正从京城日夜兼程向唐蕃交战区域赶来。

    ······

    拉楚河(今澜沧江)上游两岸,南岸是经幡飞舞、彩旗飘飘、遍地吐蕃牛皮大帐,北岸则是大纛居中、旌旗招展、唐军将旗林立。仗打到现在,双方以拉楚河上游隔河对峙,互不退让,河水冰面已经开始融化,唐军再也不能踩着冰面向对面吐蕃军进攻了。

    赵子良和马璘、勃勒罕等人骑马在河边慢行巡视各处布防,尽管现在局面是唐军处于优势和进攻势态,但相应的布防也不能不做。

    巡视了一段,前面河边竖立着一尊年代久远的高大雕像,这是文成公主的雕像,一百多年前文成公主就是在这里度过拉楚河翻越查吾拉山口进入吐蕃的。

    来到雕像下,赵子良等人下马面对雕像抱拳低头行礼。良久,众人礼毕抬头,赵子良看着已经有些风化的雕像上长满了青苔,心下颇为感叹,对身后众将叹道:“想当年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殿下为了我朝和吐蕃之间的和平尽心尽力、居中调停,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可这么多年来,吐蕃和我朝之间的战事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马璘道:“将军,如今局势于我有利,我等应一鼓作气打过唐古拉山,杀入吐蕃腹地,灭了吐蕃国,一劳永逸!”

    赵子良闻言不由苦笑:“但愿吧!”

    如今马璘毕竟军职低微、见识浅薄了一些,但赵子良如今已经是唐朝高级将领,官拜西海都督、太守、从四品宣威将军,对唐朝上层的了解认知和吐蕃国的实力有着清楚的认识。

    在唐朝上下心里,吐蕃国始终都是蛮夷之过,但吐蕃也与唐朝有着亲属关系,这让唐朝皇帝和大臣们在吐蕃面前都一直以长辈自居,如今吐蕃国以外甥身份拜见唐朝这个舅舅并乞和,这让皇帝李隆基和朝中大臣们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再加上吐蕃国使臣拿出大量的金银财宝贿赂包括李林甫在内的一大票朝中大臣们,唐朝上下也认为这场战事打到这里就行了,多少给吐蕃国这个外甥一点点面子,另外一个方面,由于这些年来皇帝李隆基日渐沉于享乐,皇室花费巨大,这就占用了军费方面的开支,这场仗打到现在,朝廷用于吐蕃方面的军费已经差不多用完,再打下去也没有军费打下去了,还不如见好就收,赵子良在长安有眼线,对长安生的事情虽然说不上了如指掌,但对这些事情也是很清楚的,他只是希望和谈晚一些结束,至少也要等唐军把吐蕃军赶到唐古拉山以南、攻占了查吾拉山口之后再结束战事不迟。

    离开河边,在回军营的路上,赵子良问马璘:“步弓、伏远弩、床弩和箭矢的事情准备得如何了?”

    马璘抱拳道:“将军,经过这些日子的筹措和百姓们的日夜赶工,我们已经筹集了八十万支箭矢和弩箭,另外我们已经调来了两万副步弓、两千副伏远弩调来了和四百副床弩,只等将军令下就可以派上用场,末将相信,在如此之多的弓箭、伏远弩和床弩的打击下,对面的吐蕃军还能撑得住?”

    赵子良点点头,策马加快度向回营地。

    回到营地,赵子良来到了皇甫惟明的大帐,他虽然不直接皇甫惟明的统辖,但皇甫惟明的官职却要比他大得多,按惯例来说,就算河西节度使王倕也要受皇甫惟明节制,因此这次大战,主帅还是皇甫惟明,指挥方面也以皇甫惟明为主,而如今河西节度使王倕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蠢蠢欲动的北方突厥人。

    走进皇甫惟明的大帐时,皇甫惟明正在和一些手下大将们商议战斗部署,他见赵子良巡视回来,便问道:“赵将军回来了?巡视结果如何?”

    赵子良抱拳道:“大帅,我军防御工事方面都没什么问题,将士们都很警惕,而对面吐蕃人也没有放松,河边到处都是巡逻队,我等想要偷袭几乎不可能”。

    皇甫惟明示意赵子良就座,又问:“如今战事陷入了僵局啊,刚才本帅正在和将军们商议如何打破这个僵局,不知赵将军是否有良策?”

    赵子良沉吟片刻拱手道:“大帅,其实末将这些天一直想这件事情,如今有拉楚河阻挡我军进攻,这于我方不利而对吐蕃军有利,想要让我军一鼓作气冲过拉楚河,一方面我们要准备足够多的船只和木筏,另外要为渡河兵马提供足够的掩护,末将已经下令让部署调集了步弓两万副、伏远弩两千副和床弩四百副,待大军渡河进攻之时,我军利用大量的步弓、伏远弩和床弩对河对面的伏远弩进行远程打击,为渡河作战大军提供火力支援,防止吐蕃军对我渡河大军进行半渡而击·······”

    皇甫惟明一边听着一边捋着长须,不时点头。

    就在皇甫惟明听完赵子良的作战计划和部署,就要采纳之时,营帐外突然传来大喊:“京城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皇甫惟明、赵子良和帐内众将听到这声音都是浑身一震,没过一个会,一个神色疲倦、气喘吁吁的骑士走入帐内向皇甫惟明下拜:“骑兵大帅,兵部八百里加急!”

    骑士背上的长竹筒很快被拿到了皇甫惟明的手上,一卷绢布从竹筒内抽出,展开一看,皇甫惟明只感觉浑身一软,瘫在了靠背上。

    众人一看皇甫惟明这表现,心中都是咯噔一声,一股不好的感觉涌上心头,赵子良急切道:“大帅,朝廷怎么说?”

    皇甫惟明一脸颓废地有气无力道:“从即日起罢兵停战,等待中使前来宣读皇帝旨意”。(。)8

第374章 进爵江陵县男() 
半月后,皇帝派来宣旨的太监到了,此人乃是后来权倾朝野的大宦官鱼朝恩,此时的鱼朝恩还只不过是一个小太监,在宫中没什么靠山。

    鱼朝恩带来了皇帝的旨意,根据朝廷与吐蕃使团达成的和谈条款,唐军要退到牦牛河今通天河)以北。

    当鱼朝恩念道这里的时候,营帐中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愤怒至极,一个个脸色涨得通红,赵子良甚至直接站起来,双目通红大怒:“退到牦牛河以北?从大非川打到这拉楚河畔,我军一路上战死近两万将士,仅出现高原反应而死的将士们就多达三千多人,朝廷一句话就让这些忠臣烈士白死了?”

    赵子良一发怒,一股冲天士气瞬间铺面而来,小太监鱼朝恩吓得脸色一白,连连后退,好不容易站稳,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浑身大汗,他咽了咽口水,强打起精神装作硬气说道:“赵将军,这可不关奴才的事啊,奴才只是一个宣旨的,这可是圣上的旨意,赵将军难道想抗旨不遵?”

    鱼朝恩这句话更像是火上浇油,赵子良一个箭步跨过去揪住他的衣襟吼道:“圣上、圣上,你们这帮狗才把什么事都往皇帝身上推,如今朝中奸臣当道,皇帝被人蒙蔽了圣听,赵某相信奸臣进谗言,是绝对不会把这么一大片土地让给吐蕃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