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隶军团两万余人在恒河边上已经驻扎了好几个月,对于南天竺到底是进一步打下来,还是要缓上一缓,赵子良有些拿不定注意。

    如果继续兴兵攻打南天竺,是不是扩张的速度太快了?而且对于如今的西秦来说,常备军的数量确实有些过少,如果再打南天竺,势必造成国内有些兵力空虚,一旦国内发生什么叛乱之内,新京方面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进行平叛。

    赵子良把岑参、高适、高和李嗣业找来,询问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

    赵子良说道:“天竺已经被我们攻取了一半,只剩下南方几个小国,但是如果要继续兴兵南下攻打南天竺,必然要动用更多的军队,因为北天竺刚刚被我军攻占,必须要有军队驻防,而如今我们能够调动的兵力已经不多,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岑参、高适和李嗣业暂时都没有开口,高看了看,说道:“大王认为现在是我们攻取南天竺的最佳时机,这是有道理的,南天竺有数个小国,实力都不容小觑,我们如果一个个攻打,当然可以取胜,但是如果等他们联合起来,我们再行征伐就会困难百倍,而且天竺人信佛,性子大多比较软弱,是比较容易征服的。问题是现在我们兵力稍显不足,而且刚刚获得吉苏都护府和北天竺还未彻底消化,就贸然继续南侵有些冒险!不过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说,微臣认为还是有办法解决此事的,大王可以把驻防在疾陵城的第二军团和驻防在花刺子模的第四军团调回来,大王把着两个军团驻扎这里已经让大食国有些寝食难安,并且让曼苏尔无法专心与君士坦丁五世进行对决,如果把这两个军团调回新京,大食国就没有后顾之忧,而且现在这个时候大食国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两线同时开战的,所以我西秦的西部和西南边陲暂时是安全,无需把第二和第四军团驻防在那一带,至于花刺子模和乌古斯,有第八军团在咸海驻扎足够了。第三军团刚刚奉命调回休整,暂且不动它,现在我们还有第六军团和第九军团在新京附近,加上第二和第四,一共有四个军团可以进行自由使用,留下两个军团以备不时之需,派出两个军团,一个军团驻防在北天竺,另一个军团与奴隶军团南侵南天竺,在兵力是绝对够的。关键的问题是军费开支是否够用?是否有合适的统兵大将?”

    赵子良摸了摸下巴,看向岑参问道:“岑首相,政务院财政司能否拿出一笔军费出来攻打南天竺?”

    岑参想了想说道:“大王如果一定要打南天竺,微臣还是可以想想办法凑出一笔五百万缗的军费出来的,但是太多了,微臣就没有办法了!”

    赵子良当即拍板道:“好!李嗣业,还是跟楚歌一样,先期军费本王给你,粮草和给将士们的赏赐由你们自己去缴获,同样半年之内拿下南天竺,你如果觉得可行,本王就任命统领第九军团和奴隶军团征讨南天竺!”

    李嗣业已经在军机院待了好几年的时间,早就想仗打了,上次楚歌带兵征讨北天竺他就羡慕得不行,这次又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立即站出来抱拳道:“微臣遵旨!半年之内势必拿下南天竺诸国!”

    “好,第九军团、奴隶军团和北天竺的仆从军全部都给你带走,下令让第六军团开赴北天竺接管防务,对当地反抗势力进行严厉镇压!政务院这么要立即派出官员前往北天竺接手行政政务,让北天竺各地尽快恢复秩序和经济活动。抽调第二军团和第四军团回新京休整待命!”

    “是,大王!”

    征讨南天竺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论是北天竺还是南天竺,目前都处在混乱状态,南天竺的一些小国之间也常年打仗,并不是很安稳,攻打南天竺对于西秦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这也是赵子良想要尽快解决身边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原因,解决了南天竺,他才好全力经营西方。

    终于如今已经分裂成若干个部族的吐蕃和东南半岛上的土著们,赵子良对此并不担心,待解决了南天竺,再任命一个大员专门经营吐蕃和东南半岛。

第905章 天竺局势复杂() 


    公元764年,正月二十八。印度,纳尔莫达河河畔,西秦军大营。

    延绵十几里的西秦军营帐布满了纳尔莫达河北岸岸边,营地中数千面旗帜迎着微风飘扬,无数西秦骑兵在营地内操练骑射战术和冲刺砍杀战术,弄得烟尘直冲云霄。

    李嗣业披着黑色披风握着腰刀站在河畔看着河对岸说道:“新京的百姓们现在应该还在穿厚实的棉衣吧,可能天上正飘着鹅毛大雪呢!而这里有时风和日丽,有时有暴风骤雨,这种大叶树,本将还是生平第一次见过,这种可以喝汁的瓜也是第一次吃,果然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赵雷笑道:“世间奇珍异果数不胜数,这南天竺各地就有许多,今后将军可以一饱口福了!”

    李嗣业也笑道:“只要灭了河对面诸国,这里的果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大王子,这些天你收集天竺情况进行得如何?”

    赵雷道:“经过这近一个月来的探查和询问,我发现我们对天竺的情况还是了解得不够,原来这天竺分为中天竺、南天竺、北天竺、西天竺和东天竺,西天竺就是如今的吉苏都护府和塔尔沙漠一带,北天竺就是三十六城邦,东天竺就是靠近骠国,南天竺还在更南方,我们所在的位置便是中天竺,其地最为广阔,有瞿折罗…普罗蒂诃罗王国、旃代罗王国、波罗摩罗王国、兆汉王国、索兰基王国、迦罗珠利王国;而在更南方还有羯陵伽王国、罗湿陀罗拘陀国、曷萨拉国、耶陀婆国、东恒伽王国、娑底也弗多罗王国、案达罗国、卡卡提亚国、迦昙波国、伐迦陀迦国、哲罗国、西恒伽王国、拉施特拉库塔王国、朱罗国、潘地亚国、帕拉瓦国!”

    “中天竺的瞿折罗…普罗蒂诃罗王国、迦罗珠利王国、旃代罗王国已经我们政府,还剩下波罗摩罗王国、兆汉王国、索兰基王国这三个王国,这三个王国都是中天竺实力比较强大的王国,绝不是北天竺三十六城邦那些小城邦能比的,更何况还有南天竺十六王国,实力更不可小觑,他们的总兵力加起来最少也有五十万以上,如果想要半年的时间攻下整个中天竺和南天竺,末将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我们拥有更多的兵力,最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且我们需要增兵,三万人要征服五十万,这个想法倒是挺好,但我们只怕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仆从军。末将建议,立即向新京方便送去八百里加急,把这里的实情向上面禀报!”

    李嗣业听了赵雷的话,握着腰刀沿着河流往东走,一边走一边想着刚才赵雷说的话。

    赵雷见李嗣业没有出声,又道:“将军,不说别的,就说波罗摩罗王国,就在河对面,他们有步兵三万、骑兵五千,象兵五百!他们的步兵和骑兵倒是不足为虑,但是那些象兵却有些难以对付,将军您也看见过北天竺三十六城邦的拉齐普特人的象兵,上次末将跟随楚歌将军攻打北天竺三十六城邦的时候,这些象兵出现之后,我们战马从未见过这种庞然巨兽,因此都吓的到处乱窜,队伍瞬间乱了,将士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控制不了受惊的战马,幸亏当时敌人的骑兵不多,我军虽然乱得溃退,但对方也无力追击,因此我们才逃过一劫!”

    李嗣业问道:“我们的仆从军现在有多少象兵?”

    赵雷道:“一千五百!”

    李嗣业道:“既然我们也有象兵,那我们就用象兵对付他们的厢兵!我们的盾牌不一定能挡住敌人手中长矛的攻击,但是他们的长矛却不一定比我们的长矛锋利!你收集的这些关于天竺的情况确实超出了王庭和本将军的想象,看来咱们还得从长计议才行。这样吧,你写一封奏折立即派人火速送回新京,我们这边也不能歇着,万一大王不同意增兵并且严令我们在半年之内攻下整个天竺,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赵雷抱拳道:“诺!”

    回到中军大帐,李嗣业立即派人通知两个军团的军团长及其各部将们前来中军大帐议事。

    接到通知的第九军团军团长玄四和奴隶军团的军团长勃勒罕以及其他各部部将们纷纷赶来过来。

    “人都到齐了啊,赵雷将军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需要面对的困难有多大吧!”李嗣业说着向赵雷点点头。

    “是!”赵雷答应一声,当即向玄四和勃勒罕以及各部部将们把中天竺和南天竺几十个王国的人口、产出、经济状况、兵力多寡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以上就是中天竺和南天竺的情况!因此,我们要面对的困难绝对要比攻打北天竺时高出十倍以上,值得我们庆幸的有两点:第一,我们地面的敌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来抵挡我们的进攻;第二,我们的敌人无论在装备上、还是在组织上、又或是在战斗意志上都无法与我们相提并论,如果他们有我们这样的装备、有着严密组织形式和战斗意志,那这场仗我们也不用打了,直接班师回去算了,正因为他们在各方面都远不及我们,所以我们还有希望!刚才末将已经向将军建议立即派八百里加急向新京详细报告这边的情况,并请王庭增派兵马,至少要增加两个军团的兵力,以我们两个军团三万多人的规模,只怕在半年之内无法征服中天竺和南天竺,如果仆从军的兵力人数超过十万以上,我们这三万多人就无法保持足够大的威慑让他们甘心俯首听命!”

    玄四说道:“我们的敌人拥有总兵力达到五十万以上,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如果他们没有形成联盟还好,一旦形成联盟,那我们只怕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取得进展!”

    李嗣业说道:“赵将军说的意见我考虑了一下,军国大事绝不能意气用事,这不是儿戏,我李某人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揽这个瓷器活,因此本将决定写一份奏章派八百里加急送回新京,请求王庭增援。同时我们这边也不能歇着,先打着,一边打一边等王庭方面的指令!诸位以为如何?”

    玄四和勃勒罕以及其他部将们纷纷赞同。

    新京,九华观。

    今天天气不错,赵子良处理奏章累了,来到王宫旁边的九华观内散散心,两个人在观内的红树林树下漫步,赵子良道;“如果是在中原江南,此时桃花只怕快要开了吧,我们老家那地方有一座山上长满了桃树,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当这个季节桃花就会盛开,漫山遍野的桃花,离着很远很远都闻到芬芳的香味!”

    杨玉环说道:“那不如贫道也命人在这里栽种一些桃树,等到过两年了,这里同样会有漫山遍野的桃花”。

    “好啊,只不过这里生长出来的桃子只怕不是江南的那个味道了!”

    两人在一颗大树下的石桌边坐下,石桌上摆着一副围棋,还有炭炉,炭炉上的水已经烧开了,一个道姑站在一旁为他们泡茶,两人便一边喝茶一边下棋。

    赵子良在九华观内呆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天色擦黑的时候才从九华观西侧围墙的小门出来。

    小门外站着一个太监正急得来回走个不停,他看见小门打开了,赵子良从里面走出来,立即上前禀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