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抢救大明朝-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卖给谁啊?看看你们一个个傻不拉叽的,估计也没人买。。。。。。”

    “滚滚滚,没胆子赚这个钱就滚远点!名额有限。。。。。。你们啊,就在威海卫憋着吧!一辈子没出路!”

    一帮威海卫的穷汉子想想也对啊,他们在威海卫有个屁前途啊?威海卫这里号称十八家指挥!

    也就是说有十八个世袭的指挥家族。。。。。。这可真是太过头了!一个威海卫才多少军户?十八个世袭指挥!下面还有什么佥事啊,镇抚啊,千户啊,百户啊,都是一群群的世袭之家。

    朱元璋搞得这个卫所制,其实不是让文官给搞垮的,就是因为世袭武官的不断繁殖增长和武转文的军籍士大夫给搞坏的。

    在洪武年间,威海卫也就一个指挥,一个同知,两个佥事。。。。。。现在光是有资格世袭指挥的家族就十八个!

    另外,一个个可以世袭官职的家族中还有不少秀才、举人,乃至进士!

    这可不得了啊!威海卫有多少土地够分的?一帮世袭武官和军籍士大夫都不够了,哪儿还有多余的土地给军户?

    所以这里的几千家军户,现在都是渔夫和佃户,身强力壮的汉子,一年忙活下来,也存不到一两银子。。。。。。现在朱慈烺光是安家费就给十两!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军籍,什么好男不当兵的,可不是他们考虑的。现在有那么好的待遇,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对了,这位参军爷,太子爷要咱们当兵去打谁啊?”

    “打史可法,打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他是个大奸臣!反对太子爷!”

    “什么?要打南京?”

    “怎么?害怕了?”

    “不怕!”

    “我去!”

    “打南京怕什么呀?又不是打鞑子!”

    “俺非去不可。。。。。。”

    “去打南京啦!”

    本来还有点犹豫的人们,一听说要打奸臣史可法,要打南京,全都沸腾起来了!

    可见史可法多不得人心了!这就是失道寡助啊!

    。。。。。。

    “国公,真的有这样的好事?”

    “国公,拉一个就给10两。。。。。。”

    “这这这。。。。。。”

    威海卫指挥使司的大堂里面,英国公张世泽大马金刀高坐在上首,下面一群好灰孙子一样的指挥、同知、佥事,个个都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英国公。

    拉一个壮丁给10两啊!

    别以为这帮卫所官多有钱,一个巴掌大的威海卫有18家指挥,都是些什么人用脚后跟想想就知道了!

    他们恨不能都让自家的子侄跟着去当兵了。。。。。。10两“介绍费”,10两“安家费”,那就是20两啊!老婆本都有了!

    “有啊!”张世泽咬咬牙,“史可法你们知道吗?”

    “知道,知道。。。。。。南京兵部啊!”

    张世泽哼了一声:“他反对千岁爷!”

    “什么?”

    “有这样的事情?”

    张世泽点点头:“是啊!这就是个奸臣,是活曹操啊!

    他从南京拉来了几万人大军,要和千岁爷过不去。现在千岁爷手头只有三万人,没有他人多,所以要拉点人手。。。。。。他准备拿出60万两,在登莱二府募三万壮士!这样千岁爷就有六万人,六万人一起下江南!讨逆贼!”

    “下江南啊!”

    “发财了。。。。。。”

    “真的吗?”

    张世泽点点头,“当然是真的。。。。。。现在千岁爷不下江南,难道去北京啊!鞑子在那儿呢!”

    “国公爷,你看我能不能去啊?”

    “你。。。。。。你是指挥佥事啊!”

    “我可以辞官。。。。。。只要能打史可法这个奸贼,我不当官也行!”

    “对!下官也不当指挥同知了,下官决心舍身报国!”

    “打史可法!打江南!”

    一听说下江南,有几个年轻一点的卫所高官眼睛都红了!他们其实也是穷官,威海卫就这点地盘,那么多人瓜分,他们手里能落下几个?

    如果要去他们打鞑子,他们是不敢的,为了20两银子把命送了还不至于。

    但是下江南。。。。。。呵呵,山东的卫所兵再烂,也比江南的班军(卫所兵)要强!

    就凭这帮山东人穷疯了,敢他n的拼了,也吊打江南班军了。

    另外,江南有钱啊,打下来可以放抢的,那不是发财了——打江南的劲头,和打辽东的劲头是不一样的!当年孔有德那帮孙子如果得到的命令是打江南,怎么都不会叛变的!

    历史上那些投了鞑子的明军为毛那么厉害?有利可图啊!你要让他们去打西伯利亚哥萨克老毛子你看看他们还厉害吗?

    张世泽显然没想到威海卫这里的卫所官那么忠心,他皱眉道:“你们要去?那,那也只有20两银子。。。。。。”

    “行啊,行啊!我家八个兄弟都去!”

    “我家也出六个兄弟。。。。。。”

    事情大大出乎了英国公张世泽的预料!不仅威海卫的穷汉子踊跃从军,连一群指挥、千户、百户之家的汉子,甚至不少当着官的指挥、同知、佥事也都要跟着去打史可法这个奸臣!

    这史可法也不知道怎么得罪他们了?

    而同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威海卫,整个登莱七卫,几天之内就沸腾起来了,从军报国的劲头从来都没那么大过。。。。。。

    。。。。。。

    山东,兖州府。

    这座位于山东西南部,紧挨着南直隶徐州府的大城,在李自成势大的时候,一度被明军放弃。不过现在,大明朝廷的兵马不仅回来了,而且还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涌来,似乎要将诺大的兖州府城彻底填满!

    到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中旬的时候,在兖州城内就聚集了一部堂,两总督,一巡抚,四总兵,还有一个镇守太监,一个提督勋贵等等一大堆的高官显贵。以及他们带来的不下十万人的所谓勤王大军。

    其中的一部堂当然就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了,而两总督则是凤阳总督马士英,漕运总督路振飞,一巡抚是山东巡抚王公壁,四总兵是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一个镇守太监则是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而一个提督则是提督漕运的保国公朱国弼。

    高官显贵之多,都快把兖州城给挤爆了!

    而这群高官显贵,则毫无疑问是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首的。

    他们这些人到底是勤崇祯这个王,还是勤朱慈烺这个抚军太子,就等史可法一句话了——当然了,史可法说了他们也不一定会听!

    都是一帮成了精的狐狸,谁不是小算盘打得贼精的?

    所以史可法也不能随便表态,不表态,大家都把他当老大供着,表了态,也许就该分出门户了。

    “三弟,皇极门逼宫的事儿。。。。。。可是千真万确?”

    “大哥,此事千真万确,小弟虽没有亲见,但是却有许多人是亲眼所见的。”

    “那么圣上身边除了太子殿下,还有其他儿子吗?”

    “没有了,代藩远在大同。永王和五皇子则陷于流贼,生死未卜。陛下身边只有太子殿下一人。。。。。。”

    史可法的帅府占据了原本鲁王府的长史司,非常宽敞。史可法选了其中一间净室和今天上午才抵达的史可程密谈。

    听史可程提到崇祯身边只有朱慈烺一个儿子的时候,史可法眉头大皱,一副左右为难的模样。

    史可程见了他的模样,马上露出了紧张的表情,“大哥,你不会想要动摇国本吧?”

    国本是太子代称,动摇国本就是更换太子的意思。

    史可法看着弟弟,一脸的正气:“太子所为,难道不是忤逆不孝吗?”

第186章 太子爷是太祖转世的吗?(求订阅)() 
“这个。。。。。。皇极门之变虽然情有可原,但太子所为的确算不上孝顺。”史可程斟酌着道,“但是国本还是很难动摇的。”

    “为何?”史可法看着自己的堂弟,一字一顿,“你我难道不是天子之臣?”

    “可天子只有一子侍奉左右啊!”史可程道,“代藩远在大同,且路途阻隔,难以入朝。永王和五皇子陷于贼手,生死未卜。若国本动摇,谁来当这个太子?”

    这个。。。。。。史可法一下给问住了。

    太子不孝,应该废掉。但是皇帝身边只有那么一个儿子,废掉了谁来当新太子?

    崇祯皇帝连亲侄子都没有啊!如果代藩、永王、皇五子都没了,那么朱慈烺就是独子了,再废掉的话,储君谁来当?没有储君,皇帝要是死去了,大明朝怎么办?

    “大哥,”史可程试探着说,“太子虽孝道有失,但却有雄才。国家如今得以稍安,皆太子之功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太子才具不在唐太宗之下,文可安民,武可保社稷,难道不是国家之福?”

    史可法沉默不语。

    史可程看到史可法似乎有点动摇,就接茬劝说道:“小弟还听人说太子殿下是太祖高皇帝转世附体,不如。。。。。。”

    “不如什么?”史可法面色一沉,看着弟弟,“你枉读了那么多圣贤之书了吧?怎么会相信太子是太祖高皇帝转世这种荒诞之言?”

    史可程摇摇头,也无语了。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兄长是个倔脾气,一脑门子都是忠崇祯那个昏君。

    他本来想劝史可法带头拥立朱慈烺即位的——史可法是兖州这边的一把手,手里还直接掌握着一支勤王军(不是四镇兵马),再加上太子爷控制的克难军,大事可就定下来了!到时候史家就有拥立之功,还怕没有荣华富贵?而且太子爷也有办法,大明不会亡在他手里的。这份富贵说不定还能传上几代,多好的事情啊!

    可是看史可法的意思,似乎还是忠崇祯皇帝的,这可就有点麻烦了。

    看到史可程不说话,史可法也不知怎么想的,就以为他知错了。叹了口气道:“三弟,今天聚集在兖州的督抚总兵镇守太监提督勋贵一共有九人,加上为兄共十人。国本之事,还应该由大家来共议。你是从京城出来的,知道不少内情,等愚兄召集大家商议的时候,你就把京师、大沽口和登州发生的事情告诉大家。”

    史可程点了点头,“全凭兄长吩咐。”

    史可法吐了口气,眉头稍微舒展。兖州这里的情况比史可程想象的要复杂多了!

    一群督府总兵太监提督,个个手里都有兵,人人一副小算盘打了又打。拥戴谁反对谁,都得看利益是不是能到位,他这个南京兵部尚书也没办法包办。

    。。。。。。

    鲁王府,长史司大堂。

    二总督一巡抚四总兵一太监一勋贵,这个时候都已经袍褂整齐,带着各自随从幕僚,分两班落座了。史可法史部堂则在中间的案几后面坐着,主持今天的会议。

    史可程和史德威则站立在史可法的左右,等着给大家介绍情况。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今天也带来了个“证人”,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这人是功臣之后,祖宗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又帮着朱棣靖难,战死白沟河,因此子孙才得了锦衣卫指挥佥事的世职,一直传到了这位王世德。而他继承世职,成为指挥佥事的时候才17岁,当时崇祯皇帝也才19岁。两人年纪仿佛,于是就被安排充当了“侍立纠仪”,也就是上朝的时候站在崇祯皇帝身边。崇祯恰恰又是个特别喜欢上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