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风-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天连忙虚心受教,开口问道:“那就好那就好,母子都平安,不会出什么一尸两命的事儿吧?”

    那太医给了小天一个极其鄙视的眼神,没有说话,潜台词分明就是:你丫有被迫害妄想症吧。”

    娘的,又被瓶儿那小妮子给耍了。

    看着6蕊的惨样儿,小天多少也有些愧疚,开口道:“我那就是一时气话,你别当真,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娶了你”。

    6蕊连忙道:“这事是我做的不对了,你不生我气就好”

    小天叹了口气道:“我理解你的想法,也清楚你的顾虑,你安心养胎吧,我肯定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我这儿不存在什么嫡长子,只要是我的孩子,就会一视同仁,将来肯定会给咱们的孩子一个妥善的安置的”。

    两口子又说了许多肉麻的话,太医都呆不下去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也算是皆大欢喜吧。

    日子幸福而又平静的过了一个多月,一个月来,小天每天都尽力完成了一个十六世纪好丈夫的形象。

    小天是一点也不想参与朝争的,回京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嘉靖让他帮着出政策,他倒好,除非内阁相召,否则绝对不去,即使去了也只谈正事儿,多数情况下只给一点参考意见了事。

    要知道,现在的小天已经隐隐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一个势力。两边不靠,也不需要往两边靠。有点类似于他老丈人6炳,有点然物外的意思。

    因此,现在的朝野上下,谁不想拉拢他,每天都有人变着法的往小天的门里进。上到宰执,下到小吏,总有无数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人来找他,总有各种各样的国家大事,用些看上去十分合理的理由来找小天决策。

    小天哪里不知道,这些都是套路,他自认玩儿政治远远不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干脆,只要不是嘉靖开口让他办的事儿,他就一律装傻到底,你跟他聊国家大事,他就能跟你侃一段对口相声。

    政治最怕的就是站错队,虽说小天自己也清楚,自己用不了多久就会上岸,朝廷根本就不可能让大海一直完全的操控在自己手里,不过小天也有这个底气,明天的事儿明天再说,别说小爷还没上岸,就算上了岸,小爷也未必就不能自己玩儿。

    之所以这么不遗余力的拉拢小天,实在是因为,朝争已经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任何力量都有可能是压倒对方的砝码。因为,嘉靖的两个儿子慢慢长大了。

    夺嫡,从来都是非生即死的。这样的一场战争,从来都只有一个胜利者,来不了半点妥协。

    目前朝中有两大势力,一派自然是严嵩的严党。严嵩十几年的辅,那是绝对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党羽势力遍布两京一十三省,六部九卿中都有他的人在。

    严嵩绝对是嘉靖朝最根深蒂固的势力,即使嘉靖想要动他,也要生生被他扒下一层皮来,这一势力目前占据着优势,严世蕃跟景王走的很近,所以,这一势力隐隐是靠向景王的。

    其实严嵩从来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公开表明自己支持景王,之所以被人认定是景王一党,其实这其中也有着深深的无奈,因为他的对手,跟裕王实在太近了。

    除了严党以外,朝廷上令一大势力便是清流了,这一派绝对是铁杆儿的裕王一派,代表人物徐阶,压根就是裕王府上的讲读出身,裕王见了他要恭恭敬敬的叫上一声师傅的。

    不仅如此,清流中的代表人物,高拱和张居正都是裕王的师傅,这一派清流,跟裕王简直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逼的严党根本就没法选择。

    小天自问,是绝对没有6炳那么高的道行的,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到两边不得罪是一件很难的事情,6炳也做不到,但是他做的比较绝,他干脆两边都得罪。

    6炳敢这么玩儿,是因为他早就注定了是嘉靖这一朝之臣,但小天不同,小天那可是要两朝,甚至有可能是三朝的。

    小天就像是一条泥鳅,滑不留手,严嵩徐阶李默都拿他没有办法,那么自然而然的,这些大佬就将目光投向了他身边的人。这帮大佬都是一个心思,就算自己不能得到,最少也别让对方得到。

    小天的身边,最近的是谁呢?那还用问么,那毫无疑问是他老爹乐和啊。

    借小天的光,乐和现在谁也不敢得罪,只要是他要办的事,就没有一件不顺利的,六部现在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凡事乐和大人要办的事情,有条件要给办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给办了。

    这办事效率,连总督胡宗宪都自愧不如,让地方上的一众同僚羡慕不已。

    说起来,现在的乐和跟胡宗宪是搭档,配合的尤为默契,甚至于在胡宗宪弹劾彭黯的时候还出了力气。

    当初赵文华被搞,胡宗宪却被升了官,这胡宗宪为了替老上司报仇,红着眼睛,在升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南直隶地区最大的一个清流彭黯给参了。

    这事儿当时闹的很大,又是李默正如日中天的时候,李默当时直接把矛头对向了胡宗宪,甚至连严嵩都写信给胡宗宪,跟胡宗宪说算了得了。

    结果,胡宗宪找的点也确实是比较准,彭黯的人品官品或许真的没问题,但能力不足却是一定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结果这胡宗宪还真不是诬告。(。)

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破口找到了() 


    彭黯这个人,或许人品和官品都没啥问题,但这能力恐怕还真是差点意思。这要是在京城做个太平官,那也就罢了,可偏偏他人在南京,就算不是前线,但也是战场中心,结果,因为他的失误,无数百姓被倭寇所杀,他自然也就悲剧了。

    这彭黯和李默是老朋友,李默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彭黯当然也要还击,弹劾胡宗宪的奏章,足有好几大筐,刨除那些扯淡的罪名,最起码的贪污一项却是绝对坐实了的。

    局面很明显,要么俩人一块儿玩玩,要么俩人握手和解。通常情况下,都是穿绯袍的老狐狸,没有人会选择鱼死网破的,可胡宗宪这回偏不,大有一副要跟这彭黯同归于尽的架势。

    没办法,官司打到了御前,交给了嘉靖大帝圣裁。

    嘉靖想起小天跟他说过,江南不可一日无胡宗宪的话,也觉得最近清流势头太猛,果断地将屁股坐在了胡宗宪的一边。

    没办法,嘉靖已经表明他的态度了,李墨等人也只能咬碎牙齿活血吞,生生的忍下这口恶气。

    最终的处理结果是,彭黯被免职,胡宗宪也多多少少受了些影响。本以为这下他总该满意了吧!

    可他偏不,为了给老上司出气,胡宗宪也是拼了,依然死咬着彭黯的罪名,想要以丢城弃地的罪名给彭黯定罪。

    要知道丢城弃地,按明朝法律是要诛九族的啊!别说诛九族了,明朝杀人的时候也不多啊,绝大多数的人丢了官以后,还是可以回家养老的。

    朝堂上的争斗,讲究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犯得着这样玩命么,连严嵩都不赞成,所以大家都不理他,彭黯这条命,差不多怎么也能保得住。

    然而这时候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出现了,那就是小天的老爹乐和。

    近年来,乐和一直作为胡宗宪的搭档,跟他配合的十分默契,两人也算是相交莫逆,这时候他自然要鼎力相助,紧跟着胡宗宪的上书,共弹劾了彭黯八条大罪,言辞十分激烈,简直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

    要论官职,乐和不过是区区一个巡抚,比胡宗宪还低上一级,可是他的意见却没人敢不重视,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儿子呢!

    那时候,小天正在和西班牙打得如火如荼,朝廷这些大佬必然要琢磨着是不是小天的意思。小天对胡宗宪的欣赏也不是什么秘密,手下头号大将俞大猷也是胡宗宪一手提拔发现的,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谁敢轻视他的意见?

    就算这不是小天的意见,可是这年头,子从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是出于孝道,乐和的这一份奏疏也把小天搅在这泥塘里了,因为区区一个彭黯,得罪一个如日中天的定远侯,这是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干不出来的,这也实在太不智了些。

    所以,就算李默有万般不忍,这彭黯到底没逃掉一个身首异处的结局,当然诛九族什么的,就算了。

    有了这样一个事情,众人虽然依旧摸不准小天的脉,但起码在感觉上,好像**对严党更加亲近一些。最起码,乐和和胡宗宪的关系算是坐实了的,拉拢了乐和就是拉拢了小天。

    严党自然要趁热打铁,为了拉拢乐和,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可以说,至少现在乐和在表面上,看来更亲近严党一些,清流们在乐和这儿输了一筹,自然要在其他的地方补回来。

    可是奈何小天的势力和人都在海外,裕王和清流都有些鞭长莫及。

    就在这一愁莫展的时候,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清流们一下发现了契机,这件小事,是源于一个叫做戚继光的人。

    小天这次进京除了他自己,还把戚继光也给带来了。

    小天的本意是让戚继光在朝堂混个脸熟,也升个官啥的,一来有利于戚继光对自己的忠诚度上涨,二来也有利于他和胡宗宪,俞大猷位置的拉近,有利于自己玩制衡。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戚继光却把他拉进了泥潭里。

    自古以来,武将想要出头,除非是战时,否则一定是需要一个文官做他的伯乐的。俞大猷的伯乐无疑就是胡宗宪,而戚继光的伯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张居正了。

    张居正,身为裕王府讲读,徐阶弟子钦定的接班人,又是这兵部的侍郎,绝对也是清流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这达官贵人遍地走的京城里,或许他现在还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地方上的武官来说,那可绝对是一号人物。

    这张居正与戚继光此前从未谋面,却对他的文韬武略十分欣赏。前些年,俺答汉过来京城周边几日游的时候,戚继光也曾作为援军参与战斗。

    战后,戚继光洋洋洒洒写了近一万字的奏折,全是抵御鞑靼的策略和建议。这篇奏折被不识货的人放到了一边,却被张居正给看上了,一看之下大为欣赏,认为此人实乃大将之才,从此以后张居正对戚继光,也十分看重爱护。

    戚继光在跟着小天之前能做到都指挥使,可以说,完全是张居正一手提拔的,这提携之人乃是大恩,他跟张居正的关系并不比俞大猷跟胡宗宪的关系差,戚继光这次进京当然也不可能装没事儿人一样,从海外搜集来许多奇珍异宝当礼物,恭恭敬敬地去拜访了这张居正。

    这个举动太正常了,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可却一下子就给这些清流们提了醒,突破口一下子就找到了。

    为什么现在小天的势力明显跟严党更亲近一些呢?不就是因为严党出了个胡宗宪吗,经过这些清流的分析思索,他们一致认定,其实小天也好,乐和也好,跟严党都并没有过深的瓜葛,只是单纯的和胡宗宪本人,搅和得比较深。

    尤其是这次,俞大猷跟随胡宗宪出海以后,这胡宗宪和小天势力之间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可是问题是,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