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穿越帝国-第8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文进一路走在阳城的街道上,途中所见,让他直感无奈,愤怒,甚至悲伤。

    在阳城沦陷之后,他们这些夏国的朝堂中人,还在努力维护夏国的国威,幻想着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却不料,阳城这里,这些原本隶属夏国的平民百姓,却早已心无旧国,没有丝毫被侵略的哀痛,反而是已经安享太平盛世,已经歌舞升平。这一对比之下,安文进徒感悲凉。这是百姓的错吗?还是夏国官员的错?

    文人出身的安文进,甚至有种欲望,有股冲动,想要把眼前所见所感化作诗词,上交夏国朝廷,一来抒发己见,二来,也让夏国朝堂一同感知江州的民生,让他们一同思考,到底是江州的百姓抛弃了夏国,还是夏国抛弃了江州百姓,竟至于江州百姓对旧国毫无半点留恋之意,全身心臣服于新国的统治当中?

    “大人,那一个名额,您准备传给哪位副使大人?”返回客栈的路上,随行的一位文官,开口打断了安文进的沉默。他实在忍不住想要打听安文进的心思了。

    “关于剩下的这个名额,我们还是先回去讨论一下再决定吧。把兴华人的条件讲清楚,再由大家投票决定吧。”安文进正一心愁闷,闻言有些提不起劲,便稍带敷衍地回应道。

    反正,安文进的名额稳固,剩下的一个名额,就丢给使节团的那几个想要争功的使臣自行决定吧,要不要争一争觐见的资格,那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事。

    无论是谁见过兴华皇帝,都是一个难得的资历。所以,安文进能理解他们的心思,但不打算掺于其中。

    安文进回答很干脆,随行的人,也就不好多问了。

    “你们是夏国的官员?”

    突然,半路出来一个年轻人,拦住了安文进他们的去路。安文进定睛一看,感觉有些眼熟,但不是马上能确定对方的身份。

    “你是谁?”安文进有些戒备地问道。

    “我的父亲,曾是阳城的总捕头。”年轻人说道。

    “你是佘大海的儿子?”安文进双眼一睁,惊讶地问道。

    “你认识我的父亲?”年轻人闻言,同样也十分惊讶,随即应道,“我确实是佘大海的儿子,名叫佘君。”

    “佘君。你在这里做什么,是有什么事情吗?”安文进问道。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安文进心中一定,交谈也就更加放松了。

    “请跟我来,我的父亲有很重要的情报要汇报。”佘君忽而压低声音,说道。尽管佘君很意外父亲所托正是让他找来旧人,但此处并非是叙旧思情的地方,他还是赶紧对安文进说出父亲的意思。

    安文进不是一个轻率的人,但是他相信眼前这个佘君,因为,他真的认识一个,名叫佘大海的人。

    当安文进仍在江州阳城就职的那会,佘大海是当地的捕头。有一次,安文进因为一时不慎,遇到一个大麻烦,情况紧急之下,正正就是佘大海帮他渡过了难关。

    这份恩情,直至今日,安文进犹记在心。因此,当年轻人说出他正是佘大海的儿子佘君之时,安文进自然对他放下了戒心。

    听到佘君的话,安文进马上点点头,转身示意副使他们先回住处,而自己则只带上两名随从,便跟随佘君身后,一同离去。

    几人在佘君的带领下,迅速拐进了一条小巷子,穿街过巷,最后到了一个小四合院的门前。

    入内后,安文进果然见到佘大海。只不过,佘大海看起来并非旧日的健壮魁实,反而是状态不好,卧病在床,起不了身。

    安文进心中一紧,万不知离别多年,佘大海竟这般光景,而自己却丝毫不知,这忽视了恩人的内疚顿时涌上心头。他快步走到佘大海床边,问道:“佘大海,你这是怎么了?”

    “前些年,兴华军进攻阳城的时候,受的伤。”佘大海一见旧人,也是双眼顿红,尽管早有准备在等着安文进的到来,但真的实实在在地见到老朋友时,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激动,声线明显有些抖动。但堂堂男子汉,毕竟不是娇柔女子,诸多离愁别绪的,反而都不自在,便简单地回了安文进的话。

    两人说话间,佘君体贴地扶起父亲佘大海,以便他更为容易地和安文进说话,在佘君的帮助下,佘大海撑起了身子,靠在床头架坐起来,对视着安文进。

    “辛苦你了!”看着佘大海有些艰难的动作,安文进忍不住有些忧伤地叹道。

    一句话,让两人不由自主地又沉默了起来。所谓千言万语,不知怎么倾诉。

    顿了顿,还是安文进打破了沉默,转移了话题,说道:“佘君找我,说你有什么东西要交给我?”

    “哦,是两份名单和一份秘密信息,是这一二年,我借着兄弟们的光,收集整理出来的。两份名单当中,一份是关于阳城的所有世家当中,已经确实攀附兴华帝国、并且拥有兴华帝国议员身份的人员名单。根据调查,这些已经叛离夏国的世家,他们不仅参加兴华国的议会,而且还多次配合兴华国推行制度,以助兴华帝国稳定统治;另一份名单则是一份志士名单,都是像你我等仍然效忠夏国朝堂、并且愿意留守以迎回夏军、让阳城恢复夏国统治的同志们,我希望安大人,能够帮我把名单呈给大人们,让他们记得我们这群忠肝义胆的夏国人。至于最后这一份,则是一份秘密府库的藏宝录,里面大多是阳城各处私藏的兵器与粮草,只要夏国的军队攻破阳城,就能得到补给。”佘大海一边说,一边示意儿子佘君拿来他口中所提的文书,交给安文进。兴许是过于激动了,佘大海这一口气说完,又猛地一阵咳嗽。

    原来,佘大海一直在等待夏国再度出兵攻打阳城,在等待阳城重新回归夏国统治的那一天。安文进一边略略地翻看手中的几份文书,一边听着佘大海的讲述,心中却有些唏嘘不已。

    佘大海的情况,显然是今时不如往日,可他仍然心系旧国,却也不知阳城的真实情况。

    说实在,就连安文进自己,也不敢说,阳城还有重归夏国的那一天,但这想法,看到佘大海这般光景,他也不知如何开口。更重要的是,他也不知道如何开口让佘大海知道,这些信息,对安文进此番出使兴华帝国,其实并不是太重要。

    当然,安文进还是会代劳,将佘大海的这些心血带回夏国朝堂。也许,皇帝会奖赏佘大海,拿他当榜样,兵部或者夏国的领军大将,也确实会需要佘大海提供的这些信息,如果夏国他朝有一日,真有打算再度攻打阳城,并有足够的实力,从兴华帝国的手中夺回阳城的话,那一战,佘大海的心思,自然将立大功。

    安文进沉浸在自己的心思当中,却没有发现,从他们走进四合院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人一直在监视他们的动静。

第九百五十三章 启程() 
城守府。

    此时,魏英才正和阳城警察局的局长等,在听着情报人员的汇报。原来,魏英才并没有信任安文进等人,所以在安文进等人离开时,魏英才暗中派人跟着他们,就为了监视这些夏国使臣是否在背后有什么异动。正因如此,安文进见佘大海的事情,魏英才知道得清清楚楚。

    听着关于安文进等夏国使节动态的汇报,魏英才的脸色,越发的阴沉,终于他冷冷地嘴角一扬,不满地说道:“这些夏国人果然是一点也不安分。”

    “长官,要不要把他们抓起来?”阳城警察局的局长问道。

    “暂时不要。继续盯着他们,有机会的话,从安文进的手里,抢到佘大海给他的东西。”魏英才对警察局局长摇了摇头,说道。

    确实不可能现在把安文进和佘大海抓起来。毕竟,其一,魏英才是刚刚才和安文进等夏国使臣结束谈判,如果下一刻就把他们抓起来,只会让魏英才的举动成为夏国兴兵犯难的借口;其二,即便把他们抓起来,也没有任何罪名可以将他们入罪,倒不如放长线钓大鱼,先看安文进这些人到底在盘算什么,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但不管怎样,安文进这个夏国使臣,在阳城勾结夏国旧部意图不轨,已成既定事实。

    “是,长官。”警察局局长敬礼,退出城守府,去派人展开查探了。

    安文进才回到有家客栈,久等的众人,马上就围过来,想要知道安文进他们和兴华帝国方面谈判的结果。

    安文进本就打算让众人自己讨论决定这最后一个名额,自然也就没有瞒着众人的想法,挥挥手示意,跟随的副使,便不再沉默,把一些应该要公布的事情,告知众人,当中,特别提到了剩余的一个名额,需要众人好好商议的事。

    只有一个名额,到底定谁,的确不是一下子能够定好答案的。但是,还没等有人提出这个议程,那富家子弟出身的苏文殊倒是先当众发了难。

    只听苏文殊怒吼道:“混蛋,这些兴华人竟然敢把我给排除了!”

    原来,苏文殊是针对副使转告魏英才的意思时,当中特别提到的,不接受苏文殊作为夏国的使臣。

    这针对性极强的言论,苏文殊自然是受不了的!

    要说兴华人限制夏国使臣觐见他们皇帝的人数,苏文殊可以接受;要说兴华人限制使臣的人选名单,苏文殊也是还没什么太特别的感觉,反正他对于兴华帝国的人也是没什么好感,去不去觐见他们的皇帝,对他也是无所谓的;可问题是在于,现在兴华帝国人竟然直接指名道姓要排除他一个人,这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这无疑是在侮辱他!苏文殊心里翻涌着强烈的愤怒!不就是说他没有外交礼仪,没资格见兴华皇帝吗?

    想他堂堂世家子弟,从小到大何曾受过这样的侮辱!

    但是,苏文殊的愤怒,在场却没有人给他“伸张正义”,相反,好些个使臣甚至还觉得,兴华帝国人倒是做了件好事。

    比如安文进。安文进听见苏文殊的怒吼,明面上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其实内心却是在暗暗叫好。

    在安文进眼中,苏文殊真的是个不稳定的因素,很容易节外生枝。若不是苏文殊的家世雄厚,他怎么会有机会加入使节团,又怎么会有人一直忍耐着他这般骄横?其实都是看在他家族的份上。没了苏文殊,也许使节团觐见兴华皇帝,就不会出什么岔子,也就会更加轻松一些。

    安文进没有理会苏文殊的不满,而且,他心里还惦记着其他事,也不想看着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只是转身对在场的众位使臣说道:“剩下的一个觐见兴华帝国皇帝的名额,我不做主,你们互相协商,挑出符合条件的人后,再把人选告知我就是了。如果不能决定,我们使节团就来一次众望所归的投票,谁的票数高谁就获得名额。”

    安文进说罢,也不多说其他,就自顾自地走回自己的房间。

    所谓的“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是他口中所说的剩下的那个名额,他可以预见,使节团的人,必定将会为了这一个名额发生内斗。

    安文进回到自己的屋子去写奏折,向朝廷汇报使节团的进展,这是出使的惯例。使臣毕竟是代表朝堂出使他国的属臣,所言所行,自然是需要向皇帝陛下汇报的,所以,只要不是距离太远,每隔一段时间,安文进就会向夏国君臣汇报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