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备的日常-第5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欣然点头:“如此,诩替主公(敬)谢不敏焉。”

    再开口,张济已面色如常:“能得王上网开一面,某敢不效死!”

    代主纳邹氏美人,以安其心。贾诩又谆谆善诱:“董骠骑,乃永乐太后之亲侄也。素与我主交好。此去若能助董骠骑,旗开得胜,屡立战功。高官厚禄,唾手可得也。”

    “谢右丞提携之恩!”张济大喜过望。

    

1。98 正大光明() 
蓟王持黄钺,征伐三韩及高句丽。扩土二千里。光复前汉郡县。

    朝廷因功增封河间国之北平,右北平之夕阳、昌城、骊城,辽西郡之絫(累)县、辽东郡之沓氏,计六县,并入蓟国。以为褒赏。

    然细细一看。除河间之北平县、辽东之沓氏县外,余下四县,早在今汉之初,或并入他县,或已废去。如“絫县并属临渝矣”。骊城亦一并入临渝。

    乃新任幽州牧王允,抢先上表,旧县重立。朝廷紧随其后,将滨海四县,不毛之地,转手划归蓟国。

    增封一出,举世哗然。又闻是蓟王所求,天下无不扼腕。蓟王乃为辟祸矣。

    有识之士却不以为然。以己渡人,除去前汉中山靖王祖陵所在,余下数县皆环渤海。

    两汉之交,县境毁于海侵。或废或并,不一而足。今海水已退,境内散布大小泽淀。虽是不毛之地,却极利晒盐。更有如碣石港这般,天然北方良港,亦利于通航。

    “碣石山在(右)北平骊城县西南。”

    航海对蓟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县南北一分为二,环渤海的南部滩涂,用来晒盐。北部泥沼盐渍较轻,晒干后,可用来遍种苜蓿。一边畜牧,一边改善土壤。不出数年,便可尝试轮种或套种。再转为农耕。

    最关键是,时下地广人稀,用来安置扶余四十万余口,正当适宜。每县安置一加,绰绰有余,亦不觉拥挤。

    扶余四加,善畜牧,不善农耕。先从畜牧入手,再徐徐改变,亦合常理。

    青储饲料可从雍阳源源不断运来,辅以就地种植的苜蓿精料,足够饲养百万头牲畜。

    扶余四加,比照蓟国官制,正全面汉化。

    五胡四夷,皆以汉化为荣。从不缺内在动力。

    待长芦、长汀二县,百万亩盐田屯毕。盐府五十万口盐户,徐徐东进。将渤海上湾区优良泥质海滩,尽数辟成盐田。

    那时,蓟国铸山煮海,盐铁之利尽显。唯一需要顾及,海盐产量是否供大于求。

    食之不尽亦无妨。蓟国名产中有太多火腿香肠,咸鱼腊肉,诸如此类。需要腌制的山珍海味,举不胜举。青盐的用处,实在有许多。

    蓟王之事,向来迅捷。

    不出半月,诸将封赏诏书,随增封诏书一并而来。

    十日大会,百官上朝。

    深居简出,迎接百子降生的蓟王,今日终于临朝。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蓟王喜上加喜再添喜。满面红光,喜气洋洋。

    百官恭祝不断。余音绕梁,君臣同喜。

    待终于告一段落,左国令士异,趋步上前,取蓟王诏书,朗声诵读:

    “表横海中郎将黄盖,为横海将军,秩中二千石。加赐车盖,特高一丈,长史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另表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同赐黄金千斤,铜钱百万,蜀锦千匹,翠玉琼浆百瓮,以章其功。”

    “臣,谢陛下,谢王上。”黄盖下拜。

    待女官上移座位,与二位国相及王傅黄忠并排。黄盖再拜就坐。

    继王傅之后,黄公覆得食双中二千石,位极人臣。

    “封太史慈为校尉,号:鹰扬。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万两,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各一。”

    “臣弟,领命。”太史慈龙骧虎步,少年英雄,引百官赞不绝口。

    “封黄叙为校尉,号:折冲。秩比二千石,‘银印青绶’。另赐黄金万两,战袍十件、四季朝服各一。”

    “臣弟,领命。”奔牛儿一朝揭面,翩翩少年,玉树临风,亦不逞多让。

    蓟王义兄弟五人,各个英雄了得。可称满门英杰。

    蓟王身后垂帘内,太妃与二位义母,相视而笑,皆大欢喜。

    可怜天下父母心。知独子因功升迁,荣耀时刻,二慈母焉能不亲眼所见。

    之所以赐金万两。乃因二人早有千里马。于是将本该赏赐给校尉的千里马,折算成黄金。黄金有价,千里马无价。

    余下诸将,各有封赏。

    笔笔战功皆录入军功簿。不会短去分毫。校尉再往上,便是中郎将。非立大功不可晋升。将军号更属难得。

    横海中郎将黄盖,抄掠百万三韩。这才积功升将军号。

    黄汉升手刃黑山大小贼酋三十有九,完败黑山贼寇,又掠太行四径贼人家眷数十万口。因封将军号。

    蓟国封号之难,足见一斑。

    再添二校,蓟国亦称八校。比起西园八校,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客气的说。蓟国八校,远非陛下西园可比。

    待国事毕。

    蓟王设宴,君臣同殿而食。主臣相惜,上下相契。其乐融融,欢喜无尽。

    国力蒸蒸日上。国情日新月异。国民日积月累。国土日滋月益。国士四方来投,国中英杰辈出。少年长吏,二千及冠。年十五出仕一城之长,已屡见不鲜。

    人口组成,亦多少壮。身强体健,年富力强者,充塞各处。

    如齿轮联动。合力驱动蓟国这艘明轮巨舰,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究竟航向何方,又行至何处。无人能预料。只因这艘大船的掌舵人,蓟王刘备的彪悍人生,至今仍不见上限。

    华灯初上,酒足饭饱。宫门大开,蓟国精工机关马车,列队入宫门。琉璃风灯接光如龙,将百官逐一接回。

    路途太远,亦不必着急往返。国宾馆内精舍,足够安眠。

    话说。便是这长长的车队接龙,足可见北疆大国之冰山一角。明以照奸,高薪养廉的前提是,能养的起啊。

    待百官离去。大殿内灯火通明,肱股重臣悉数留位。

    刘备遂取贾诩手书,传阅众人。

    王傅黄忠细观后,面无表情,传给身旁黄公覆。新任横海将军看过,又传给左右二位国相。如此依次传递,二千石及以上高官,悉数看遍。

    环视同僚,王傅黄忠先声夺人:“君忧臣劳,君辱臣死。陛下纵有千般不是,万般过错。作为大汉一藩,亦不能坐视煌煌大汉天子,命丧流寇之手。宜当发兵杀贼,救陛下于危难。”

    黄盖亦起身言道:“不知则已。今既已知晓,自当尽起国中精锐,兴兵讨贼,护陛下以周全。”

    蓟王不置可否。目视文官首席:“二位国相,意下如何?”

    耿雍、崔钧异口同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众人齐声附和。

    绕是心中早有准备,刘备亦不禁满怀欣慰。

    公私分明,真豪杰。

    天朝上邦,正大光明。

    那些蝇营狗苟,官场现形,在我大汉,何来生存土壤。

    何谓君臣同契,上下一心。

    单此一事,足矣。

1。99 八贤共治() 
所谓“一码归一码”。

    堂堂大汉天子,即便再昏庸无道。也不能坐视其死于乱贼之手。借刀杀人,火中取栗,更不可取。蓟王行事堂堂正正。若心怀不轨,即便窃来万里江山,传与子孙后代,又岂能长久。

    上行而下效。后世必有人,仿效先人,窃取大位。

    后有晋明帝问江山如何得来,悉知详情后掩面长泣,言江山难以长久。果不其然。两晋相加,不过百余年。衣冠争相南渡。五胡乱华,大河以北汉人几乎死绝。

    汉家文明,遭受灭顶之灾。至盛唐重整何山。汉风汉俗,大半胡化,十不存一。

    司马氏祖孙三代,靠阴谋诡计篡夺曹魏江山,完成“三分归一统”。然夺取天下的方式,让很多后人所不齿。十六国时,后赵石勒曾言:“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

    来路不正,如何敢称正统。不仅汉人瞧不起。便是汉化的胡人亦瞧不起。失去了“天命所归”的义理和伦常。其立朝之初,先天便有巨大破绽。留给了后世野心家,数之不尽的口实。

    随便找个理由,便可起兵伐“无道”。兵祸绵延,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耗尽国力,被域外胡虏,觅得良机。终归是,亲者痛,仇者快。

    用后世的话说。此便是不择手段,只求极速通关,因而无法达成完美真·结局。

    言归正传。

    历史上的白波军,不可小觑。

    关东诸侯讨董时,正是怕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通往关西去路,董卓这才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今又与黑山,彼此勾连,相互壮胆。

    互为犄角,相互靠山。

    太行山势险绝,山路崎岖,易守难攻。凡有风吹草动,便遁入深山密林。非通晓内情者,不知贼营之所在。

    一旦陷入僵持。稍有不慎,便会被贼人抓住破绽,反戈一击。牛辅久攻不克,身心俱疲乃至军心散乱。眼看败局已定,便是此因。

    “六百里将白波、黑山相互勾连,欲趁陛下北巡,袭杀大汉天子之事,上报朝堂。”刘备居高言道。

    “喏。”左国相崔钧,起身领命。

    “有劳王傅整顿兵马,尽遣斥候细作,探寻贼人踪迹。随时上报。”

    “喏。”黄忠起身领命。

    “陛下北巡,非同小可。我等上下一心,三军用命,切莫令贼人有可乘之机。”蓟王一声令下。

    “喏。”众臣齐声领命。

    起身后,右国相耿雍又问道:“新增六县,当遣何人治事安民。”

    “孤有意授予郑门十贤。”刘备已有所属。

    郑玄门下弟子,乐安国渊、北海孙乾,已先后出仕。余下还有八人:河内赵商、清河王经、乐安任嘏、北海张逸、鲁国刘琰、汝南程秉、山阳郗虑、南阳许慈。

    正可一用。

    “六县加二港,正好授予八人。”耿雍所说二港,正是南津港与济州港。

    刘备轻轻颔首:“州胡岛,面积甚广。岛夷若能善加驯化,可再新设一县。”

    “南津港,位于沓氏县内。沓氏县,西南滨海已有沓津(普兰店湾),向南尚有面积广阔之辽东半岛(金州区及南部),或可再新设一县。取名:金州。南津港,改名金州港。”刘备灵光一现。

    “泉州、金州二县,下辖泉州金州二港。”右国相耿雍笑问:“主公可欲仿‘陈氏一门,六子为长’,令‘郑氏门下,八贤共治’。’传为佳话?”

    “好一个八贤共治。”刘备欣然点头:“孤,正有此意。”

    若非州胡岛,孤悬在外。不好私纳。蓟王刘备当开八县,全八贤共治之佳话。

    即便如此,郑玄门下八人,同时出仕,足已轰动太学坛。

    满打满算,蓟国已有二十四县。近七百万口。

    须知,全天下亦不过三千万口。

    正如何后所言。蓟王刘备雄霸幽冀并凉四州。外加西域都护府、三韩半岛。

    大汉十三州,除去司隶。余下九州,约千五百万口。

    单就人口而言,合九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