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新军阀-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周奎的大儿子都忍不住嘶吼叫嚷了起来,要不是周奎提前打算,把家财埋在了他们都不知道的地方,几个儿子恐怕早就说了。

    可任凭儿子儿媳还有老婆惨叫,这周国丈就是摇晃着脑袋。

    “没银子!”

    “还没有!”

    怒气冲冲的把他这娇躯**的二儿媳推进亲兵堆里,一伸手招呼,在那个叫喊出声的大儿子恐惧的挣扎中,俩拍完班儿的亲兵按着他肩膀把他按在了地上,抽出大刀,刘宗敏是晃悠着膀子走到了他身后来。

    “老倌儿,财富留给后来人!你要再不识相,老子就让你绝后了啊!”

    “爹,救命啊!”

    听着那大刀片子在自己后脑勺晃悠声音,脸色吓得惨白,这周大公子鼻涕眼泪一块儿流淌了下来,拖着被按住的肩膀,嘶声竭力的求告着。

    “爹,您再不交银子,孩儿就没命了!”

    “闭嘴,不孝子!军爷,就算你把他俩都杀了,可府上没银子也被变不出来银子啊!”

    “是吗?那老子试试!”

    “爹,别……”

    咔嚓……

    几个声音交织再一次,在刘宗敏狰狞的挥刀劈看中,那公子哥儿脑袋转着圈子飞了出去,血哗啦喷了几米远,无头的身躯倒在地上剧烈的抽搐着,看的周奎都惊呆了,足足几秒钟之后,他这才哭嚷了起来。

    “富海啊!我的儿啊!”

    “先别忙着哭,这还一个呢!”

    “爹!”

    刘宗敏的狞笑声中,周奎二儿子又被拎小鸡仔那样拎了过来,按住肩膀跪下地上,自己大哥脑袋都没了,这老二更是鼻涕眼泪一大把,凄厉的叫嚷着。

    “爹!孩儿不想死啊!我死了咱周家就绝后了!爹!求您,快交出银子吧!”

    可一提到银子,这周奎火气居然又冒出来了,拽着挂在木桩上铁环哗啦哗啦响,跳着脚他是气急败坏的怒骂着。

    “我都说了,没银子!你这个不孝子,让你爹怎么交?”

    “爹……”

    咔嚓……

    再一颗人头飞舞了出去,周奎又是如遭雷击那样,凄惨的哭叫了出来。

    “福贵!”

    就算刘宗敏也被折腾的有点没脾气了!挥手让人把尸体拖下去,喘着粗气指着哭丧的周奎鼻子,他是无奈的哼哼着。

    “老倌儿,你行!来人,接着拷,老子就和你耗下去了!”

    这边在周奎老婆身上轮完了班儿,连个亲兵是精神抖擞,再一次高高轮起了鞭子,院子里,也再一次响起了老吝啬鬼的惨叫声,甩着膀子,刘宗敏是闷哼着出了锦衣卫后院。

    不过在院子口儿,倒是发生了点稀奇事儿,别人都是避之不及,居然还有人主动凑合上门来,马车拉着一口大箱子落在前院儿,对着几个愕然的刘宗敏亲兵,一个老倌儿是不住地鞠躬哈腰着。

    “老朽陈演,得知大顺陛下要捐资助饷,特把全部家财都拿出来以支持陛下,一共三万两银子,还有些布匹粮食!军爷,请您查收!”

    崇祯募捐时候,这首辅大学士才掏出来十六两银子,还叫嚷着卖了几本书,好家伙,改朝换代之后,一口气儿把所有家财全都奉上了。

    不过不奉也不行,陈演是个聪明人,挨着他不远的魏府惨状他可是一清二楚,家被刮了三次,就连老婆女儿都是被顺军将领玩过之后,又赏了手下为营妓,死了脑瓜子都是绿的,这位前大学士倒是有点远见,直接是主动送上了门来。

    “陈演是吧?”

    “对!对!老朽就是陈演!”

    掏出个大册子,几个扁担倒了都不知道念个一字的刘宗敏亲兵是拉扯出来个受刑的勋贵,这才把陈演的名字在册子上记上,看着几个大兵收起册子,曾经在大明朝呼风唤雨的首辅陈演就跟小学生那样,点头哈腰的不住敬着礼。

    “多谢几位军爷!多谢几位军爷!”

    说话功夫,急促的马蹄子声音自身边掠过,猛地一回头,旋即陈演却是把脑袋瓜子又赶紧缩回来。

    瘟神刘宗敏啊!

    又是垫着脚看着几个顺军把册子收起来,陈演是赶紧脚底儿抹油,溜了出去。

    这刘宗敏倒不是找他的,在周奎那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一肚子火儿,他又是气冲冲直奔了皇宫。

    崇祯多疑估计是随着祖宗性格,朱元璋同样的多疑,为了监察百官而设立了锦衣卫,为了防备文臣,外庭的六部九寺,他在内廷照葫芦画瓢又弄出了差不多职能的十二监四司八局来,以太监去制约外臣。

    也难怪大明朝权阉那么多。

    自大明亡了之后,十二监几乎全都衰落消亡了,不过这十二监属下的兵仗局这两天却是格外的红火了起来。

    精美的金银器,工匠大师精心雕琢的一丝一毫,超越了金属本身价值不知道多少倍的艺术与历史沉淀,一件件皇宫以及权贵手中珍藏的金银器混着那些笨重的杂银子,是被毫不怜惜的扔到了锅子中,在滚烫的煤炭烘烤下,最后化作了一个个乌突突的金砖头银砖头。

    自外面拷来的脏银仿佛流水那样被运进宫里,然后在这儿铸成大块的银砖,一块足足有两百斤。

    后世清庭为了抹黑崇祯,在清史中记载,获崇祯窖藏银大银两千余万两,估计原型就是这些李自成大银砖。

    看着烈火中,金银器皿,头钗发簪几个滚落之后,最后化成了白花花的银子,李自成的那只独眼,情不自禁也跟着不断的冒着通红的火焰,变得血红。

    “大哥!您这儿有没有前明锦衣卫的用刑高手,他娘的,老子遇到了个老屎橛子!”

    真是一点儿规矩都不讲,骑着快马,刘宗敏直接奔了进来,翻身下马,气喘吁吁的叫嚷着。

    可今个,李自成明显有些不对劲儿,足足一分钟,他这才在刘宗敏的嚷嚷中,艰难的把眼睛从小太监不断熔炼铸造的银锭子上拔了出来,旋即却又是木讷的一巴掌排在了刘宗敏肩膀上。

    “京师的文官脏官儿们,还有多少?”

    

第592章 天在看求支持() 
其实这些天,大顺在士林中的风评,还隐隐有些升高的趋势,虽然李自成在正阳门,卷了满朝文武的脸面,可是这些天他整治抄家了太监们!

    文臣和太监之间的仇怨有多大?不说如刘瑾魏忠贤这样的权阉,就连曹化淳这样与东林素来交好,为了营救钱谦益甚至不惜亲自上阵,把当朝首辅温体仁都给搬倒了的清官太监,都免不了这些舌如利剑的文官打击。

    曹化淳崇祯十二年就告老乞骸骨归了,崇祯十七年京师告破时候他已经再乡闲置六年了,可还有不知道多少文人恶意的把他编排到其中,哪怕毛珏那个时代,都有不少著作记载着曹化淳开城投降迎贼入,还有顺天府杨博,宛平杨世茂上书清庭,弹劾曹化淳不忠之奴,开城迎贼,百斩不足以恕!

    这种情况下,崇祯朝的大太监们抄家的抄家,脑裂的脑裂,自然引得文臣一片叫好声。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自成当天下了!这天下姓朱还是姓李,一帮子大臣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能不能再捞到个一官半职,接着威风。

    为了讨新朝欢喜,这些家伙都无耻了!

    这头崇祯尸骨未寒,那头大臣们的折子却又是雪花片子那样的递到宫中,不断向李自成劝进,在西安虽然建国称帝了!可未定元年,未建帝号,如今在京师,正是应该重新建国建号,顺便把他们这些旧朝文武再收归麾下,接着作威作福。

    这闹腾最凶的,还是东林麾下的复社新贵,庶吉士周钟,他是把肚子里锦绣文字都拿了出来,在牛金星的授意下写了《士见危致命论》,文章中把李自成吹捧成功盖尧舜,德比汤武,又把旧主崇祯比作独夫授首,天下归心。

    更无耻的是,靠着劝进书和这篇《士见危致命论》,周钟俨然以牛丞相门生自诩,四处炫耀,竟然还引起了士林的嫉妒,当年东林六君子之一,魏大中的儿子魏学濂逢人就说:此语出吾手!周生想不到这些!

    他这勉强算是个小辈,拉开这脸面就拉开了,可就连东林的老一辈,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也是逢人就说:此语出吾手,周生魏生想不到这些!

    争夺个献媚跪舔的名义都如此赤裸裸,如此的低下到无法形容,相比于什么阉党齐楚浙党,东林党的丑陋面目,同样的令人作呕。

    这几天李自成在太监勋贵们身上铐掠饷银,反倒好像是狮子扑倒了斑马,给秃鹫留下了肉渣残羹那样,这头为了筹齐银两给刘宗敏,省的挨鞭子挨大枷,一个个世侯勋贵家人不得不把祖传的宝贝还有庄园田地低价卖出,正好又便宜了这群文官大臣们,安定坊几个坊这几天都成了黑市,一个个见不得人的“赳赳君子”揣着银子趁夜抹黑进来,又是得意洋洋带着各种贵了几倍的金银财帛锦绣玉佩,甚至还有勋贵家的丫头子女。

    国都亡了,他们还在想办法发财!

    不过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被宦官与勋贵们的财富刺激的双眼血红,终于,李自成的目光又盯在了他们这些曾经大明朝权利的最大支配者身上。

    这几天,京师的几个城门边告示栏上,忽然贴出来皇榜来,要招前朝旧官入宫,接受塞选,不过有个前提,百官需要脱去前朝官服,换上青衣小帽,豪门奴婢的衣服,才能入宫!

    可就算如此,依旧是在京师士林引起了极大的振奋。

    “到底是宰相需用读书人!”

    “大顺治理天下,还不是得靠着咱们这些士人!”

    一声声惊喜的感叹中,尤其是以这个复社周钟最为做作,他竟然是扑腾一下子狠狠跪在了地上,把头磕在地上咣咣作响仰头长叹道。

    “圣天子临世!太平盛世就要到了!”

    到处都是兴奋欣喜之情,那些自大明朝亡国之后藏起来的旧官绅又是冰雪消融后的耗子那样,纷纷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要再一次粉墨登场。

    已经是四月十八了,规定日子凌晨,乾清门口,足足一千五六百前明官员像以往上朝那样,穿着青衣,戴着小帽,等候在宫门口,也没讲究什么时辰,太阳一升起来,守门的军士咯吱一下子打开宫门,这些人又是鱼贯而入。

    迎着朝阳,高耸的乾清宫熠熠生辉,一群大顺文人也是拿着账本文书早已经等候在了那里,在那些前明降官讨好作揖攀着同年中,这些文人是傲慢的面无表情摊开账本,一一记录起了这些大明降官之前的官职,姓名,籍贯。

    比后世买火车票还配合,大群官员乖乖守着秩序中,才一个多小时,记录就完成了,在龚鼎孳,周钟,魏学濂这些人满怀期盼的目光中,这些大顺文臣是带着账本又进了乾清宫。

    然后就没下文了!

    整个上午,李自成没有召见任何一人,也没有下达任何一道圣旨。

    早晨起的大早,不少大臣都习惯没吃饭,等到中午,再春天渐渐高涨的大太阳底下晒着,不少人是开始饥肠辘辘,最初几乎这些大臣为了表达自己“忠心”,纷纷是在外面跪迎,这儿就逐渐的跪不住了,不少人东倒西歪瘫在了那儿。

    还为了自己忠臣形象,一直坚持跪着笔直,双手抱着笏的周钟也坚持不住了,扶着发麻的腿,很是艰难的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