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支楚军任何攻打,亦没有丝毫溃乱的征兆。
“老子就猜到那斗廉有诡计,没想到居然这种不入流的把戏……”
咧了咧嘴,蔡擒虎活动了一下四肢,跨坐在坐骑上,从身边近卫手中接过了一把沉重的铁枪,对身边的副将许鄙说道:“许鄙,你替老子指挥,老子去会一会那斗廉!”
叫做许鄙的副将闻言翻了翻白眼,苦笑着说道:“蔡将军、蔡老大、蔡大爷,大将军的大军就在后方,且这两支楚军又攻不破我军的防线,您何必亲身犯险呢?”
“废话!”蔡擒虎没好气地说道:“正是因为大将军的大军就在后方,老子才要抓紧工夫擒杀那斗廉……”
说罢,他也不顾满脸无奈的许鄙,双腿一夹马腹就冲了出去。
“悍勇卒,跟老子上!”
随着他一声洪亮的大喊,这支汾陉军的西卫营中,有一队大概近千人左右的士卒跟上了蔡擒虎。
只见这些士卒,一个个五大三粗、体魄魁梧,虽说一手提着盾牌一手握着战刀,但丝毫看不出有力竭的样子,反而是一个个神情亢奋,激动地嗷嗷大叫。
想来,这所谓的『悍勇卒』,必定是西卫营中的悍卒。
“唔?”
而此时,在楚军『斗』字战旗附近,楚国孟山守将斗廉亦注意到了这支有区别于汾陉军一般士卒的千人队。
只见他抬手一指蔡擒虎的方向,当即便有一支楚军分出人手来,朝着蔡擒虎杀了过去。
此时的斗廉,早已不复方才与徐殷对骂时的狂妄之色,只见他面沉似水地注视着远处的汾陉军西卫营,眼眸时不时地闪烁着精光。
“真是可怕的步兵……对吧?”
不知何时,斗廉的身边出现了一位同样身披将军甲胄的小胡子男人,轻笑着说道。
“吴陌么?”斗廉回头瞧了一眼来人,似附和般低声感慨道:“魏国步卒冠绝天下,原以为只是一句妄言,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斗某从未想过,我大楚的正军,居然会在正面交锋上落败。”
楚将吴陌闻言亦感慨道:“是啊,若是败给奇淫巧技的齐鲁步兵也就算了,若非鲁国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我大楚的正军势必可以将齐军杀地片甲不留,可魏军……不是说魏武卒已经覆灭了么?”
斗廉翻了翻白眼,给了后者一个『我哪晓得?』的表情。
而这时,斥候飞奔前来禀告:“报!北侧出现魏国大队人马,目测万余,据此仅三里……”
“来得好快啊,汾陉军的徐殷……”
斗廉嘀咕了一句,随即对同僚吴陌说道:“撤吧。”
吴陌点点头。
片刻之后,楚军再次呈现溃败之势,无论是斗廉的军队,还是楚将吴陌所率领的伏兵,皆在汾陉军西卫营的固守下,不得不放弃夹攻,两相逃散。
而楚将斗廉与吴陌二人,亦分别向东西两侧逃逸。
这二人前脚刚走,蔡擒虎后脚便杀到了该地,目视着已逃之夭夭的楚将斗廉,气地咬牙切齿。
“他娘的!……楚国的鼠辈,逃地倒是快?”
此时,他身边或有悍勇卒的士卒说道:“蔡将军,这怎么办?兄弟们还未杀尽兴啊!”
“你问老子?老子问谁去?”
蔡擒虎粗鲁地回答了一句,随即,他目视着斗廉逃窜的方向,心中微微一动。
『那斗廉……似乎是逃向孟山了?这样的话……』
舔了舔嘴唇,蔡擒虎振臂大喊道:“弟兄们,趁胜追击!……杀到孟山去!”
“喔喔!”
近千悍勇卒振臂欢呼,在蔡擒虎的率领军,死咬着斗廉麾下的溃兵不放。
而见此,蔡擒虎的副将许鄙亦不敢坐视自家营将军孤军深入,当即下令进兵。
于是乎,汾陉军西卫营一路推进,一直杀到孟山底下,直杀地一路上的楚军横尸遍野。
而在西卫营的身后,则是汾陉军大将军徐殷亲率的万余汾陉军。
而待等徐殷抵达孟山的时候,蔡擒虎正在奋力攻打孟山,而看战况,守卫孟山的楚将斗廉似乎无法支撑。
见此,徐殷当即下令『中卫营』提防相城方向的楚军,并且将『东卫营』投入了对孟山的攻打,以至于孟山的近况岌岌可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魏国攻克。
但很遗憾,相城果然如徐殷所猜测的那样出兵支援,而且一出动就是两万士卒。
然而徐殷怡然不惧,一方面猛攻孟山,一方面阻挡相城的楚军,与楚军打得有声有色。
不过这个消息传到赵弘润耳中时,却让这位肃王半响没反应过来。
『什么情况?不是试探么?怎么突然间就变成大战了?』
赵弘润有些发懵。
他感觉,这场骤然形成的战事,发生地未免有些太快了。(未完待续。)
第632章:事出反常必有妖()
“报!汾陉军西卫营营将蔡擒虎,率军追击楚国溃军。”
“报!蔡擒虎将军于西南八里处森林遭遇伏兵……”
“报!蔡擒虎将军击溃楚国伏兵!”
“报!蔡擒虎将军继续追击楚国溃军,疑似欲趁机夺取孟山!”
“报!蔡擒虎将军正攻打孟山!”
“报!徐殷大将军率军抵达孟山,与蔡擒虎将军汇兵一处,目前汾陉军西卫营与东卫营正猛攻孟山!”
“报!相城楚军派遣约两万兵出城,支援孟山,汾陉军中卫营将军邓澎率军阻截。”
“报!邓澎将军守住战线,寸土未让。”
“报!徐殷与蔡擒虎两位将军三攻孟山,孟山楚营堪堪欲破。”
“报!相城楚军再次出动兵力两万,从西北方向绕过邓澎将军的中卫营,欲袭击徐殷大将军的后背。”
“报!徐殷大将军正与敌军鏖战!”
“报!蔡擒虎将军攻破孟山楚营辕门,双方仍在僵持。”
“报!汾陉军三面受敌,然顽强守住防线……”
前后只不过大半个时辰,然而从前方送来的战报却是让赵弘润目瞪口呆。
从常理判断,似眼下这种白热化的两军厮杀,它不应该发生在双方刚刚接触的首日。
毕竟初次交手,根本不清楚敌我实力,因此,相信绝大多数的将领都会缓两日,先摸摸敌军的底细再说。
怎么可能像眼下的魏军这样,营寨都还未建起来,相城战役却仿佛是一口气要发展到了最终阶段。
“殿下!请允许我鄢陵军前往助徐殷大将军与汾陉军一臂之力!”
鄢陵军的大将屈塍抱拳严肃地说道。
此时在赵弘润的帅帐内,除了几名负责巡逻值守的将领外,鄢陵军与商水军的将领们绝大多数都在帅帐内,等待着自己一方军队出动的机会。
毕竟这番对楚作战,对于鄢陵军与商水军来说意义重大:倘若他们能够在此战中建立显赫的功勋,那么从此之后,魏国国内再没有人可以诟病他们的出身,而他们,日后也能挺直腰板。
『我虽并非出自大魏,但我为大魏立下过汗马功劳!』
大致是这个意思。
而一旦魏国朝廷真正认可了他们,接受了他们,那么,就拿屈塍来说,他便可以再进一步,授封鄢陵军的『大将军』,甚至于日后如果有机会,还有可能取代『睢阳军』跻身于『驻军六营』,成为魏国名望所归的精锐之师。
而不像眼下,虽然屈塍实际上履行着鄢陵军大将军的职权,但由于他尚未立下足够的功勋,以至于他至今还未爬上魏国的大将军这一阶,仍然需要借用肃王赵弘润这个实际上根本不管事的『主帅』之民,免得魏国国内的魏人出现反对的声音。
而相比之下,伍忌虽然也还未登上魏国大将军这一阶的位置,但他并不是因为战功不够,事实上商水军在三川战役期间所作出的贡献,早已让魏国朝廷接受了他。
只不过,伍忌太年轻了,还差一岁弱冠,兵部觉得任命一位如此年轻的将领为大将军,有些儿戏,因此压了下来。
不出差错的话,待等伍忌到二十五左右,他应该就能被提名大将军的职衔了,只要在此之前他别犯什么重大的错误,尤其是政治向的错误。
而赵弘润之所以没有在这件事上为伍忌说话,也是考虑到伍忌太年轻,尚且不是很成熟。
毕竟『大将军』,那可是具备自由择战权的。
比如成皋军的大将军朱亥,倘若日后韩国果真从北地进攻魏国的国土,那么,朱亥有权在国内朝廷做出反应前,视情况而定给予相应的反击。
虽说这种权利具备一定的风险,然而实际上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只要你能打赢,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再比如南燕大将军卫穆,他在备战与韩国的战争期间,就自行招募了一支数万人的预备役。这件事,这位大将军可是先斩后奏,但魏国朝廷这边,哪怕是言官都没有多说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军,本来就拥有这样的权利。
但给予太多权利亦有弊端,倒不是说这些位大将军会学南宫垚那样拥兵自重什么的,而是说一旦这些位大将军的主观判断出现失误,那么很有可能却导致整支军队覆灭。
正因为如此,赵弘润亦暗暗压着伍忌的晋升,毕竟后者的潜力很大,但目前并不成熟,还不足以独当一面。
不过话虽如此,商水军上下谁都晓得伍忌会是他们商水军日后的大将军,因此倒也没人着急,包括伍忌自身。
而屈塍的情况,就与伍忌有些许区别。
首先,屈塍无论是能力还是年龄,都已足够晋升大将军,但至今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原因就在于,无论是魏国朝廷还是赵弘润,都不是很信任此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屈塍才迫切想要在这场战役中建立功勋,证明自己,毕竟已投奔魏国的他,如今也没有所谓的退路了,若是再朝三暮四,那么下场恐怕就跟南宫垚一样——魏人不信任他,而他的同胞宋人,亦不信任他。甚至于,齐王吕僖还曾经不耻南宫垚的为人而拒绝后者的私下效忠。
可能伍忌并不着急在他的『将军』职衔前加个『大』字,但是屈塍却很着急,毕竟『将军』与『大将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纵观魏国,究竟有多少可以称之为将军的人?不计其数!
但『大将军』呢?举国上下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十位。
更重要的是,这可并不只是单单军衔上的提升,更是社会地位的提升,只有他的社会地位变得更高,他才能够在魏国站得更稳,陆续通过一切比如联姻的手段,使他的屈氏缓缓融入到魏国的上流贵族圈子中。
是的,屈塍并不像伍忌、谷粱崴、巫马焦等将领,他的夙愿是在魏国创建属于他的芈姓屈氏贵族,他可不乐意单纯当个带兵打仗的将军。
“殿下?肃王殿下?”
见赵弘润皱眉沉思着,久久没有反应,屈塍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了。
毕竟似眼下这种战况,只要他鄢陵军出动帮助徐殷的汾陉军一把,别说孟山,很有可能连相城都能打下来。
到那时,他屈塍与徐殷并列首功,不但赚到了功勋,也赚到了与徐殷的交情,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美事。
而让屈塍感到焦心的是,赵弘润听了他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