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行人在刑部左侍郎唐铮的指引下,来到了刑部本署,来到了刑部尚书周焉平日里处理公务的屋舍房间。

    由于此言关系甚大,因此,徐荣与褚书礼都没敢让兵卫参与搜查,而是请卫骄等宗卫协助,毕竟宗卫的忠诚有目共睹。

    只可惜,一群人在刑部尚书周焉平日里办公的房间里搜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有空的线索。

    于是趁着休息的空闲,大理寺卿正徐荣遂向赵弘润询问两日前见到周焉时的经过,希望能从中找到什么线索。

    见此,赵弘润亦不隐瞒,来到屋内书桌后,坐在周焉平日里坐的椅子上,一边回忆着当时的情景,一边如实地向徐荣与褚书礼叙说经过。

    “殿下,当时周尚书可曾透露过去向?”徐荣皱眉询问道。

    “不曾。”赵弘润摇了摇头,一边用手敲击着书桌,一边摇头说道:“本王离开时,周尚书仍……”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一双眼睛仔细打量着周焉的书桌。

    “殿下?”徐荣与褚书礼对视一眼,连忙从椅子上站起走了过来,口中问道:“殿下莫不是想起了什么?”

    此时,就见赵弘润仔细打量着周焉的书桌,随即又回头打量身背后的柜子以及一旁临时放置卷轴的花瓶,皱着眉头说道:“有几样东西不见了……”

    说着,他猛地站起身来,吩咐众宗卫们道:“卫骄,给本王找,找王龄、马祁、苏历等人的案宗。”他口中报出了一连串的人名,听得徐荣与褚书礼面面相觑。

    “是!”众宗卫们不敢怠慢,连忙翻箱倒柜地寻找。

    而此时,徐荣与褚书礼则来到赵弘润身旁,前者疑惑地问道:“殿下,您这是……”

    见此,赵弘润遂向这两位大臣解释道:“两位老大人,本王来时,虽然不曾听周尚书讲过他要去什么地方,不过却听周尚书提过,得知周尚书正在追查几桩无头奇案。那些卷宗,本王皆曾过目观瞧,可本王今日再来时,却不曾看到那几宗案卷……”

    “会不会是周尚书在殿下走后存放起来了?”褚书礼问道。

    赵弘润摇了摇头,皱眉说道:“褚大人不知那几桩奇案,皆是周尚书苦苦追查了许久却丝毫未有收获的奇案。……再者,其中有一名叫做王龄的官员,乃是周尚书的旧友。看当时周尚书的样子,若不能追查出真相,周尚书是绝不肯轻易结案的。……因此,他不可能会将那些案宗结案送至刑部的库藏……”

    此时,大理寺卿正徐荣捋了捋胡须,双目微微放光地说道:“然而,我等找寻到周尚书的遗体时,却未曾找到任何案宗……”

    与褚书礼对视一眼,两位老大人亦参与了寻找工作。

    遗憾的是,众人找寻了半天,也没有找寻到赵弘润所说的那几桩案宗。

    见此,大理寺卿正徐荣对赵弘润说道:“殿下,能否默写出来?”

    或许对别人而言,这是强人所难,不过徐荣、褚书礼等朝中大臣却清楚眼前这位肃王殿下的本事,这位绝对是能过目不忘、走马观碑的奇才。

    还记得三年前,这位肃王殿下在端阳日的朝宴中,一字不差地默写出了东宫太子弘礼当时用来立言的书,这件奇事在朝中可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两位老大人请稍等。”

    赵弘润当即找寻几张纸在桌上铺开,叫卫骄研好磨,挥笔在纸上疾书,按照记忆将王龄、马祁、苏历等人的案宗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

    别说徐荣与褚书礼看得叹为观止,就连原本为了避嫌而站在外室的刑部左侍郎唐铮,亦忍不住走进来,希望能亲眼目睹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良久,赵弘润放下手中的毛笔,低头吹了吹纸上的墨迹,站起身来说道:“两位老大人,请。”

    “简直……不可思议。”

    徐荣与褚书礼看看桌上那几张斜的密密麻麻的纸,再抬头瞧瞧眼前这位肃王殿下,颇有些面面相觑。

    仅仅只是看过一遍,并且当时还并没有刻意去记,就能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天底下竟有这等奇才?

    “真想不通,礼部修撰文库时,居然不曾邀请请肃王殿下……”褚书礼惊讶之余还开了一个玩笑。

    而此时,主持此案的大理寺卿正徐荣,已当仁不让地坐在那把椅子上,仔细观阅赵弘润默写下来的那些案宗,不时地点头说道:“不错,这几宗案件老夫有印象,只是这其中的凶犯,要么是下落不明、要么是已死于非命,因此并未交给我大理寺审理,不过确有此事……老夫还以为周尚书已结案,不想他仍在追查……”

    说到这里,他转头望向赵弘润,疑惑地问道:“殿下,您是怀疑这几宗无头的案件,与周尚书的遇害有关联?可是据老臣所知,这几桩案件,最早一桩发生在前年,距今最近的,也已有数月之久,可周尚书却是在两日前才遇害,这……”

    “说不定,是周尚书最新发现了什么。”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在旁若有所思地说道。

    而就在这时,屋外走入一名府役,禀道:“诸位大人,吏部尚书贺枚贺大人求见,说是为尚书大人一案而来。”

    『吏部尚书贺枚?』

    赵弘润、徐荣、褚书礼以及唐铮四人对视一眼,心下有些惊讶。

    难道此案,还牵扯到吏部?(未完待续。)

第784章:疑点重重(五)() 
『PS:打赏加更活动开启啦~

    感谢“Alston–king”书友五万币打赏,感谢“落羽沧”书友一万币打赏,感谢“天王星涡芽”书友一万币打赏,那么现在欠章是【0/7】。作者不怎么善于交流,但一定会努力的,不辜负诸位书友的信任。』

    ————以下正文————

    片刻后,吏部尚书贺枚便在府役的带领下来到了屋舍,与大理寺卿徐荣、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刑部左侍郎唐铮等三位大臣见礼。

    当注意到赵弘润亦在屋内时,贺枚这位吏部尚书微微愣了一下,布满褶皱的脸上稍微有些表情上的波动,不过并不明显。

    这并不奇怪,毕竟朝廷六部中,吏部与某位肃王殿下的关系最差,而且并没有什么利益来,不像赵弘润同样得罪过的兵部与户部。

    如今的兵部,地位着实尴尬,要知道本来『驻军六营』就不怎么卖兵部的帐,再加上『上将军府』的新设,更使得兵部的存在仿佛名存实亡,以至于如今兵部似乎就只剩下『兵铸局』还算瞩目。

    可问题就在于,如今的『兵铸局』,逐渐已沦为挂靠在『冶造局』这边的军制品代工厂,虽说收入比往年翻了几番,但在朝中的地位早已无法与冶造局相提并论。

    甚至于私底下有不少官员还在猜测,猜测冶造局什么时候将兵铸局吞并。

    正因为如此,如今兵部在冶造局的官员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不敢再像以往那样充大爷,哪怕是兵部尚书李鬻。

    毕竟李鬻的儿子李缙,便是兵铸局的局丞。

    而户部的情况大致也是如此,以往兵部掌管着六部的度用开支,但因为赵弘润的关系,兵部、工部、冶造局相继建造了私库,拨款也由『有事时临时申请款项』转变了『户部提前拨款』,使得户部在国家财政方面的话语权大跌,失去了继吏部之后成为六部之首的机会。

    因此,户部的官员亦一度深恨赵弘润,可随着三川贸易的展开,户部在这趟贸易线上赚得盆满钵满,非但国库日渐充盈,户部也逐渐变得财大气粗起来。

    是故,户部的官员如今是恨并快乐着,纵使对赵弘润有诸多怨言,也不敢表露丝毫,怕因此影响到两者间的合作关系。

    为何赵弘润可以欠着户部数百万两银子,甚至于还能筹借款项,原因就在这里。

    唯独吏部,它是朝廷六部中唯一一个与赵弘润发生过冲突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利益来往的府衙。

    更何况,吏部的靠山乃是东宫太子弘礼。

    因此这种种原因,哪怕吏部尚书贺枚从私交方面与赵弘润这位肃王并无交恶,亦本能地有种疏远与淡淡的敌意。

    “肃王殿下。”

    “贺尚书。”

    贺枚微笑着行礼,赵弘润亦微笑着拱手还礼,看似和睦,可其中的违和感,哪怕是大理寺卿正徐荣、大梁府府正褚书礼这两位并不怎么置身于朝廷权利旋涡的人都感觉地清清楚楚。

    “咳。”

    轻声一声,大理寺卿正徐荣悄然转移话题,为二人解了围:“贺尚书,听方才那名府役说,贺尚书有要事相告,而且还是事关周尚书一案的事?”

    “是的。”贺枚微微笑了笑,目光不动声色地从眼前那位肃王殿下身上移开,拱手说道:“两日前,周尚书曾前往我吏部本署,当时贺某与周尚书见过一面,也谈过几句……他请本府允他观阅藏库内的官员名册。”

    『难道果真与那几桩奇案有关?』

    大理寺卿正徐荣与大梁府府正褚书礼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前者皱眉问道:“两日前的事?”

    贺枚毕竟是久在朝中的老臣,自然听得懂徐荣言下之意,连忙解释道:“纵使是今日,贺某亦不敢相信竟会有贼子敢加害周尚书这等朝中重臣,更何况当时?……因此没有及时向刑部与大理寺报备。”

    赵弘润、徐荣、褚书礼以及唐铮默然不语。

    的确,事发之前,几乎没有人会料想到周焉这样的朝中重臣居然会遭到贼人的杀害,哪怕是周焉失踪了一日,朝野以及刑部都没有怎么在意,一直到周焉整整失踪两日,他的夫人感觉情况不对劲,慌忙报官,朝廷这才得知居然发生了这等恶劣的事件。

    想了想,徐荣正色问道:“贺尚书,敢问周尚书当时可曾透露过,借阅贵部文库所为何事?”

    贺枚闻言摇头说道:“这个周尚书并未透露。”

    赵弘润、徐荣、褚书礼三人互换了一个眼神,随即,赵弘润沉声问道:“贺尚书,当日周尚书是几时离开的吏部本署的?可有人亲眼看到周尚书离开吏部本署府衙?”

    他直接了当的询问,让徐荣与褚书礼微微侧目,亦让吏部尚书贺枚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回禀肃王殿下,此事老臣不知,老臣离了本署府衙后,便找曹稚曹大人……唔,找曹兄小酌闲聊去了,殿下若是不信的话,大可派人去询问。”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连一杯茶都没喝,便拱手告辞道:“贺某所了解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不打扰几位,告辞。”

    说罢,他转身就走。

    看着吏部尚书贺枚离开时的背影,赵弘润挑了挑眉头,颇有些错愕地说道:“这老头,火气挺大啊……”

    大梁府府正褚书礼闻言苦笑说道:“是肃王殿下您方才这话有歧义啊……”

    听了这话,赵弘润哭笑不得地说道:“本王再怎么也不会认为是他干的啊,这贺枚都一把老骨头了,真打起来会是周尚书的对手?……他急什么?”

    此时,大理寺卿正徐荣捋了捋胡须,似笑非笑地说道:“说不准,这位贺尚书还有什么事未曾透露呢……比如正像肃王殿下询问的那样,并无什么人瞧见周尚书离开吏部本署的府衙。”

    他这话,远比赵弘润的话更诛心,不过却让赵弘润与褚书礼上了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