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睿宋史-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闻李纲的劝谏,赵构心中也有些犹豫,若是西大门洞开,西,北夹击之下,的确很难应对,就在赵构有些动摇的时候,黄潜善急忙抢站在李纲前面道:“皇上不可啊,若是让假扮仁王的宵小之辈走脱,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啊,仁王说不定会以为是皇上故意置之不理,怀恨在心,而领军攻伐朝廷,到时候为时已晚了。”
赵构一惊,黄潜善说得很明白,言下之意,若是赵谌逃离,再次领军而来时。朝廷能不能抵挡兵强马壮的赵谌,就不好说了,唯有先下手为强才是上策。
赵构双眼一冷,问道:“何人可为帅?”
黄潜善急忙道:“大将韩世忠可领军出征。”
赵构面色顿时露出喜悦的表情,兴奋的道:“朕怎么忘记了韩将军。快快宣上殿来。”
李纲叹了一口气,站在一边默不作声,必须尽快将这个消息告诉赵谌,让其速速离开。
很快,韩世忠便应诏上殿,其实黄潜善早已将韩世忠找来。在宫外候着,宋朝武官没什么地位,何况黄潜善位高权重,韩世忠自然不会去得罪,果然很快皇上便传旨让韩世忠上殿。
韩世忠,字良臣。南宋朝名将,是历史著名的民族英雄。身材魁伟,勇猛过人,韩世忠出身贫寒,十八岁便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身先士卒。从一个兵卒,一直凭借战功成为大将,其人胸怀韬略,深通兵法,在抗击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韩世忠为官正派,不肯依附丞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死后被拜为太师。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韩世忠上前跪地道:“末将韩世忠,参见皇上。”
“韩将军请起,朝廷为难之间,唯有韩将军才能解朕心中之忧愁,韩将军可愿受命?”
“为皇上分忧。自然是末将的荣幸,只是不知向何处进军,金人一惊北撤,汴京有宗泽帅驻守,可谓是固若金汤,而舒州之反贼,有岳飞领军前去剿灭,末将实在想不出,该向哪里进军,还请皇上明示。”韩世忠应道。
“韩将军可知道仁王到达了杭州之事。”
“末将有所耳闻。”
赵构忽然厉声道:“而上任之人并非仁王本人,而是居心叵测之徒欲控制杭州府,而真正的仁王早已回到了秦凤城,杭州府有驻军一万五千人,若是被此人调动,后果不堪设想,朕调拨给你两万大军,定要提着此人的脑袋前来,不得有违,韩将军可清楚。”
韩世忠有些错愕,皇上居然不分青红皂白便要下令清剿,似乎十分急切,虽然韩世忠心中十分疑惑,但既然圣旨已下,自然只能奉命行事,跪地道:“末将定然不辜负皇上重托。”
赵构忽然嘱托道:“此人定然会声称自己乃是仁王,不管其如何巧舌如簧,定要取其脑袋。”
“是,末将明白。”韩世忠接了圣旨,也不耽误,准备退朝之后前去点兵,准备出发。
赵构心满意足,和黄潜善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赵构之所以让韩世忠前往,是因为知道韩世忠此人虽然十分强悍,但却对朝廷极为忠诚,圣旨一到,就算知道是赵谌本人,韩世忠也定然会上前捉拿,只要拿下赵谌,是生是死还不是他赵构说了算。
李纲忽然出言道:“韩将军请留步。”
韩世忠虎头一看,抱拳道:“原来是李丞相,不知有何事?”
李纲面带忧色,出言道:“韩将军可否称病几日,或是沿途让前进速度慢下来?”
韩世忠一愣,疑问道:“丞相何意,难道!”
李纲道:“韩将军猜测的没错,我已知晓到达杭州府的乃是仁王本人,皇上为保住皇位,欲斩仁王永绝后患,还请韩将军看在大宋国运的份上,听老夫一言。”
韩世忠心中也是反复权衡,虽然不知李纲是如何确认赵谌的身份,但李纲定然不可能和自己开玩笑,更不可能投敌做了内应,韩世忠对李纲的话已经信了七分,韩世忠叹了口气,对李纲道:“抱歉,李丞相,皇命在身,恕末将不敢违抗,但我会尽量让兵士前进的速度慢下来,若是仁王真的在杭州府,还是让他逃走吧,不然若是兵至城下,韩某只能奉命行事。”
李纲也知道韩世忠为人,等做到如此这般妥协,已经着实不易,李纲抱拳道:“多谢韩将军,今日韩将军如此行事,功在千秋,请受老夫一拜。”
韩世忠急忙将李纲扶起,出言道:“末将也有苦衷,还请李丞相海涵。”李纲辞别了韩世忠,急忙往自己府上而去,越早让赵谌知道朝廷出兵的消息,赵谌出逃的希望就越大。
正在杭州府办理公务的赵谌,每日十分勤勉,每日事,每日闭,处理繁重的公文,常常熬夜到深夜,要不是有岳林的帮助,恐怕赵谌早都累死了。
赵谌揉了揉发酸的臂膀和手腕,摇头苦笑,原本以为这做官只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想到光是最简单的批阅奏章,都让赵谌有些眼花缭乱,想想若是皇帝勤勉,每日批阅的奏章恐怕定然是一个可怕的数量,赵谌很忙,自然不能让冷月闲着,反正索然无事,就让冷月在杭州周边城市,秘密开始组织地下组织,组成情报网,冷月在这方面倒是很在行,不到一月,已经招收数十人,已经初具规模,当然若想在后面派上用场,那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岳林坐在赵谌下手的位置,正在帮赵谌处理批阅完的奏章,会向赵谌申请后补充一些,岳林并不想抢赵谌的风头,尽量控制了速度,但依然最少是赵谌速度的五倍以上,赵谌看在眼里暗暗佩服,果然是隔行如隔山,不懂就要是不懂。
岳林将最新的一道奏章查验完,放在一边对赵谌道:“仁王还需保重身体,还是先去歇息吧,若是仁王殿下同意,下官可将后面的奏章一并处理完。”
赵谌本想偷懒,但想到既然岳林能做到,自己又怎么能逃避,赵谌道:“没关系,这是本官的责任,倒是要辛苦岳先生陪我一同熬夜了。”
“这是下官的本分,不过下官建议,仁王殿下欲了解百姓心中疾苦,微服出访,体察民情才是正理,不然在此每天查看公文,永远看到的只有世间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岳林建议道。
赵谌点了点头,“有理,明日请岳先生随我一同微服出巡。”

第二百三十三章逼迫

这一日,杭州府又是风和日丽,赵谌和岳林二人,扮作普通百姓,游走于大街之上,南方尚未受到战争的影响,总体来说还算是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街市之上也较为繁荣,来往百姓也是甚多,因为临近冬季,天气有些清冷,祥和宁静的环境,让赵谌体会了久违的和平安逸。
得不到总是最好的,北方的百姓经常受到战争的荼毒,因此也更加期望和平,可惜朝廷的绥靖政策,除了割地赔款以外,皇帝并不顾百姓的死活,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劳动力,技术人才,巨商等,开始往南方迁移,渐渐经济的中心从北方转向了南方,南方地域,经济科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加上宋朝时期,经济极为发达,从百姓的穿着,饮食,和遍布于街市的各种繁华,生意兴隆的店铺,市场中便可见一斑,岳林稍稍靠后,让赵谌走在稍前的位置,向赵谌恰到好处的介绍遇到的各个景点。
忽然前方一处有数十个百姓围在一起,议论纷纷,赵谌好奇之下,和岳林走进查看,之间一个皇榜之上,张贴着一章通告,赵谌上前一看,顿时眉头紧锁,皇榜乃是朝廷发出的通告,大意是新来杭州府的知州,并非仁王,而是宵小之辈,假扮而成,既然是皇帝诏命,百姓自然信以为真,但新上任的知州,也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仁王,似乎十分亲民,既不增加赋税,也没有徇私舞弊,已经断了好几件大案。为百姓做了主。
现在知道乃是假冒的,一时之间,百姓自然是有些疑惑,赵谌叹了口气,向岳林道:“岳先生则呢么看。”
岳林抱拳道:“您对在下有知遇之恩。若您的身份是真实的,那么下官自然追随到底,若您的身份是假冒的,下官为报答知遇之恩,自然也只能追随到底,只是我那家人。需要尽快送出去。”
赵谌笑道:“岳先生不必担心,杭州府驻扎的一万余兵士,足够守城了。”
岳林担心道:“只怕此诏命一出,军心不稳,何况从诏命内容看来,下官认为。朝廷定然派大军前来,不知仁王殿下如何面对当下,军心不稳,民心涣散的局势?”
赵谌淡淡道:“我只想确定一件事,就是看此次领军之将是谁,便知道赵构心中所想。”
忽然数个兵士朝赵谌而来,抱拳禀报道:“秘密急件。”
赵谌将信件拆开。心中冷笑,果然赵构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将自己铲除,李纲的信件已经说得很明白,现在看来只能出此下策,是赵构逼迫赵谌再起刀兵,本原本平静的杭州府蒙上战争的阴影,赵谌对身边兵士道:“让冷月前去杭州府府邸,我有事找他。”
赵谌对岳林道:“待本王击退了朝廷的军队,再请先生一同随行,现在我们回去可好。”
岳林明白赵谌有任务下达。便问道:“请仁王殿下明示。”
赵谌道:“我知道岳先生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请先生写一篇奏文,将现在的情况大白于天下,赵构登上皇位。名不正言不顺,抢夺我父皇基业,保守胆怯,致使汴京被攻陷,秦凤军从此宣布,脱离大宋管制,我只为太子,不为仁王,欲集合天下有志之士,共抗金人,收复故土,本太子奉命在杭州府上任,却被朝廷军队清剿,请周边势力协同护卫之,以保百姓安康,设计兴盛。”
岳林愕然道:“这相当于造反啊。”
赵谌摇头道:“这叫以进为退,如此奏文同高于天下,赵构定然会暂停罢兵,若是非要战,那便是告诉天下,赵构欲夺天下,先见死不救,让二圣被俘,现在欲再次加害太子,定然会被天下口诛笔伐,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赵构不敢打,若是赵构死皮脸庞,破釜沉舟,仅凭一万余大军,不可能抵挡朝廷的大军,这个我自有办法,有劳先生了。”
“仁…太子殿下之命,下官自当遵从。”岳林领命道。
赵谌点了点头,朝着杭州府府邸而去。
府邸之中的客厅之中,冷月无聊的坐着,今日被赵谌急匆匆的召来,冷月心中是有几分不快的,暗部的建立,让冷月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却在这里傻坐着,实在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
就在此时,赵谌从门口进入,走到冷月边上道:“不知你建立的暗部进展如何。”
冷月道:“以为内是秘密招收,所以规模并不大,但兵在精不在多,我所挑选的皆是精锐,但因为如暗部前后时间的长短,所以能力有些层次不齐。”
赵谌道:“你挑选十人,随我出发。”
冷月一愣疑问道:“去哪里。”
“舒州。”
神州大地之上,因为汴京被攻破,皇帝等一众宋俘被掳去北方,靖康之耻给所有宋人划伤了深深的一刀,痛彻心扉之际,一时间抵抗外族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出来,就在此时另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横空发生,太子赵谌公然宣布秦凤军独立,不再作为大宋军队的编制,太子赵谌放弃仁王的称号,只做太子不做王,质问赵构靖康之难时,只图自保,不救汴京,而天下也知道了,赵构向不知何时到达杭州府的太子赵谌,派遣大军前去剿灭,赵谌为了自保,号召周边义军前来护卫。
一时间支持赵谌的势力,纷纷向杭州府靠拢,虽然多为民兵,但也最聚集了数万兵马,战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