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阐教有金仙-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折腾,乌云仙带着两妖王满意的走了,留下一群不知何去何从的小妖。

寻道山中,素心给寻道子倒上一杯茶,开口道:“兄长若是要在西牛贺洲那妖族中传道,也甚是容易,何必要借这佛门‘西行取经’中执意留下些许小妖?”

寻道子轻轻一笑道:“为兄也只是想做一试验而已,只想看看这些躲过一劫的小妖会带来一点什么变化,若那些秉性不坏的妖族愿入我道门,遵我道门教旨,也算一番功德!”

而在寻道子内心深处却有一丝想法:留下适当的妖魔,对于洪荒天地的演化,发展是不是会更有利一些?即便对于人族来说,有适当的威胁是否也有利于人族自身的自强?就如那没有狼威胁的羊群,只怕也多生病患;而时刻提防狼袭击的羊群身体也要强壮许多。寻道子不知自己所作是否正确,但却愿意尽力试一试,前世记忆中华夏一族在佛教大兴后,那骨子里的血性日渐衰弱,直至脊梁难挺。此世,佛门绝难大兴,再适当留一点外在压力,想必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才是!

喝着茶,想着事,寻道子似有所悟,整个人顿时飘渺起来,道韵自生。素心发现了寻道子变化,一旁静静端坐,眼中满含情意。

数日后,寻道子从那玄妙的状态中醒来,看着身旁的素心微微一笑,这微微一笑,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

随即寻道子打出一道法诀,抛如空中,顿时在寻道山的众弟子,几只异兽俱接到了一道信息:“速来见我!”

这会,正在后山被刘聆操练的死去活来的孙悟空,一接到这信息,可谓有从地狱得到赦免,终见天日的感觉,险些泪流满面。

孙悟空一直认为刘聆此番如此蹂躏自己,纯粹是泄私愤,打击报复,是彻彻底底的嫉妒,怨恨,这才借师父的一句话如此没玩没了的使劲的蹂躏自己。

这些日子真不是人过的,暗无天日啊!终于等到了,等到师父召见了,再不受这种惨无人道的折磨了!

孙悟空比谁都兴奋,听到寻道子传讯,可真有要哭的冲动,赶紧的赶去师父那,希望师父能先安排自己做点其他事,至少可以暂时逃出刘聆魔爪,逃离苦海。

孙悟空一路飞奔,忘了施展神通,等他跑到竹亭,见众位师兄,紫灵,四只异兽,俱已到场,几位师兄和紫灵都安静的坐在寻道子前面的蒲团上,四只异兽也蹲坐在众弟子后面。而寻道子也未坐在那张躺椅上,却是一反往常的与素心并坐在用清静草编成的蒲团上,微微含笑,平静的看着眼前的众弟子和四异兽。

孙悟空这才发觉自己来迟了,心中有一丝慌乱,赶紧上前拜见,口呼:“弟子拜见师父,师叔!愿师父,师叔福寿无疆!”

寻道子看着显得有些惶恐的孙悟空,微微一笑,将手一抬,开口道:“起来吧!坐下,为师有话要说!”

孙悟空赶紧起身,在寻道子前面空着的一个蒲团上端正的坐下,竖起耳朵,想听听师父所说何事。

待孙悟空坐下,寻道子才开口道:“近日,为师略有所悟,将闭关潜心参悟。闭关之前,为尔等讲道一次,以助尔等平日修行!”

一听寻道子开坛讲道,一众弟子和几只异兽莫不欣喜,欢欣之余,更是赶紧聚集了全身的精气神,以极其饱满的精神状态听寻道子讲道。几只猴子甚至于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罕见的做出抓耳挠腮的动作。

也不怪众弟子和几只异兽喜不自禁,实在是寻道子此前并未为它们正经讲过多少次道,所传也多为修行的神通,法诀,却是甚少讲道,即便说一点,也多是断续的,或者为众人解惑的时候讲上一讲,如今日这般正式,庄重的开坛讲道,可谓绝无仅有。

见众人兴奋模样,寻道子也暗暗对自己往昔未为众人正经讲道有些惭愧,而此番特别的要正式为众人讲道,也有其近日的领悟有关。

寻道子面容一端,头上现出庆云青光,有金灯随庆云滚动,络绎不绝,云上三朵金花绽放,金光熠熠,又有五面旗子,旗分:青,黑,黄,白,赤;组成玄妙的整体,以极其神秘的轨迹转动,光晕璀璨;一把连鞘长剑,一柄拂尘相依相偎,在中间那朵金花上微微颤动,荡起奇妙的影子;一杆黝黑长枪,放出森森幽光;一枚古朴大印在左边金花上浮沉;一个浑元厚重的炉子在右边金花上缓缓转动,玄妙的云纹若隐若现。数件至宝之间又似浑然一体,有着莫名的联系,引动玄妙神秘的道韵。

寻道子轻轻开口,那声音却如同亘古就有,直接在众人脑海响起:“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受无形。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幎于**,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紘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滒,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鳞以之游,凤以之翔”

这声音传响,整个寻道山都笼罩在一种玄妙的气息之中,山间花草树木,林中走兽飞禽莫不顿首。

 二八二、闯祸

寻道子闭关了,此次讲道共三年,这三年讲道也是寻道子对自己所悟道的一个梳理,总结;以讲道的形式做一次审视。/

三年讲道,寻道子身形更加飘渺,无远无近,无真五幻,似有似无,似虚似实。道痕绕身,道韵自成,恍恍惚惚,虚虚幻幻。

前面听道的众弟子和四只异兽早沉浸其中,或欢喜,或恍然,或欣然,或狂,或癫,或哭,或笑。

旁边的素心也双目轻阖,娴静中一道悠远的生气笼罩全身,面容上是清远的喜悦,明悟了然的欣然。

随着寻道子吐出最后一个音节,种种异象逐渐散去,可寻道山仍沉浸在一种玄妙的沉寂之中,连风都是沉寂的,飞禽走兽,山石草木都似被一种玄妙的气息笼罩,飞禽走兽无不匍匐俯首,草木也尽皆垂下枝头。

这玄妙的沉寂,一直持续了数月,寻道山似一朝醒来,却是更为灵奇,山石草木,飞禽走兽无不闪着灵性的光辉。

竹亭里,寻道子看着已经醒来的众人,心底不由得升起一种欣慰,此番讲道,自己所得不少,可看来众弟子和四只异兽所得更多,即便是素心和三眼雪狮兽也有很大收获。看着一众欣喜的目光,寻道子对众人做了一些安排和交代。随后进了悟道洞,关闭了洞门。

这边寻道子山中闭了关,众弟子也各自参悟听道所得。却说那唐三藏一行又度过几次劫难,这一日远远看见一座城池,各个欢喜,走了多日荒郊野外,不见人烟,猛见得城池行人。倍觉亲厚,不禁加快了脚步。

渐近城池,忽听得阵阵呼喝,声若响雷,将马上的唐三藏惊得脸色一变,急回头问那哈奴曼:“奴曼,是哪里如此喧振?”

那猪八戒嚷道:“好像似山崩地裂!”沙和尚也道:“也就似雷声霹雳!”唐三藏则道:“好像是人喊马嘶!”

哈奴曼道:“不用猜,待我去看看!”腾身空中,向那声响处而去。云光中。哈奴曼见那城池却也祥光隐隐,却是个好去处。待要细观,那呼喝声又起,举目望去,见那城外一片空地上。有数百衣衫褴褛的僧人正呼喝推拉着装载着巨石的车辆,车前一个斜面,道窄路滑,那车无法上去,口中呼喝则是:“大力王菩萨!”是为着力打号而已。

哈奴曼看了半晌,心中猜测:想是修盖寺院。他这里五谷丰登,寻不出杂工人来。所以这和尚亲自努力。

正猜测未定,城门里出来两军士,手中提着皮鞭,走到那群僧人前面一通乱打。口里呼喝:“你这群贼和尚,一味偷懒,若误了工期,却要害我都跟着挨罚!”又一通乱打。一些僧人躲闪不及。挨上一鞭,就是一条血迹。发出阵阵哀嚎。

那哈奴曼一见,想了一想,跳了下去,伸手抓住一个正扬鞭乱打的军士,微微用力,那军士顿时痛得嗷嗷惨叫。另一个刚要提鞭来打,哈奴曼只眼一瞪,那军士顿时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呆看着这穿着衣裳的怪猴。

哈奴曼手轻轻一松,开口问道:“这些和尚这是为何,赶快说来!”

那刚痛得嗷嗷惨叫的军士,看着这张猴脸,哪敢反抗,战战兢兢开口道:“只因这二十年前,民遭亢旱,天无点雨,地绝谷苗,不论君臣黎庶,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户户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悬捱命之处,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俯救生灵。当年求雨之时,僧人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告斗,都请朝廷的粮饷。谁知那和尚不中用,空念空经,不能济事。后来仙长一到,唤雨呼风,拔济了万民涂炭。却才发恼了朝廷,说那和尚无用,拆了他的山门,毁了他的佛像,追了他的度牒,不放他回乡,御赐与道人做活,就当小厮一般。烧火的也是他,扫地的也是他,顶门的也是他。因为道观还有住房,未曾完备,着这和尚来拽砖瓦,拖木植,起盖房宇。只恐他贪顽躲懒,不肯拽车,所以着我两个去查点查点。实是奉命而为,不干我等之事,往大王饶命!”说完叩头不已。

哈奴曼丢了那两军士,转身面向众僧人,刚要说话,却见那些僧人脸上猛地现出喜色,呼啦一下全跪在地上,口里直呼:“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拜伏不起。

哈奴曼一愣,拉起其中一个年长的问道:“尔等为何拜我,要让我救?”

那僧人脸上激动得泪珠滚动,开口道:“爷爷有所不知,吾等这五百人却是受那六丁六甲、护教伽蓝,但至夜就来保护。但有要死的,就保着,不教他死。只在梦寐中劝解我们,教不要寻死,且苦捱着,等那东土大唐圣僧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还敬你们沙门禅教哩。并显了爷爷圣像与我等看,故知爷爷模样,今天可怜,见了爷爷面,故恳请爷爷搭救。”

哈奴曼道:“尔等为何不自逃走,反在此苦捱?”

那僧人道:“回爷爷,走不脱!君王把我们画了影身图,四下里长川张挂。他这车迟国地界也宽,各府州县乡村店集之方,都有一张和尚图,上面是御笔亲题。若有官职的,拿得一个和尚,高升三级;无官职的,拿得一个和尚,就赏白银五十两,所以走不脱。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逃。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我们没奈何,只得在此苦捱。”

哈奴曼眼一冷,取出棒来,反手一棒将那两军士打死,扯下一把猴毛,分与众僧,说了用法,让其带着护身,各自先行逃命。有僧人当即试用,果然灵验,一个个欢天喜地逃命去了。有十几位未散的,要领哈奴曼前往那未拆毁的寺院歇息。

这时,那唐三藏等不及哈奴曼回去,即与猪八戒,沙和尚来了,见了哈奴曼,开口就问:“奴曼,你怎么来打个响声,许久不回?”

哈奴曼引了那十余位僧人向唐三藏行礼,将事情说了一遍,唐三藏惊道:“这可怎生是好?”

哈奴曼咧嘴一笑道:“师父和须担心,一切自有我呢!”随即唐三藏一行随那十余位僧人往那智渊寺歇息。

当夜,哈奴曼辗转不能安睡,二更时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