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拱卫荆襄,抵御江东军来犯!此乃一举三得,保国安身之计!”

江夏郡地处汉江和长江的jiāo汇之处,两条大江形成一个丁字jiāo叉口,把整个江夏郡划分为三块,即长江以南的南江夏,长江以北的北江夏则是被汉江分为东江夏和西江夏。夏口地处西江夏,正好扼守汉江入江处,一向是荆襄要隘。之前黄祖战死之后,江东军曾经短暂地占据夏口。但是由于夏口孤悬江北,没有其余的据点与之相呼应,更是和江东本土的庐江郡还隔着东江夏,因此最后孙权还是在张昭的建议下对此弃之不理,只是将当地的百姓四万余人掳劫回江东。而黄祖死了至今也有个把月了,刘表也并没有派人去接替驻守夏口。

“上策,上策,果然是上策啊!”听了马谡的解释,刘琦也是连连点头,眉宇间终于是有了笑容。显然这个听起来很美的计策,相对于对他来说,比第一个急吼吼的计策更加能够接受一些。不过抱着多多益善的心态,刘琦并没有就此结束,还是问了一句:“未知这下策,又是如何呢?”

“这下策嘛,就是大公子就此退出嗣位之争,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如此想来也可以避祸!”马谡淡淡地道。这个主意实在是太不给力了点,就连刘琦这个xing情懦弱的人听了之后,脸上也是不免浮现出一丝失望之sè。

稍一沉yin之后,刘琦开口道:“幼常的上策未免太急,这下策嘛却又不免太缓,我看这中策不急不缓,正好行事。”说到这里刘琦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起身拱手道:“此番多亏幼常指点,刘琦才能转危为安。大恩不言谢,容日后厚报!”

“大公子言重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马谡急忙逊谢道,忽然又想起什么,连忙也是加了一句道:“大公子此去夏口,想来蔡瑁等人也是自以为除去了心腹大患。江夏乃是荆襄重地,大公子可趁机多要一些兵马,以策万全!”历史上刘琦在江夏,麾下也就万余人。之前黄祖驻守江夏的时候,麾下可是有守军三万啊。从自己的角度来讲,刘琦麾下兵马越多,对自己好处自然也就是更多。毕竟这些人,日后可都是归刘备所有啊!

“那是,多谢幼常指点!”刘琦早已是感ji不尽,再三道谢之后,这才告辞回去早作准备。以马谡的见识,自然知道他这是真心实意地感ji,相比之下自己却是更多地在利用他。

“马谡啊马谡,但愿你不要真的成为一个冷血的人啊!”送走了刘琦,马谡也是喃喃自语道。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说是刘备和诸葛亮两人回来了。



 第十六章 借鸡生蛋

第十六章 借ji生蛋



“琦儿去守江夏?”听了马谡告诉他事情的经过,刘备也是大感诧异,他可没想到马谡给刘琦出的这个安身立命之策,竟是如此这般。//**倒是诸葛亮听了之后便即一脸恍然,果然是聪明人啊!

“正是,我寻思大公子现在无权无势,留在襄阳早晚要被人加害,只有在外领兵,手头上有权,日后咱们才能以之为外援!再者曹cào早晚要南下来犯,咱们兵力单薄,大公子毕竟是刘景升公子,有他帮衬着,咱们手头上也宽裕点。”马谡也是解释道。总不能直接告诉刘备,刘琦马上就要嗝屁,哥现在给他多nong点人马,将来便宜的就是你吧。要真是那样说,刘备估计多半要把自己当疯子打发走。

刘备闻言倒是坦然不疑,只是点头道:“难得幼常如此用心,大公子必可转危为安,幼常果然深谋远虑啊!”

“主公过奖了,对了主公,你们去襄阳,情况怎么样了?”马谡也是岔开话题问道。听了他这话,刘备稍微叹了口气,也还是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情况总算不太差,在刘备说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刘表也觉得要在长沙安排一员大将,而不是医生,这样才能震慑住江东,因此同意让关羽接替张仲景担任长沙太守。不过刘表也是委婉地提出,长沙自有军马,眼下荆北形势比较紧张,因此前番资助刘备御敌所用的军马,最好还是如数归还。

如此马谡倒也是稍微松了口气,刘表总算还没有完全拒绝。屈指一数,上次刘表赞助了刘备5000援军,而新野一战,刘备虽然大获全胜,但是总共也有将近2000的战损,这么算的话,到时候还他3000人马也就是了。只是刘表如此行径,未免还是稍微显得小气了一点。当然刘表更加不知道,这些驻扎在荆北的人马,最后都要成为蔡瑁和蒯越献给许昌曹丞相的见面礼。

好在接下来的一切都很顺利,次日,刘备将剩下的3000士卒送还刘表,与此同时刘表也是下令,任命关羽为长沙太守,接替已经辞官归隐的原长沙太守张仲景,率军前去守卫长沙和dong庭湖,抵御江东军来犯。与此同时刘表还找刘备去了一趟,告诉刘备刘琦向自己请命去守江夏,刘表一时间拿不到主意,因此找刘备前来商议,后者自然是大力支持。于是乎当天下午,刘表再度宣布,任命自己的大儿子刘琦为江夏太守,率军前去驻守江夏,协同关羽一同守卫荆襄的东大mén。

一天之内任命两个太守,这在荆州也算是件大事了。当晚刘备也是在樊城设宴,为关羽庆祝升官,同时也是为他践行。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新鲜出炉的江夏太守刘琦也是不请自来。刘备虽然颇感意外,但也是邀他同饮。

“贤侄此去江夏,还需一切小心在意。夏口与巴陵隔江相望,若有什么不是之处,可与二弟多多商议!”虽然对自己这个大侄子的能力不太看得上眼,但是临别在即,刘备也还是敦敦教诲。

“叔父放心,小侄自省得!”说到这里,刘琦突然一拍脑袋,急急忙忙开口道:“差点忘了正事,此番多谢幼常要我向父亲提出多要一些兵马的时候,父亲却说荆北大军不可轻动,只是给我5000水师,其余的要我来找叔父商议?”说完眼巴巴地看着刘备,习惯xing地等他给自己拿个主意。

晕死!马谡闻言顿时感觉脑袋一阵发晕,差点没破口大骂出来。刘表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通过刘琦,来分刘备的兵。自己本想通过刘琦去挖他的墙角,没想到刘表来了个借力打力,反倒是利用刘琦来挖刘备的墙角。这个老家伙当真是老jiān巨猾,以自己现在的阅历,还真不太好和他较量。

刘备听了这话脸sè也不太好看,要是这会儿是刘表和他说这话,他还好和他装聋作哑,或者说据理力争。问题是刘琦这个老实人当众说出来,自己可就不好再怎么说了。看着刘琦,刘备有些尴尬地一笑,转头向诸葛亮问道:“军师,你看此事该如何是好呢?”

诸葛亮一开始也着实有些意外,不过他素来有急智,眼珠子一转,便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当下微微一笑道:“主公,前番我们击退曹仁之时,曾经缴获了一大批兵器衣甲装备。这些东西放着也是放着,如今大公子兵力不足,何不将其jiāo给大公子,让他去江夏招兵买马呢?”

我靠,阿亮兄,我简直太崇拜你了!听诸葛亮说出这样的话来,马谡简直是崇拜死他了。之前那批物资一直是存放在樊城,由于顾忌到刘表的存在,加上其中多有被烧毁的,需要工匠huā一定的时间来修补,因此刘备并没有用这批物资来招兵。现在索xing是把这些东西送给刘琦,让他去江夏招兵,如此一来的话,不仅可以废物利用,还可以通过刘琦之手来给自己扩充实力。所谓借ji生蛋,就是这样了,诸葛亮果然不是盖的。都在算计,但还是诸葛亮技高一筹。

诸葛亮这一说,刘备自然是满口答应,当下刘琦也是彻底放下心来,坐定之后,也是一杯接一杯喝个没完,直到最后喝得伶仃大醉。看到这一幕,马谡不由得直皱眉头,这刘琦身体本来就不好,居然还这么贪杯好酒,难怪要英年早逝了。

一夜无话,次日,刘备将已经整修好的5000套衣甲,和一些武器装备,让他前去江夏招兵买马。就这么被刘表父子两顿盘剥之后,樊城这里所有的士卒加起来,也只剩下16000多人了。当下刘备将已经收编的8000名曹军,以及捷豹军和雄狮军这二军,加起来一共10000人jiāo给关羽,让他带去长沙改编驻防。这次和曹军的战斗中,捷豹和雄狮二军,都是表现出来了极强的战斗力。这也使得刘备下定决心,将军队的cào练尽数jiāo付给马谡处理。

长沙地处江南,龙骑军是骑军,猛虎军是重步兵,多半是派不上用场,因此只调拨这两军过去。而那8000名曹军俘虏,虽然他们是被曹cào当作炮灰,但毕竟是来自曹营,留他们在荆北对付曹cào,也是不太让人放心,因此大部分都被解去江南。这10000人,加上江北的刘琦所部那5000人,坐守夏口坚城要隘,两侧相互呼应,只要坚守城池不轻易出战,江东军陆战攻坚能力很差,除非孙权起倾国之兵来犯,否则的话以关羽之能,应该是足以拱卫地方了。马谡熟悉历史,自然知道历史上孙权这一年在江夏之战后,并没有继续来犯。问题是现在关羽统兵去巴丘,这也算不大不小的一个动作,会不会因此引发什么蝴蝶效应呢?马谡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希望,一切还能够按照历史原来的走势继续下去。

担心归担心,临行之前,马谡也是告诉关羽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这些收编的曹军,基本上都是来自北方,到了江南之后,尤其是上船之后,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原长沙太守张仲景医术jing良,最好在jiāo割防务之后,请他暂缓数日帮大军消除隐患。关羽虽然对此半信半疑,但是本着有备无患的心态,还是答应了下来。

在打发走了关羽和刘琦之后,樊城这里又只剩下刘备本部大约5000人。当然了,樊城背靠着襄阳这座大靠山,曹军来犯还是可以抵挡一下的。不过本着蚊子也是rou的原则,在诸葛亮和马谡的建议下,刘备还是在积极招募水师,争取在曹cào大规模南下之前,尽量地扩充自己的实力。

此时距离和曹仁那一战,过去已经差不多五天了。樊城这里诸事总算是稍微告一段落,而另一边厢,大败而归捡了一条命的曹仁和徐晃以及许褚三人,在到了宛城喘了口气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往许昌而去,终于是得以见到曹cào了。

 第十七章 熟人来访

第十七章 熟人来访



曹仁等人回来了,只是随同出征的三万大军,和他们一起返回许昌的,也不过就是运气特别好的不到1000人而已。////许昌丞相府的议事厅中,一名黑须中年男子拿起桌案上的一支短枪,和几颗奇形怪状的钉子,仔细端详之后却是随手扔在桌子上。在他身后,曹仁、许褚和徐晃三人都是跪地请罪,连口大气都不敢出。

半晌,这人才叹了口气,转身向跪在地上的三人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尔等无需太过自责,子孝、公明、仲康,你们起来吧!”

“多谢丞相!”曹仁等三人都是又感ji又惭愧,连忙起身。随即说话的中年男子,也就是曹cào下令,召集众文武前来相府议事。不多时夏侯惇、夏侯渊等武将,荀彧、荀攸等谋士系数到场。虽然早知道曹仁此次进犯荆襄大败了一场,但是直到曹仁将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所有人才都是明白过来,继而是感觉骇然不已:如此jiān计,谁人能幸免于难?自己去的话,只怕也是送死了。

“原来如此,这种短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