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神医-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

“州里的案子比县里复杂,更容易被蒙蔽,这个知州肯定不是很聪明。”赵磊讥讽笑着说道。

“就算他不聪明而被蒙蔽,最多也是降职,直接革去功名罢官会不会有些严重啊!听说这知州将近四十岁才考上进士,这么多年努力,这一家子,如今应该在痛泣吧!”薛向不认同范仲淹的做法摇头说道。

“薛大人居然跟富弼富大人想到一起了,刚才我听那位传书吏官说,范大人今天勾去这位知州在户部功名和官职的时候,富大人就在旁边打抱不平说‘一笔勾掉名字容易,但一笔之下,他一家人可要痛哭啊!’你们猜猜范大人怎么说。

这个昏官误判几十个案子

无辜人家被他搞得家破人亡,一家哭,总比他继续做要好吧!”曾公亮学着范仲淹的语气口吻老成的愤慨说道。

一家哭和一州哭!范仲淹的一番话,让赵磊等人感慨万千,大宋官场之上,如果真地认真计算起来,谁没有干过一些违心的事情,政治本来就是一项违心的活动,像包拯那样耿直不弯的人,整个历史上能够找到几个。

“大人,听说范大人在清查周边各州之后,接下来就会政审汴京所有衙门地官员,除了那些五品以上的官员之外,汴京八百官员都要接受政绩审查,这政审的范围,有些太宽了吧!”丁度沉吟一会,对赵磊沉声说道。

“管他宽还是不宽,你们都不在政审地范围之中,而其他人,罢官就罢了,理会那么多干什么。”庞柏这时在一边沉声说道。

是啊!关心别人干什么,国资院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政审查不到他们身上,至于别人,罢官就罢了,干己何事!庞柏的话让丁度顿时明白过来,心中暗自想到。

“好了,公文大家都看了,反正没有我们什么事情,煤案的帐目还没有查完呢,今天早点休息,每天多叫几位书吏继续查。”赵磊挥手对丁度等人说道。

………………………………



经过五天的帐目对比,赵磊总于查清大宋有二十多个州府煤的消耗波动很大,这几年几乎没有购买官府的煤,将情况弄清楚之后,赵磊将这些州府的名字上禀官家赵祯,官家赵祯又将这些州府的名字送到博平郡王府,大宋秘卫系统快转动起来,大量密探朝这些州府而去,查询私煤开采的事情。

不过这些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查的清楚,轻闲下来的赵磊转头去关注范仲淹新政的时候,才现范仲淹的新政已经开始受到了权贵阶级的阻碍。

距离范仲淹派出按察使已经一个半月,汴京附近州府的情况已经排查一清,一大批尸位素餐的朝廷蛀虫被革去功名、罢官为民,同时很多才干能员被提拔上来,一时之间,大宋的漕运、财政等体系效率低下的毛病有了不少改善,本来暮气沉沉的大宋官场,因为新政的到来,刮起一道清新之风,然而这份清新之风中蕴涵的利刃,却已经到了汴京。

皇城皇议殿中,又是三天一次的例朝,上朝的大宋百官见到了大宋开国一来最罕见的一幕。

官家赵祯脸色有些阴沉的坐在龙椅之上,他的身边龙案上,堆积小山一般的奏本几乎将龙案埋没,就这样还有不少奏本散落在地上,却无人去关心。

“一本两本三本……”欧阳修站在赵磊的身后,无聊的数着龙案上小山一般的奏本。

“都是各地弹劾新政的奏本?”赵磊愕然对身后的欧阳修问道。

赵磊万万没有想到新政引起的反弹居然这么快,这么剧烈,这么多奏本足足上千,看来各地的官员已经开始串连对抗新政了。

“三石兄最近忙碌国资院的事情,对新政的事情不够关心啊!汴京报最近是大火啊!如今已经加了三倍的版面,却依然不足登载那些文人对新政的评价,说起来还要好好感谢三石兄,如果不是你起汴京报,同时禀奏官家我为主编,这次新政也不会影响那么大,反应那么快了。”欧阳修一副感激流涕的样子看着赵磊打趣说道。

“怎么回事?”赵磊想想他这些天好像都没有看汴京报,居然不知道生什么事情,马上疑惑的对欧阳修问道。

“新政之前我就在汴京报上登出了新政的消息,严明新政对大宋的益处,同时联合韩绮、富弼还有晏师等人,共同号召有为之士支持新政,同时日夜不停的刊印,将汴京报卖到大宋的每一个角落,果然为希文获得不少助力,当新政开始之后,赞成新政、反对新政的纷纷投稿汴京报,吵的一塌糊涂,消息传播开来,反应快了,这些奏本就多了。”欧阳修随意的对赵磊解释说道。

欧阳修的话让赵磊愕然一愣,心中连叫失策,居然忘了汴京报这个喉舌朝廷喉舌衙门,有欧阳修主编汴京报,还不把那些青年士子忽悠死啊!那些没有入仕的士子,恐怕是大宋最热血的阶级,被欧阳修忽悠起来的他们,纵然不能和当官多年的朝廷权贵相比,但这股助力可不小,运用恰当的话足以扭转乾坤,而欧阳修此人最擅长的就是煽动情绪了,加上他任职汴京报主编,再加上青年士子的实力,看来范仲淹的新政估计要比历史上存在更久了。

 第九章 抑侥幸忧虑新政

磊正在走神,很忧虑的走神,心已经飞到几十年后王时空中去了。// /

革除弊端对于大宋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然而当改革派和保守派势力旗鼓相当,改革肯定成为国家动荡的源泉。

就好比王安石的变法,当新旧两党势力想若的时候,拉锯几十年的政党纠纷成为国家的灾难,多少才干之辈断送在新旧之争党上台打压旧党,旧党上台报复新党,当矛盾和恩怨累计到生死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北宋的江山已经到了落幕的边缘。

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在历史上只持续一年多时间,改革派面对大宋联合起来的上万官员,势单力薄的范仲淹等人,除了失落的离开,再没有第二选择,然而新政虽然触及大部分官员的利益,却没有损害双方的关系,短短一年多的新政,远远不足让改革派和保守派成为生死大敌,所以纵然范仲淹改革失败,改革派欧阳修、韩绮、富弼等人,贬出汴京几年后相继返回汴京拜为宰相,保守派也没有阻挠。

现在庆历新政的展似乎出赵磊的控制,由于欧阳修掌控了汴京报这个朝廷的喉舌,利用媒体的力量获得大批青年学子的支持,源源不断的宣传使得改革派势力大增,大有和保守派分庭抗衡的趋势,一旦双方出现势均力敌的形势,新政只要坚持过五年,到时改革派和保守派的仇恨就不再那么容易消除,等范仲淹和吕夷简等人成为生死之敌,到时朝廷的动荡,势必引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比如人才在内耗中消亡、仇恨在内耗中不断加重,当私仇过这些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时,庆历新政势必成为王安石变法地又一缩影。

没有压倒性的优势,改革就会变成一场影响未来的闹剧!本来弱小的范仲淹领导的改革派如今变得强大了,却依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任由事情展下去……,赵磊仿佛看到那种可怕的后果,不禁更加忧虑起来。

王素和国资院如今是赵磊身边在朝廷的根基所在,这些年一直奔波在外面的赵磊,在朝廷中根基并不深。不过王素身为参知政事,而国资院权柄堪比三司,再加上赵磊在官家赵祯心中的影响,如果赵磊真地支持范仲淹,范仲淹说不定真的有压倒性的优势,不过话说回来,和大宋整个官僚阶级针锋相对的干,当官僚阶级的怒火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候,各种卑鄙手段肯定会用出来,范仲淹这等耿直之人。真的能挡住那些卑鄙官员的阴招吗!

………………………………

“官家!大宋九路上千官员联名弹劾范大人所派按察使扰民、栽赃之罪,如今很多州府因为官员的离职而政务混乱。正值春税之时,继续政审官员恐怕影响春税,是不是缓缓等春税过后再对那些官员进行政绩审查。”就在赵磊走神的时候,吕夷简已经开始拐弯抹角地反对新政对官家赵祯提议说道。

吕夷简的算盘打地不错,范仲淹派出的按察使能够那么快就查清各地官员政绩,是因为那些官员完全没有准备,如今按察使步步进逼,如果有春税借口缓上一阵,等那些官员做好完全准备,再想轻易查到一些官员的罪名。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范大人所派按察使,都有秘卫人员随行,按察使在明,秘卫在暗。范大人所有勾去的官员,都是秘卫查探罪名坐实的罪臣,吕大人这番话。是不是说秘卫也在栽赃,本王也在栽赃呢!”这时隐藏在百官之中的博平郡王赵允初,突然出列板着一张脸,看着吕夷简冷冷说道。

“下官岂敢!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各道官员的奏本到了中书,本官自当为他们说明,至于栽赃之事,未有定论,只是禀报官家而已。”吕夷简随意笑着对赵允初说道,心中却已经猜到一些不好的苗头,赵允初可是官家最信任的宗室王爷,虽然才能不比赵允让这个濮安王,但为人勤奋、谨慎且坚持原则,手中握着秘卫大权,如今赵允初出头,肯定是得到官家赵祯地主使,看来范仲淹的新政在官家赵祯心中还是很重的,敲打一下范仲淹的新政可以,想彻底扳到范仲淹,任重而道远啊!

吕夷简开口就被赵允初驳地一点面子都没有,这种明显的信号被朝廷百官记在心里,知道暂时动不了范仲淹的朝廷官员,马上转动方向,实施第二套商量好地方案。

“启禀官家!如今‘明黜陟’已经在各路实施,效果良好,汴京附近州县的财政、漕运以及政事处理力度和度都大大加强,是时候开始范大人新政改革第二项‘抑侥幸’了。”濮安王赵允让这时站出来朗声对官家赵祯说道。

赵允让的提议就是吕夷简计划的第二套方案,将“抑侥幸”快推行到各路,将朝廷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圈入反对范仲淹的阵营,下面的官员不能撼动范仲淹在官家赵祯心目中的地位,如果有资格上朝的一百多位大宋五品以上官员同时反对呢!官家赵祯是不是能够继续支持新政。

“启禀官家,臣反对濮安王的提议,早在新政之处,朝廷已经定好步步实施的计划,如今‘明黜陟’尚未理清大宋各路官员,如何好马上实施‘抑侥幸’,臣以为还是等三五个月,等按察使审核完全国官员政绩,然后在实施下一步为好。”范仲淹这时出列大声反对濮安王的提议说道。

吕夷简他们聪明,知道拖很多高官下水,但是欧阳修和范仲淹他们也不笨,也知道如果在这个时候拖那些五品以上官员下水的话,极有可能引起强烈反弹,先理清州府,将地方清理一遍后,再留下两三个月的缓冲时间,然后实施下一步改革,这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早已经商量好的计划,此时见到濮安王居心叵测的提议提前实施‘抑侥幸’,明了吕夷简等人计谋的范仲淹岂能如他们所愿呢!

“范大人心存国乎,新政的效果良好,朝廷的改变良好,早一日实施‘抑侥幸’,朝廷就早一日革除弊端,还百姓一个朗朗清明,范大人何以推脱?”吕夷简的门下弟子,中书舍人杜衍这时站出来指责范仲淹说道。

“既然杜大人如此赞叹新政,不如‘抑侥幸’改革之事,由杜大人负责如何!”欧阳修这时站出来笑着对杜衍说道。

欧阳修的话让杜衍恼怒不已,心说你们改革派提出的主张,关我什么事情,但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