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点妆-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曜灵却再也绷不住了,扑嗤又笑了出来,过后越笑越厉害,因岑殷竟难得地做了个鬼脸,虽只有她一人看见。可见她笑得厉害,众丫鬟也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纷纷捧腹大笑起来。
所以说,笑是有传染性的。
梨白听得外头一片欢声笑语,愈发奇怪起来。眼泪还在脸上挂着呢。人就慢慢走出屋来,犹豫不决地站在游廊上,心想这是怎么了都?
曜灵眼尖看到。忙示意青桃:“那头还有个不知事的呢!快打发了来我见!”
青桃回头,笑了起来,立刻拉了梨白过来,又按她地下跪着:“还不快给世子妃行礼!”
梨白稀里糊涂跪了下来,世子妃?谁?
忍冬这时也过来了,一并跪在她身边,捅了她一把:“傻呀你!姑娘要做世子妃了,你还不赶紧行礼!咱抢着要几分喜钱要紧!”
梨白怔住,过后明白。胸中郁气一泄而空,转而狂喜,立刻磕头如捣蒜,口中亦道喜不迭。
曜灵忙叫起来:“怎么了这是?我可不惯这样大礼,快起来快起来!起得快的有赏!”
忍冬提溜一声爬得飞快,口中不忘提问:“什么赏?”
曜灵笑着瞪她一眼:“你么。鸡腿一双!”
忍冬呆住,半晌讪讪道:“也算不坏。”
众人愈发笑得收不住了。
岑殷含笑看向曜灵,自知道太后懿旨以来的郁气,已从她身上尽散而逝,她又恢复了以往的活灵生动。看着那张笑容满益的俏脸,岑殷在心里再次祈念,希望岁月安好,平逸静长。
半个月之后,果然皇帝圣旨驾到,田公公亲临杭州,于岑殷曜灵面前宣旨,刘相夫人一同前来,带了一船的嫁妆,皇帝亦有许多赏赐。
杭州城内,众达官贵人岂能在这种凑热闹拍马屁的事上落后?一时间别院里礼品,车载斗量,塞也塞不下了。
因赐地封王之事不变,因此岑殷便一早买下上回看中,张福平的庄地,共五百亩,附近亦有千亩他人之地了,也一并买下,并破土动工,开建世子府邸,皇上御笔赐号:静园。
以静园为圆心,左右五百里地,都划作静王藩地,每年年关除夕,准许静王王妃入京,与皇帝守岁,行百官大礼。
这算是难得的恩赐了,从来未有藩王有这样的运气,也说明皇上竭力想表达出,对岑殷的信任了。
不过背后究竟是何用意,一时难说。
田公公宣旨之后便即刻回京,岑殷自与杭州城中大小官员,齐收拾了不少贡品礼物,随船带回。
刘夫人却留了下来,说要亲眼看着曜灵出嫁方回。因此帮着挑了日子,定在下个月初六,黄道吉日,乃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位吉神,六辰值日之时,不避凶忌,诸事皆宜。
曜灵自那日景知府来过之后,便求岑殷托兵部快马去信京中,将成亲之事亲告钱妈妈并店中诸人。
钱妈妈接了信便定下船,洛师娘因家里大媳妇要生,赶不过来,便托翠兰带了喜礼,与钱妈妈一并赶过杭州来。
曜灵觉得心事已定,此刻除了刘夫人在旁有些刮噪之外,她再无他虑了。
常如一传信过来,问可还需守在泓王府?又说近日王府里也是一片喜气,就连生死不理的泓王和王妃,听闻独子封王将婚,也几回清醒,并提笔亲书贺信一封。
信岑殷已经收到了,不过他还是不敢大意,常如一不得离开,他回信时说,亦提醒不可松懈,皇上极为油滑有心计,虽则眼前大喜,后路不可不妨。
宁王早接到岑殷通知,连夜起程赶回了云南,幸而赶在圣旨之前到达,前一天夜里进门,第二天清早便黑着眼圈接旨,倒叫送旨的公公一脸愕然,宁王只说病了几日,方才混了过去。
于是也打点起程,不过宁王到底老狐狸,除了上回带出云南的五千兵力,安插在江南各地不动之外,他犹自带了一万兵马,不过究竟没敢带入关内,只驻扎在关外五百里处,他只带了五百精兵,入京里也被挡在了城门外。
皇帝知道宁王有所顾忌,特意亲自出城迎接,太后则称病不见,自打皇帝下了那道赐婚的圣旨之外,她便如沉入水底的巨怪,无声无息,闭关于章徳宫中,谁也不见了。
皇帝见了宁王,以叔侄相称,亲热异常,将其迎回宫后,又特命驾起御舟,环游三海,在万岁山那里停留片刻,又往太液池里游行一转,游兴即阑,命太监们拢了御舟登岸,亲携手宁王,同入乾清宫,秉烛夜谈,至夜深,并留宁王宫中安歇。
次日,皇上又亲与宁王一起,到老太后宫中请安,然后便留宁王一人,让母子方便一述离别之情,也显示出对宁王的信任与爱护。
宁王见着老太后之时,老太后已高卧于床,呈半昏迷之态了。蓝芷面色凝重,床前守护,待皇帝走后,蓝芷便也出去,亲守在门前,不放一个人进去。
宁王默默走到床前,杏黄色的帷幔勾起了一半,屋里门窗紧闭,光线愈发昏暗,可就算如此,他也清晰可见,床上那具形容枯槁,面色焦黄的躯体。
其实已全无生的迹象,老太后微张着嘴,一动不动地躺着,刚才皇帝下跪请安,全是蓝姑娘代为请起宽坐,老太后其实已是人事不知了。
宁王心想,这就是自己记忆里,十几年没见的母亲么?
当年自己最爱母亲疼爱,因为身上有股不轻易服输要强的性子,老太后总说,是得自她的真传。
老太后还说过 ,若先帝走得早,自己是很有希望的。这天下需要个如你这般勇猛锐利的皇帝!
这话是她亲口对自己说的,在先帝病榻之前。
可是风云突变,自己领了老太后旨意,满心欢喜地重回滇南之后,一切都变了。先帝说走就走,本来太医说尚可拖上一年半栽,可自己出京之后,刚刚回到封地,便接到先帝驾崩的消息。
且不许自己出封地,更不许回京奔丧,这一别,便是十数年。
现在回想起来,宁王不觉在心里替自己叹息,当年你怎么就那么傻?一句托词虚语就能哄得你平平静静离开皇宫,安安逸逸回到封地?
给个糖吃就一闹,这是小孩子才干的事,可惜可叹,自己当年也被这些雕虫小技弄昏了头,白白丧失了大好时机。
只是因为她是母亲,宁王心想。若是别人说这番话,自己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只是因为,一向以来最疼爱自己的母亲说出口来,自己才会欣然接受,真切相信。
因此现在太后与皇帝反目,宁王一点不觉得奇怪,皇家例来就有这样的传统,不反目?那才奇怪呢!
一个老师教不出两样徒弟。
说实话这回若不是看皇帝实在诚心,昨晚又与自己交心抵足,长谈良久,并明里暗里许下许多承诺,他才懒得今日来到这里。
此回进京说是为见老太后,其实宁王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够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权力中心。若真能如自己所愿。。。
宁王面上露出狞笑来。也就是说,如果皇上让得够多,让得能让自己满意,自己即便不坐那龙椅,或者说暂时不坐,倒也无甚大碍。
也是自己目前实力没到的缘故,先将现成的好处收了,韬光养晦,再熬上几年,亦无不可。

第一百七十五章 暗战

这日午后,皇帝大宴百官,传谕文武大臣,在华盖殿赐宴,宁王上座,庄贵妃不知用了什么法子,采了百花,酿成了一种香酿,皇帝喜欢得了不得,只说比任何贡酒都来得香醇甘美,因此只以此酿奉座,又遍请了自王公大臣、后妃嫔人作陪,且每人赐三杯百花酿,宁王独美,金鼎满樽,有美艳宫娥伺候左右。
直饮到日落西山,王公大臣们方由太监掌上明角灯送出宫门,各自乘轿,大醉而归。
宁王酒量甚洪,越饮越高兴,待大臣们散去,见东方一轮皓月初升,照着大地犹同白昼一样,不觉高愈发兴高起来,
皇帝看在眼内,命宫娥们侍着,重行洗盏更酌,直道要陪叔叔一醉方休。
宁王斜眼看他,心想小儿果然长大成人,其实老太后说得不错,若自己是不是真能如此大量?
命运果然是一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自这小儿即位,旱情水涝皆有缓解,胡族亦被泓王率兵击退,苗疆亦在自己掌握之中,一时间内忧外患皆解,天下太平,因此倒安安稳稳将息了一段时间,国富民强,很享受了些福乐。
可即便如此,宁王心头依旧有刺一根,这时见庄贵妃御前奉酒,便举杯笑道:“当年朝堂上,柯明全与我可算旧友,如今竟不知,他女儿也有这般大了,倒出落得这般模样,手艺也好,这香酿如何想来?倒是一门绝活。”
庄贵妃正手捧金杯,劝皇帝再饮一回,冷不丁听见柯明全三个字,立刻变了脸色,手瑟瑟地抖了起来。
皇帝不动声色地看她一眼,反笑对宁王道:“叔叔说得是 ,当年朕自年幼,并不曾与柯相面谈过,只知是忠臣一位。又极受先帝信任厚待的,爱妃是柯相亲女?这倒头一回听说。一向只知道刘相收 养爱妃成人,原来还有这段掌故在内。”
田公公在皇帝身后,微微地笑。十七姨娘才走了不过半年,皇帝有什么不知道?宁王是不是个傻子?看其反应就行了。
宁王笑着摇头:“皇上谦虚了,且不说皇上一国之君,什么事也瞒不过皇上一双利眼。后宫选妃,太后这样精明之人。也不会 放一只来历不明的苍蝇入门!不过自然了,皇上事务烦多,这等小事自不放在心上,一时忘了,也是常理!罢了罢了,是臣下一时失口,竟说出这等无知无礼的话来,贵妃赎罪,臣下自饮一杯,只当陪罪吧!”
庄贵妃缓缓回头。一张明艳照人的粉脸上,本自常有的一派的妖娆荡逸,意气飞扬,突然间消失无踪,秋水双眸里。隐隐含凶,不过她只瞥了宁王一眼,很快就回头,依旧低鬟顾影,媚态横生地对着皇帝,笑着开口:“皇帝与宁王说笑话,怎么扯上臣妾在内?臣妾不知这些事,一向以来,臣妾只知侍奉皇上,别的事,臣妾不理,也不知道。”
皇帝爱怜地搂了她进怀里,又对宁王道:“旧事何必再提?管她如何来路,既进得宫来,她又侍奉得好,朕喜欢,这不行了?叔叔想是酒高了?来呀,布菜!”
宁王呵呵一笑,正好有位宫女其身后侍立在侧,听说便赶紧上来,宁王便将手里一杯百花酿赐于她饮,宫女忙谢了赐,匆匆便把酒喝了。
皇帝一笑,问那宫娥:“你叫什么名字?”
宫女回答:“奴婢翠琴。”
皇帝大笑:“好个翠琴,今儿这一杯便是缘分,宁王你觉得这宫女怎样?”
宁王这才眯眼细看,原来翠琴长得很是不坏,生得曼丽非常,云鬟宝髻,皓腕纤腰,润脸呈花,圆姿替月,因一杯香酿落肚,脸红过桃花,白里显红,红中透白,愈见娇艳可爱了。
皇帝见宁王只将翠琴看个不住,不由得眼内微微闪过一丝寒意,田公公早凑上前来,笑着大声问道:“皇上觉得如何呢?”
皇帝换上笑容来:“天作美事,朕自当成全!”
当下赐了翠琴于宁王侍寝,庄贵妃在皇帝怀里,略偏了头,看着皇帝,默默笑了一笑。
宁王素来刚愎自恃的,又兼在酒后,且皇帝又待得自己极好,胆儿一壮,当即便也如皇帝搂住庄贵妃般,搂了翠琴,吃喝玩笑起来。
众宫女后妃嫔人只作看不到,皇帝则大笑,直说尽兴快活,于是复又热上暖酒,直到月上中天,夜半时分,方散了席。
宁王是夜便留宿宫中,翠琴如言侍寝。
不料到了早上,皇上尚未起身,便有太监来报,翠琴死了。
皇上正睡在庄贵妃宫里,听见消息,庄贵妃立刻起身体向外呵斥:“这才多早晚?没见皇上还睡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