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如不遇倾城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人敢当锋锐,径到府堂。只见曹植与丁仪、丁廙等尽皆醉倒。许褚皆缚之,载于车上,并将府下大小属官,尽行拿解邺郡,听候曹丕发落。曹丕下令,先将丁仪、丁廙等尽行诛戳。丁仪、丁廙,沛郡人,乃一时文士;及其被杀,人多惜之。
——如是的说法,如果有几分真的,那么丁仪、丁廙兄弟的所行,是朋友之义,却不是朋友之理,若不是他们猖狂,也不至于曹植被陷入写七步诗保命的境地。
接下来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即将上演,曹氏两兄弟相残的这一瞬间,竟是中国历史长空的一次烟花绽放,烟花落成灰烬,依然让看客们叹惋。
——有人力劝曹丕借此杀了曹植,而曹丕以母之命为借口,不肯下此决心,于是最后,只能以七步做诗,将此命运之剑放于曹植自己的手中,由他来决断自己的命运。
其实曹丕应该很清楚,把剑换成了笔,却当是救了曹植一命。
那日,曹丕在殿上悬一水墨画,画着两只牛,斗于土墙之下,一牛坠井而亡。曹丕指画说:“即以此画为题。诗中不许犯着‘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字样。”曹植行七步,其诗已成。诗曰:“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块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及群臣皆惊。
曹丕又说:“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曹植说:“愿即命题。”
曹丕说:“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字样。”
曹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闻之,潸然泪下。
于是贬曹植为安乡侯,曹植拜辞上马而去。
一场光辉夺目的兄弟生死之戏,就这样在于无声处的硝烟中结束了。
那诗,让一代又一代的妇孺皆知。
撇去对曹植万般同情的蒙蔽,细看曹丕的安排,不得不惊叹,他安排的心思如此绝妙,不亚于他做诗人的漂亮。
画两只牛相斗,必是警告也让高傲的曹植明白,当前的局势,必然有一伤,不能有两全。他,曹丕断然难担待情义与江山的平衡。
而以兄弟二字命题,亦是一种宽慰:你我为兄弟,却于江山面前不能以兄弟之义相待,但这兄弟之情,不能也万难绝断,我曹丕亦当以此而救你一命。
一首诗,让众谋客哑然,他们已清楚,这场兄弟之战已下了论断——于历史的长河中,只有情义永存。
纵观中国的历史,那些著名的帝王所杀的亲人兄弟还少么?曹丕和曹植当都知这帝王之家的残酷,所以他们以诗人的的方式做了圆转,一个保住了命,一个承担了千古的骂名,而他们的兄弟之情,得以残存。
所以曹植终究能得以善终。
而我也依稀见着曹丕冒雨驾车,忽低忽高地在自己诗里从这段历史中行去:“殷殷其雷,蒙蒙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沾衣濡裳。 ”
他总是一个孤独地于雨中行弛的旅客,所以诗里悲凉,无人体谅。
然而,经过这种种的磨难,曹植的诗里终于懂得:“金樽玉杯不能使薄酒更厚”,曹植当年年少的轻狂早已磨损成了后来的痴惋,将为国弃身锋刃的豪情,化为了《美女篇》,满眼只见那“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C髦榻挥裉澹汉骷淠灸选B抟潞纹u,轻裾随风还。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明月照高楼 流光正徘徊——曹植(4)
美人难嫁,贤士难遇,人们说这是曹植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才作的此诗,以表达自己对功名的怨慕之情。
然而,这怨哀之情,如雨抚过蔷薇,一种哀伤而浮华的美,让猛虎也肯轻嗅蔷薇——这首诗,让曹丕这爱诗之人见着,心头也该就释然自己的一念之情罢?
诗如此似雕花般的精致,让清代的叶燮推为“汉魏压卷”,而赞叹其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我喜欢这首诗,胜过那《洛神赋》,那洛神女子,天高地远不可及,像一怀有心事的美人泽畔停伫,让你不忍扰碰。而此城南美女却是一位高楼凭栏女子,也许楼上楼下目光的相遇之时就是执手相偕下楼之举,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娟娟呵。
但这《洛神赋》却因为其华丽得如同昙花般光彩夺目地于清寒的月色下绽放,而成为诗人画家最痴迷的文赋。那月色被花色黯淡,也只能落成了一个看客。
见那洛神美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光色阑珊之余,终究要归于平静,所以最后“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全文里,最喜欢这句,于澎湃的激情之后的这分安静竟是如是般的美,是月下的花,无色而斑斓,无声而喧嚣,像是曹植的余生,安安静静地写诗,却花光夺目。
此时的曹植,也只能倚门看万里的行客,听他万里的行程来写自己小庭有月、小院有花的诗:“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曹植:“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这种因时遇而感慨成诗文,因慷慨悲壮亦婉转秋水成文风,便是后人称道的“建安风骨”。曹植后期的作品,就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曹植,闭门在家看美人、望万里行客的曹植,将他的那个时代唯美地推上了颠峰,成楼上的月,是枝上的风,让后人再翻开那个时代的画卷,亦是用石青衍成的“万里风烟,一溪霜月”。


晋的绿 合掌白莲花未开(1)
晋的绿 回眸绿水波初起 合掌白莲花未开
古人调草绿之色,凡靛花六分,和藤黄四分,即为老绿;靛花三分,和藤黄七分,即为嫩绿。而调苍绿之色,则是初霜木叶,绿欲变黄,有一种苍老黯澹之色,当于草绿中加赭石用之。
——似乎每一种绿上都有一个年纪,而这种年纪,不是岁月煎熬而成,竟是增几分此色减几分彼色调出来的,让人欣羡,若人的年纪也可以这般调色,也许世间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遗憾了。
诗经里说“终朝采绿;不盈一掬。”那绿,采到手里,还不够一小捧,多轻柔的绿。而日本俳句有说“翡翠鸟影,滚滚溯流上。”那灵动的绿却又气势惊人。当然最惊人的气势还是在陆游的诗里:“瓦屋螺青披雾出,锦江鸭绿抱山来”,那抱字,让人倾倒。
蔡邕写过一首《翠鸟诗》:“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喜欢这“回顾生碧色”的绿,竟是如此嫣然。
我在云南那个窝在群山中的老家的小院里,也曾一度每晚必来歇息一对绿色的小鸟,歇在花枝里,竟有些花鸟画的春光。
它们的所为,如诗。因为这样的回顾生碧色,让我惊叹原来人间竟比画更美,只是看你有没有这运气能遇上。所以一度我为这绿色的小鸟,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女子。
绿是春天,明明确确的定型,不像青飘渺,亦不像红张扬,让人先低几分。绿是让你亲近的颜色,盈一掬绿,你才知,春天来了,泥暖草生呵。
所以南朝梁武帝萧衍有诗说:“当春有一草,绿花复垂枝。云是忘忧物,生在北堂陲。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差池低复起,此芳性不移。飞蝶双复只,此心人莫知。”
一个君王,见着绿,也起了民间的情,所以留诗竟是这般亲近。
绿草新生,让诗人见着,总有些美丽的情绪泛滥。
南朝江淹《别赋》里亦叹:“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绿色竟有些黯淡,乃因离别有痛啊。
而唐代诗人牛希济的《生查子》里说:“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所以若问相思是什么颜色,诗人一定会告诉你是绿色。
所以一个叫张文姬的女子见着池上的竹子,也当留下这样绿色的相思:“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那浅浅深深的绿,点点滴滴的是思。
那楚辞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春草绿了,而王孙未归,叹啊。
而王维送别,也一样地担心来年春草再绿时,王孙归不归:“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若说王维的青色里有几分不是人间的仙气,而他的绿,是人间,他身体的居处,所以,多得一些人气的暖意,但亦是安静的。他写《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那绿萍随着轻舟行过,荡开又缓缓合上,那人间,竟恬淡如诗,也热闹成画。
王维的《田园乐》里的绿更是热闹:“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在这些诗里,让人感觉到王维是红尘俗世的人,好好地爱着眼里所遇见的一切,而眼里所见的颜色皆喜欢成诗了。
所以他的绿是温暖的,是人间的情的热闹之处,《辋川别业》里说:“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纶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也只有在绿里,王维亦才能这样欢喜如凡人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所以他的绿是人,青是僧,但皆由王维安静的心看来,都让人定心感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晋的绿 合掌白莲花未开(2)
绿总幽幽,钱起行江时题诗:“岸绿野烟远,江红斜照微。撑开小渔艇,应到月明归。”
而权德舆的《昼》:“孤舟漾暧景,独鹤下秋空。安流日正昼,净绿天无风。”
这些缓缓的安静的绿,只让人更爱人间。
而有一个无名氏写过:“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这样地叹春芳,美到极致。古人真是行在诗里画里的人。
而最喜欢施肩吾的一句诗:“花眼绽红斟酒看,药心抽绿带烟锄。”锄绿的气势竟可以这般妖娆。
绿让人间有了花鸟画的春光与诗情,所以有绿的天下,不见得有多大气,但精致如花,让人一心一意地爱着。
所以杨巨源说,城东早春的初绿才是诗人应该去的时候,要等花开够了,倾城看花之人,诗也不清了:“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所以白居易回忆中的江南亦只记得那颜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所以日本的俳句里也因绿而满是对人间的爱:“绿雨洗桔花 暖风轻拂湿天涯 杜鹃鸣云霞”。
而张志和则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