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舒翰仔细看着这副锁子甲,他的脸色变得异常凝重。
李庆安没有去鄯州,在神威城便遇到了哥舒翰,并得到了他的支持。李庆安立刻返回了龙驹岛。
从龙驹岛到西海郡顺风顺水,一夜间便抵达岸边,可回去就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是逆风,船行得异常缓慢。行了足足一天一夜,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天刚刚亮时,李庆安被一阵叫嚷声吵醒了。
“出了什么事?”
他走出船舱,一股寒风里面扑来,水面上雾气笼罩,白茫茫一片,数十丈外便看不清海面。
“将军,前方发现一座小岛。大家以为走到龙驹岛了,结果发现不是。”
“居然有小岛!”
李庆安十分感兴趣地走到船头,仔细向西南方探望,隐隐看见一个黑影,随着船越来越近,他看清楚了,果然是一座小岛,确切说只是一块花岗岩巨石。兀立在海中,面积大约两亩地大
何颖川上前禀报道:“将军,来的时候我好像也看见过这块礁石。我们还有一半的路程才能到龙驹岛。”
李庆安沉吟片刻问道:“我们来时,从这里可以看见海岸吗?”
“隐隐可以看见,但不是很清楚。”
“如果是这样,我想在这里建一座烽火台,假如有吐蕃踏冰进攻我们龙驹岛,我们便可以向神威城求救,两城可以互为策应,这座烽火台的建造。我就交给你负责。”
何颖川迟疑一下便道:“将军,我听张老丈说,龙驹岛南面,还有一座小岛,叫三块礁,距离龙驹岛三十里,也可以建一座烽火台。”
“好!这两件烽火台一并交给你办。”
“末将遵令!”
第二天中午。船终于抵达了龙驹岛。李庆安上岛便开始了他的筑城部署。龙驹岛上的山皆是花岗岩石,容易开采,而且在岛上还有一条石灰矿带,李庆安便将他的士兵和劳工分为若干小组,一部分去开采石块和石灰,而另一部分则负责将巨石打磨成长条青石。
采石主要集中在东南的一处山崖上,这里有几条巨大的缝隙,花岗岩容易开采,龙驹岛上顿时忙碌起来,到处是丁丁当当地凿石声和士兵开石呐喊声。
李庆安则在岛上寻找最理想的建城之处,按照他的设想,既然吐蕃军可以在冬天踏冰前来,那这座城池就不能建造在草地平地上了。必须建筑在险要之处。
龙驹岛是一半平地,一半巨石山地,而山地上大多是徒壁悬崖。根本没有大片平地给他建城,他寻找良久,终于找到了一处勉强可以建城的山地,这里高约百丈,三面前是临海悬崖,唯有北面可以上山。有一条蜿蜒小道,山顶上是一片占地约二十亩平地,但上面已经有了一座建筑物。应龙寺。
李庆安马鞭一指,令道:“立刻拆毁应龙寺!”
天下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绝密武器
正如张平伯所言,龙王出海,大雪将至,一场暴风雨后,青海周围一日冷似一日,海面上寒风呼啸,风象刀子一样割人的脸庞,十月初八,天空飘起了一片片鹅毛般的大雪,天宝七年的第一场雪来临了。
一夜之间,龙驹岛上便成了白色的世界,长长的山岭山仿佛一条白色脊背的巨蛇,伸向灰蒙蒙的水面,几十名士兵正小心翼翼地清扫上山的道路,撒上粗盐,让雪融化干净,再铺上一层干草。
山顶上,已经开始修建的应龙城也被白雪覆盖。十几名士兵正忙碌地清扫上面的积雪,露出大片青幽幽的方石。
应龙城修建了一个月,已经有两人高了。但他们现在遇到了一个筑城的瓶颈,那就是石料不足,龙驹岛上的花岗岩极为坚固,很难开采,而神威城那边虽有石料,但吐蕃军虎视眈眈一旁。无法大规模运送,由于石料不足。导致修城断断续续。从十月初三开始,已经停工五天了。
山脚下一百多顶帐篷也同样被大雪覆盖,龙驹岛上的驻防士兵已增加至两千人,另外还有一千人由于城堡尚未修建完成,暂时没有过来,但在帐篷最西面却有两间临时修建的石屋,几名士兵在石屋里进进出出。人人脸色严肃,使石屋更显得神秘。
此时的石屋冉热气腾腾,墙壁左右上方已经开了通风口,北风呜呜灌入,尽管如此,房间里还是弥漫着一股呛人的恶臭,屋正中置一口大陶罐。陶罐下燃烧着火红的炭火。李庆安这位龙驹岛主已经摇身变成为了化学家,他戴着一个用木制的防毒面具,眼睛熬得通红。正用一根木棍在不停地在陶罐中搅拌着,不时探头察看陶罐中的物体。
在石屋的另一头也支着一只大陶罐,下面燃烧着炭火,陶罐中滚水***,咕咕冒着浆白色气泡,几名士兵在陶罐周围忙碌着,他们和李庆安一样。也带着木制防毒面具强忍着恶臭。将用从鸟粪中扫来的硝土按八比一的比例加入麦杆草木灰,然后倒入沸水中溶解煮沸。约煮了一刻钟,一名士兵喊了一声。“可以了!”
另外几名士兵立刻张开一幅麻布,紧紧拽着四角,麻布下是一只大木桶,三名大汉用布包着陶罐边缘,将陶罐提起,把***的白浆水缓缓倒入麻布内进行过滤,料渣留在麻布内,而浆水则过滤进了木桶内。
“好了,再来”。
士兵们在火上架上另一只陶罐,又把料渣倒入陶罐内再加热搅拌一刻钟。然后再一次进行过滤。最后将两次过滤得到的白浆原汁混合后送到李庆安面前。
”将军!这一桶已经好了
“好。我这里也快好了。”
李庆安搅动的木棍有些吃力了,陶罐中装的就是白浆原汁,水已经蒸发掉了大半,成为一种糖浆状的枯稠液体。这时,李庆安把木棍交给旁边士兵继续,他取过一支长柄木勺,从陶罐中舀出一勺无色的粘稠浆液,将它倒入碗中,随着温度下降,浆液中迅速出现了一团胶状物质。
“可以了,再过滤”。
立刻上来几名士兵将陶罐提下,稍加冷却,便在白布中再次过滤,白布中留下了一团团果冻般的无色胶团,而盐水则被滤掉,又经过几次加热溶解再过滤。随着温度降低。最后得到了满满一桶提纯后的白色晶体。
李庆安站起身,轻轻敲了一下蹲得有些麻木的腿,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就是他用传统土法熬制的硝酸钾晶体了,俗称土硝。
”将军,这东西管用吗?。一名士兵好奇地问道。
李庆安笑了笑,取过一小块已经凝固好的晶体,将它捻成粉末,扔进火红的木炭中,木炭周围顿时噼噼啪啪火星四溅,士兵们吓得连忙跳开。
李庆安有些得意地笑道:“看见没有,这可是好东西
几名士兵不约而同地吁了口气,这玩意儿居然能爆火。
“好了!把它抬到隔壁去,大家继续
士兵们将提纯后的土硝抬去另一间石屋。李庆安则拎着一小桶土硝晶体回到了自己的营帐,为了解决采石的困难,他想到了黑火药,黑火药早在东晋时便发明了,但一直都是用于仙丹制药,没有人想到它的另一种作用。
但李庆安却很清楚火药的作用,只是他一直没有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考虑此事,这次采石遇阻提醒了他,或许火药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难题。
搞别火药的配方不是很难,李庆安在龟兹时便从一名方士的手中弄到,硝石六成、硫黄两成五、木炭一成五,将他们碾成粉,混合在一起便成了黑火药。
龙驹岛上有几百年来积累的鸟粪,硝土应有尽有,而木炭粉也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现在关键是硫磺,龙驹岛上没有硫磺,他还是从一名士兵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找到了两斤。
两斤硫磺做成的黑火药能让他崩下几块石头?这让李庆安十分发愁,他轻轻叹了口气,将手中刚网混合好的纸包放下,背着在帐篷里来回踱步。可现在的问题是硫磺没有,让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李庆安掀开帐帘,顿时大片白亮亮的雪光射了进来,北风异常寒冷,裹夹着雪花铺天盖地落下,从他这里可以眺望到远方的海面,海面上茫茫一片,没有任何船只到来,李庆安心中有些焦急了。半个月前,他听寺院里的法海和尚说,在大通山中段就盛产硫磺,而且是天然硫磺,极容易开采,他便命贺严明率一百多人乘两艘船前去找矿,已经过去半个月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李庆安担心他们遭遇到了吐蕃军,实在不行就派人去鄯州购买。
他又回到帐中小心翼翼地将已经混合好的几包黑火药倒入小陶罐中。这是他用仅有的一斤硫磺做成了黑火药。虽然他从方士手中得到了配方,但却不知道爆炸烈度。为此他配置了几种火药,将硝含量逐渐提高,并在陶罐上贴上了标签。
这时,外面传来一名亲卫的禀报,“将军!场地已经清理好了。”
“我这就去。”
李庆安拿起几小罐配好的黑火药快步走出了帐篷,雪已经完全停了,海岛上已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俨如披上一件厚厚的白色大衣,李庆安带着几名士兵,骑马向海岛南面飞驰而去。
龙驹岛南面有三个巨大的山坳,其中两个被用来寄存马匹,另一个较小的山坳闲置无用。正好给他试验火药。李庆安赶到山坳时,几名唐军已经等在那里了,山坳不大。长二十丈,宽五丈,两面前是黑黝黝的花岗岩,里面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干净,虽然北风呼啸,但山坳中却十分安静,感觉不到寒风,这对火药的试验十分有利。
与李庆安一同参与试验的唐军一共有二十人,都是李庆安从江都营及和安西军中挑选出来的心腹。这次火药试验意义重大,李庆安确认为军事绝密,除了几名将领之外。普通士兵都一无所知。
试验平台个于山坳最里面的一个角落是一块五尺见方的青石,李庆安亲手将陶罐放在青石上,陶罐约一个柚子大又用一根被火油浸泡的长索做捻子,长长的拖出一丈另一端插进陶罐中。
“将军,开始吗?。一名点火的士兵小声问道。
“等一下!”
李庆安取过一只小木箱子小心翼翼地盖在陶罐上,又左右看看,这才点点头道:”可以了,开始吧!”
所有人都迅速后退到十丈外。好奇地等待着李庆安所说的奇迹发生,李庆安心中略有些忐忑不安,这只陶罐是六成硝的火药,直觉告诉他,效果恐怕不会太好,点火士兵点燃了油绳,火呼地一声燃烧起来,火势极快,眨眼间便到了箱子旁,点火士兵吓得撒腿便跑。却一下子被绊倒在地,他紧紧地抱着头,一动也不敢动,突发的意外使李庆安的心悬了起来,就在这时,“砰”地一声闷响,木箱被震起一丈高,一股黑烟冲天而起。
所有人一齐惊呼起来,纷纷奔跑上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第一次看见火药,虽然没有李庆安描绘的那样惊心动魄,但还是把他们吓了一跳。
陶罐一半已被炸成了碎片,而另一半却没动,青石板上洒满了没有燃烧的黑火药,这是显然是由于火药压实太紧的缘故,没有能充分燃烧,被炸裂陶片大部分都镶嵌在木箱内壁。但也有几块碎片迸射出来,其中一块射在点火士兵的腿上,戈出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而且木箱也被震松,但没有散架。
“七郎,这就是火药吗?。荔非守瑜好奇地问道。
“对!这就是火药,感觉如何?”李庆安笑着反问道。
旁边荔非元礼一撇嘴,道:“感觉不怎么样,吓唬马可以,我老荔嘛!只是眼皮跳了一下
“我再来一次。”
李庆安又取过另一罐黑火药,标识上面的成分是七成硝,两成硫磺和一成木炭,他记不清后世的黑火药成分。但隐隐记得硝是七成。
“来!再试试这一罐。”
刚才火药塞得太实,这次他倒出一部分。又将